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9)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邱氏也不晓得东西究竟什么时候划伤的。她从林氏手里接过来的时候分明还完好无损。

但之前沈清芝的话已经出了口,邱氏不愿意女儿被老安人厌烦,见老安人朝她望过来,只能胡乱地点了下头。

老安人问她,“东西在你手里的时候,是好着还是坏了?”

邱氏含糊的说,“不知道。没有细看就收了起来。”

其实她刚刚接过的时候,还赞了两句沈清兰的女红好阵脚细密。可是这种时候,不说谎就得让女儿之前的话全盘翻过,受罚的还得是沈清芝。因此她索性沉默不再细说。

众人明知邱氏和沈清芝母女俩在明着说谎,可是都没有人吭声。

除了二房的林氏母女外,其余的小姐们可都是大房的,谁也不会和大太太过意不去。

至于丫鬟婆子们,虽然老安人是府里最尊贵的人,但老安人早已不管府里的大小事情,所以内宅的事务都是大太太邱氏在打理。丫鬟仆妇们没谁敢随意忤逆邱氏的意思。

东西统共就这几个人经了手。倘若不是邱氏的话,便只能是林氏或者清兰了。

沈清兰大怒,上前一步就要理论,却被母亲给拉住了。

林氏道,“老安人,虽然兰姐儿年纪轻,可是她很有分寸,断然不会做出这样不仔细的事情来。倘若她不想好好收着,当初何至于花那么多的心思做出来?”

想着大老爷是老安人亲生,老安人待大太太也一向十分亲近,林氏料想此事恐怕不容易善罢甘休。

她不愿老安人对女儿有所怀疑,索性把事情揽下来。“许是儿媳不小心弄坏了这个吧。”林氏的目光淡淡,“只是这荷包是兰姐儿亲手所做,儿媳一向看重得很,不会舍得去弄坏它。更何况刚才东西从儿媳手中出去的时候,是毫无损伤的。”

林氏语气平和,眸色并不严厉,也不委屈。可是字字句句却都在表明一个意思——她并不认为这个错误真的是她造成的,而是为了把事情暂时压下去不得不承认。

这话说得非常明白。除了沈清芝不甚在意地哼了一声外,其他人都在小心翼翼看老安人的脸色。

奇怪的是,沈老安人面色平静,好似什么都没听到似的。

沈清兰知道老安人疼自己。她明白母亲断然不会舍得让她做的东西受损,便亲昵的拉了老安人的手,道,“祖母,我和母亲一路走来,东西都毫发无损,怎的到了这儿反倒出了岔子?”

想到刚才母亲息事宁人的态度,虽然沈清兰知道这个时候不要惹怒了大房的人比较好,依然坚持道,“我娘不会弄坏我做的东西的。当初大……”

她刚想说大哥二哥,后记起来,如今不能这么算。

正如她是爹爹唯一的女儿,在申州仆从们只叫一声小姐就好、到了这儿却成了‘四小姐’一样。她的两位哥哥在独有二房的申州可以唤为‘大少爷’‘二少爷’,可是在老安人跟前,要两房人统共起来一起序齿。

这样一来,算上大房最年长的大少爷的话,哥哥们就成了‘二少爷’和‘三少爷’了。

沈清兰叫得不习惯,索性接着说道:“当初哥哥们拿了我的东西去玩,给弄坏了。结果被母亲好一顿训斥,当天的晚饭都没吃成。那还是不过我的一个小玩意儿罢了,倘若是我自己做的,母亲更是珍惜,何至于弄坏?”

到现在,沈清芝算是听出一点苗头来了,气道,“哦,不是你们俩,难道是我娘?”

她这话刚出口,站她旁边的沈清菀赶忙拉了她一把,压低声音怒喝,“你就少说两句吧!”

大小姐沈清菀平日里温柔和顺,是个性子最好的。可是发起脾气来,那也是一顶一的严厉。

沈清芝不怕旁人,就怕自己的这位胞姐。要知道邱氏亲生的除了大少爷之外,就只她们姐妹俩了。沈清菀对旁人都和善,唯独对她这个一母同胞的妹妹,严厉得很。

沈清芝缩了缩脖子,不敢说话了。心里却气愤难平。

庶出的二小姐沈清梦悄悄看了看她那气呼呼的模样,若有所思。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完本小说。)

第11章 叮嘱

看着晚辈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样子,沈老安人面容含怒,“你看你们,像什么样子!这种事情,能是随便两句就过去的?”她指了一个婆子道,“听闻你一早就跟了老大家的过来迎接了。说说看,当时什么情形。”

现下具体情况谁也说不清到底怎么回事,婆子照着自己当时看到的真实情形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太太来了后,一直等着二太太。二太太拿了东西给太太,太太接过来,一直拿在手里。然后说了会儿话,老安人就到了。”

从始至终干巴巴没什么重要的话。

沈老安人正要让另外一个人再来说说的时候,之前的婆子忽地想起了什么,拊掌道,“婢子想起来了,还有一件事。当时太太接过了东西后,旁边有个小厮拿了东西经过,毛毛躁躁的,撞了太太一下。太太差点栽过去,扶了把车厢才稳住身子,没有跌倒。”

婆子说完,朝沈老安人躬身说,“那小子实在做事不得力,还请老安人责罚他。”而后说出了那小厮的名字。

沈老安人听闻后思量了下,并未管那小厮的事情,反而唤了婆子,指着前方说,“你给我瞧瞧,当时老大家的撞哪里了?”

婆子想老安人是打算给太太做主,很是积极地引路在前,指着车厢说,“就这儿。”为了保证自己说的话是正确无误的,她依着当时邱氏的样子模仿了一遍,边歪倒边说,“太太当时被撞了后,就是这样侧歪过来的。差一点跌在地上。”

就在她倒下的刹那,沈老安人身边的陈妈妈喊了一声,奇道,“老安人,您瞧,那儿是什么?”

顺着她指的方向,跟过来的人们都把车厢外的一处地方看了个仔细。许是因为长途跋涉的关系,车壁有所损伤,那里有一块木刺儿翘了起来。就在翘起的木刺上,有带了颜色的丝线在风中飞舞。

再认真去看,那断了的丝线,颜色和质地刚好与沈清兰所绣荷包对的上。

大家听得分明,婆子说,邱氏是接了东西后被撞歪到这儿的。

一时间,众人神色各异。

沈老安人眼睛盯着那丝线瞧了会儿,安抚的拍拍沈清兰手背,和邱氏说道,“瞧见了没?谁都不是故意的。我没问你的责,你和三姐儿也莫要总想着把过错推给旁人。”

老安人这话,分明在暗暗指责之前沈清芝和邱氏的所作所为。

邱氏气得胸闷,恶狠狠瞪了沈清芝一眼。

沈清芝恼了,大声道,“祖母,您不能偏心!”

“是不能。”沈老安人说,“你们既是做错了事情,便要承担相应的责罚。去,给你二婶和四妹妹赔礼道歉去。”

谁也没料到老安人会这般严厉起来。要知道平素沈清芝犯了错,顶多责骂两句就完了,断然不会像现在这样公然地折了沈清芝的颜面。

沈清芝气鼓鼓地不肯去。

邱氏却是因为自己有事想要拜托林氏,不愿意把关系弄僵,主动上前道了歉,又语气和蔼的与沈清兰道,“大伯母有时候想事情不周全,兰姐儿别生大伯母的气。”

沈清兰笑着朝她福了福身,没多说什么。可是对着沈老安人,她就打开了话匣子,开开心心地说,“多谢祖母帮我们主持公道。”

沈老安人没有什么表示,只略点了点头,转而吩咐婆子们,带了三小姐回去面壁思过。又斥责邱氏做事不清不楚,命邱氏好生反省,抄十页经书晚些呈上来。

看到沈老太太意外地非常公平,该处置谁一清二楚,沈清兰在意外至于,又有些了悟。

沈清兰便知晓,祖母怕是不喜欢父亲这个庶子。至于她和母亲,祖母并没有太多的看法。

想来也是。

听闻当初父母亲的亲事,还是祖母做的安排。想必祖母心底对母亲其实是很有好感的。只不过父亲和祖母不亲近,母亲和祖母自然也不和睦。

但是,沈清兰也早就留意到了一点。那就是,母亲在路上的时候,提醒她提防大老爷,提醒她提防大太太。甚至于也和她说了,尽量别和堂姐妹们起冲突。

可是母亲没有说让她提防着老安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