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245)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林氏似乎看透她的心思,解释,“世子走之前就说过,等到了京城,安顿好他们俩就立刻写信到会州府衙,京城的信驿比我们这走走停停的快多了,等我们到达,自然信早就到了。”

沈清兰对这个答复不太满意,自己想问的是大哥和二哥的情况,母亲说的却尽是穆华景和信驿的速度,她当然知道信驿快,何用解释?低头喝了口汤,还是忍不住追问,“大哥、二哥没说亲自给母亲写信吗?”

“自然也会的。”

林氏明显的详略失当,让沈清兰敏感地拉响了警报,尤其是卫长钧等男人们就在隔壁用餐,她潜意识里不想让他听到自己在聊与穆华景相关的话题。

饭后,重新上车的时候,沈清兰不经意间与卫长钧目光相对,她看到他抿着嘴,似乎不太高兴,想了想,应该是昨晚上自己没收他好心送过来的大氅吧,心里莫名的也有点来气,心想,你做事糊涂,我也与你一道糊涂?我若拿了你的衣裳,那么大一件男子的衣裳往哪里藏?

到晚上落宿时,更低着头,从他身边路过时,目不斜视。

卫长钧盯着她,脸更黑了。

谁知道,两天后,沈清兰突然收到一个意外的消息。

那天落宿客栈,刚安置好各人房间没多久,沈清兰就听到隔壁屋里传来沈良的大笑声,不禁好奇,也过去凑热闹,一推门,愕然发现卫长钧也在,这时候再后退就显得矫情了,只好硬着头皮往里走。

“父亲,母亲……将军。”

林氏见她,脸色微变,下意识地瞟了眼卫长钧,点点头,没吭声。

卫长钧轻笑,当着林氏的面,目光柔和,并不避讳,他早就和林氏坦诚过心愿,无需刻意掩饰。

林氏的脸又难看一分。

沈良却很高兴,“兰儿,你来得更好,有你哥哥们的消息了。”

沈清兰大喜,“哥哥来信了?”本来还以为路途中收不到信呢。

“不是你哥哥来信,是子渊的信报。”

沈清兰讶然看卫长钧,后者却温柔的解释,“军中有自己的信报,飞鸽传信,比信驿快得多。”

沈清兰被他突如其来的大胆的温柔眼神和语气吓住,当着父母的面,一时间不知道用什么表情应对,只觉得心脏在剧烈的跳动,眼前金光闪闪的晃得眼晕,忙低头,退开一步。

“大哥、二哥现在怎样了?”沈清兰轻声问,自己也不知这话该问谁好。

卫长钧笑答,“他们俩已经看好了一个两进的院子,付了房租,签了契约,正在请人收拾,三五天后就可住进去,目前暂住在宁远侯府。”

“……那就好。”沈清兰又不知道说什么了。

好在沈良兴致特别高,与卫长钧就京城之事聊起来,毕竟是事关儿子,林氏就算提防卫长钧,也被带着激动起来。

沈清兰在旁边,从觉得有温热的目光时不时落在自己身上,虽然尽力压着热度,但还是快要把她烤熟,她怕在父母面前失态,寻了个借口,先离开了。

第341章 过往

腊月初八,车马抵达邓州。

邓州繁华不在申州之下,城外阡陌交通,城内店铺鳞次栉比,虽此时天寒,路上依旧行人往来,准备年货,不觉萧索冷清。

一行人停在城西一家相对清静的客栈前,车刚停稳,林氏就忙让赵妈妈和春兰去找掌柜,却不知薛扬已经先行入内,将事务打理妥当,等赵妈妈一下车,掌柜已经带着伙计迎出来。

“宜威将军,沈大人,您们可算到了,小人都盼了两天了。”掌柜五旬上下,心宽体胖,打着哈哈,拱手作揖。

林氏在车里听到,不免心惊,怎么还等了两天?

只听外头卫长钧问,“姜大人呢?”

掌柜笑答,“今儿腊八,按惯例,姜大人每年这天都要去营中走一趟,估摸着午后就赶来了,姜大人一早就打发人来说了,让您和沈大人先暂时在这休息会,吃点粗茶淡饭垫垫。”

卫长钧一边往里走,一边回答,“也别暂时了,我早就与姜大人打过招呼,不去他府上,你这里就很好,等他忙完,过来喝两杯。”

掌柜的双眼笑成缝,“将军看得上老儿这小店,老儿不胜荣幸,只是姜大人少不得要怪老儿……”

“怪你做什么?”卫长钧笑了笑,“让他来跟我说。”

沈清兰的马车在车队中间,离得远了,只能隐约听到一点声音,却足够叫她好奇,扶着碧玉、翡翠下车,一抬头,见不远处的林氏也是一脸狐疑,只是沈良已经和卫长钧先走一步进了大厅,只剩个后脑勺,连个表情暗示都看不到。

“母亲。”沈清兰上前。

林氏点头,提醒她,“你要一直跟着我,不要乱走动。”

两人带着女眷随后进屋,发现前面两个男人并没有径直往后院去,就站在大厅中央说话等着她们。

沈清兰半垂眉眼,跟在林氏身后,不方便东张西望,耳朵却不妨事,由远到近,听到掌柜道,“大良不知将军要来呢,要是知道,怕是要请假回来给将军磕头。”

大良是什么人?沈清兰诧异,又听卫长钧道,“军人要服从命令,好好练武,我不用他磕头。”

掌柜忙诺诺称是。

伙计领着女眷入后院,安排好房间,屋里物件哪像个客栈?样样簇新、精致,沈清兰还以为是哪位闺阁小姐的闺房呢,还没坐稳,就被林氏叫过去,再三叮嘱。

“你父亲与邓州刺史姜大人从无交情,这般待遇都是冲着宜威将军,不过,既然叨扰,少不得周旋,你在屋里好生待着,只要姜大人的女眷不过来,你就不用露面,万不可擅自到前面去。”

沈清兰乖巧的答应,心里有些遗憾,一路摇摇晃晃憋了半个月,好不容易来到个热闹点的地方,却又不能出门。

听林氏絮絮叨叨说了好些,已是临近午时。

门外脚步声响起,接着沈良推门进来。

“兰儿也在。”沈良笑道,“你们饿了吧?姜大人刚才又派人来说,请咱们搬到……”

“老爷,这……”林氏吃惊中又明显不太乐意。

沈良笑,“我已经婉拒了,子渊也说不去,你放心,子渊做事稳得很,他会安排好。”

林氏更别扭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路半个月来,在哪吃、在哪宿,都是宜威将军在打点,这……不太合适吧?他本来只是同行,现在倒像是……老爷,咱们有王安叔和赵妈妈在,这些事也可以自己安排的。”

“不必见外,我看子渊也是个爽快人,太拘泥了反而不好,再说,子渊对这一路熟悉,由他安排,最合适不过。”

林氏对丈夫这个回答十分不满,到底当着沈清兰的面,没有翻脸,略缓了缓,又问,“姜大人是怎么回事?”

沈良笑,“哦,姜大人是邓州刺史,与子渊是莫逆之交,两人感情非同一般,到了邓州,少不得要见个面,容人家招待招待,我也是沾了光。”

“刺史?宜威将军还与刺史有交情?”林氏疑惑。

沈良眼睛愈亮,“我也是才知的呢,姜刺史原也是武将出身,在闵将军帐下呆过,与子渊是多年旧交。”

林氏恍然,“还有这个渊源啊。”

沈良捋须,“依我看,还不止这些,不过子渊笑而不语,等一会姜大人来了,我再打听打听。”

沈清兰突然开口,“宜威将军曾在邓州驻军?”

沈良微怔,蹙眉沉吟,“这个我倒不知,说实话,以往也未曾关注这些,不过,我记得开国郡侯最擅长的就是驱寇守城,因此长年驻兵关外,子渊的功勋与声望先是跟着其父北伐,而后自己领兵南征,邓州地处中原腹地,按理说,不需要他来驻军吧。”

沈清兰对卫长钧的过往更是知之甚少,听父亲这么一番说来,也觉得自己刚才贸然开口有些好笑,幸好林氏也在困惑,没有在意。

随后,沈良又嘱咐了几句就离开了,没多会,伙计送来一桌美食,说是“粗茶淡饭”,摆开来却足足有十七八个菜。

林氏把郭姨娘和齐姨娘都叫过来,就在她这里,一起吃。

午后无聊,又不能出去玩,沈清兰在林氏屋里坐了会,就回自己房里去看书,许久没有住过这么舒服的屋子,沈清兰往床上一歪,就觉得眼皮沉重,打个哈欠,昏昏欲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