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的失业生活(197)

作者:苏格拉提拉米苏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天作之合 穿越时空 关键字:主角:晏道书 当朝太子因为谋逆,遭陛下废黜。很不幸,晏道书穿成了这位废太子。看到废太子经商,其他皇子与大臣警惕起来。“废太子笼络商贾,想控制京城经济,其心叵测!”看到废太子种田,其他皇子与大臣警惕起来。“废太子笼络贱民,想得到民心,其心当诛!” 看到废太子打铁,其他皇子与大臣警惕起来。“废太子定是想打造兵刃,有意谋反!”点击展开

对方摇头:“请殿下莫要难为小人。”

“大事不妙!洛王殿下!振州传来消息,看到林邑国有船队朝这边驶来!”

闻言,晏二郎与在场的小兵都变了脸色。晏二郎立马离开。

晏二郎快马加鞭,一边赶去振州, 一边发号施令:“无论如何, 一定要守住振州!”

镇守在振州的军队早有防备,投石车已经准备好了, 在看到船队出现,立马朝船队投石。

晏二郎当天夜里赶到振州, 他刚下马,当地县令立马告诉晏二郎:“洛王殿下!至少有五十艘船!对方人数比我军兵力多,只怕阻挡不了这么多人!”

这么大的船, 一艘船至少能容纳两千人人。对方至少有十万人。而岛上的振州、儋州、崖州三个地方加起来的兵力不足三万人!

晏二郎面色凝重, 他双手攥成拳头, 咬着牙说道:“谁说对方的人数比我军兵力多?把当地百姓都组织起来, 团结一心, 对抗敌人!”

“这……”

“还不快去!”晏二郎朝对方吼了一声。

“遵命!”

振州县令立马吩咐司马临时征兵。

晏二郎与振州县令进了屋子,盯着地图,晏二郎告诉振州县令:“振州有一万兵力。先让这一万人阻挡敌人。安排其他百姓撤走。”

振州县令愣住了:“撤走?方才殿下不是说要征兵吗?”

晏二郎摇头,他冷静下来,缓缓说道:“本王的意思,是让当地百姓先撤走。愿意上战场的人,也一并撤走。不过这些人是撤到崖州。雷州与三州之间隔着海峡。海峡乃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敌军不会轻易走这条路。他们只能绕过振州,必定会经过崖州。崖州是最后死守的地方,要在那边做好埋伏。”

晏二郎继续言道:“三州百姓撤退到雷州,会给敌军造成一个假象。让敌军以为我军已经撤离岛。待敌军上岛,我们再对付他们。”

振州县令担忧地言道:“可若是敌军不上岛呢?若是我们不在岛上防守,敌军一定能顺利经过振州、崖州。从海上攻打我国其他地方。”

晏二郎沉思了片刻,他告诉振州县令:“在绕过振州后,敌军一定会派人上岛查看情况。届时,敌军的船队离岛很近。我军下水,在水里埋伏。”

振州县令吃惊地说道:“殿下,这可是海啊!在海里埋伏?只怕敌军还没发现,我军将士就被海里的大鱼吃了!若是风浪大,还有可能被风浪卷走!”

振州县令觉得这个二皇子怕不是个傻子!

晏二郎告诉振州县令:“铁锁!让他们抓着铁锁下水,在海岛附近的海水里埋伏。”

振州县令:……

听起来似乎可行。可是这个想法还是太冒险了。

晏二郎拿出了晏道书给他的金牌,对振州县令言道:“即刻传令下去,让岛上的百姓撤走!”

振州县令连忙下跪:“臣遵旨!”

一个时辰后,振州县令跑回来告诉晏二郎:“殿下,这、岛上的百姓不愿意撤走……”

听说有敌军来袭,岛上的百姓拿着可以伤人的利器,积极报名参军。

而振州县令让岛上的百姓撤走,岛上的百姓没人愿意离开。哪怕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举着拐杖,打算与敌军决一死战。

晏二郎没想到岛上的百姓这么有热血,无论晏二郎如何解释,岛上的百姓都不愿意配合撤走。

最后,晏二郎无奈了,只能将儋州与崖州的兵力连夜调到振州,一同死守振州。

刚开始几日,只要敌军靠近振州,就会被投石袭击。敌军的船队忽然撤退了。

晏二郎觉得敌军一定不会轻易放弃,敌军这次撤走,只怕是想到了办法应对投石。

晏二郎心急如焚,他已经派人八百里加急,将军报送到京城。请求朝廷沿海各州戒严,做好随时迎战准备。

没想到,过了两日,敌军的船队又出现了。

振州这次也不单是采用投石来对付敌军。而是投木桶。木桶里装着石块与干柴干草以及膏油。将油桶点燃,快速投出去,投到敌军的船上。

“洛王殿下!大事不妙!敌军下水了!他们要游过来!”

晏二郎握紧了手里的长剑,他咬着牙说道:“让百姓们先撤走!众将士听令,准备杀敌!”

“遵命!”

护岛之战,可不好指挥。尤其是当地百姓特别凶悍,得知有敌军来袭,全都是一副要跟对方搏命的架势,压根不愿意听从命令撤走。

等敌军靠近岸边,大周军队先是朝对方射箭。

没想到敌军竟然扛着同伴的尸体当挡箭牌,继续往前冲!

就在敌军冲上岸后,振州当地百姓最先拿着利器冲出来,与敌军厮杀。

晏二郎见场面失控,压根指挥不了,只能让所有人一起上去杀敌。

晏二郎一跃跳下来,挥舞着长剑,斩杀敌人。

第一次杀人,看到对方的手被自己砍断,摔飞到其他地方,晏二郎心里还是受到了惊吓。

就在晏二郎发愣的时候,一支箭朝他射来。

一个小兵冲出来替晏二郎将这支箭砍断。

晏二郎认出了这个小兵,他对小兵说道:“多谢!”

晏二郎不再发呆,心里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杀敌杀敌杀敌。

无论是晏二郎还是当地县令,亦或是当地百姓,与卫军的每一个小兵。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有些人甚至杀错了人,不小心伤到了同胞。

振州十几万百姓,得知敌人杀上岸了,全都跑到岸边死守。

十万敌军,在十几万热血沸腾的百姓面前,根本比不过。

最后,林邑国先怕了,马上撤走。

吐蕃军队看到林邑国军队撤了,许多人也跟着逃走。

振州百姓追到了海水里,直到海水没过他们的身子,他们才返回岸上。

此时岸上的尸体堆积如山,空气之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

晏二郎半跪下来,用长剑撑着身子。

他双眼猩红地望着四周,心里一片麻木,大脑一片空白。

目光落在其中一人身上,晏二郎立马撑起身子,朝对方走去。

“你没事吧?”

看到那个细皮嫩肉的小兵浑身是血,晏二郎心里担忧,立马将对方抱起来。

刚把对方抱起来,晏二郎愣了一下,觉得这个人也太轻了。

顾不得多想,晏二郎立马抱着这个小兵回营地,找军医救治。

军医正在忙着救治其他伤者,看到晏二郎抱着新的伤者来了,也没有搭理。

晏二郎告诉军医:“先看看他!”

军医一边替患者包扎,一边暴脾气地冲晏二郎吼道:“都是人命!老夫救都救不过来!那边有布,赶紧先帮他止血!”

晏二郎马上去拿医用布条,他直接伸出手,扯开这个人的腰带。

可是他刚动手,这个人就醒了。

“不、不要……”

“你受伤了,我帮你包扎伤口。”晏二郎继续扯对方的腰带。

“不要碰我……”

晏二郎觉得对方可能出现了幻觉,把他当成了敌人,才不让他触碰。他懒得解释,快速解开对方的腰带。

晏二郎的手脚太麻利,他快速地扒下对方的衣衫,看到对方裹着胸部,他并没有多想。以为这是对方为了保护自己,才会多裹几层布。晏二郎看到对方的腹部正在流血,他马上帮对方止血,包扎伤口。

在场的伤者很多,很多人不是昏迷,就是累晕了,闭着眼睛休息。

林灵儿在晏二郎粗鲁的包扎手法下,被弄得痛晕过去。

晏二郎帮她包扎好伤口,这才发现她的皮肤好白嫩,腰好细。

多看了几眼,晏二郎替对方把衣服穿好。

林灵儿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一间屋子里。她发着呆,正在回想之前发生的事情。

晏二郎忙了一天一夜。一边安排人戒严,留意海上的动静,一边与其他人动手清理战场,安置将战场上的尸体与伤者。

拖着疲惫的身子,晏二郎回到了屋里。

听到脚步声,林灵儿一脸惊吓地望着晏二郎,满是防备的神情。

晏二郎看到她这么慌张害怕,对她说道:“没事了。敌军已经被我们打跑了。你好好休息。等军医忙完了,我让他过来帮你看看。不好意思,我第一次帮别人处理伤口,可能处理得不好。对了,你饿不饿?渴不渴?我去拿点吃的给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