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175)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众人都往外瞧,沈清兰更是直接跑了出去,只见沈良进了院子,笑呵呵的大步走来,沈良年方不足四十,正值壮年,体态挺直,方面短髯,仍可见年轻时的儒雅清俊。

“父亲!”沈清兰欢快的奔去,腻在父亲身边,“父亲可想女儿?”

沈良官服未脱,摸了摸女儿的头,哈哈大笑,“想!想!父亲天天都在想你!兰儿好像长高了些。”

林氏也到了门前,嗔道,“兰儿,多大的人了,还粘着你父亲撒娇,羞是不羞?”

沈清兰扮了个鬼脸,“父亲说过,女儿不管长到多大,都能撒娇。”

沈之潇摊手,羡慕不已,“看看,还是做妹妹好啊,我这个哥哥就没这个特权。”

大家都笑起来。

沈良带了女儿进屋,一家人落座,两位姨娘和王安叔十分知趣的退了下去。

沈良问了些分宁的事,林氏一一说了,自是报喜不报忧,又说,“本想着能赶回来过年,然母亲心疼我和兰儿严冬赶路,又说多年不见,难得回去一趟,要留下亲近亲近,母亲好意,我哪能拒绝?只好委屈你和逸儿、潇儿冷清了。”接着又将大房诸人挨个夸了一遍。

老安人素来不喜欢沈良夫妇,也就看沈清兰顺眼了,婆媳俩的感情有几分,沈良心里很清楚,他一直担心妻子这次过去会受气,没想到会听到这话,他不太相信,觉得是妻子体贴识大体,说好听话哄自己高兴罢了,亲自给妻子倒了杯茶,笑道,“你不在,家里确实冷清,不过……”

“老爷,太太,梁太太和梁小姐来了。”

林氏愕然,“梁太太和梁小姐是谁?”

沈良赶紧解释,“你刚进门,我还没来得及和你说,她是我幼时的一个街坊,娘家姓徐,因家中变故遭了难,路过申州,暂住在此。”

林氏“哎”了声,点头,“既是同乡,理当接待,我是主,她是客,应该我去见她才是,怎么好意思让人过来。”起身迎接。

沈清兰等人自是跟了出去。

小丫头早出去告知那徐氏母女,就见外面进来两人,衣着简朴,发饰素雅,梁太太瞧着有四旬上下,身材清瘦,肤色苍白无光,但五官端正,仍可看得出年轻时有几分姿色;她身后跟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瓜子脸儿大眼睛,白白净净、娇娇怯怯的叫人一看就生怜。

徐氏见了林氏,远远的就拉着女儿行礼,低头告罪,“沈太太回府,妾来得晚了,勿怪罪,妾寄居府上,不敢冒昧走动,犹豫再三,才回来给太太请罪的。”

徐氏低眉顺眼,说话也是轻声轻气的,像个受罪落难的妇人。

林氏一愣,忙扶起来,笑道,“梁太太这话见外了,既是故交,难得相逢,梁太太信得过我们,肯来走动走动,理当我们尽地主之谊。”不说“投靠”,只说“走动”,这话为徐氏留足了情面。

徐氏抿嘴,哽咽道了谢,拉女儿上前。

那女孩子声音更低,一开口就像是受了委屈,“婉然给沈太太请安。”

林氏笑道,“我看这孩子和我家小女儿年纪相仿。”

徐氏忙道,“去年底才满的十五。”

林氏笑着指了指沈清兰,“比兰儿还大了些月份,正好,两人能说说话儿。”

沈清兰见提到自己,也过去见礼,客客气气的叫了声“梁太太、徐姐姐。”

徐氏看到沈清兰,惊叹不已,“哎呀,沈小姐生得好容貌啊。”

梁婉然低着头,悄悄的抬眼打量沈清兰,也愣了下,慢慢又垂下眼皮,咬着唇不作声。

林氏引着她们进屋,众人落了座,才笑道,“梁太太来时我不在家,郎君忙于政务,不擅内宅之事,恐失了待客之礼,今晚设宴,便让我赔个不是,弥补一下吧。”

沈良笑看妻子,点头同意。

徐氏似有尴尬,看了眼沈良,才讪讪道谢,“沈太太客气了。”

林氏只听丈夫说了句“家中遭遇变故”,具体情况一无所知,又不好贸然询问勾起对方的伤心事,因此,只问了问梁婉然几句,平时爱看什么书之类。

梁婉然却胆子极小,宛若惊弓之鸟,林氏每说一句话,她都眼泪汪汪,弄得林氏也心有戚戚,猜想这个孩子必定受了诸多苦楚,才会这么战战兢兢。

第243章 担忧

徐氏大概觉得话题不多,坐着没意思,略一会,就带着女儿告辞走了。

林氏送到院子门口,再三让她们不必拘谨,梁太太苦笑,道谢离开。

沈清兰知道父母必有许多话要说,十分乖巧,说是困乏,要先回屋去。

林氏笑道,“你在车上睡了一天,怎的又困乏起来?”

沈良心疼女儿,笑道,“女儿家容易累,马车上休息不好,既是回来了,快去歇息吧。”

沈清兰嘻嘻一笑,朝母亲挤眉弄眼,又拉沈之潇的衣袖,一溜烟跑了,沈之潇反应过来,忙说,“我去看书”,也跑了。

林氏笑骂,“这群小猴儿!”心里是美的。

沈良呵呵直笑。

没了外人,沈良这才拉过妻子的手,略带责备之意,“我在衙门,听到巡街的差役说是看到马车进城,我便猜想是你们回来了,怎么这么大个事,也不来封信说一声,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林氏嗤笑一声,瞪他,“我回家来,你要准备什么?”

沈良愣住。

林氏斜他一眼,又冷笑,“梁太太母女是何时住进来的,怎么也没见你去信对我说?”

沈良赶紧道,“她们俩是四天前才来的,我安顿好后就想着与你说的,但是不知你何时回来,怕寄去也要错过,你看——”他从袖中取出一封未封口的信来,“已经写好,只是未寄。”

林氏见信封边角已有些磨损,确实是放了几天的样子,噗哧一笑,眼中含了羞赧的笑意,“你倒是老实,我不过随口问一句,你紧张什么?”

“……”沈良宠妻子,笑道,“你问我,我自然要说明,总不能让你埋怨我。”

林氏再瞪丈夫,这一次,眼里已尽是深情。

沈清兰出了院子就把沈之潇拉住,“二哥,我的箱子呢?你何时给我送进去呀?”

沈之潇立即陪笑,“妹妹的话,就是圣旨啊,我这就去搬。”

沈清兰笑,“傻哥哥,还真用得着你动手呀?早搬进去了呢,哥哥跟我来,我给你带礼物了。”

沈之潇一听,喜得连夸妹妹好。

礼物不少,七七八八拿出来好几样,其实都不是沈清兰刻意买的,有一套文房四宝是老安人送的,一双鞋子是邱氏做的,还有一本拓印册子是沈之铭送的,以及一些沈清兰在分宁逛街时买的可摆在桌上的小玩意,到最后,是个灯笼。

“灯笼?”

沈之潇拿着灯笼看来看去,哭笑不得,“上元节已经过完了,妹妹送我灯笼做什么?”

还是个旧的!

沈清兰耸鼻子,“二哥你嫌弃?”

“不不不,不嫌弃,我特别喜欢!我一看这灯笼就喜欢,真好看啊,图样好像和申州常见的不太一样。”

沈清兰捂着嘴笑了会,才板着脸,严肃认真的道,“那是当然,这是江州的特产,二哥读万卷书,不知道有没有读到江州的风土人情啊?”

“……”沈之潇脸抽了抽,“我读万卷书,也不如妹妹你行万里路啊,还是妹妹厉害。”

他向来是说不赢妹妹的,也不敢赢啊,要是敢赢妹妹,大哥还不掐死他?这沈府,连墙角的蚂蚁都知道,沈大少爷疼妹妹,无人可及。

他抱了礼物就走,被一只纤纤玉手拦住,沈清兰咯咯直笑。

“二哥,你从我这拿了这么多东西走,那准备了什么给我呢?”

沈之潇眼睛一亮,“妹妹放心,二哥早就备好了,一会就给你送来。”

沈清兰得意的让路。

因为刚才给沈之潇找礼物,几个箱子都已打开,所以碧玉和翡翠顺便开始收拾,将里面的东西一样样都取出来。

沈清兰没吭声,只是走过去将那装了披风的包袱抱了,亲自放进衣柜,塞进底柜里,上头压着许多不常穿的衣服和成匹的布料,最后盖上隔板,舒口气,一回头,发现那个装玉牌的锦囊不知何时从包袱里滑出来,掉在地上。

她拾起,想再塞进包袱,一看到包袱上压着的层层衣物,想到要一件件挪开再重新摆放,顿感头疼,叹了口气,转身压在床头褥子下,和在分宁一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