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344)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沈良仍是摇头,却没反驳妻子的话,他隐晦地笑了笑,温和地劝解,“子渊这年轻人,可不仅仅是武艺高超、统兵杀敌厉害,还颇有眼光和谋略,他虽然现在是个闲职,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林氏白了他一眼,她一向知道丈夫欣赏卫长钧,嘴上虽不服气,心里也认同丈夫的话,沉默了会,问,“那你有什么打算?”

“听闻胡大人从不与文政官员来往,胡公子却直接应承了下来,可想而知,到时候,胡公子的出场必定引来四座侧目。”

林氏忧心忡忡,“可不,我也担心胡公子此举会给沈家树敌。”

“树敌倒不至于,子渊也在。”

“……”林氏再次噎住,忍了又忍,才没冲他生气,怎么三句不离“子渊”?

沈良也看出妻子不悦,憨笑一声,安抚道,“你放心,我自己也有数,胡公子此举尚不知是善是恶,但听碧玉所言,不是个狂傲无耻、玩弄谋术的人,究竟目的是什么,到时候一试便知。”

林氏听了丈夫笃定又温和的话,心情平复了许多,又道,“司马张大人那边答复如何?”

沈良笑道,“也说了会来。”

林氏顿时也笑,“这个面子不小。”

张大人这小半年来一直身体不好,汤药不离身,连衙门都不常去,人情往来更是一一谢绝,没想到肯来沈府赴宴,说起这张请帖,当时夫妻俩真没抱太大希望,不过是于情于理不该疏漏,没想到竟应了。

林氏又道,“张大人和张太太身子都不大好,饮食上要多注意,我看兰儿送来的菜单还不错,热菜、热菜、蒸焖炒炸、煎煮炖贴、样样齐全。”

沈良闻言,由衷而笑,“兰儿长大了,管家理事,也是有模有样的。我瞧着自从分宁回来,兰儿就比从前更乖巧更懂事了。”

“也就你这个当爹的这么觉得,我都愁死了。”林氏刚夸完,转脸又开始挑剔,本来还想细数两件烦心事,张口又作罢,女儿的“淘气”都是因为在婚事上执拗,可这话跟丈夫再提,反而要助长丈夫偏向卫长钧了,不如不说。

门外适时响起春兰的声音,“老爷,太太,小姐来了。”

林氏挑眉,“不是才走吗,怎么又来了。进来吧。”

沈清兰去而复返,是因为半路上想到一件事,先说给碧玉听,碧玉觉得可行,两人因此折了回来。

“父亲,母亲,我想起上元节在卢府做客时,听太太们说起会州有个戏班子,可以受邀到府上表演,听那些太太的话,似乎颇受欢迎,咱们要不要考虑一下?”

林氏愣了下,才回想起来,笑道,“这都几个月前的一句话了,亏你记性好。”又对丈夫说,“请伶人入府登台,这也不是会州特有,以前申州也有,只是咱们很少摆宴,又喜简单清静,所以从来没请过,这会州……或可一试。”

第480章 趣味

沈良与内务一事上素来做惯了甩手掌柜,摊手一笑,“你看着办吧就是。”

林氏沉吟。

沈清兰插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请伶人入府唱戏,热闹是必定热闹的,想必很多太太、小姐都喜欢,但是选曲要慎重,母亲要是决定下来,还需早做准备,定下戏班和曲目,咱们府里还得腾出场地来,该装扮的装扮,该采买的采买。”

林氏听她认认真真一番话,含笑点头,“你想得很收到,既然你都想到了,明天就去安排吧。”

沈清兰一出门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不等第二天到来,当晚就选了场地,并且把布置的任务交给了秋月和冬梅,一心一意等天亮去找赵妈妈,与戏班沟通的事,她不方便露面,丫头太嫩了些。

她这么上心,是有两点私心,第一点为着姚太太的身体着想,宴席时间越长,她喝的酒必然越多,不如找一件不用喝酒、不用劳累的事做,那就是坐着看戏,只要备足了点心即可;第二点为了分散穆老夫人和穆小姐的注意力,看戏最妙不过,锣鼓一响,咿咿呀呀的唱起来,还聊什么亲事?

她想得挺好,可惜第二天计划泡了汤,原因也很简单,会州最受太太、小姐喜欢的戏班两天前被邻。 请走了,估摸着要十天半月后才能回来。

赵妈妈空跑一趟,回来和沈清兰一说,沈清兰十分失落。

碧玉知她心意,迟疑着提议,“换一家可好?”

“算了,退而求其次,不如罢休。”沈清兰拒绝了,如果效果不好,何必折腾?

这事报给林氏,林氏也这么觉得,虽有些遗憾,但也无可奈何,请戏班之事就此作罢。

沈清兰又开始想别的法子,她其实也并非完全不信任林氏说过的话,但当时说的只是“暂且缓缓”,这么含糊的几个字算不得承诺,万一到时候闲聊太多,又聊得投机,怎么办?

还是得给所有人找事做,让她们都忙起来,把注意力都吸引过去。

思虑至此,沈清兰带着碧玉张罗了许多女眷们爱玩的小游戏,其中行酒令最是常见。

最后,沈清兰还是打上了园子的注意,先前说过“不必画蛇添足”的话,但那时刚刚担起重任,正热血沸腾,一心都在大局上,求的是景色天然韵味和主宾气氛和谐,现在想起了头顶悬着的亲事,免不了要动动心思了。

“妈妈,咱们这园子好看是好看,但一些路不太好走,要不,稍做修葺,方便宾客观赏?”

赵妈妈点头,“小姐的意思是?”

沈清兰笑道,“妈妈想,这次来做客的,除了正当盛年的太太、夫人,还有年事已高的老夫人和风吹柳动的小姐,这些石板相隔太宽,恐怕她们行走不便,扫了游园的兴致,若是重新调整石板间隔,既费时又费钱,不如在间隔处铺垫些许鹅卵石,也好踏脚,妈妈以为如何?”

赵妈妈想像了一下效果,就同意了,立即去找王安叔,安排工匠铺设。

沈清兰见允,松了口气,转身又吩咐秋月和冬梅,“园中凉亭不少,但是亭内空荡荡的,宾客枯坐无趣,可摆设棋局或覆射等游戏之物,寻个乐子,另外,此事春风正柔,亭角可挂铃,风过成曲,增些雅致。”

两人赶去布置,沈清兰又把碧玉招过来,“你也别闲着,带人去园子里多转几遍,看花枝都修剪了没有。”

碧玉凑过来,神秘兮兮的,“小姐,您这回的心思太细腻了。”

沈清兰回眸一笑,比她还要神秘,“这样不好?”

“好……”

每个细节都精心设计,让人应接不暇,可以想象到,宾客们总能在这座花尽心思的园子里找到自己的乐趣,不至于要靠不停的闲谈来避免冷场。

冷场?碧玉觉得,这么多小趣味,热闹喧腾还来不及呢。

碧玉走后,沈清兰又找到胡泽,交代他做好前门车马迎送的布置准备。

宴席定在两天后。

沈清兰再去园子的时候,鹅卵石已经铺好,在她的“指点”下,鹅卵石穿插在石板之间,也是一小团一小团的点缀,确实好看。

亭子里、路边石桌上摆好残局。

碧玉问,“不如也放些茶器。”

沈清兰笑着摇头,“喝茶宜静,会让人头脑清醒。”

碧玉愕然,凉亭品茶,多显品味啊,难道小姐要让人头脑不清醒?

沈清兰不解释,她也不是说非得让客人头脑糊涂,而是不愿提供这么个让人恬静、舒适、思路清晰的机会去谈论一些她不愿听的话,那不如多安排些要么喧哗热闹、要么需要专注的游戏。

“还有个事,碧玉,你确认一下,刘太太、徐太太、孟太太她们几个一定会来,要是卢老太太也来……”

碧玉又困惑又吃惊,“小姐,几位判司大人家的帖子都送了,她们也都口头应了,错不了,准来的,您想呀,这么好的说闲话攀交情的机会,她们怎么会错过?哪里还用反复确认啊?倒是卢老太太……小姐,您让她来做什么啊?”

即便碧玉没见过卢老太太,但不妨碍她从翡翠那听说了上元节的事情,又加上卢鹏义的行为,对这位老太太十分不感冒。

“她和穆老夫人年纪相仿,兴许能有共同语言呀。”沈清兰眨眨眼。

碧玉失笑,“年纪相仿没错,共同语言就未必了。”她几次跟着沈清兰见穆老夫人,对这位出身名门、举止优雅低调的老太太印象很好,她可不觉得这两个人能聊得多么投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