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我们不约(29)

作者:笔墨清秋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因缘邂逅 近水楼台 甜文 关键字:主角:孟子淑,谢亦铭 ┃ 配角:谢霖钰、萧焱 ┃ 其它:表兄妹,打脸,甜宠 开窍的表哥生猛如虎 立意:爱需要勇气,有人朝你走了九十九步,你走不走最后那一步?点击展开

子淑仍旧担忧,便道:“既然姨母病了,我也应当侍奉在旁,周大娘子,今日我便随着你们回去吧。”

周大娘子心里也是这般打算的,夫人的病,姑娘能医治,好得更快。见子淑主动提了出来,哪有不应允的道理,自告退先去张罗了。

这时,谢霖钰的目光略过坐在一旁的萧芮,道:“许久不见县主,似是长大了许多。”

萧芮一惊,忙道:“啊,是,我,额,是大了许多。”说完,立马低头,想找个地遁进去,这回得什么乱七八糟的。

谢霖钰倒是不在意:“今日县主可是来找淑儿的?”

萧芮抬起头,楞楞地看着他,点点头。

谢霖钰歉然道:“那真是不巧了,我们要回去了,县主不若……”

“我和你们一道回去。”萧芮不等谢霖钰说完,直接回道,深怕他说出什么自己不想听的话。

谢霖钰哑然一笑道:“如此也好。”

萧芮看着他唇边淡淡笑容,心里乐开了花。

左路遇袭

因事出突然,之前并未同苏大夫人提起,子淑便想着同谢霖钰一道去拜别苏氏,而薛宁儿那处便由萧芮代为知会。子淑并不知晓这两人之间曾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过往,但从方才情形看来,应当是“交情匪浅”。

萧芮听了这安排,心中是一万个不愿意,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走路都带风的薛宁儿。这还得归功于,当初薛宁儿打萧焱的那顿鞭子。看着自家哥哥整日里哀嚎不止,足足躺了大半个月才好起来,萧芮从此看到薛宁儿都是汗毛直立,生怕说错话,做错事,上来就是一顿鞭子伺候。

此刻让她单独去见薛宁儿,无异于羊入虎口,平白送死。

可谢霖钰一双温润的眼睛正温柔地看着她,她只能将拒绝的话,艰难地咽了下去。

“淑姐姐,钰哥哥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子淑本以为萧芮会不愿意,没有想到答应地如此干脆。转念一想,看了眼谢霖钰,一切便了然了。

而谢霖钰此刻却并未在意女儿家的心思,他有些忧心。

昨晚卜了一挂,并非吉兆,战狼星璀璨耀眼,恐有大的战事要爆发了。

大梁已太平多年,近几年,虽边境偶有纷争发生,但都能很快平息下来,战争对于这个国家已经十分陌生了。

他的预感一向十分准确,今早果然探子回报,西部左路边境遭遇齐国大军突袭,战士们正负隅顽抗,请求两地火速派兵增援。

而左路,就是谢霖钰的父亲,裴氏的丈夫,谢毅所管辖的范畴。

西部向来是大梁最为薄弱的地方,北部有寒岭山脉作为天然屏障,敌国想要攻入的代价实在太大。南部多水匪,东部多倭寇,俱成不了气候,唯独西部,易攻难守,防不胜防。

正是因为重要,圣上派了三个大将分别镇守西部的上路、左路、下路,以便做到互相接应,万无一失。无论敌军从西部的哪一个方向赶来,援军都能在三日之内,迅速抵达,形成反包围模式,一举歼灭。

此次来攻的齐国,本地处北境,气候严寒阴冷,不宜居住,但齐人善武,勇士无数,近二十年,靠着厮杀,慢慢向南蚕食。

西部的南边,小国林立,纷争不断,大梁始终坐山观虎斗,秉持着敌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多年来不曾出手。

正是因为此条不成文的规定,才任由齐国壮大,吞并了不少肥美的草原。

齐国每当吞并一处,并不会再像以往那样烧杀抢掠,所到之处面目全非。而是当做自己的国土那般珍惜,安抚降民,调养生息。不出几年便愈加的兵强马壮。

早有大臣曾上书此事,请求提防齐国的壮大,以免养虎终究为患。

可如今圣上年事渐长,安逸于目前的太平盛世,无意增兵边外。同样的子民,开垦农田国库所能获取的利益,远高于增兵。不仅如此,每年从前线回家的士兵数量也在逐年上升。

圣上的这一举措,举国上下无一不歌功颂德,既能家人团聚共享天伦,又能促进江山社稷,一举两得。

而齐国却是恰恰相反,这两年间,人口迁移,逐渐向南方聚拢。西部北路大将军,袁平正是看到这一态势,同其他两路的统帅商议后,决定冒死劝谏陛下增兵。若不然,不出几年,大梁便无足够兵力抵抗强大的齐国军团。

可这差事不好当,安乐之年说战事,是大不敬,也是无人会信的。国库银子也不是铁打的,养军队的开销绝不是一开口就管够的。

袁平从年前便抵达京城,直到现在仍未出京,并非故意逗留,而是连圣上的面也未见着几次,便是见到了,圣上也多是顾左右而言他,并不给他机会。

袁平有些无可奈何,西部的局势愈发紧张,此次自己不在帐内长达近一个月的时间,他实在是忧心忡忡,生怕齐国突袭。

果不其然,齐国突然大军压境。

这就好比是一场嚣张的挑衅,也是一次微妙的试探。两军多年未曾交战,敌我双方的实力,大将的谋略和魄力,双方都不甚明白。

齐国输得起,连带着对大梁都存有一丝敬畏,大军压境,而目标不过试试看能否撕开西部防线的一个口子。

可谢毅知道,谢霖钰也知道,大梁的将士们也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从这一日开始,大梁的视线中,将始终会出现一根刺,深深地欠入西部深处。从不知名的哪处山头,便会冒出十万大军,让人措手不及。

这一切,裴氏并不该知道,可有人不省心,告诉了裴氏。是谁呢?谢霖钰不用猜便知道是大房。

这个世界上,大抵也只有大房对二房的事最为“上心”了。

裴氏早起请安的时候,柳氏便对着裴氏说节哀,裴氏待知晓事情来龙去脉后便一口气接不上来,活活地吐了一口血,病倒了。一是忧心丈夫安危,说起来本该近日送到的家书,也未曾及时送来,本就有些担忧的裴氏,今日更是急上心头;二是被柳氏气的,丈夫生死未卜,作为家人理应互相扶持,怎可随意道节哀二字,这简直是目中无人,落井下石。

平宁郡主也难得地忧心忡忡,斥退了柳氏,让她以后说话注意分寸。自从谢正钦之事后,愈发对大房失望,谢槐耳根子软,架不住柳氏的耳旁风,谢正钦自小宠溺无度,俨然纨绔,指望着光耀门楣,以目前这态势来看,只怕是遥遥无期。

二房之人虽说冷面,但心却正,老二常年在外,也从不曾落下过家书一封,此刻生死未卜,这做母亲的不着急是绝不可能的,因此早膳都未曾进水米。

以上总总,因有外人在,谢霖钰也不便一早就对着子淑说,但进了苏大夫人的院落后,倒也无需再忌讳,谢霖钰便言简意赅地将事情交代了清楚。

苏氏一听,便知道此事于二房,事关重大,当下便对着谢霖钰问道:“你可要去支援?”

谢霖钰坦然道:“霖钰正有打算,已上奏陛下,准许臣即刻前往。”

苏氏一皱眉道:“陛下未必会允准。”

谢霖钰道:“我意已决。”

苏氏摇摇头:“你身上的筹码太重,陛下必不会轻易放你离京。”

谢霖钰不再言语,这些他其实都知道,他自有法子让陛下同意。

“听闻此次齐国大军派出了祭祀随军,虽大祭司仍旧坐镇京师,但祭祀的地位已不低,按惯例,我可去。”

苏氏看着谢霖钰执着地眼神,叹了一口道:“好孩子,平安回来。”

谢霖钰舒展眉头,淡笑着应下了。

打道回府

子淑在一旁听得惊心动魄,姨父身处险境,前线战事胶着,往昔的宁静,顷刻间就要被打破了。如今,姨母又病倒了,自己也当火速赶回谢府,守在姨母身边。

子淑对着谢霖钰道:“非常时期,请大哥放心,淑儿定当妥善料理好姨母的身体。”

谢霖钰还清晰地记得,自己曾算过一卦,子淑的到来究竟意味着什么,当时的卦相并不明朗。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在那之后,遭遇一连串的变故,她始终对他们关心有加。这些日子以来,自己也早已接纳了她,将她作为家里的一份子,有她留在家中照顾母亲,是再好不过了的。

他只觉得,有这个妹妹在,很好。他和亦铭皆为男子,本就无法时刻陪伴在母亲身边,有了子淑,母亲也稍有慰藉。

上一篇:赏清欢 下一篇:秉烛夜游+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