断剑情雪(34)

作者:千_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花季雨季 江湖恩怨 阴差阳错 关键字:主角:夜冥空,宁雪,燕零雪,萧纤语 ┃ 配角: ┃ 其它:校园,武侠,江湖,历史,爱情,成长 以校园写历史,以剑问情。一段真实存在的历史,一段真实存在的校园生活。 断剑情雪,雪月宁平。历史的风,从不曾远去,一如两千年前的先秦战国。在这部小说里,军事,江湖两大争场。你将看到校园与历史的完美结合,爱情与友情的纵横交织;以剑问情,以笔拼杀。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种生活。断剑,断的末端是对整个战场的隐然看透;情雪,当一切繁华落尽,谁才可堪为真? 当秦已成一统大势,点击展开

“问道”尊者面目沧桑凝重,右手抚剑深埋怀中,左手高抬,伸出一指,引向封印谷口。如此一座与天等齐与日争辉的巨大石像,乃是当年师尊欧仁清在开凿封印谷时一并修成,整座石像依山而立,一体凿刻于山体之中,竟无任何组装拼接。封印被灭后,神秘幽古的石像早已是年久失修,上面便依稀可见些许植株绿荫。

夜冥空没有停止,直至冲入谷中平地,他才止鞭歇马,一个人在谷中缓缓移步。这些年谷中已无人烟,谷中万物又重归自然之景,山地上的青草,崖岸边的流水,还有,尘土之封的择远轩。

一步一步,走在记忆当中,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似有千钧之重。

滕安,依儿,书韵,师尊,你们都在哪里!夜冥空想要大声呼喊,可胸口却透不出一丝气息。先前的生活一幕幕浮现眼前,欢笑,痛哭,喜悦,哀愁;诵书声,练剑声,曲乐声,教导声……

“你们都在哪里……”四年来,夜冥空终于可以留于自己,这些痛哭的时间。四年来,夜冥空从未向人提过封印诸事,只为等得今天的这一刻。

夜冥空四处游荡,随风飘行,山重水复。突然,他停步了,也止泪了。他看到前方一片深棕幽土,临山石壁上,篆刻着九个大字“封印谷诸士合葬于此”。

早在燕国夜冥空便已听闻,封印被灭后,有六国义商合集众力,不顾秦国禁令,仍是在这茫茫谷中合葬了封印一门。此刻遥遥故人便在眼前,夜冥空冲跑过去,将近粽土之时双腿便突然散尽气力,一个前扑便跪于地面。死者不息生者难安,夜冥空两手紧攥粽土,紧咬的牙关已失去知觉。此刻他在心中立下重誓,只要自己生命尚在,就会找夜焰复仇!找嬴政复仇!

谷中的天,阴沉、无日。不知过了多久,夜冥空倒于坟前,望着青灰一色的山际,他的思绪慢慢的,慢慢的,都处在了隐约之间。隐约间,他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的景象和记忆中的,竟然一样。

战国中后期,一名刚过不惑之年的赵国仕子行南走北,穿梭于各大列国。其时秦国正韬光蓄锐,还未东出,那也是战国时期最后的一个平静时光。三个月后,这名仕子终于如愿以偿,在赵国东南边境上的一个深暗峡谷,扬言立信创立起封印一门,其人自名为豫庚子。

豫庚子决意效法鬼谷王诩,以收教弟子谋于诸侯,进而实现心中所愿。不同于前的是,豫庚子广泛收徒,断续的经年周游之后,封印士子竟达四十多名,其中多数乃战乱留下的伶仃孤儿。豫庚子立言,从最早入谷的弟子算起,教养封印诸士定为十年,十年期满则弟子出谷,行于列国谋于天下。

豫庚子深知,创立封印并让诸弟子成事闻名,绝不是他一个人所能办到的。三个月的来回奔波,使他谋到了两位志同道合的奇士大才。一为魏国沈逆,二为楚国欧仁清。

沈逆原本魏国贵族,其母乃魏国公主,身尊位重;其妻乃富商独女,家财万贯。可就是在如此背景之下,沈逆非但没有因物丧志自我沉沦,而是借着诸多便利,奋发刻苦地充实自己。论武艺,一剑之气便可杀敌过百,论学识,天下经义领悟极深。奈何看破朝局的他深感魏国之靡缩无望,便也只能久居山野,日日惋惜。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豫庚子踏野前来。

豫庚子旧时曾在国府工坊,深知百工诸器的巧威妙力,每每观摩,都为其幻化莫名而赞叹不已。为得此助,他亲赴楚之吴越旧地日搜夜寻,终于在湖口窑洞寻得昔日故友,一代铸造大师欧仁清。欧仁清世家专铸,代代晋升,但凡诸工百器,可谓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借由沈逆的无尽家财,假于欧仁清那不世的奇异天工,在豫庚子坐镇调和的无间配合下,仅立时百日,便在青山曼谷间开凿出了封印谷。及至三人结拜,封印谷收得第一批弟子,也才堪堪两年。

风雨霜雪,十次更替。春秋交隔间,四十余名封印弟子纷纷出谷。及至岁末,封印子弟在列国悉数被用,或侯者门士,或庙堂公器,万孔皆流,不一而足。

也是在这一年,封印名声大震,豫庚子享誉诸侯。封印一并越过隐匿边陲楚地的铸剑一门,成为中原侠义的替代名。

正在封印成为江湖灼点之时,豫庚子并没有沉浸在此时的成就之中,而是与其他两位故人一起,开始了下一个十年之期。同样历经两年寻找,封印谷终于又聚满了四十多个孩童。犹如被催赶一般,未及隔年观察,三位师尊即刻便开始了传道授业。奈何天不遂愿,随师修习才堪堪两年,封印谷的两位创立者,师尊沈逆与欧仁清,便因病双双离世,豫庚子悲痛欲绝,几度要一同辞世。又恰逢在这年出谷□□的封印弟子中,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弟子邱天榜,因轻浮之气误与邯郸守兵发生斗角,终致两伤一亡。及至邯郸守将来谷告明一切,豫庚子亲绑弟子送交赵王。虽说赵国君臣根本不把此事放在眼里,然豫庚子却是愧疚万分极度心寒。一怒之下竟愤而离去,当天夜里便离开赵国。

豫庚子久处封印,几年来都未曾出谷,其异常之举早已被众弟子察觉。见师离去,谷中弟子即刻聚集,商定近二十名女弟子留守谷中,其余二十余名男弟子即刻出谷,寻师归来。

第二日,上批离谷并在赵国任职的钟路师兄来到了封印谷,一并到来的还有欣瑜、柳芸两位师姐。在问得众弟子去向后,钟路颇为震撼,取消了一切增援计划,决意让众位师弟凭自已的力量寻得师尊。

两个月后,兴许是上天眷顾,一群还未弱冠的英年孩童竟在茫茫云梦找到了豫庚子。面对一群衣着凌乱却眼神坚定的孩童,豫庚子再是刚硬,也抵不过那浓浓的似海深情。等到豫庚子归临封印,再度查点,谷中弟子竟是一个未少。

之后,钟路师兄和欣瑜、柳芸两位师姐便留在谷中协助师尊。留守谷中的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温暖可亲的。

随后的几年中,虽然豫庚子又重拾昔日雄心,但已没有弟子再见他开怀笑过。直到这年冬天,一个纯阴女子得以修行封印的至深心法,六微翎雪。

六微翎雪,乃沈逆参读《易》经而得悟的内功心法。沈逆在归隐山水的十余年间,每夜子时独行心田,整合《素问》、《系辞》,发散《彖》《象》,易理探微,方乃认定万事万物皆为微粒,化于微而行于微,天下之生虽形异万千,然其本质之微却是一同。最终沈逆借由天象,以翎羽之雪为介,将万物之尘一并定为六微:天、地、人、零、明、易。

天微,阳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地微,阴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若知易,先通阴阳。乾,□□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得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效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此所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设位,乾坤定矣。天地变,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人微,世间万物,因人而变因人而成;人之思想,可变自我,可变天下。是故人乃万物尘微之本元,无人则无万物。天上地下,人在其中,三极涵摄。

零微,零生万物万物归零,零乃万物之始,又是万物之终,一如花草树木生于尘土又归于尘土。零微融于六微之始终,乃起源终结之微。

明微,日月之微,阴阳之微。沈逆子夜修冥,认为苍穹之日月相对乃时空相对。世间万物都在各自的时空中比邻而进,相互分离又相互统一,我是自我又不是自我,此乃日之相对;对于每一个自我和自我的每一刻,又有过去未来之对,生死死生之对,此乃月之相对。日月相分,日月相合;日日之对,月月之对,如是明微。

易微,易,变者也。万千变化变化万千,世间万物莫不在阴阳动变之中,变而有万物变而成万物。变则通,通则达,得变者,必能一贯终始。

上一篇:秉烛夜游+番外 下一篇:小良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