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欲(26)

作者:贰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青梅竹马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沈轻,良齐(江寻) ┃ 携手共赴复仇之路 立意:总有人在幽幽深渊中砥砺而行。三年前,沈轻与江寻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私定终身。 却不料双方长辈突然齐齐翻脸,棒打鸳鸯,以死相逼。最终,江寻被送至千里外的边关,从此人间蒸发,杳无音讯。三年后,江公子携一纸婚约悄然而回,十里长街人人津津乐道,可谁都知道,新娘不是她。点击展开

不对劲。

但眼下皇上正目光灼灼地寻找着自己,多想无益。

良齐在众目睽睽中悄然而出,恭恭敬敬地跪拜道,“下官良齐,参见陛下。”

“你就是良齐?吏部侍郎?”小皇帝饶有兴趣地看着他问道。

“正是下官。”

小皇帝兴趣更甚,“你会治理河道?”

良齐噎了噎,说会,可他真不会。说不会,恐怕皇帝陛下现在就得发怒,治他一个欺君之罪。

心思急转,良齐只思考了一瞬便高声道,“臣愿意钻研此道。”

即不说会,也不说不会,全凭您自己猜想去吧。

小皇帝听闻此言却很高兴,想必直接理解成了“我很会”。他指指良齐道,“好!果然我大庆人才济济,那朕就命你为河道总督,全权负责此事。”

良齐眼角抽了抽,面无表情地接了旨,“谢陛下。”

言罢他刚要起身退回队伍,却听高台之上的皇帝又道,“等等。”

没办法,良齐只得又跪了回来。只见小皇帝笑眯眯地扫过众人,视线最终停留在一人身上,他淡淡地说道,“良大人毕竟身从侍郎之位,五品官阶有些低微。去了地方,怕是会镇不住那帮老家伙,不如.....鄂大人陪同一起去吧?”

“什么?”鄂豪骇然地看向他,似乎被惊雷劈了个正着。

他心道这一趟决不能去!若是去了,最终背锅的极有可能就是自己!

鄂豪慌忙跪着上前两步想要开口辩解,谁知刚说了头一句“陛下......”便被小皇帝摆摆手打断了。

嘉仁帝懒洋洋地靠在龙椅上,好整以暇地看着鄂豪说道,“鄂大人,良齐为官才多久?你让他自己去,他可能连豫州的府衙都找不着在哪儿。既然人是你推举的,那你陪着一起去怎么了?朕就命你为......为监工吧!”

鄂豪仍不放弃挣扎,“可是陛下......”

“哎呀!你就当去游山玩水了,顺便带着良大人认认门儿。”小皇帝朝他递去一个鼓励的眼神,压根不给鄂大人辩驳的机会便接着道,“我累了,今日早朝就这样吧,众卿也早些回家休息。”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出大殿。

身后的司礼掌印太监拖着长长的细尖嗓道,“朝毕——起驾——”

徒留一众反应不过来的朝官面面相觑。

今儿这是怎么了?很少见陛下如此强硬。何况,那位并没有传出任何有关“鄂豪要去治理河道”一事啊?难不成.......

小皇帝出了大殿,却一没回养居殿,二没拐道后宫,而是掉头去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偏院。

只见那偏院的匾额上写着三个大字——安理斋。

嘉仁帝下了龙撵,照例屏退下人,独自来到门前,恭敬地连敲三声后方才推门而入。

屋内陈设简单干净,正面方榻被一竹帘遮住,只能透过帘帐隐约看见个白衣人影。

那人面圣却不下地跪拜,而是像没瞧见似的只顾看手里的那本书。

小皇帝也没恼,回身将门关好后,来到榻前鞠了一躬轻声道,“先生。”

帘后传出一声略微苍老却极为雄厚之音,“陛下您现在贵为九五之尊,实在不必对老臣如此优待。”

“先生哪里的话,”小皇帝道,“您是两朝帝师,自朕幼年起便一直跟随先生学习。就算荣登这九五之位,师徒之礼也断不敢忘。”

帘后的人似乎笑了,他放下手里的书,转身面向嘉仁帝,状似无意地问道,“陛下今日,为何突然要鄂豪跟着一起去豫州呢?”

小皇帝仍保持着垂眸敛目的恭敬之态,闻此言瞳孔微微一缩,一抹肃杀之意在眼中快速划过,转瞬即逝。

他果然清楚,小皇帝自嘲地想,无论我在朝中、在殿里还是在后宫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都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明明我才是君主.......

嘉仁帝死死咬了咬牙,薄唇紧绷成了一条平直的线。

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

我手里的筹码还不够.......

作者有话要说:注1:【九间朝殿】指的不是九个殿,而是上朝时百官跪拜皇帝的大殿,就叫“九间朝殿”。

注2:这一段改编自《清史稿·本纪》中河南巡抚顺安的一篇有关黄河洪灾的奏折。

小皇帝与帝师终于出来啦~

一切的暗潮汹涌也开始了

第二卷 权谋篇正式启动——

第22章 巧合

“先生,”小皇帝清清冷冷地说道,“鄂豪推举良齐赈灾理河,可良齐太过年轻,官阶品级又低,朕是怕等他到了地方,着手整治会被无故刁难。旁的不说,耽误灾情就不好了,这才想着既然鄂大人常与之来往,又是推举者,跟他一起去,就可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他话音未落,方塌上便传来一阵细细簌簌的声音。小皇帝抬眼一瞧,只见竹帘被一只干瘦的手掀了开。

那是一张略微有些苍老的脸,眉鬓斑白,眼角与唇边布满了深浅不一的褶皱,颌下长须无风自动。那人手执一捧书卷,身着简单干净的白袍,在空荡幽静的陋室里,与年轻的嘉仁帝遥遥对视着。

纵然岁月在他脸上篆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但依旧挡不住双眸里炸裂的精光和常年因身居高位而透出的一股不怒自威之感。

这就是颇受先皇倚重,小皇帝自幼年起便跟随其学习的两朝帝师杨慎。

杨慎沉默地看着嘉仁帝,待看的那人眉心微微蹙起后才开口夸奖道,“陛下即位才刚满一年,没想到这制衡之术却运用的如此熟练,果然长江后浪,扶摇直上啊。”

帝师一席话虽是赞赏,但语调低沉冰凉,丝毫听不出任何喜悦之情。

小皇帝内心冷笑,面儿上却喜不自胜。他朝杨慎浅浅一拜,露出些独属于年轻人的朝气蓬勃道,“谢先生夸奖,这都是先生教的好。自十几年前我父皇与先太子哥哥相继重病后,大庆朝上上下下的担子便全落在先生一个人的肩上了。每每思及至此,朕就异常痛心。只恨自己年幼时不学无术,只顾着贪玩,现如今却这也不懂,那也不懂,无法帮先生分担一二。”

他这一席话说的直白露骨,毫无城府,像是真的面对恩师吐露心声一样,不知避讳,不知斟词酌句。

但杨慎却颇为欣慰地朝他点点头,右手捋了捋胡须道,“陛下不必心急,老臣辅佐先皇二十年,深知这君王之道甚是高深。现如今朝纲稳固,大臣们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如此盛世,陛下何苦自寻烦恼呢?您是帝王,万事以龙体康健为重,就算偷懒一些,也没人敢说什么。”

“真的吗?”小皇帝看上去非常开心,似乎真的为朝政所累,压根一点也不想管似的,“还是先生疼我!”

杨慎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真切起来。

他是看着眼前这位君王长大的,前朝皇室凋零,能扶上大位的本就不多,再加上那场突如其来的祸事.......到最后真龙之命却落在年岁最小的这个人身上。

不过,也好。

杨慎满意地看着眼前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玩物丧志”的小皇帝,心说刚才还真是想多了,这么个半大的娃娃,怎么可能懂什么权谋之术?

恐怕他连心眼儿都还没长全呢。

二人又寒暄了半晌,嘉仁帝才施礼告退。

他笑眯眯地走出了屋子,回身将厚厚的门板关上。

偏院周围是一片绿荫环绕的小树林,阳光穿过叶稍,将脚下的青石板路割成了一道道的暖黄色。

初春万物复苏,莺歌燕语,处处都透着生机勃勃,唯有小皇帝清瘦的脸上挂满冰霜。

他长久地站在木门前,双手因怒意而微微发着抖。

堂堂九五至尊,本该受万民朝拜,百官称颂,现如今却要装傻充愣、虚与委蛇才能得以喘息,得以活着。

可悲,真可悲啊!

突然,嘉仁帝身后传来一阵极轻的“沙沙”声,好似有人正缓缓穿梭在树林中似的。

上一篇:慈悲殿 下一篇:江湖恶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