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292)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大嫂身体不好,又性子好静,我去找她多了,会打扰她。”

徐嫣芸这语气情真意切,不像是作伪,反倒让沈清兰惊了一下,上次远远的见了一面,还真没注意到她是否有病,性子好静却是真的。

一时间,沈清兰还有些惭愧,觉得自己过于多疑,忙岔开话题说些别的。

翡翠从厨房回来,将新做的点心摆了一桌子,点心没什么特别的,会州的原料、会州的厨娘,做出会州的风味,哪一样都是徐嫣芸从小吃到大的,好吃是好吃,却不稀奇了。

沈清兰也没怎么动,她这些日子每天都吃,已经没了新奇感,甚至开始思念起申州来,她琢磨着,许久未下厨了,什么时候自己亲自做些来吃。

“沈姐姐的闺房真漂亮!”徐嫣芸打量四下,眼神略有些古怪,语气却是真诚地称赞。

沈清兰笑了笑,“刚来,还没怎么点缀,看着有些素。”这是实话,她都还没认认真真把从申州带来的装饰品摆出来呢,更没上街好好“淘宝”过,屋里除了卫长钧准备的家具,只有些八成新的细软。

徐嫣芸更来了兴趣,“我知道有个会州有个市场,地方不大,但是宝贝很多,都是西羌、北夷、南蛮那头的东西,稀奇古怪,好玩着呢,沈姐姐要是有兴致,改天咱们去逛一逛,别看那些个部落人粗鄙野蛮,但他们值钱的东西不少,比如玉石、牙骨类。”

这一说,沈清兰真的眼睛亮起来,她本就是好动好玩的性子,申州的每条大街小巷都被这位别驾千金光临过,或自己带着丫头偷偷摸摸,或拉着沈之逸、方茹音光明正大,收获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玩意儿,当然,也没少挨林氏的瞪眼、训责。

“甚好,嫣芸你陪我去。”

这么着,就算说定了。

坐着说了会闲话,两人趁着没什么风,出去园子里走走。

沈清兰注意到徐嫣芸对这个园子十分熟悉,拐弯、过院都很自然,她知晓这个宅子原来的主人王大人也有个女儿,自己现在住的小院子还极有可能就是那个王小姐住过的,那么,徐嫣芸常来走动也不足为奇,但一时好奇心起,还是故意问了句,“嫣芸以前是否常来这里?”

“是来过好几次的。”徐嫣芸也没隐瞒,索性详细说了起来。

“沈大人调来之前,会州别驾是王大人,王大人有一儿一女,我都是跟着母亲来做客的,与那王小姐也有几分交情,有时在她闺房坐一坐,有时就在这园子里转一转。”

沈清兰点头,“我听说王大人的老家离会州极远,有数千里之遥,他致仕后,举家返故里,以后恐怕难得再回来了。”

徐嫣芸眼里没有想象中朋友离开后再难相见的遗憾,她平静地说道,“我听父亲也是这么说的,父亲说,王大人家是南方大海边上的,他从会州回去,光是路上就得小半年吧,不过,能赏尽沿途风光,也是极爽快的一件事。”转又饶有兴趣地问,“沈姐姐从申州而来,一路上是不是也觉得风光迥异,新奇且有趣?”

第407章 梅树

“确实如此,各地风土人情大有不同。”沈清兰含笑,“略有遗憾的是,时值严冬,一路皆是风雪,若是换个季节,定然更加迷人,嫣芸将来有机会也可以到处去看看,嫣芸,你想去哪里?”

徐嫣芸抿着嘴想,更像是抿着嘴羞涩地笑,脸颊也微微透着红,她轻轻地回答,“去哪里都行,去京城就更好了,我听说,那里样样都好看。”

沈清兰笑,“天子脚下,自然不同凡响,嫣芸到时候去看看就知道了。”如果不是因为穆华景在那撒了张网,她自己也很想去京城,不仅想去,还想在那定居,不仅想自己定居,更想父亲、母亲、兄长以及嫂嫂……都在那里定居,一大家子人在一起,所以,她一点也不觉得“想去京城”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徐嫣芸低头,不知是看被雪浸润的鹅卵石呢,还是看她自己绣着粉色芍药的鞋尖,轻轻地应了一个“好”。

这个奇怪的反应让沈清兰不由得揣测起来,这其中有什么不可言说的妙趣吗?还是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她又将徐嫣芸打量一番,得出结论,十有八九是这小姑娘心里念着人就在京城,或者将来要去京城。

就在沈清兰转动心思想打趣两句时,徐嫣芸突然主动开口了,“我听说,姚太太以前去过京城。”

姚太太啊……

她何止是曾经去过京城,她就是在京城长大的!

沈清兰讷笑,“你怎么知道?”

“听我二哥说的。”一听到徐鸣玉,徐嫣芸又精神起来,“二哥去过一次菡萏园,他说菡萏园的布局颇有京城风韵,他就问了姚太太,姚太太告诉他,因为以前去过京城,喜欢这种风格,所以在建造菡萏园的时候,刻意模仿。”

沈清兰目瞪口呆。

她绝对相信姚太太对自己说的话,虽然她从来没去过京城,也从没有亲身体验过京城的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和都城气派,但莫名的觉得姚太太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雍容、雅致、娇韵、妩媚、大气、爽快……自认为这就该是京城的气质。

何况,那些破费心思的点心、那园子里不动声色的细节,都绝非是一个“去过罢了”的人肯用心至此的。

她早就好奇过姚太太的娘家身份,也听说关于姚太太的闲话与猜疑,说会州无人知道她姓什么,无人知道她的来历……看来,姚太太是在刻意隐瞒、甚至说谎糊弄。

真是个有秘密的人。

“原来如此。”沈清兰心里已经翻来覆去想了许多,对着徐嫣芸却没露出分毫。

可转念又心生困惑,既然姚太太瞒着千万人,怎么独独就把这秘密告诉了自己?除了在卢家见过一面,说了几句话,沈清兰思来想去,自己与姚太太从未有过交集,她凭什么就对自己这么信任?

沈清兰越想越蹊跷,看来,还得尽快再去一趟菡萏园。

“沈姐姐,西角上那株腊梅开着吗?”徐嫣芸摸了摸小路旁灌木叶上的冰层,好奇的问。

沈清兰愣了愣,西角的腊梅?没见过呀。

“没注意,走,咱们看看去。”

徐嫣芸笑,“这园子大,姐姐没往那边去过吧?我去看过两次,记得那梅树挺大,花开得也多,黄灿灿的挺好看。”

沈清兰顺势把话题又拉回王家,“你与王小姐同去赏梅的吧?大多数的园子里都是红梅、白梅,文人雅士都爱它们或娇艳热烈、或纯洁无瑕的颜色,腊梅倒是少见。”

“这……不是,我自己去的。”徐嫣芸似乎回想起什么,微微蹙眉。

沈清兰诧异地看她一眼,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上次去卢府,一般来说,女客登门,家里有年龄相仿的小姐,肯定是小姐出面接待的,没有小姐,少奶奶也可以,再没有,就没法了,跟着长辈在太太、夫人跟前坐一坐吧,也有坐不住的,就带着丫头自己走走看看打发时间,比如那天在卢府,卢家有个二小姐,然而二小姐“病了”,做客的小姐们就各自散开,三三两两自去逛园子。

徐嫣芸当初来王家做客,王小姐又怎么没陪呢?也是病了吗?

沈清兰好奇,但没问。

西角就在眼前,两人停步,徐嫣芸“咦”了声,转着圈地寻着,“奇怪,梅树呢?”

西角空荡荡的,哪有什么梅树?不但没有梅树,连矮灌木、草地都没有,白茫茫的盖着雪,红墙雪地,简单又干净,除此外,什么叶没有。

徐嫣芸嘟囔,“明明就在这里的,我都来了两次,都看见了啊。”

沈清兰笑道,“许是后来砍伐了吧。”可问题是,墙角一株梅,好好的砍它做什么?

徐嫣芸遗憾又抱歉地看沈清兰,毕竟是她主动说过来的,一个客人,表现得比主人还像主人,结果来了却扑空,她显得尴尬,怕沈清兰不信,赶紧解释。

“怎么要砍伐呢?要不是死了,肯定不是死了,去年秋分前后我还看见过,长得挺好,不像是枯萎,沈姐姐,我是真见着了,就在这里!”徐嫣芸跑到空地中间,拿脚试探,“这里,这里,这个地……哎哟。”

她一边说,一边提着裙子伸出脚往前点,谁知积雪之下竟有个尺余深的坑,她不知道,一脚就踩了进去,差点埋到膝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