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好(33)

作者:念去去去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李拂(千山雪),萧景佑(万里春) ┃ 配角:周游 ┃:相守是彼此的坚持。立意:追寻美好,便会得到美好。 一个天生神力,不知人心险恶的前朝公主;一个油尽灯枯,随时会向阎王报到的当今王爷;一个游手好闲,诗书耕读样样稀松的功臣之后。 点击展开

靠阴谋诡计得来的权力,握在手里总是不踏实,即便没有威胁也要生生折腾出一个,何况萧景佑原本就是他们的眼中钉。

叶悬和李拂一拍即合,立刻就铺开地图研究路线。

萧景佑就着可口小菜吃了一碗粥,还胃口不错地吃了一块桂花糕,背着手踱着方步在院里溜达了一圈,跟叶沉周游扯了几句闲话,回来看到叶悬和李拂还在研究。

他轻轻咳了一声,成功引起那两人的注意。

“我想去京城。”

萧景佑笑眯眯地说。

见那两人一副见鬼的表情,他又补充道:“确切地说,是去国舅家里。”

包掌柜为三位高人准备了丰盛的晚饭,又亲自带着家里的丫鬟下人搬桌子摆椅子在院里一通布置。

萧景佑三人吃完饭出来,院里香案蜡烛黄纸朱砂桃木将等等都已经摆好了。

包掌柜小心地问道:“三位……”

又有道士又有仙姑,还有个不知什么来路的巫医,包掌柜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只好笼统地道:“……大师,您看还需要什么吗?”

萧景佑慢悠悠走上前,每一样都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道:“这些足够了。我们二更天做法,天亮前令郎就能回来。”

包掌柜激动地嘴唇颤抖,“那那那,那我们……”

萧景佑笑眯眯道:“你们踏实睡觉就好,千万不要在此偷看,否则法术不灵,令郎不但回不来……”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包掌柜一眼,包掌柜顿时脚下一软,慌忙道:“不看不看,打死我也不看,我这就把家里人都赶回房去,把门都锁得严严实实的,三位大师请安心做法。”

一面说一面哄鸡赶鹅似的把探头探脑的丫鬟下人都赶回去,强制他们睡觉,又吩咐他们准备好夜壶茶水,夜里谁都不许出来。包掌柜说到做到,果然找了几把锁,把房门都锁了起来。

周游心里啧啧几声,暗想萧景佑这坑人的能耐,跟自家曾祖实在不相伯仲。

萧景佑在香案前坐下,随手拿了笔,饱蘸朱砂,在黄纸上一蹴而就,画了一道符。

周游有点傻眼,凑上去使劲瞧了又瞧,压低声音道:“您这假道士扮得真够彻底,连画符都会。”

萧景佑毫不谦虚地道:“画符最讲究天分,我恰好天分高,在道观住了几日,看道长画了几回,其中奥秘没有洞悉十分,七八分总是有的。”

他说完便搁下笔,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等着时辰到。

周游捧着那张符横看竖看,看到旁边靠着树出身的李拂。离了岳安往京城来,一路上都没见李拂露过半个笑脸。再往前推,应该是自打萧景佑决定来京城,李拂就没了表情。

她五官灵动,又有天然的纯真之气,即便没有表情的时候,旁人看了也是清爽怡人。

可是现在,周游看着她就想叹气。女孩儿一有了心事,就基本告别了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好日子。

自从知道了这两人的身世,又大概知道了他们“定亲”的缘由,周游就一直在想“天意弄人”这几个字的意思。

萧偃夺了前朝李家的江山,又把李家满门杀了个干干净净,只逃出去一个承平公主。李拂跟萧景佑之间,隔着这天大的国仇家恨,本应该是你死我活的仇人,可她却偏偏被萧景佑救了,仇人成了恩人。李拂不知搭错了那根弦听信了古人的混蛋话,非要以身相许报恩,傻乎乎从南到北追了一路。可那时她毕竟不知道萧景佑的真实身份,一根筋地要报恩也可以理解。现在两个人的身份都成了公开的秘密,她的心思难道没有变化吗?何况萧景佑这个态度,对李拂到底有没有真心,他这个旁观者清的外人都看不出来,李拂这个当局者迷的,能感觉到多少?这些,她都不在意吗?

周游觉得,答案是否定的。

李拂天真,是因为没有人教过她如何世故。但人都是在经历中长起来的,只要不是傻子,总能学会成熟。

周游叹了口气,捧着那张符走到李拂身边,笑嘻嘻地搭话:“姑娘你看,这符画得好不好?”

李拂从目光从萧景佑身上收回来,瞟了一眼那张“符”,又歪着头看了看,说:“这个字我认得。”

周游张大嘴巴,惊讶道:“这符里有天机呀,姑娘居然一眼看破天机,真是了不起!”

李拂冷冷地道:“这不就是‘归来’的‘归’吗?”

“不是吧……”周游把那张符举到灯下,在脑子里把那些弯弯曲曲纠缠不清的线条捋直,又把符纸斜过来看,果然就是个篆体的“归”。

周游撇了撇嘴,转头看看萧景佑和李拂,心说看来这事也不能全怪“天意”,这两人确实有点堪不透说不清的“默契”。

第29章

清晨,天色微亮,守城的士兵慢慢推开厚重的城门,早已等候在门外的百姓排着长长的队伍,鱼贯进入。大多是挑了新鲜菜蔬家禽或用独轮车推了粮食进城赶早市的附近农家,偶尔也有远道而来的客商,赶着高大的马车或者牵着辎重累累的骆驼。

男女老幼各色衣着组成的进城人潮中,叶沉打扮成乡下病夫模样,挑了一个扁担,前后各挂了一个酒桶,摇摇晃晃慢慢悠悠地随着人潮往前走。离他不远处,有个戴斗笠穿草鞋的中年人,推了个独轮车,车上整整齐齐罗列着五六个装豆腐的木盘。这人手臂不粗,肩膀不壮,但独轮车推得极稳,看来这活儿是干惯了的。

守城的士兵盘查并不严格,客商被领去交税费,卖菜卖粮卖豆腐的则直接挥手放过。

叶沉刚要随着前面一个挑萝卜的往里走,一个士兵突然把手中佩刀一横,“等等。”

叶沉便人如其名,从外到内地往下一沉。

他黄白的脸上堆起一个小心翼翼的笑脸来,“小的这是自家酿的土酒,喝起来有点涩口,恐怕入不了您的口,要不您尝尝?”

一边说一边准备放下扁担。

那士兵不理会他的话,用刀鞘挑起酒桶的盖子,探头看了一眼,一股粗糙辛辣的味道直冲口鼻,呛得他差点打一个喷嚏。

有两个守城兵本以为他发现了什么,正要走过来一同检查,见他这副模样顿时哄笑起来。

“走走走走走……”那士兵狼狈地捂着鼻子,不耐烦地挥了挥刀鞘。

叶沉连忙一边道歉,一边挑上扁担,随着人潮进了城。

后面的叶沉看到这一幕,慢慢松了口气。

这一趟进京城的不止叶沉和连重,还有绣娘。绣娘头上包了帕子,挎了个小包袱,和进城串亲戚回娘家的大姑娘小媳妇并无不同,守城士兵看也没看就放她进来了。

京城此时还半睡半醒,大街小巷少有行人。

三人进城后没有去早市,径直奔向崇善街后的一条偏僻小巷,走到一处门口,看看左右无人,连重上前刚要敲门,门便从里面开了。

李拂和萧景佑站在门里,正等着他们。

叶沉把扁担放下,打开后面那只酒桶,绣娘连忙过来看了看,见小宝缩在里面睡得正香,他这两日似乎吃得太好又胖了一些,即便是最大号的酒桶,他在里面也委委屈屈团成一团。

可是这么不舒服的姿势,他却能睡得口水长流,也的确是不同凡响了。

叶沉小心翼翼地把他抱了出来,李拂上前一步,接了过去。

绣娘走上两步,面露不舍地伸手,轻轻摸了摸小宝白馒头一样软软的小脸蛋,想到这两日小宝前前后后跟着她,说些天真讨喜的童言童语,多了这一个娃,仿佛多了许多事情,也多了许多乐趣,如今这一送回来,恐怕以后就没有再见的时候了,不由心中一酸,强忍着没有流泪,但眼圈已是红了。

萧景佑对连重道:“绣娘这么喜爱孩子,你们夫妻也该生一个了。”说完忽然不怀好意地瞟了瞟连重,故意压低声音道,“还是说,你……不行?”又飞快地道:“活判官那里有药,我可以帮你讨一些。”

连重一张古铜脸顿时涨成了猪肝色,刚要反唇相讥,萧景佑却将一根手指竖在唇边,笑嘻嘻道:“莫要吵,吵醒了街坊我后面的戏就唱不下去了。”

连重只能咬牙切齿地眼睁睁看着他关上了门。

叶沉感同身受地对他报以同情的目光。

随后,叶沉不知从哪儿找来两个人把豆腐和酒桶都拉去卖了,他自己本想尽尽地主之谊招待连重夫妻,但连重摆摆手,说还有事,便带着绣娘走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