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妆妆+番外(81)

作者:三月蜜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甜文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顾妆妆 ┃ 配角:宋延年 ┃ 宠妻如命 立意:风雨同舟,携手共舞!宋家是临安城首富,嫡子宋延年美如冠玉,仪表堂堂,仰慕者不绝如缕。那日雨霁天青,朝露漙漙,宋延年的三弟带了一位姑娘入门,那人眉目如画,娇嫩似水,红唇微启便能勾走人魂。点击展开

她说完,又领着宋知意继续走,越来越快,披风浮起,带动周遭的花枝跟着颤动,雪沫乱飞。

“我也没有算计别人,顶多想要算计你。”周衍之不恼,捏着那一叠地契悄悄交给了宋知意。

“你们想开店肆,想开书院,尽管同我讲。”他笑着,跟在后面绕过花园来到抄手游廊。

“阿宁,你气什么,你越气,我便觉得越舒心。有时候你这般耍小性子,倒比你平心静气与我周旋更可爱。

从前你对我言听计从,乖巧温顺,却没有今日叫我欢喜。”

陆清宁一口气闷在胸腔,猛地咳了起来,宋知意手忙脚乱替她拍背,不多时,便有一只宽大的手掌落下,宋知意努了努嘴,退到旁边。

陆清宁咳得顾不上,余光瞥见他的披风,又是一阵恶寒。

她总是看错了周衍之的性情,原以为冷言冷语几通讥讽,他便会顾及着自尊,不肯上门。

谁知不过一夜,竟又巴巴的凑了过来。

宋知意也逃了。

叛徒。

肺腑进了凉气,又干又涩,刀子一样划着血肉。

“周衍之,你恐怕没有听清楚我说的话。”她捂着胸口,目光灼灼。

“那你慢慢说,我总会听得明白。”他阴着眸光,将心绪掩下。

“落胎后,大夫说我日后恐难有子。你如今是大魏最炙手可热的皇子,你日后的皇子妃,定然要身世清白,体格稳健,决计不可能是我。”她最清楚内情,由自己说出来,虽难受些,却愈发明白。

早断,便早能脱离那摊烂泥。

“你怎知不可能是你?!”周衍之摩挲着左手的纱布,眼皮微垂,遮住心思。

“你便是想霸着我,做你的侧室!”

“我从未想过让你做侧室。”一个激烈,一个平和,两人对视着,能听见风带起雪粒的簌簌声。

“那你是要纳几个侧室,生养孩子后寄养在我名下?”

愈发胡思乱想,周衍之捏了捏鬓角,刚欲驳她,便见有丫鬟匆匆自游廊尽头走来。

“二殿下,郡主安好。”她福了福身,接着道,“有人送了东西过来,是给郡主的。”

陆清宁接过,见周衍之盯着不放,遂背过身去,从中抽出几张薄笺,她不由得低低惊呼一声,又招了招手,唤丫鬟上前。

周衍之愈发好奇,跟过去侧头将耳朵竖了起来。

“送信的人呢?”

“走了,是个小厮,替人拿过来的。”

“有没有说写信的人去了何处?”

“没有,只叫郡主放心用。”

陆清宁了然,她看过信件,心里自是五味杂陈,宋三思写的清清楚楚,却偏偏选了这个时候将事实告诉自己。

她禁不住扭头看了眼周衍之,那人眸眼澄澈,不知所措的将视线瞟到信上。

陆清宁将信一折,边走边回忆那晚的情形。

皇后哄她喝了梅子酒,然后便是楚帝锁了碧水阁,再然后,身上便热的好似撩起了火,有人冰冰凉凉的,她便顺势亲了过去。

想到此处,她摸了摸脸颊,又热又红。

再之后的事情,她记不清了。

宋三思说,她之后睡了过去,直到天蒙蒙亮。而楚帝被他下了药,自以为做的风流事,竟是自己解决了自己的需要而已。

那她,同楚帝之间,根本就没有做下乱事。

她说不清心里滋味,只一味拿着信往前走,待反应过来,才觉出两眼生热,有些雾蒙蒙的感觉。

周衍之觉出她的异样,也不敢再唐突,只好小心翼翼的问了句,“谁惹你难受?”

陆清宁睨他,举起另一只手里的地契,笑道,“这是喜极而泣,友人替我选好了店肆,便不劳殿下烦心。”

周衍之眼疾手快,接过地契快速扫了眼,位置竟不输自己选的那几家。

他有些烦闷,捏着薄纸想撕个稀巴烂。

又听陆清宁似在自言自语,径直往屋内走去,“该回个怎样的礼..”

一抬头,周衍之望见陆清宁正从藏置书画的匣子里翻找,先是取出一幅吴道子的《南岳图》。

周衍之冷声道,“山峦壮阔,层峦叠嶂,我最爱山水图。”

接着,陆清宁又取出一幅《十指钟馗图》,端量了片刻,又听身后那人幽幽开口,“这种画最适合我,我身边小人数不胜数,牛鬼蛇神层出不穷,若是能有钟馗震护,自然极好。”

陆清宁忍住好笑,将两幅画卷起来,用精致的紫檀长匣装好,欲走,却发现周衍之挡在身前。

他竟还是一副不情不愿,争风吃醋的模样。

她伸出一指,戳了戳他的胳膊,温声道,“你比钟馗厉害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我再试着弄一章,估计会过十二点了,你们都去乖乖睡觉,明早一起来就能看见。

对了,月底还有两天,求一下营养液投喂

第63章 063

宋知意的书院最终选在长角巷, 拐出巷口便能通到上京城最繁华的集市。

偌大的侯府,在经历了几代人的兴衰后, 虽壮观犹在, 却是物是人非。

陆清宁闲着无事, 索性与宋知意一同监工, 有些边角布局重新修葺,破败的院子重植了花草, 干涸的湖里引来活水,又灌入许多颜色各异的鲤鱼。

院中一步一景,讲堂两侧分别是膳堂和藏书阁, 对于膳堂,宋知意特意请了两地的小厨, 尽量权衡学生口味。

两人从桥上走过, 宋知意犹豫了片刻,道,“藏书阁里头, 有些典籍是三弟赠的...”

提到宋延祁, 陆清宁忽然想起那个狂乱的雨夜。

一向温润儒雅的人,将她箍在怀里, 雨水铺天盖地的打在两人身上, 连同衣裳都湿的透透的。

他替自己挡了一刀,后又赖在她那不肯走。

朝夕相处了数日,终是被宋三夫人亲自带回了临安城。

做梦一样,有时候陆清宁觉得那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根本不曾存在的。可是,那日打碎的杯盏,划在宋三夫人颈项处的鲜血,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着她,都是真的。

“他读书多,书又读的好,自然应当多帮衬你。”陆清宁下了桥,宋知意这才跟上,试探着问,“你跟三弟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可真是好打听。”陆清宁笑笑,伸开胳膊抻了抻,“能有什么,若真有什么,他还能回得去临安?”

“那段日子家里并不太平,三叔病倒,三婶也跟着生了场病,还没好利索,又着急去了益州,三弟回来的时候,素着脸谁也不搭理。

后来倒好,整日关在房里不出门,不过他是极有才华,写了两本书,对于工部大坝修筑很是有利。”

宋知意提起此事,面上难掩自豪之情。

宋延祁在坝上待了不短的时日,又加上他本身悟性极高,若是将心思放在正事上,自然小有成就。

书院招生前夕,宋知意忙着张罗教书先生的选拔。

只是聘选的告示贴在外面墙上数日,仍是不见有人进门。

围观走过的不少,大都看几眼,又状若无事的离开。

这日,宋知意很是烦闷,在门口支了摊子,又写下许多小报样式的聘书,凡过往留意的人,皆送上一份。

可谓大海捞针,步履维艰。

陆清宁过去的时候,她正愁眉苦脸的支着下颌,百无聊赖的翻捡聘书。

“知意,你看谁来了。”陆清宁身后站了一人,清丽的面上带着一丝喜悦,从陆清宁身后探出脑袋,冲宋知意笑了笑。

“李婉婷!”宋知意几乎要高兴的蹦起来,她从摊子上起身,上前一把握住李婉婷的手,嘘寒问暖道,“如何如何,家里一切都好?”

“都好,劳你挂念。”李婉婷回的敷衍,说完便听宋知意又道,“如此甚好,那便留下来帮我吧,我要愁肠百结了。”

李婉婷自朱茂林出事后,便退了婚,安心在家中读书习字,偶尔插花弄草,李县令依旧是不温不火的任劳任怨,直至南楚被北魏吞噬,他一气之下闭门静养。

后来,也不知周衍之用的什么法子,竟然请他出山,任临安知州。

李婉婷对婚事始终避而不谈,起初是因为临安城无人愿意娶她,毕竟同朱茂林有过婚约,虽错不在她,却始终为人所避讳。

后来李县令升任知州,便有些想要巴结的上门议亲,李婉婷深知此间龌龊,索性全都拒之门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