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247)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母女俩各怀心事,却听莺儿慧黠一笑,“因为姐姐漂亮呀!”

卫长钧一怔,抬手摸摸自己的脸,哭笑不得,垂眸饮酒,眼底却是浓浓笑意,明明被损了,他却美得像是被夸了一样。

那是!姐姐当然漂亮!不过,下次见面,你就要叫她婶婶了!

沈良和姜大人都笑,林氏也不好动怒,只好装糊涂,一句“莺儿小姐真真是讨人喜欢,今年几岁了?”生生把话岔开。

大概是孩子纯真,天生就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莺儿粘在沈清兰身边,歪着头回答林氏,“过了年,我就五岁啦,父亲说,要给我请夫子念书呢。”

林氏笑道,“念书好呀,念了书,莺儿长大就成了才女。”

莺儿想了想,问沈清兰,“姐姐是才女吗?”

沈清兰莞尔,“姐姐可当不起才女。”

“那我也不要做才女。”莺儿认真的回答,“我就和姐姐一样漂亮就行了。”

沈清兰瞠目结舌,“……”一抬眼,不小心又对上卫长钧的目光,他就那么笑吟吟的看着她,眉梢眼角都是笑、都是温柔,看得她心口怦怦的。

林氏忍俊不禁,把她抱到自己腿上笑起来。都忘了关注屋里有个人正对自己女儿虎视眈眈。

因为身上没有带着合适的礼物,林氏早就做好准备要带莺儿去客房,因此逗笑了几句,就和姜大人打个招呼,牵着她离开。

一出门,小家伙就攀住了沈清兰。

门被徐徐掩上的刹那,卫长钧看到沈清兰弯腰把莺儿抱起,莺儿环着她的脖子,咯咯直笑,画面美好温馨,他突然心中有什么念想被触动,痴怔不语。

回到林氏的房间,郭姨娘和齐姨娘听说来了个小女孩儿,也都好奇的过来,一屋子的女眷围着个粉嫩嫩的小娃娃,兴奋不已。

这也不怪别的,沈家属沈清兰最小,如今也快十六岁了,因此十多年没见过这么小的娃娃了,半年前齐姨娘怀孕,大家激动不已,谁知半道没了,希望落空,这会儿见着一个,都眼睛放光。

林氏又让春兰去厨房要了些点心来,单给莺儿吃,又让秋月拿来刚找出的礼物:一方白玉砚台,笑道,“既然莺儿要跟着夫子念书了,我就送你这个砚台,陪着你念书吧。”

其他人一看,也纷纷送礼。

沈清兰发愁,自己带去会州的东西本就不多,还基本都装在箱子里,仍放在马车上,随身带的几样首饰,只有那个翡翠镯子可以送礼,却不适合孩子,一时踌躇,突然发现莺儿眨着眼看了好几眼自己的丝巾,立即取下来给莺儿围上。

莺儿摸着丝巾,“姐姐要送给我吗?”

“莺儿喜欢吗?”

“喜欢。”莺儿欢喜的大声回答。

“那就送给莺儿。”沈清兰长吁一口气。

那妈妈也是跟着来的,见这么多人喜欢自家小姐,怔怔的看着,忽地眼眶湿润,背转身去,拭了拭泪。

沈清兰看在眼里,大为讶异,按常理来说,欢喜归欢喜,何必欢喜得哭?其中必有缘故,然,想一想,多半是人家的家事、苦事,不该多嘴,低声吩咐翡翠送了杯茶过去,自己只当没看见。

众人哄着莺儿玩了好一阵,眼见着天色全暗了下去,那妈妈才道,“天色不早,恐小姐回家路上惊吓,感谢沈太太、沈小姐善待我家小姐,老爷与沈大人、宜威将军言谈正欢,我得先陪小姐回去了,若是沈太太、沈小姐能在邓州多留些时日,还望移居姜府,容我代小姐还礼招待。”

那妈妈一番话说得至诚,众人听得却既感概又生疑窦,到底不好多问,客客气气的送这一老一小出去。

沈清兰自回房去,关了门,碧玉和翡翠已经迫不及待的讨论起莺儿来。

“莺儿小姐只字不提她母亲,那个妈妈也不说,莫不是姜太太卧病?还是已经去世了?”

“大有可能,你瞧那妈妈落泪了没,好好的她哭什么呀,哪有出来做客却哭的呢?多半是姜太太没了,她可怜自家小姐幼年失母才哭。”

第344章 愣住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老病死,人力为之奈何?

沈清兰想着那么可爱的莺儿兴许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心中唏嘘,又怜爱她几分。

这天晚上,也不知沈良、卫长钧和那个姜大人喝到几点,反正,沈清兰临睡前,也没听到隔壁屋传来沈良回来的动静。

半夜里,沈清兰睡得不安稳,总觉得有双眼睛在床边盯着自己看,沉寂的黑夜里,那双眼睛清亮得如同冬夜的星子,熠熠生辉;似乎还有极轻极柔的笑声在耳边散开,如风拂过,温暖中带着蛊惑,令人沉沦,有个声音在这散开的笑声中辗转回味,“是的,非常漂亮。”

即使是在睡梦中,沈清兰也觉得羞赧,她迷迷糊糊的想,我这是梦到莺儿了吧。

次日醒来,眼还没睁,就听到碧玉向翡翠叹气,“以后还是我守夜吧,你又没闩窗户,还好昨夜没刮大风,要不然,刺骨的北风灌进来,小姐准着凉不可。”

翡翠苦着脸,“我记得闩了的啊,好吧,我以后注意。”

“什么时辰了?”沈清兰问。

碧玉答,“快巳时了。”

沈清兰吓一跳,利索的起身穿衣,一边洗脸,一边问,“老爷回来了吗?”

“回来了,婢子刚去问了,秋月说,快丑时了才回。”

沈清兰心口一跳,“醉得厉害?”

“没有 ,我听秋月说,老爷喝得少,姜大人好酒,喝得挺多的,醉了,还是薛扬给送回去的呢。”碧玉过来给她挽袖,突然看她一眼,“卫三少爷没醉,但也没少喝。”

沈清兰不知为什么,悄悄叹口气,却又尴尬的瞪了碧玉一眼,掩饰似的把帕子丢给她,自己做到妆台前梳妆。

“太太说几时启程了吗?”

翡翠边给她梳发边笑,“太太说,今天再休息一天,明天再走。”

沈清兰想想也是,就算父亲和卫长钧没有喝多,但熬到那么大半夜,也必定精神不佳,不如推迟一天,好好恢复精神。

梳洗后,沈清兰听到隔壁传来说话声,知道父母已经起身,才过去请安,林氏见了她先笑,“要不是你就在我身边,我还以为你也喝了酒了,一醉不起了?”

沈清兰羞得不行,撒着娇扑过去,“褥垫柔软舒服,我便贪睡了些,母亲就取笑我,咦,父亲呢?”她四顾,屋里没有沈良。

“他呀,坐不住,去百花洲了。”

沈清兰眼睛一亮,“我也要去。”

林氏沉吟了下,琢磨着卫长钧昨夜也没少喝,这会儿还在沉睡,点头答许,“让碧玉、翡翠跟着,去陪你父亲逛逛也好。”

这半个月来,沈清兰不是在马车上,就是窝在屋子里,都快闷出病来了,终于能出去见光见风了,欢喜得不得了,立即告辞,撒腿就跑回去了。

气得林氏在她背后道,“瞧瞧这个样子,哪里像个大家闺秀,我看竟是只野猴儿,关是关不住的。”

赵妈妈呵呵直笑。

主仆三人满心雀跃,兴冲冲的出了客栈,直奔百花洲,这百花洲乃是邓州古迹,颇有名气,沈清兰自小便在书中读到过,今日能与父亲同游,激动不已。

谁知到了百花洲,逛了个遍,也没见到父亲,向园中游人打听,却说是确实见到这么一个人,只是刚刚已离开。

沈清兰有些扫兴,自己游览一遍,心满意足。

翡翠问,“小姐,咱们这就回去吗?”

沈清兰环视四周陌生而整齐的街道,“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就这么回去,可惜了些,咱们逛一逛吧。”

两个丫头都有此意,只是不好主动要求,既然小姐开口了,都欢欣不已。

要是邓氏的铺子与申州的铺子有多大的不同,还真没有,但陌生的面孔、带着当地口音的声音、以及一点零零散散的当地小手作,就足以让她们三个路过的外地人兴趣盎然了,尤其是贪吃又童心重的翡翠,不但吃了个饱,还买了一堆小玩意,气得碧玉直翻白眼。

“你也不想想,咱们是要往哪里去?会州呢!还远着呢!为了路上轻便些,小姐多少好东西都留在申州了,你倒还,又买这些个?拦都拦不住!我告诉你呀,你自己背个包袱吧,我可不给你拎。”

翡翠哭丧着脸,知道碧玉说得对,但又舍不得,软声道,“这些花样,我在申州和分宁都没见过,确实新奇又好看,你不是也说好看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