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168)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沈清兰让碧玉去跟店家要了热水,洗尽一路风尘,这才舒舒服服的睡了个美觉,这一睡,就睡到了次日破晓。

四下静寂无人声,唯有低沉呜咽的风声在廊前回旋,像一只被拔了爪牙的体弱年衰的狼,对着已去的大势郁闷不已。

忽然,她听到风声之中隐隐夹杂着金石的清越,不禁好奇,下床来,悄悄拉开窗户往外看,只见庭院中有个人影正在舞剑,那金石之声就是剑的声音,她看不懂招式,也看不清人的容貌,却觉得那飘逸的身姿十分赏心悦目,不觉入神。

天色渐明,舞剑人不愿惊动别人,收剑入鞘,飘然而去。

沈清兰啧啧称赞,心说,戏文里总说世上有仗剑天涯、神出鬼没的侠者,还有腾云驾雾、变幻飘渺的神仙,说得神秘莫测,令人向往,只是谁又见过?不过刚才那人影舞剑舞得游龙惊凤,已是她平生未见了。

翡翠迷迷糊糊的醒来,见她倚窗而立,吓得脸都白了,一把拉回来,“小姐,您怎么能站在窗口,仔细灌了风生病。”

用过早饭后,林氏笑问女儿,“休息得怎样?现在启程吗?”

沈清兰撒娇,“母亲,我看这蒲塘县城比分宁还大些,不如在这逗留两天,容我逛一逛?”

林氏宠她,许她多住一天,让碧玉和翡翠跟好,叮嘱再三。

沈清兰大喜过望,回房装扮,带了帷帽就往外跑,下楼时,只见一抹锦衣恰好跨过门槛出去,半幅背影飘然而过。

伙计从楼梯下转出来,见她要出门,好心提醒,“小姐初来乍到,可别走远。”

沈清兰笑着道谢,声如银铃,刚出门的人步子一顿,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眼,没多停留又走了。

上元节已过,年味已经淡了大半,商贾士农开始新一年的忙碌,但残留的喜气仍在,街道上还挂着不少灯市没卖出去的灯笼,这种东西乃时令性的,卖不出去就得等下一年,如果剩余不多,摊主就难得收拾了。

沈清兰转了几家铺子,掌柜的热情招待,“小姐是外地人才到蒲塘的吧?若是早些时日来,赶上蒲塘的灯市,才叫好看呢,整个县城张灯结彩,男女老幼,人人提灯,您瞧,外头还挂着许多没卖的,可见一共有多少了。”

翡翠嘻笑,“盛世之下,家家欢庆,哪里的灯市都好看呀。”她看过申州的,也看过分宁的,想象不出来蒲塘这个小地方会有多稀奇。

掌柜的不太好意思,谁不是觉得自己家乡的最好呢?

沈清兰以目光制止她,“各地风土人情不同,便是灯市,也自是各地有各地的特色,蒲塘想必也有其他地方没有的热闹。”

身后忽传一声轻笑,有个声音赞道,“这位小姐谈吐不凡,颇有见识。”

众人都扭头去看,只见一位锦衣男子站在门口,他衣冠华贵,容貌昳丽,气质优雅,往那一站,顿时华光满室。

沈清兰正拿了一只景泰蓝镂空熏香球欣赏,这熏香球掐丝极为精湛,一看就不是凡物,看他一眼,暗暗赞叹此人好形容,微微一笑,行了个礼,后退一步避嫌。

掌柜的一见那锦衣男子,忙堆满笑迎上去,“公子来了,您要的都已准备好,都包好了放在后头呢,您请坐,我这就给您去拿。”

第233章 改变

锦衣男子笑道,“不急,你先招待这位小姐。”说罢,自己就在旁边一个寻常百姓家的竹编凳子上坐下,丝毫不嫌弃凳子破旧,也不担心磨损自己锦线刺绣的衣裳,举止悠闲,神色温雅。

人都已经坐下了,掌柜的也没再坚持,小心陪着沈清兰。

沈清兰觉得此人必定家势显赫,难得的却是不交横跋扈,彬彬有礼,十分有教养,又向他行了一礼,道了个谢,知道人家还有事,没有再耽误,索性连手头的镯子也放下,告辞离开。

翡翠问,“小姐,您不再看看了吗?”

沈清兰笑道,“不看了,咱们该回去了。”

锦衣男子望着她刚放下的熏香球,挑眉笑了笑,等她走远,才笑着对掌柜的道,“怎么样,我就说吧,这玩意会有人喜欢的。”

掌柜的苦笑,“看是好看的,就是没人买得起啊,好多人都是看一眼,一问价格,吓得掉头就走。”

“哦?刚才这位小姐也是被价格吓跑的?”

“这倒不是,她正夸好看呢,还没来得及说价格,公子您就进来了,这不,她又走了。您放在这里,我也每天提心吊胆的,唯恐弄丢了。这下好了,您来了,就都拿走吧。”

锦衣男子直笑,“好好好,看把你吓得,不是你当初说怕我赖账,订了货又反悔,非要我押个值钱的物件嘛?我临时起意出来转转,哪有带银两,只好把贴身的熏香球给您了,也告诉过你,只管摆出来卖,卖了钱可以抵货款。”

“这事是小老儿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量了,得罪,得罪。”掌柜的连连拱手。

锦衣男子摆手,“罢了,去拿东西,我还有事,得走了。”说话之时,起身到摊前,将熏香球拿在手里,用摸出一颗香丸,熟练的打开球,放进去,又扣好,挂在腰上。

沈清兰又逛了两家,给两个丫头买了几样小玩意,结帐时想起春兰和秋月,又买了两份。

往回走时,碧玉拉她衣袖,低声道,“小姐您看。”

沈清兰撩起丝巾远望,只见两辆马车停在刚才那个铺子前,有两个人正合力抬了口大箱子往其中一辆马车上搬,锦衣男子负手站在一旁指点,风过拂动衣裳,阳光洒落全身,清辉照人。

忽然,只见他腰间光彩闪动,沈清兰定睛一看,好像是个什么色彩鲜丽的小饰物在阳光下反射出光芒,再一看,觉得有些面熟,再看,好像是……自己看上的那个景泰蓝镂空熏香球。

他买走了啊?真可惜,自己还想再回去买呢。

午后,趁着阳光不错,沈清兰又要去河边走走,因那小二说那小河水清见底,四季不冻,因此来了兴趣,林氏在房中坐得闷,索性与她同往。

赵妈妈年纪大了,不愿动弹,带着几个小丫头留在店内歇息。

小河确实小,宽不过两丈,如此冬季,水深半尺,缓缓而行,水底卵石清晰可见,看是好看,只是可惜四周荒野,没有其他可赏之景。

母女俩沿河走了走,城外风大,没呆多久,就回了酒楼。

门口下马车,沈清兰帷帽也没戴,也没扶丫头,自己提着裙子就跳下来,恰好听到有人对话。

有人问,“公子,您不等等了?”

另一人闲闲答道,“等什么?边玩边等。礼物都不是上午都给他送去了吗?”那人似是想起什么,低低笑了一声,“来,猜一猜,他看到那口大箱子,会不会很高兴?”

先前那人哭笑不得,“高兴?公子,您还是等着他把您轰出大营吧。”

那人“切”了声,突然愣住。

沈清兰像只粉蓝色的蝴蝶,扇动着轻盈飘逸的翅膀,从马车上落了下来,她似乎很开心,洁白的脸上荡漾着甜甜笑容,眼睛笑得弯弯的,明明离得不算太近,他却像是能清晰的看到她纤长的眼睫。

这身衣裳他认得,上午在首饰铺子里见过的,不过那时,她戴着帷帽,只见身段,不见容颜。

原来,长得如此美丽。

沈清兰一落地,也看到他的,应该说,是先看到他腰上的景泰蓝熏香球。

她没想到自己一时贪玩,就被外人看见,有些不太好意思,想回身让碧玉拿帷帽,又想到这人性格洒脱风流,自己也不必刻意矫作,当下朝他微微一笑,行了个礼。

“兰儿,缓着些。”林氏听到动静,知道女儿又淘气了,轻声提醒,扶着春兰下来。

“这位……”她见多识广,一看那锦衣男子就提起了心。

锦衣男子很懂礼貌,立即上前行礼,笑道,“晚辈穆三,路过此地,不想遇上夫人,幸会,幸会。”

林氏没听到穆三这名字,但也笑着点头,“穆公子客气了。”

穆三又问,“听夫人口音,乃鄂州人氏?”

林氏含笑,“祖籍鄂州,故有鄂州口音,穆公子是京城人?”

“正是,夫人去过京城?”

林氏摇头,“妇人未曾出过远门,不过家中郎君乃朝中命官,曾进京数次。”

穆三一听,肃然起敬,再次拱手揖礼,“原来夫人是官家女眷,不知夫人家主任何要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