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我们不约(25)

作者:笔墨清秋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因缘邂逅 近水楼台 甜文 关键字:主角:孟子淑,谢亦铭 ┃ 配角:谢霖钰、萧焱 ┃ 其它:表兄妹,打脸,甜宠 开窍的表哥生猛如虎 立意:爱需要勇气,有人朝你走了九十九步,你走不走最后那一步?点击展开

二来也可于法华寺的后山,潜心摹景练笔。

三来,也有她自己的一点私心,她想避一避谢亦铭。

既然自己先前的方法已无法再用,那便只能躲。她承认她怂,于家中,终究避无可避。

说起来,苏大夫人在子淑的调理之下毒素已得到了基本控制,但多年毒性浸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逆转,元气到底亏损了。

子淑能够做的,无非是清余毒,收失地。

好在平宁郡主愈加重视,流水般贵重补品也都陆续送到了苏大夫人手中。虽说其中大半,都被退了回去,但仍旧有不少可供日常饮食调理。

平宁郡主的意思,侯府上下已经明了。可柳氏仍旧不甘心,便借谢念筠之口,与平宁郡主有了个一年之约。倘若这一年之中,谢正钦改头换面,奋发图强,中了举人,那即可证明柳氏教子有方,自无需再请苏大夫人出山。

若这一年中,谢正钦仍旧屡教不改,于学业上也无甚进步,那再按之前的意思,接苏大夫人回府。

这既是给柳氏一个最后期限,亦是给了苏氏一个生的机会。若是苏氏此刻便回府,必定有去无回。

柳氏绝无可能拱手将儿子交给外人,尤其是在她看来已是手下败将,行将就木的苏氏。

但她的时间也不多了,一年时间,说短极短,堵上尊严,堵上所有换来的一年,她翻不起太大的浪花。

第二日,子淑便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裴氏,裴氏听后略有些担忧,法华寺到底清寒,怕她在那里住不习惯。且姑娘家,在嫁人之前,到寺里长住,并非是什么好事。

子淑央求了半日,又是搬出苏大夫人,又是保证归期,裴氏这才作罢,开始着手让人预备行李,定于后日一早出发前往法华寺。

虽说天气已回暖,但法华寺地处半山腰,仍旧严寒,因此带的多是厚重的冬衣。裴氏千叮咛万嘱咐,约定了每隔五日,便去看望子淑。

如此,十五日之后便是归期。

子淑一一应下,开始期待起寺中清净的生活。

倒是绿芜知道后,极力反对,很是不解:“姑娘,好好地去法华寺做什么,难不成也想学苏大夫人,隐居山林?”

子淑笑了道:“你这脑袋,说风就是雨的,什么事情,到了你嘴里,保准变了样。自然不是隐居山林的,而是去练画的。”

“练画?姑娘,不是我打击你,绿芜依稀记得,当初太太看到你的画,可都是直摇头的。”

“咳咳,往事休提,这两年虽说未成大家,但画一幅山水画倒是绰绰有余的,只是生疏罢了。”

绿芜偷笑起来,她家姑娘还是那么可爱,打死不承认自己的画见不得人。

到了出发这日,裴氏随同子淑一道前往法华寺,两人坐一辆马车,绿芜和周嬷嬷坐在后头的马车,还有一辆专门装行李的马车,行在最后头。

法华寺就在京城的近郊,久负盛名,香火极为旺盛。地处法华山中,得名法华寺。

坊间曾有童谣,法华山中,法华寺,法华寺内,半家人。半家人便是如苏氏这般,看破红尘,一心归隐的妇人。只是,并未与俗世完全隔断,半入佛门,身在红尘。

法华寺可以说是,京中贵妇,最后的精神净地。

早年间,大梁刚立朝,时局未稳,法律不明,宠妾灭妻之风盛行,致使大批妇人忍无可忍遁入法华寺。后搬出法律,严明禁止妾不可以下犯上,妾不可扶正后,半家人的数量才少了许多。

不过,一些隐晦的印象仍然保留了下来,很多妇人都十分忌讳自己的女儿去法华寺上香,宁可绕道去稍远些的伽略寺,更别提久居,深怕沾染了霉运,往后夫妇不和。

好在,自平宁郡主那辈以来,京中女子愈发豪迈,法华寺不好的印象也被渐渐打破。裴氏谨慎,故有此顾虑。

法华寺的这些历史,子淑是听周嬷嬷讲过的。周嬷嬷本就随母亲远嫁青州,自然对京城的旧事熟稔。

可子淑却看得很淡,甚至隐隐间对法华寺内的这些半家人肃然起敬。女子本就生来不易,她们抛却一切,光是这份勇气,便值得人尊敬。

天气晴好,一路上并未有什么意外,平平安安地到达了法华寺。

法华寺前游客如织,上香之人络绎不绝。在与僧人道明来意,走入后山后,便一下子宁静了下来。有一条凌空栈道与前殿相连接,回头望,数重殿阁在缭绕的云雾间若隐若现。

往前看,后山中,每隔一段路便有一间简朴的院落,那是供人清修居住的地方,也是之后这半个月的日子里,子淑将会暂住的地方。

远方山涧中隐隐传来瀑布的流水声,能想象到清晨间水汽氤氲,万物复苏的样子。

子淑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气,想着这些画面,不禁溢起了微笑。

僧人不得入后山,便送到这里为止。

苏大夫人已站在凌空栈道的另一侧等候她们。见到裴氏和子淑后,亦不觉露出了许久未见的笑容。将子淑安顿在了临近自己住所一侧的空余院落内后,便让裴氏早些回去了。

裴氏有些不放心,看着丫鬟婆子们收拾妥当后,这才离开。

此前因已修书一封告知苏氏,此次子淑前来所谓何事。苏氏便也不饶弯子,直接带着子淑到了法华寺后山风景绝佳处。

所谓一山更比一山高,在法华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于前殿中,已觉殿阁之高大,可到了凌空栈道才知后山之高大。到了后山,沿着蜿蜒小道,一路直上,到达一侧的峰顶,有一水瀑顷直而下。此时再看凌空栈道,已觉渺小。

耳边尽是水瀑轰鸣声,凭空让人生出豪迈奔腾之气。

苏氏指着这处,大声说道:“若是看不破,便自此随着瀑布跳下,若是看破,便听着水声,看红尘。你看那些阁楼,便是红尘,而这里便是世外。”

子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想不到,并不高的法华山,也有这般壮丽的瀑布。和自己想象的水汽氤氲,蜿蜒直下的样子截然相反。

听着苏氏话,子淑有些悟了,这便是半家的人信念。

子淑深深朝着苏氏拜了一礼,苏氏扶起子淑后,并未多说,率先往回走去。子淑亦快步跟上。

从那天后,子淑便开始了朴素的生活。日出作画,午时进斋饭,午后小憩,继续作画直至日落,晚间进羹汤,看白日里作的画,圈定需改善的地方后,再沉沉地睡去。

只觉得满足至极。

山中不知岁月,一晃便是三天过去了。

第四天一早,子淑也不叫绿芜起身,自背着画板上山去了。架好画板,调好颜料,便坐了下来。

天色尚早,山中雾蒙蒙的,带了一丝寒意,子淑裹了裹身上的衣裳,轻抚有些冻红的鼻尖,搓了搓略僵硬的手指,开始画画。

慢慢地天光大亮,身后有脚步声想起。子淑以为是绿芜带早饭来了,便不回头地说道:“搁那吧,我一会就吃。”

后头人并不答话,子淑有些奇怪,便回头看去。

“这画有些暗淡了,这里应该加点颜色。”一个高大的身体俯了过来,拿过子淑手中的笔,画了几道。

立时几朵梅花便悄然立于枝头。

子淑屏住呼吸,侧头看向他。

不过几日未见,他却长了络腮胡子,眼下也有些青黑,似是未曾好眠。

不速之客

是谢亦铭。子淑睁大了眼睛,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怎么,可是奇怪为何我会在这里?”

子淑还未反应过来,他倒是凑得更近了些,贪婪地盯着子淑脸上每一寸肌肤。

“躲到这里来了,还说不是怕我。”

子淑这才反应过来,立刻往后躲了躲。却被一只手拦住了,那只手抵着她的后脑勺,不再让她退后。

“二哥,我……”

不待子淑说什么,那只手又将她推进了些。吓得子淑立马闭上嘴巴,整个人屏住呼吸,如临大敌。

“为何来这里?”

谢亦铭执着地问着,大有不回答不罢休的意思。

两个人的距离实在太近,子淑可以清晰地透过他的星眸,看到慌乱的自己。

子淑脸腾地就红了起来,她能感觉到自己脸颊的温度在迅速攀升,窘迫极了。她扭头避开他的直视,用力挣扎,使尽浑身力气,却是纹丝不动,倒把自己弄得手腕犯酸。

上一篇:赏清欢 下一篇:秉烛夜游+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