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289)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碧玉道,“你哪懂?刘太太在卢府里吵吵闹闹,那都是关起门来的,要不是我正好在那,外人谁知道!真要她闹到外面去,她肯定不干,这种事,不论真假,都丢的是刘家的脸。”

翡翠说,“刘家丢脸,卢家也丢脸啊,卢大人廉洁孝顺的形象就成了笑话。”

“反正啊,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到时候全都成了笑话。”

翡翠一听,脑子转动起来,两眼闪亮,“碧玉,这是好事啊,你想啊,他们都成了笑话,咱们老爷就威望最高了啊,说不定,立即就升刺史了呢,这个我知道的,别驾是刺史的佐官,要是刺史出了事,极大肯能就是别驾顶上。”

这么一推论,碧玉也笑了,“听着是这个理。”

沈清兰坐起来,惊动两人,一起放下东西闭了嘴。

“说什么呢?刘家和卢家怎么了?”

碧玉回答,“上午,薛扬去打听了,真是桩丑事啊。小姐您还记得那天刘太太来府上找您的事吗?说刘小姐上元节那夜一夜未归,不知生死,您猜刘小姐去哪了?嘁,她和刘家的公子在一起。”

沈清兰心里咯噔一下,眼前倏地闪过人影灯影下那不经意的一眼,当时只觉得她敢在人群中与男子亲近实在胆大,没想到自己隐隐地担心竟然成真,她不仅敢当街亲近,还敢在外过夜。

碧玉接着道,“婢子第二天出门,看到刘小姐回府,这事就没再放在心上,今天去卢府撞上刘太太闹事,也没往这方面想,听薛扬说了才大吃一惊。”

“真不要脸!”翡翠轻啐。

沈清兰皱眉,“上元节已经过去好些天,怎么等到现在才闹出这个动静?要知道,刘小姐回府当天就该知道的啊。”

碧玉一脸的鄙夷,“说是刘小姐有了症状,被刘太太看出了端倪,才逼问出真相来。”

症状?沈清兰愣住。

碧玉也脸颊微红,提醒道,“就是有了身孕。”

沈清兰哑然,未婚先孕,这可是天大的丑闻了。

翡翠哼道,“这是说,他们俩早就在一起了,上元节那天根本不是第一次,我呸,真不要脸!”那天那情景,她也看见了,当时还想着遮掩,拉着沈清兰换路,现在回想都觉得恶心。

沈清兰见桌上摆着药材、香料和针线、锦缎,就知道碧玉出去了一趟,默默和两人一起制作香囊。

翡翠负责将药材和香料按份量分堆,一边用银勺和夹子分,一边问,“小姐,这事如果闹大,老爷是不是就真的能取代卢大人做刺史了?”

碧玉显然也已经被翡翠刚才的话挑得心动,针捏在手里停住,也看着沈清兰。

“朝廷官员任免哪有这么随意的?”沈清兰笑了下,在锦缎上画了个葫芦形状,从碧玉面前拿过剪刀准备裁剪,头也不抬地回答,“别驾是佐官,司马也是佐官,卢大人真要因此被弹劾,上去的也未必是父亲,司马张大人在这个位置已经半辈子,他的可能性更大;何况,这事儿也闹不大,不至于影响到卢大人的官职。”

除此之外,沈清兰还有些担心,她想起林氏听到珠宝铺掌柜对沈良盛赞后的反应,不由得也变得谨慎,初来乍到就大得民心不说,奇巧的是,上司还遭遇官司,这么一来,自家反而容易被猜忌、排挤。

“那也说不准啊,我听大少爷曾经说过一个事,不知是哪年哪个地方来着,一个刺史因为拿了百姓家一斗米,不但被革职,还入狱了,这都……那啥人家姑娘清白了,还不严重啊?只要刘太太上告,卢大人就没好果子吃吧。”

沈清兰摇头,“不一样,大哥说的是,天灾饥荒之年,刺史不放粮赈灾,反而为了粉饰太平,强行逼百姓交粮纳税,最后逼死了人,险些引起造反,性质恶劣不能比;这件事目前来看,还难断定是卢家的全责,刘太太不但要顾女儿,还要顾丈夫,不敢两败俱伤;况且,卢公子只是卢大人的侄子,并非儿子,隔着一层了。”

沈清兰这么说,是有她的判断,那天晚上,纵然灯光缤纷炫目,她也绝不会看错表情,刘小姐当时对卢公子的调戏举动非但不觉得羞恼,反而陶醉其中,甚至可以推断,她明明已经主动提出和自己一起逛街赏灯,却又突然匆匆离开,正是因为在人群中看到了卢公子,才主动追过去的。

翡翠若有所思。

第403章 细问

沈清兰又问碧玉,“薛扬有没有说那个卢公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碧玉撇嘴,“都干出这种没脸没皮的事来了,还能是个什么人物?他是卢老太太的独子的遗腹子,自幼父母双亡,跟着祖母和叔父、婶娘长大,卢老太太把他宠到天上去了,卢大人和卢太太孝顺婶娘,加上自己膝下无子,因此对这个侄子也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全家上下这么捧着,能捧出个什么好玩意来?薛扬说,会州百姓都知道,会州的父母官是卢大人,但会州的小霸王是卢公子。”

沈清兰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叹息一声,没再多说了。

主仆三人围桌做香囊。

沈清兰抚摸锦缎,“这是新买的?”

碧玉一拍脑袋,“哎哟,聊卢家和刘家给聊忘了锦缎这事,这不是买的,是白得的。”

“还有这种事?”沈清兰好奇,又摸了摸锦缎,“质地细腻柔软、光滑饱满,这么好的东西,大街上捡的?”

碧玉笑,“虽是白得,却也不是捡的,说来也巧,婢子买了药材和香料往回走,路过一家布庄,动了心思,想着咱们从申州带来的缎子不多,迟早是要买的,不如进去瞧瞧,有合适的就买点,没有也能看看当地的布匹风格,谁知见了个熟人,小姐您当是谁?

“姚太太?”

碧玉抚掌大笑,“正是姚太太,那个布庄是姚家的呢,恰巧姚太太就在,她和掌柜边角桌前说话呢,一开始,婢子不认得她,径直跟着伙计去挑缎子,结账的时候,伙计喊掌柜,姚太太听到也过来了,问婢子是不是沈家的丫头,婢子说是小姐跟前的,姚太太就笑,说那还要什么钱?让婢子再挑几样,一并打包,又亲自选了两匹,婢子瞧着都是极昂贵的,哪里好意思收?坚持谢绝了,最后只拿了半匹这个,姚太太没收钱。”

沈清兰心念微动,上次去卢府带的是翡翠,后来去菡萏园,带的还是翡翠,说起来,碧玉和姚太太确实从未见过,但姚太太却猜出了她的身份,可见也是个眼光毒辣的人,姚胜的生意越做越大,说不准也有这个贤内助的一份功劳。

“对了,姚太太还说,上次小姐去菡萏园,她没有招待好,请小姐勿怪,无论何时,小姐有暇就过去坐坐,要是下帖子呢,也不知小姐的安排,又说,既然兴味相投,就免了那些俗礼,还自在些。”

沈清兰笑,“这样甚好。”

说起菡萏园那次,其实沈清兰心里反而有愧,首先,姚太太招待得很好;其次,徐嫣芸来后,姚太太挑起话题询问卢二小姐得病情,说到底,受益者是自己、甚至是沈家,本来呢,以姚太太和卢家的关系,或者是姚家的人脉,她要是真想打听,容易得很,既然有意引导徐嫣芸当着自己的面说,那就是要给自己送信息,让自己、让沈家更深地了解卢家,可是自己出于一时不忍,把话题岔开,算是浪费了姚太太的一番好意。

想到这里,她心里打了个突,后来徐嫣芸要拉着自己告辞,其实当时自己不太想走,但姚太太婉转送客了,难说是否因此不悦。

不过,今天她既然这么和碧玉说,应该是没有生气,起码,还是愿意继续交往的。

正说着话,外头传来声音,翡翠出去一问,进来禀报,“太太回府了。”

沈清兰看看天色,已然暮色四合,不免惊讶林氏第一次登门见张太太,居然滞留了一整天。

“走,瞧瞧去。”

林氏刚更衣净手,热茶还未上手,沈清兰就到了。

“我就知道,你沉不住气要过来。”

沈清兰笑着给她递茶,“那是自然,我母亲出门一天无音讯,我能不担心么?我每次出门时,母亲不总念叨半天,说街上不安全嘛。”

林氏喝着茶笑,“你父亲说了,经过数日盘查,会州城内不见有西羌人,现在安全呢,要不然,这几天也不能让你出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