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我们不约(36)

作者:笔墨清秋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因缘邂逅 近水楼台 甜文 关键字:主角:孟子淑,谢亦铭 ┃ 配角:谢霖钰、萧焱 ┃ 其它:表兄妹,打脸,甜宠 开窍的表哥生猛如虎 立意:爱需要勇气,有人朝你走了九十九步,你走不走最后那一步?点击展开

正在这时,谢霖钰听到动静,亦赶了过来,和谢亦铭递了个眼神,让他放心离去。

谢亦铭再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子淑,擦身而过的瞬间,对着子淑说了一句:“不要哭,等我回来。”

而后走到谢霖钰跟前,拥抱了一记,轻声在他耳边说了句话,便踏着晨光,独自一人往马厩的方向去了。

子淑和谢霖钰二人目送他离开,谁也没有再阻拦。

有一滴泪从子淑的脸上悄然滑落,被她偷偷地抹去,却正巧被转过身来的谢霖钰看到。

子淑有些心虚,微敛下睫毛,装作是被风吹得红了眼睛,有些夸张地眨了几下眼睛,作为掩饰。

谢霖钰也装作不曾留意,对着子淑道:“表妹,外头风大,我们进去吧,母亲还需要我们。”

子淑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谢亦铭离去的方向,用帕子擦了擦脸颊,跟着谢霖钰一道走了进去。

只见裴氏正捂着额头,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双眼紧闭,显然十分痛苦。

子淑见状忙走上前去,向裴氏问安。谢霖钰将裴氏轻轻揽入怀中,安抚道:“母亲,二弟已快成年,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裴氏哽咽道:“我知道,这些我都知道。只是眼下局面到底如何,你父亲处尚无音讯,乍然之间,你二弟也要奔赴前线,叫我如何放心得下?”

谢霖钰拍着母亲的背脊,说道:“已有可靠消息,父亲已用计逼退齐人,目前局势暂缓。齐人后撤军队,屯兵驻扎于鞍山。”

裴氏连忙睁开眼睛,欣喜地问道:“真的嘛?何时的消息?”

谢霖钰让雪鸢去准备热帕子,自己将热茶递与裴氏道:“前日晚间的事了,因地方远,快马加鞭传递回来,也花了一天多。”

裴氏心下大安,丈夫成功退敌,未有生命危险,围困之局已解。

子淑接过雪鸢递过来的热帕子,为裴氏净了面,跟着劝慰道:“姨母,姨父既已成功退敌,那么齐人便不敢再胡来,二哥此去,也多了一分安全。”

裴氏吃了口热茶,心情已平复许多。她叹了口气道:“铭儿,我是了解他的,这些年,他一直想像他的父亲一般,征战沙场,保家卫国。这是他的志向,我也早已做好了准备。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他那个性格,旁人不了解他的,还以为他不好相与。也不知他吃不吃得下军营里的苦馒头,也不知他受不受得了那沙暴。”

谢霖钰接过裴氏的话,道:“母亲,二弟比你我想得都能吃苦,他是雄鹰,在战场上才能如鱼得水。何况有父亲在,也不会真叫他有什么生命危险。”

裴氏暗暗点头,父子俩在一处,也好有个照应。

县主伴读

子淑和谢霖钰一道随裴氏用膳后,再说了会子话,便各自回去了。

子淑回到茗香苑,便径直来到书房,命绿芜在外守门,自己则将谢亦铭留给自己的书信,徐徐展开,一字一句地看了起来。

看完后,子淑将信纸熨帖在胸口,心绪久久未能平复。信上的最后一句话是:“愿得年年好时节,与卿朝朝不语别。”

一切来得太快,她甚至不曾有任何反应的时间。昨日才想明白,今日就要分离。

方才的离别,她甚至都未曾好好地看他一眼。

从躲着他,到开始了解到,到接纳他,到而今的离别,她仿佛都是那个极为被动的人,一切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这种感觉她也说不上来,带着几分羞怯,又带着几分怅惘。

就像他在信中所写的那样,望往后余生,年年好时节,岁岁长相守。

又过了几日,便到了约定开学讲课的日子。子淑也曾向裴氏请示过,望留在家中陪伴她,左右县主不多她一个伴读。

但裴氏却坚持让她前去,在裴氏看来,这等际遇并非每个闺中女子都可得的。子淑既得怡康县主的眼缘,更应该好好伴读才是。

于是在三日后,子淑便和大房的谢念筠一道乘坐侯府的轿子前往沐王府。

谢念筠这日依旧穿一身红衣,只是红衣外又套了一件素色外衫,遮掩了一股子张扬的气质。

她的精神很好,显然是做了十足的准备,带了自己一贯使用的古琴、古棋、字帖、颜料等等,一应俱全。

反观子淑,今日穿得极为低调,女为悦己者容,可这位悦己者并不在身旁,她自然也就淡了打扮的心思。况且,本就是怡康县主的局,主角也当是萧芮。

两个人自上了车后,心照不宣,一言未发。

待到快到沐王府后门时,只听轿夫在外头说道:“两位姑娘,这便到了。”

此时,原本一路随车行走的丫鬟们,便候在轿子门口,伸着手,候着两人。

谢念筠先行起身,与子淑擦身而过的瞬间,说了句:“一脸晦气,穿得这般粗陋,当真是丢永定侯府的脸面。”

不待子淑说什么,便先下得马车去了。

子淑忍了忍,毕竟到了沐王府,也不好此刻发作。便整理下仪容,跟着下了车。

入了沐王府的门,早有婢女们在门口等候。其中一位带她们去往学堂,另留下一人,接应其他随后到访的女客。

在过了天水长廊,并几间院子后,终于到了接下来将要开课的学堂。

看得出来,此处较为僻静,外处并无太多景色,只得一池湖水,像是新开凿的,两边的岸堤仍是白玉色,分外不曾沾染湖泥。

学堂的门口竟站着几位极为年轻的公子,清一色穿湖蓝色的学士装束。其中有一位长得很是出挑,细看之下才辨认出正是沐王府的世子,萧焱。

听这位婢女介绍道:“两位姑娘,我家世子和几位在国子监求学的公子,听闻屏山先生开课讲学,今日慕名前来听讲。因事出突然,未曾先行告知,还请恕罪。”

谢念筠自是眼前一亮,看着一身湖蓝色学子服的萧焱,不禁欢喜得很。

她本就想着有可能在府内遇上萧焱,故此精心打扮了一番,果然前头那些公子哥们,见到她们纷纷侧目,移不开眼睛。

子淑并不关心这帮公子哥的目光,只看了看谢念筠,见她两眼愈发明亮,若有如无地看着萧焱,便知她心中定然是十分欢喜的。

子淑却觉得有些不自在,本就是伴读,此刻又有男客在场,多少有些不便。

便问婢女道:“稍后如何排座?”

婢女恭敬地答道:“孟姑娘无需多虑,世子和他的同窗们将会坐在外间,和内间隔了一道屏风,只是听讲。”

如此,到让子淑安心不少。

谢念筠并不在意这些,今日能遇到世子,已是极大的运气了,便打算快步上前打声招呼,好让他留意到自己。

子淑也知她意图,并不急忙跟着上前,只拖着婢女又问了许多问题。

例如,前头已有哪些姑娘到了?怡康郡主可已在里头了?先生可曾说些什么?此时又身在何处?

直到见到谢念筠上前打招呼,这几个男子的目光皆聚焦在她身上后,这才忙快走几步,一个闪身,走到了内间,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安静地坐了下来。

未曾想到,她们竟是到得最早的,内间并无其他人,只有子淑一个。绿芜跟着子淑后头,进来帮她将文房四宝,布置好后,便默默地退了出去。

子淑见谢念筠笑声阵阵,迟迟未曾进来,也不便出去寻她,就坐在位子上,拖着腮,看着外头的池水,想着自己的心事。

“不知这位姑娘,边上可有人坐了?”只听一句不辨男女的声音传进了子淑的耳朵。

子淑转头一看,是薛宁儿。随即展眉,笑道:“没有呢,快坐吧,就我一个,幸好你来了,可一道说说话。”

薛宁儿,放下鞭子,坐在了子淑的边上,回道:“看你一个人,比上次见到的,闷了不少,可是发生了何事?”

子淑一愣,有些佩服于她的观察力,但这些事情到底不可外说,便摇了摇头道:“没有,只是担心姨母的身子,姨父现今也是在前线,战事虽平稳下来,到底不能放一百个心。我原该留在姨母身边照顾的,此刻却在这里读书,有些于心不忍罢了。”

薛宁儿一听,皱眉道:“你姨父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确实不容易。不过你也放心,听前方的消息,应当是还算平稳,且圣上也知晓了此事,已开始部署,想必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支持。”

上一篇:赏清欢 下一篇:秉烛夜游+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