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我们不约(9)

作者:笔墨清秋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因缘邂逅 近水楼台 甜文 关键字:主角:孟子淑,谢亦铭 ┃ 配角:谢霖钰、萧焱 ┃ 其它:表兄妹,打脸,甜宠 开窍的表哥生猛如虎 立意:爱需要勇气,有人朝你走了九十九步,你走不走最后那一步?点击展开

“娘,快帮儿子想想办法吧,二房都骑到咱们头上了。咱们如果就这么认怂了,往后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侯府?”

柳氏一听,还要让自己想办法,又往自己身上使激将法,当即气得浑身发抖,到这田地了,自己儿子竟然还舍不得那个小倌。

“你住嘴!还不是你做的好事情,包养外室都是让人看不起的,哪个正紧公子会做这种事情。你竟然还是养的小倌,堂堂永定侯府的小侯爷,说出去,真的是要丢死人了。以前想着你不过是兴起,随意玩玩,过不了多久便腻了。如今都这般田地了,你还想着那个贱人?”

柳氏一股脑儿地骂完后,越想越觉得后患无穷,“我当然不会让二房骑到我们头上来,但是这贱人却是留不得了。正钦你是未来永定侯府的侯爷,是我和你妹妹的依靠,娘决不允许你因为一个贱人就毁了前程!”

谢正钦知道母亲这次是认真的,但仍有不甘,“娘,那人就是儿子的命!你要是杀了他,儿子也就不活了!儿子恳求娘,想个万全之策。”往常,自己这般说,柳氏便也就同意了。什么事情不能依他呢?母亲犯不着为了一个旁人,寒了自己儿子的心。

但这次,谢正钦想左了。柳氏厉声道:“蠢货!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一个儿子,孰轻孰重都分不清楚。如若被郡主知道了,娘第一个就被冠以教子无方,纵容过度的罪名而被休,而你也将家法伺候,轻的三十大板,重则逐出族谱,谢家再无你这个不孝子孙。”

“其他的事情娘都可以依你,唯独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商量。再密不透风的墙,终究不牢靠,唯有斩草除根。要怪就怪,二房知道了。”

谢念筠一听这么严重,赶忙一起劝道:“是啊,哥,等你有一天成了侯爷,祖母也去世了,莫说养小倌了,养一群也是没人敢置喙的。你就别气了,赶明儿,妹妹我替你找那个孟家表妹出出气。至于二房他们,哼,早晚有一天也会得着机会治一治他们的。”

谢正钦只好作罢,仿佛被打落了牙齿和血吞的感觉,憋屈极了。心底暗暗发狠,二房这帮人,自己和他们没完!

雨中送别

说起来,孟子淑在侯府也住了一段时日了,今日便是除夕。原先以为,大房那边可能会为难,便预备除了每日的请安,其他时候一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窝在自己的苑内,过自己的小日子。

大房那边也没什么动静,便乐得自在。因为子淑的母亲身体不好,她便从识字起开始熟读医术,也曾在周太医的门下学习过一段时间。平日里也没什么其他的爱好,就喜欢摆弄药草,研制一些药丸。

青州的药园无法搬来,便琢磨着改造一下茗香苑,种植一些方便存活的草药,同时也定期去采购一些所需的草药,供自己研制药丸。

谢亦铭作为禁军亲卫,几日前随着队伍一起护送皇上去了别苑过年。裴氏还有些不忍,往年都是一道过的,如今儿子大了,入了禁军,却是无法一起过年了。

谢亦铭倒是一万个不放心大哥,走之前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许吃这个,不许去那里。裴氏看了都忍不住笑,从没见自己儿子说过那么多话。

孟子淑那天也随着裴氏一起送别表哥。天不过蒙蒙亮,便起了,在谢府门口,谢亦铭着绛紫色禁军服,身披金丝软甲,头戴盔甲帽,俨然是禁军亲卫外出作战的服制。眼神刚毅中带着一丝不舍,手握身侧的剑柄,微微低头看着伫立在谢府门口的二房众人。

裴氏上前为谢亦铭正了正铠甲,最后叮嘱道:“家中勿念,自己且需小心当差,别苑不比京中,一切以皇上的安危为重。”

谢亦铭点点头,目光一一略过众人,谢霖钰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拍了拍他的肩膀。孟子淑站在裴氏身边,谢亦铭的目光扫过她的时候,略顿了顿,朝她递了个说不明道不清的眼神。子淑理解为,应当是让她看顾好姨母,不准惹事,不准勾搭大哥的意思吧。

子淑便也挽着姨母,向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一切明白。

下人迁来了马,天开始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而后又变成了小雪,让远处泛起了一层雾气。谢亦铭便在这雪中,向裴氏和谢霖钰行了辞别礼,转身上马,赶往皇宫去了,这期间的动作利落干脆,潇洒非凡。背景渐行渐远了,二房众人这才念念不舍地各自回房去了。

这日是除夕,依照侯府往年的规矩,是要一家团聚的。在法华寺祈福的大房苏氏,今日也会回来,看望众人。子淑且听姨母说过这位大夫人。

性子最是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脏东西,看不惯许多人,许多事,这才长住法华寺。名义上是祈福,实质上不过是眼不见为净,保守本心罢了。原也想过教导大房的子女,但终究非亲生,柳氏又得宠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一点点地长大。

苏氏是很喜欢二房这两个孩子的,也和裴氏聊得来,若不是有裴氏这层关系在,怕是每年除夕,连回谢府的勇气都没有。

孟子淑今日一早便起身了,穿得比往日隆重热闹了一些,梳了百花分肖髻,柔婉可人。随后便和裴氏一道去看望这位大夫人苏氏。

大夫人的院子在侯府僻静处,去法华寺之前,原也就希望清静些。裴氏先进了屋内去,见了苏氏后,忙道:“姐姐,许久未见,似是又清瘦了许多。法华寺虽好,到底清寒,且要当心自己的身子。”

苏氏摆了摆手,说道:“弟妹,你是知道的,我这个身子,左不过这两年了,是好是坏又有什么人在乎呢?”

裴氏不赞同地说道:“姐姐如此想,可就错了,人活一个盼头,你还得看着儿女们成家立业呢。”

苏氏笑了笑,叹道:“我有心亦是无力,侯府这么大,却无我的立足之地,弟妹莫要再劝了。”

裴氏也不愿勉强,便捡了开心的事情说道:“姐姐,我带了个人同你瞧瞧,是我那妹妹的女儿,姓孟,名子淑。说来也是可怜的,我妹妹早早地去了,留下个孩子孤苦无依的,便来了我这里。我瞧着十分喜欢,姐姐瞧了,定然也是欢喜的。”说罢,便唤了子淑进来。

苏氏一看,果然是好姑娘,喜欢得不得了,当下精神便好了许多。苏氏看着子淑,仿佛依稀看到了当年尚在闺中的自己,一切还来得及,那般朝气蓬勃,而又温婉静谧。不知世事艰难,人心险恶。苏氏一时间不禁湿了眼角,却是开心地笑:“这孩子,我很喜欢,你可愿往后,抽时间来法华寺陪陪我?”

子淑见到苏氏哭了不禁有些慌乱,但听了苏氏的请求后,又心软地一塌糊涂,“自然是愿意的,法华寺清净,淑儿亦喜欢清净。”

子淑觉得自己同这位大夫人有些投缘,又看她的脸色有些破败,应是身体有疾。便想着把一把脉,看是何病症,带自己研究一阵,配置出药丸,再带去法华寺见她。

于是子淑便主动请缨,想要为苏氏把一把脉。苏氏有些讶异,想不到小小年纪,子淑便懂得治病看医。裴氏解释道:“我妹妹,原也是身体不好的。这孩子,心善孝顺,便自小熟读医书,还曾师从过周太医,希望能救治我的妹妹。你是知晓的,周太医的医术,当年是宫中第一,他的弟子,现都是太医院的一把手。”

苏氏听了更是觉得惊叹,想那周太医,自卸任归田后,多年不曾收过弟子,子淑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子淑惭愧道:“当年少不更事,周太医无法医治我的母亲,我便不甘心,于是便希望师傅能收我为徒,我要青出于蓝胜于蓝,救我师傅所不能救,医我师傅所不能医。”

“师傅似是被我的决心给唬住了,便答应了收我为徒。只是终究没能来得及,后来母亲的病情恶化了,还未来得及尝试淑儿研制的新药,便故去了。”子淑老实回答道。

苏氏听了不知该笑好,还是哭好,只觉得这孩子实诚可爱极了,便不忍拒绝她,伸出手来,让她把脉。子淑把脉后,心中一惊,这分明不是生病,而是中毒!

这毒是长年累月地积攒在苏氏体内,如今想要去除,要费好一番工夫了。子淑觉得有必要和苏氏说明,“淑儿虽然医术浅薄,但也知晓这是中毒的征兆。夫人,您这毒已有几年工夫了,这是□□,并不会一下子致死,只是会让人的身体愈加虚弱,倘若不制止,将恐命不久矣。”

上一篇:赏清欢 下一篇:秉烛夜游+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