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284)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不知,便不知吧。”

沈清兰奇怪归奇怪,却没那个非要追查的心,既然被刻意藏匿,自有人家的用意,反正没影响自己,何必在意?

碧玉见她没话交代了,就退出去。

偏想沈清兰又说一句,“往后有事,知道要回来晚,就叫上薛扬吧,这次是我考虑不周。”

“……”碧玉呆住,满脸通红。

沈清兰笑,“明天把灯笼还给人家,你拿了过来,他就没有了。”

碧玉低着头跑了。

沈清兰又是一笑,心里想着他们俩的事,既然彼此有意,不如就把亲事定下来,也省得偷偷摸摸的,叫别人看见了传出不好听,转又发愁,薛扬是卫长钧身边的人,这亲事是否需要他点头?如果需要,怕还得等上几个月,另外,林氏怕不会同意吧?

过了一会,翡翠进来送茶,见她以肘撑着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就问在想什么。

沈清兰笑,“在想,该把碧玉嫁出去了。”

翡翠一听,顿时兴奋起来,“小姐说的是,是该嫁出去了,小姐明天就和薛扬去提吗?”

沈清兰“扑哧”笑道,“哪有这么仓促的?我得好好想想。”

“先订了亲,往后仍住在府里,再慢慢地张罗,这就不急了。”翡翠看起来比自己出嫁还激动,“小姐和太太说过了吗?”

“没有。”沈清兰有些发愁,“我有些担心。”

“小姐怕太太不肯吗?不应该呀,当初碧玉和薛扬的婚事不是太太亲口说的吗?”

沈清兰苦笑,“你又不是不知道,当时那情景……现在,时过境迁,咱们都离开申州了,那些话还做得数吗?何况……”

何况,他是卫长钧的人。

翌日,沈清兰略略收拾,带着碧玉出门,翡翠被留在家里,一百个不乐意,被碧玉讽道,“你昨天跟着小姐出去一整天,也就吃了一整天,好在姚家富裕,不怕你这罗汉肚,今儿在外逛,可没有昨天那个排场,你还是在家消食的好。”

翡翠跳脚回敬,“你别笑话我,打量我不知道,小姐让你去,不过是因为薛扬也在,要给你牵根线罢了,等你嫁过去,成了薛扬的屋里人,就顾不上小姐了,往后天天都是我跟着。”

气得碧玉撸袖子就要打人,两人在院子里一追一跑,闹得不可开交。

等上了车,碧玉就拉下了脸,闷声道,“小姐真的不要婢子了?”

沈清兰诧异,“哪里来的话?”

“翡翠说的,说您要把婢子嫁了,就去人家那了。”

沈清兰笑,“怎么?你这是看不上薛扬?”

碧玉涨着一张大红脸,“不是看不上,是不想离开小姐,如果嫁了人就必须离开小姐,那婢子就不嫁了。”

“翡翠逗你的话你也信?”沈清兰失笑,“我这里,你想住就住,住到什么时候都行。”

碧玉这才脸上放晴,沉默片刻,又问,“小姐,您是不是准备跟太太提婢子的事啊?”

沈清兰讶异,笑她,“怎么?今天不害臊了?”

“婢子一心为小姐着想呢,小姐还笑话婢子。”碧玉捂着脸,嫣红的脸皮从雪白的指缝里透出来,十分好看。

沈清兰看着,心里突然舍不得,自己从小到大一直陪着的人,虽说是个丫头,可也从没吃过苦、受过屈,青葱白玉一样的姑娘就要送给那个傻憨傻憨的兵伢子了?

碧玉见她笑而不语,不知她在琢磨什么,索性鼓起勇气直接解释,“婢子觉得,小姐还是先把这事放一放,免得太太多心,反而影响到小姐和……”

沈清兰不接话,就瞅着她笑,笑得她憋不住,也不理沈清兰,背对她撩起帘子看外面,谁知又不偏不巧看到薛扬百无聊赖地走在马车附近,感知到帘子动静,也正好偏头来看,四目相对,薛扬呆了呆,碧玉冲他狠狠一瞪眼,撂下帘子。

约好见面的地点是一家装潢雅致的茶楼,沈清兰直接过去,一下车就见着了等在门口的丫头,正是昨天跟在徐嫣芸身边那个,在她的引路下,进店、入雅间。

“沈姐姐。”徐嫣芸今天换了身桃红衣裳,高髻玉钗,原本中人之姿也衬出几分丽色。

屋里暖和,沈清兰解了披风入座,欣然打量房间,笑道,“你真会挑地方,这里布置得不逊闺阁。”

“沈姐姐喜欢就好。”徐嫣芸殷勤说道,“本来想陪姐姐去城外走一走,奈何这会儿起了风,怕姐姐着凉,不如先在这喝会茶,晚些风停再去?”

沈清兰颔首,“来日方长,不急在一时,咱们今天喝喝茶,在城里转转也很好。”防人之心不可无。

刚才自己上楼时,借着提裙的动作回首,看到薛扬和莫安一前一后地跟进来,心头安稳,但要是出了城,人烟稀少、无遮无拦,他们俩也不方便跟随。

徐嫣芸也不好坚持,一面吩咐丫头去唤茶楼伙计,一面询问沈清兰的喜好。

沈清兰笑,“全凭推荐。”

第396章 讯息

徐嫣芸像是恍然忆起,“是我糊涂了,沈姐姐对会州美食还不熟悉呢,那我就不客气了,自作主张要这里几样有特色的点心,陪着茶吃,最好不过。”

很快,茶点上齐。

徐嫣芸笑道,“沈姐姐恐怕不知,这茶楼是姚家的。”

沈清兰虽然才知道,也不觉得稀奇,微笑,“我也听说了,姚先生的生意做得大,从这茶楼就可看出一二。”

“确实如此,姚家不仅铺子多,而且铺子装潢都十分高调华贵,这也是姚家生财的方式,投资时舍得砸钱,回本、获利也就更快。”

沈清兰讶异地打量徐嫣芸,不由得露出赞赏,“想不到你竟懂这些。”

徐嫣芸掩嘴笑,“我哪懂,是我二哥教我的,我二哥不但读书读得好,什么都懂。”

“确实了不起!”虽然说,当妹妹的夸哥哥,难免会有些夸大,但沈清兰还是觉得一个读书人能懂经济之道,是很难得的。

看得出来,徐嫣芸与兄长的感情是真的不错,尽管两人并非一母同胞,也不管家中长辈闹得如何不可开交,都没有影响到他们,徐嫣芸一提起兄长就眉飞色舞,津津乐道,没玩没了。

于是,沈清兰被动的第二次对徐家二公子进行了解。

这位庶次子比徐嫣芸只早出生了一天,这件事也让徐家一度成为会州上下的谈资,街头巷尾、内宅后院,谁要没事了,都会把这事拎出来抖一抖、笑一笑,可不嘛,妻与妾同时怀孕、先后生产,偏偏庶子在前,多大的新闻趣事呀,有那么一阵,徐判司出门都避着人,那种同时儿女双全的喜悦也呗冲得所剩无几。

也是庆幸,兄妹们一起长大,感情非同一般,尤其那个只年长一天的哥哥,似乎从出生那天起就知道自己的责任,乖乖的扛起了做哥哥的担子,凡事都让着妹妹。

沈清兰由此对这位从未谋面的徐公子颇有好感,因为他让她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哥哥,他们俩也是这么宠着自己的。

茶喝得差不多了,两人出楼,沿街慢行,徐嫣芸给沈清兰两边的各个商铺,见着不错的,就进去转一圈。

“沈姐姐,你看,咱们这一路走着,没几步的路程,就有三家铺子是姚家的。”

沈清兰点头,“且排面都不小。”

“不知道姚太太今天会不会来铺子,说不准能遇上。”

“姚太太常在铺子呆着吗?”

说实话,沈清兰不太信,因为姚太太看上去不像是个醉心生意、抠财守财的人,她就算来铺子,也未必就是来坐镇、盯梢、查账的,更像是打发时间。

徐嫣芸摇头,“姚家铺子太多,她就算天天来,挨个轮一圈,想再某个铺子见着,也不容易。”又问,“沈姐姐和姚太太交情不浅,不知对她有多了解?”

沈清兰低头看路,轻轻笑了笑,“我这交情再深,也才见两次面罢了,要说了解,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你们多少年都在会州吧,我还正想问问你呢,你反而问我,这就没法回答了。”

“我……”徐嫣芸似有些尴尬,吭哧了一会,说道,“我倒是知道些,听说姚太太身体不好,不能生育,前些年,姚太太吃了很多药,都不管用,现在没听说喝药了,大概是年纪大了,已经不抱希望了。”

这个信息让沈清兰惊了好一会,缓缓道,“这也可见姚先生待姚太太一片真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