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剑情雪(11)

作者:千_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花季雨季 江湖恩怨 阴差阳错 关键字:主角:夜冥空,宁雪,燕零雪,萧纤语 ┃ 配角: ┃ 其它:校园,武侠,江湖,历史,爱情,成长 以校园写历史,以剑问情。一段真实存在的历史,一段真实存在的校园生活。 断剑情雪,雪月宁平。历史的风,从不曾远去,一如两千年前的先秦战国。在这部小说里,军事,江湖两大争场。你将看到校园与历史的完美结合,爱情与友情的纵横交织;以剑问情,以笔拼杀。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种生活。断剑,断的末端是对整个战场的隐然看透;情雪,当一切繁华落尽,谁才可堪为真? 当秦已成一统大势,点击展开

“跟我来吧,若非住在了东偏阁。”燕零雪一边说着一边领着夜冥空向前走去。“这里就是他的房间了。”燕零雪突然停了下来,指着前面的一道门。

“你也要进去吗?”夜冥空止步不前。

“那当然,我可是你们的牵线人,当然要亲眼看到你俩重逢的场境。”燕零雪推开门便跨步走了进去。夜冥空稍微一顿,心下无奈也只好跟了进去。

房间里,一个身着浅色便衣的英挺青年当中而立,全身迸发出一种凛然的正气与处世的威严。

“若非,我把他给你带来了。”

“嗯。”若非微微点头。“零雪,你也累了一天了,先去休息吧。”

“我不累的啊,我要在这看你们阔别重逢呢。”燕零雪洋溢着一脸的笑容。

“我们有事需要单独细谈,你先去吧。”若非的声音依然是那样的温和与细腻。

“哦!”燕零雪虽不愿意,但也乖乖地退出去把门掩上。

屋子里,夜冥空与若非两两对望。多年同窗,历经生死分别,三年后再度相见,本应是互相寒暄欢畅痛饮。但因为离别后各自所走的路相距甚远,此刻再度相逢,竟没有了想象中的那份欢快与澎湃,剩下的,只有莫名的沉默与久违的陌生。

“黑白不明,封印不出。”夜冥空突兀一句。

“千问莫予,暗夜灰印。”若非紧随其后。

“灰印之本意,我还以为你忘记了。”夜冥空一脸的冷漠。

“冥空,入座说了。”若非伸手虚请,两人便先后坐了下来。夜冥空将手中宝剑置于桌面,眼睛一直盯着若非,屋子里的空气顿时凝结成冰,阴冷至寒。

“封饮蓝泓,玄冥紫溢。原本同源齐名的两把剑,一个事秦,一个敌秦,难道这就是它们之间的宿命吗?”若非终于打破僵局。

夜冥空冷冷一笑:“昔日秦岁寒也乃侠义之士,济贫扶弱声誉甚高。奈何一朝入秦,则内外惧变,桀骜不驯不可一世,杀死多少六国豪杰,遂沦为嬴政走狗。他不屑与我齐名,我还不愿与他为伍呢!”

“入秦后,秦岁寒的确有变,然这是形势所迫。倘若他还是像先前那样,又岂能上阵杀敌一展将才。”

“那你呢,你也是形势所迫吗?”夜冥空一脸焦急,看似非常在乎这个回答,“若非,你是不是有什么苦衷。”

“其实此次来燕,一方面为私,一方面我也是想告诉你,若非事秦,全因个人决定,绝无丝毫苦衷可言。”

听到这个答案,夜冥空最后抱有的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了。“若非,三年前封印被灭,谷中兄弟姐妹拼死守护者将近百人,一战而生还者却仅剩三人。此仇,你是否记得?”

“我没忘记。”

“那仇人是谁?”

“夜焰。秦王。”

“那你现在是在为谁效命!”夜冥空的语气有些激昂。

“这些问题秦晴也曾问过我,在这里我便再回答一次。于私,封印覆灭,作为仅存三者之一,我有必要也有责任与你们同仇敌恺联手复仇;于公……”若非沉沉一顿,“我却要放弃这些仇恨,效命秦王。”

“于公者何?”

“于公,则以中原天下为重。”谈及天下,若非目光陡聚,“回望中原之春秋战国,数百年来一直战火不断,致使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探根溯源,唯华夏一统方可止战。当此之时,陇西秦国经变法富强而大出于天下,志为取缔六国一统中原。如今山东六国军政朝局皆迂腐不化漏洞百出,是为阻碍中原前进之路途障碍,秦国一统天下而将堕落腐败一举阔清,此其正道所在也。非纵然有恨于秦,又何忍为一己之私而误中原大业。是故非不但不避秦反效命于秦,只愿为华夏一统之正道尽己绵薄之力哉!”

“中原一统我不反对,可为何只有效命秦国才算尽己之力。”

“试问山东六国,有哪一国可堪此重任?”

夜冥空无谓争辩:“此时不存在,不表示以后也不存在。说起来秦国能有今天,也只是种种历史机缘的巧合而已。”

“机缘之中也有必然。秦自卫鞅变法,问鼎中原已有六世,其国正强其兵正锐,一统华夏势在必行!”

“历史之中从来都有转折,谁也不敢断定,六国中不会再有奇人再有奇事。”

“秦不会再给六国机会,如今三晋已亡,天下已入秦过半,六国还能拿什么抵抗。”

“非兄此言有差。三晋虽亡余魂还在,更有齐、楚、燕东部抗秦一线。秦想要一统,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你认为能靠齐楚?”若非无奈一笑,“不是我小看齐楚,齐国迂腐堕落麻木不仁,秦每灭一国齐王都会派人来咸阳祝贺,如此齐国如此齐王又怎会突然醒悟去合纵抗秦?南方楚国虽说地广千里人口众多,但其落后的朝局制度便是这个古老王国的致命缺失,今有王翦老将军率军六十万众亲自伐楚,楚国灭亡那只是时间问题。”

“目下六国中,的确没有可与秦国相抗衡者,但只要楚国能撑持一阵时间,天下格局便有机会再度改变,如果六国能再次合纵与秦决战中原,鹿死谁手亦未可知。”

“江山一改正是判断先朝得失之最佳时刻,如今三晋子民化秦入秦速度甚快,此乃民心所向,秦得民心必成天下!”

夜冥空亦顺势而起:“秦法虽肃然太过严苛,不行教化唯尚重罚,这不是身为一统之国应行之策。欲治天下,首治人心,治心才是务本正道。倘若一统之国只懂以暴治乱,推以强力统一天下,天下一统而人心不统,如是一统又有何益?”

“相比山东其余六国,又有哪国可以做到如秦国这般民风淳朴、朝政清廉。诸般王道仁政,只是统治者借以迷惑万民来维护统治地位的假象,指望它们给国家带来安定昌荣,犹如今日之山东诸国,必毁于他邦异国的兼并之中。”

“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均含弊益,非一家而能治国也。若想真正实现华夏一统,就必须摘取百家之长,以达争相互补共同进步的盛世轮回。长久立世永不止息的一统之国便是这般,除此无他!”

“如此说来,中原便没有可堪一统大业之国了。”若非不置可否。

“所以还需要再等,没有出现之前中原便不能统一,即使统一也必将再次破裂。只有在如此大争之世,各国相互竞取飞速前进,才能最大限度地缩短一统期限,纵使战乱频繁僵持多年,那也是不得已之选择。”

若非面露难色:“这代价也太大了,毕竟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任何人都无权剥夺。秦一统天下后,自然会休兵止战以养生息。而后再经循序变法,便能过渡到你口中的一统之国,如此走法,岂不是要比坐等其临牺牲更小也更有效吗?”

夜冥空轻蔑一笑:“法制治国立足秦地已过百年,轻易改制谈何容易。但看那些想在秦国施以宽政的丞相官吏,不是身首异处便是被罢黜驱赶,谁又敢说这种牺牲会比前者更少。”

“秦国能不能改,尚算将来的一个未知,但眼下七国连年征战致使华夏凋敝却是实打实的事实!如果非要在‘未知’与‘必然’当中选择其一,那我宁愿选择相信秦国。”

“单凭现在抉择,如果选错你可知它的代价会有多大。况且,你又凭什么选择相信秦国?”

若非正眼直面,开口便又是一通分析:“不论从朝局或是军政,秦国目下都处于列国之顶峰。文者如相邦李斯、相丞季子,同时还有国尉尉缭子一旁助阵;武者则更是人才辈出群星闪烁,如王翦如蒙恬如王贲如秦岁寒,凡此等等数不胜数。再论及我自己做个参比,不论是军政谋略抑或单独对阵,我自觉与燕国颜懿在伯仲之间。自燕丹死后,颜懿便堪比虽则无名却有其实的燕国上将军,而我在秦国拼尽所学也只能堪堪为个前军裨将,仅此一比,你就该知秦国究竟实力几多!”

屋外夜风低沉,屋内烛火幽明,慷慨陈词后若非终于停止了论述。他的这番话一吐秦国朝局纲要,直接从正面予以回击,辩驳威力丝毫不逊于怒贬六国。而夜冥空也终于沉闷下来不发一言了,他知道若非不是贪图富贵之人,若非既言此话便定有此理。更何况,若比较刚才谈及到的军政谋略抑或江湖格斗,夜冥空本人还不如若非。

上一篇:秉烛夜游+番外 下一篇:小良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