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21)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五妹妹,你怎么了?”

“没……没事啊……”沈清柳低着头,双手绞着帕子,十分不安。

沈清兰断定她是受到了委屈才来找自己解闷的,追问几次,对方坚持不肯说,也只好作罢,温柔的劝说几句“要想开点,要是受到欺负就要勇敢的反抗”之类的话,心里却觉得,这些话,自己不过说说而已,沈清柳也只是听听而已,性格既定,不是别人几句话就能改变什么的。

最后,好歹还是沈清兰把沈清柳哄得眉开眼笑,两人打络子玩,直到碧玉和翡翠回来,还不舍得离开。

翡翠把绛红色线交给沈清兰,沈清柳见了,小声道,“这个线我有很多的,早知道就送些过来,也省得姐姐去买。”

沈清兰笑道,“谢谢五妹妹的好意了,我叫她们俩出去转转,见见分宁的热闹,也不累的。”

碧玉立即笑着接话,“可不是吗,婢子在街上见了个大场面呢。”

“什么场面?”沈清兰和沈清柳都好奇起来。

“浩浩荡荡一排马车呢,也不知是个什么大人物,连陆大人一家都惊动了,派了好多家丁仆人迎接,老百姓都在街上围着看。”

“这么大派头?别不是朝廷派了官员来视察?”沈清兰蹙眉沉思,本来想问问沈清柳是否从伯父沈威那听到什么风声,又一想,觉得沈清柳肯定一无所知,也就不必要打听了。

倒是沈清柳听风就是雨,单是听沈清兰随口一句话就先慌了神,“要来大官吗?那不就是检查父亲的吗?要不要紧啊?要不要紧啊?”

沈清兰无奈,握住她的手安慰,“五妹妹别着急,大伯为官清廉,就算真来了钦差也不打紧,何况我也只是猜测而已。”又好一通开解,才算缓和过来。

以前在申州,沈良几次接待朝廷特使或是路过官员,有时候还需要林氏带着沈清兰招待女眷,陪吃陪玩、安排住宿,见得多了,便不足为奇。

“翡翠,你送五小姐回去。”

生于官员之家,就算现在在做客,但沈威是伯父,亲不亲终究一家人,沈清兰不放心,还是想了解了解情况,但沈清柳已经心乱如麻,留在这里也聊不下去。

送走之后,沈清兰带上碧玉先去找林氏,让碧玉把见闻说一遍,自己才道,“碧玉没有跟着马车看到底,也难说车里到底坐着什么人,只是,这个排场,可不是小人物,虽然陆大人是洪州别驾,但在分宁这个地界,大伯是县官现管,要是有什么不周到的,总脱不了干系。”

在申州时,沈良下衙回家,喜欢和母女俩聊聊衙门中一些大小趣事,加上两人在当地本来就交际圆通,所以,类似今天这种事,根本等不到人都到街上了才听说,恐怕早在进入申州边界就已经得知。

第27章 称赞

林氏也皱起眉头,“咱们在分宁是做客,就算有什么大事,老安人和你大伯母也不会说,我现在也是耳目闭塞,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情景,不过,你也别担心,你伯父这分宁县令也不是白捡来,如果真是朝廷派了人来查他,他不至于一无所知,兴许早也做了应对,只是觉得咱们妇道人家,没必要知道罢了。”

沈清兰笑笑,既然如此,也就没多说了。

沈清兰出去后,赵妈妈沉吟,“夫人就真的不打听打听?”

林氏摇头,“我往哪里打听去?来这么些日子了,每天早晚请安都要见着老安人和大嫂,从未听她们提过这一字半句,我又何必眼巴巴再去问?”

“唉。”赵妈妈也知道自家夫人与老安人关系不太好,大夫人邱氏……就更别说了,她们要是打定主意瞒着,确实也没必要问;可要是……“夫人,您说,会不会老安人和大夫人也都不知情啊?”

林氏怔忡,“这……”

沈清兰回屋去整理丝线,恰好翡翠回来,凑近来嘀咕,“四小姐,婢子刚才回来的路上,听到两个厨房打杂的小丫头说话,说老安人在发脾气,把大夫人送的安神汤都摔了。”

“这个时辰送什么安神汤?”

沈清兰皱眉,顾名思义,安神汤是用来安神催眠的,一般是晚上安歇之前才喝,大白天的喝这个做什么?

当初她亲自熬了安神汤,却哄了个邱氏院子里的小丫头送到老安人屋里,是存着私心的,想卖个人情,让邱氏母女在老安人面前得个脸,然后多多少少自我约束一下别再闹事了,现在好嘛,很明显沈清芝压根没记得这个人情,邱氏也是个糊涂虫,为了讨老安人欢心,不分白天黑夜,使劲送汤。

“估摸着老安人生着气,晚上又吃不好了,我去厨房看看,做几道开胃菜吧。”沈清兰把缠到一半的丝线塞碧玉手里,“翡翠跟我去,给我帮忙。”

到了厨房,沈清兰问厨娘现有什么材料,厨娘苦着脸回答,“大夫人吩咐了,说近来降温,老安人又体寒气虚,宜滋补,厨房里除了好些黄芪、天麻之物,就是鸡肉和羊肉,哦,四小姐,昨夜里炖了一整夜的鸡汤,不过早膳时给老安人送去一盅,却又原样退了回来,看来老安人不喜欢,也就仍在灶上放着,您看,要不要扔了?”

“我瞧瞧。”

沈清兰挽袖子提起盖子,果然见大半锅的鸡汤,是用一只肥大的母鸡炖的,厚重的油脂浮在汤面,开始凝结成块,但火候功夫很到位,即使凉了,仍可一眼看出味道定然不错,除了太油腻。

“大娘手艺不错,鸡汤炖得挺好的。”沈清兰先夸赞厨娘,然后再提建议,“不过,早膳还是尽量清淡些,我觉得老安人退回来,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大早上的没胃口罢了。”

厨娘听了果然舒展眉头。

沈清兰,“老人肠胃弱,油多的食物不易消化,这么好的鸡汤扔了却是可惜,这样,我想个法子换个花样,但愿老安人能吃些。”

厨娘大喜,连连称是。

沈清兰沉吟片刻,笑道,“我记得有道点心叫做‘梅花汤饼’,色香味俱全,要用到鸡汤,老人吃也正好。”

厨娘先是惊喜,紧接着又愁苦了脸,“四小姐,您说的这个梅花饼,听着是不错,想必时要用到梅花花瓣得,可是现在刚入冬,梅花还没开呢。”

沈清兰莞尔,“不要紧,没有梅花,咱们可以用别的花代替啊,我记得上次我做桂花鸭的时候,还剩了不少桂花酱,就用桂花代替梅花,改成‘桂花汤饼’也未尝不可呀。”

厨娘如醍醐灌顶,拍手称赞。

梅花汤饼,名字好听,用料虽然不多,但十分考校手艺,先将梅花花瓣于晨露中摘下,三洗清晾,待干后碾成粉末,密封于罐,需要时以木勺取出适量,与檀香末一起清水浸透,和面做成小巧、轻薄又均匀的面皮,再将面皮凿出五瓣梅花模样,煮熟后放入鸡汤,盛碗后在汤中再点缀几朵梅花花瓣,此时,鸡汤浓香与梅花清香相辅相成,缠绕入鼻,美味可想而知。

林氏最爱吃这个,沈清兰在申州时没少做,十分熟艌,因为这里没有梅花,她就想到桂花与梅花同样花香清雅,可以代替,可惜连桂花也不是新鲜的,看来味道又打折扣了。

沈清兰想了想,花了些小心思,将一朵朵梅花面皮都捏出个精致的花蒂,又用小刀为花瓣压出几道脉络纹路,加上鸡汤熬得确实不错,等“桂花汤饼”出锅,整个厨房鸡汤与花香交缠飘飞,引得所有厨娘和杂役下人惊赞不已。

“哎呀,四小姐可真是好手艺啊,每次都能做出香气扑鼻的食物,真是让我们这些做了一辈子饭的老奴才羞愧死了。”

“大娘别这么说,我也只是班门弄斧,捣鼓些小心思罢了,真正烹饪的技巧哪里比得上你们。”

沈清兰人长得漂亮,厨艺好,又孝顺又温柔,接人待物平易近人,哪有人不喜欢的?几次相处下来,厨房里人人都称赞这个新来的四小姐。

有了上一次教训,沈清兰没再假手他人,带着翡翠亲自送了过去。

“这……这花儿也太好看了哟,难为我家四丫头这番心思,我都舍不得吃了。”

朵朵桂花饼飘在滤过油的清汤上,晶莹细润,脉络清晰,像是都变成了真的花朵正舒展身子,活了过来。

沈老安人看着桂花汤饼惊赞不已,又把陈妈妈招过来一起欣赏,陈妈妈也惊住,两人一声接一声,赞不绝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