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18)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心狠手辣?你要做什么?”沈清芝讷讷,困惑的看她片刻,慢慢目光犀利深沉起来,一摆手,“你说吧,我知道你是为了我,我听你的。”

沈清芝松口气,笼着嘴低声道,“那就好,咱们这样……”

翌日清晨,沈清兰随林氏去给老安人请安,还没进大厅就听老安人在笑,“好喝得很,效果也好,我昨夜里睡得很安稳。”

沈清兰心念微动,与林氏对视一眼,趁着无人见,飞快的扮了个鬼脸,把林氏逗笑。

“老安人说的一准是你昨天晚上做的养元安神汤。”林氏低声道。

沈清兰不置可否的笑了下,“但是老安人不知道是我做的呀,我可是按您的指示做的。”

林氏怜爱的摸了摸她的头,“老安人不知道,我知道就行了。这事确实委屈你,我只是想……”

“我知道,您也是想为咱们换个清静嘛。”沈清兰悄悄悄说。

林氏莞尔,“你得记着,有得必有失,咱们过来探望老安人不是长久,如果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不过,你失去的不过就做一盅汤的名头,但要是……对方稍微明白些,将来不再烦扰,也算值了。”

“对,再说药材本来也不是咱们买的。”

“哟,二太太和四小姐来了,快请进。”陈妈妈出门来,正好看到两人上台阶,忙笑容满面的迎着。

林氏笑道,“有劳陈妈妈。”

两人入内,规规矩矩的行礼请安,按序坐好。

此时大房已经到了,围着老安人身边做了两排,表情各个古怪,像是困惑不解,又像是喜从天降,唯独没有心安理得。

“老安人脸色看起来不错。”林氏笑道。

老安人点点头,原本满脸的笑容在对着林氏时明显淡了几分,“人老了,睡眠就不好,常常整夜整夜的合不上眼,昨夜睡得不错,自然精神好。”

沈清兰眼皮一跳,不动声色的打量邱氏等人,只见她们个个目光闪烁,笑容僵硬,但都在陪着老安人说笑,无人说别的。

林氏端茶慢慢饮一口,“这是好事,老安人往后要是能夜夜安稳就好了。”

邱氏眼皮一跳,顿时尴尬。

沈清兰注意到沈清梦挨着沈清芝一只手悄悄从膝盖挪到沈清芝身边,轻轻扯了扯,对方没动静,她又捅了捅,还是没反应,只好自己出马。

“母亲孝顺祖母,亲自给祖母熬的安神汤,其中有母亲的孝道,自然是有奇效,怪不得祖母喝完后,吃得香、睡得稳,只是母亲操心家务已辛苦,熬汤之事虽然心甘情愿,但也需要时间,要是祖母不嫌弃,我和三妹妹也愿意往后天天为祖母熬汤。”

沈清芝反应过来刚才沈清梦催促自己的意思,一见她说完,立即接话,“二姐姐说的对,祖母不嫌弃,我和二姐姐往后就担起熬汤之任。”

邱氏脸色有些扭曲。

沈清梦则很兴奋,姐妹俩你一言我一语哄得老太太发笑。

林氏朝沈清兰努了下嘴,也没催促女儿赶紧后来者居上,沈清兰将众人反应都看在眼里,意外的像是压根不在乎,笑而不语。

沈清芝和沈清梦难得配合默契,老安人也给面子,频频含笑,沈清兰觉得自己没必要再说什么。

何况,这本来也是母亲和自己的目的。

这一天请安,沈清芝和沈清梦像是扬眉吐气似的格外得意,沉浸在祖孙和满之中,面对沈清兰的温柔避退却也“好心肠”的没有乘胜追击,意外出现和谐局面。

倒是沈清菀,高兴归高兴,但似乎有些困惑之色,像是不太理解为什么今天情况与众不同。

她沉思片刻,低声询问邱氏,却被邱氏阴着脸轻叱,“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外向?老安人今天心情好,这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吗?不许多心。”

第23章 锦囊

回到居住的院子后,林氏反而不乐意了,叫过女儿到膝前,忿忿不平道,“看到她们得意的模样,我突然有些后悔了,当时怎么就肯退缩,委屈我的兰姐儿劳心劳力却捞不着好,平白就别人得了好。”

“娘——”沈清兰娇笑着滚进母亲怀里,“其实一开始,我确实委屈,不过后来就想明白了,您猜得很对,二姐姐和三姐姐生怕被我抢了先,争着把差事揽下了,想来接下来的时间啊,她们哪有闲工夫与我过不去。”

“不错,是这意思。”

恰好春兰送进书信来,沈清兰远远看见就兴奋起来,“定是父亲来的信。”

林氏拆开一看,果然就是沈良的来信,笑道,“你倒猜得准,确实是你父亲写的,问老安人身体好些了没有。”

沈清兰敛了大半娇稚淘气的笑容,认真的道,“咱们来了已经好几天,我看老安人的病情并没有当初信中所写那么严重,这些天也是有说有笑、行动自如,可见是好多了。”

林氏到底年岁大,看事情也更全面更深入,她拍拍女儿的肩,似乎在思考什么,眉毛微微皱起,沉吟片刻才道,“或许……是吧。”

沈清兰何等敏感,却从母亲这简单的四个字中感觉到大有内涵,追问她的看法,林氏则不肯说了,还让她不要胡思乱想,说,“老安人病情恢复得快,是件大好的事,你别多想。”

沈清兰虽然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但知道母亲打定主意不肯说,就怎么也问不出来,还不如自己多看、多想,又赖着腻歪了一阵,恍然一拍脑袋,想起个事来。

“我看大姐姐人很不错,公正温和,对我也很照顾,我昨天却把她忘了。”沈清兰歉疚地解释。

昨天回府的路上,她激动之下把钱都送给了路边的花子,等看到可爱的瓷娃娃时,身边只绳两个铜子了,凑合买了两个瓷娃娃,分别送给老安人和沈清柳,当时还觉得庆幸,总算给沈清柳留了一个,现在却觉得,沈清菀也该送一个。

至于沈清梦和沈清芝,她就不愿送了。

沈清兰向母亲告假,带着碧玉即刻出府,仍去买瓷娃娃,遗憾的是,主仆二人在那条街道上转了好几圈,也没见着那个推车的卖货人,

“小姐,那货郎推车卖货,本来就没个固定地方,怕是不太好遇上,或许是换了路线,或许是今儿有事不摆摊了,咱们该怎么办?”

沈清兰笑道,“这也没什么,我想这种瓷娃娃虽然可爱,倒不该是他独家烧制的,肯定还有铺子里有卖的,反正都出来了,咱们去转一转,兴许能找到。”

碧玉应着,为她拢了拢披风,又要戴兜帽,被沈清兰拒绝了,“走走路要冒汗,并不觉得冷。”

两人慢慢沿着街道走,问了几家铺子,可惜都不卖瓷娃娃,其中一个掌柜还十分热情的解释,“小姐说的那种瓷娃娃,我知道的,每年七夕前后,卖得非常好,这个时节就少见了。”

“为什么这个时节少见?”碧玉不解。

沈清兰已经明白,解释道,“快春节了,人人讲究的是个喜庆,瓷娃娃着色清雅素白,又容易碎,所以买的人少。”

掌柜的不住称赞。

两人失望的离开铺子,忽见前方一人从楼中走出,匆匆下阶,大步远去,虽然没回头看一眼,但沈清兰忍不住心里惊讶。

子渊?

那人身形修长挺拔,步伐沉稳矫健,怎么看都与印象中的子渊八九分相似,可,子渊究竟是什么人?他也来分宁了?

“小姐?您看什么?”碧玉见自家小姐突然顿步,好奇的问。

“没事,我在想,要不,我就不买瓷娃娃了,换成别的算了。”

路过子渊刚才出来的那个铺子,沈清兰不动声色的打量一眼,竟然是家装潢相当阔气的珠宝铺子,不禁愣住,他一个男子,来买首饰?

碧玉问,“小姐,您是想给大小姐买个首饰吗?这倒正合适的,哪个姑娘家不喜欢首饰?”

沈清兰心中一动,刚才子渊也是为某个姑娘来买首饰的吧?

她摇头,“不了,咱们再转转。”她往四下张望,伸手一指,“你看前面那家铺子,店面虽小,看着挺精致的,咱们瞧瞧去。”

进了铺子,果然见陈列的商品不但五花八门,也确实精致有趣,贵贱大小都有,沈清兰兴致盎然,反复挑选,最后买了一只淡紫色锦囊,里头放了一面巴掌大的椭圆铜镜、一把檀木半月梳以及一根绣缠枝花的淡紫色束发丝带、两枚小巧可爱的翠玉雕花簪,虽然不是很值钱,但精巧雅致,也算个入得了眼的小玩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