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华庭(516)

作者:西子情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老南阳王病逝前,为安华锦选了一个未婚夫,名门世家顾家的七公子。传言顾七公子温雅玉华,风骨清流,是顾家新一代最拔尖的人才。安华锦一听,脸都黑了,摇头再摇头,死活不要。十三岁那年,她第一次进京,仰慕帝京城八大街的红粉巷,想去见识见识,没想到没摸到美人的手,却险些死在温柔乡。因为她遇到了一个人——八大街背后的公子爷。那是真正的爷。毓秀风流,弹指间让人化成灰。她死里逃生后,命人查了两年,才知道那个人叫顾轻衍,是顾家的七公子。她有多想不开,才会嫁给他?于是,老南阳王直到咽气,也没等到安华锦点头。后来——谁也没想到,点击展开

楚贤深吸一口气,“原来我是被蒙在鼓里,怪不得当初七弟离京,那般果断迅速力排众议坚决前往漠北谁的言论也不听,还与我说了那样一番话,自是打着这个主意。他是从我入朝,便给我铺路了。”

他又气又怒又无奈,“他给我铺路,安小郡主给他铺路,你给我们三个铺路。怀安,你好的很。”

顾轻衍咳嗽个不停。

“你也染了风寒?”楚贤瞧着他。

顾轻衍没有染风寒,但此时他也想染风寒了,遂点头,“是有些不舒服。”

楚贤憋着气,对他摆手,“你从回京后,一直没歇着,回去歇着吧!我没事儿。”

都给气病了,怎么是没事儿?不过倒的确是没太大事儿。

顾轻衍站起身,“大殿下的病还是尽快养好,钦天监已算出了最好的日子是在半个月后,这日子虽然急了些,但其实也不太赶,毕竟,礼部一直早就有所准备,半个月后登基,章程也都会完善好。”

毕竟,先皇退位后,礼部一直在暗中忙活太子殿下登基的诸多事宜,后来因为南齐和南梁开战,楚砚赶赴漠北,虽然他人不在,但登基的事情可不是没准备,如今虽然那个位置上换了个人,但也不至于着急抓瞎,只改动龙袍的尺寸就行了。

楚贤深吸一口气,到了这个地步,只能认了,“知道了。”

顾轻衍出了大皇子府。

他走出大皇子府后,也长舒了一口气,觉得也算不负安华锦与楚砚所望了,于是,很是轻松地回了自己的院子,好生地歇了歇。

安易宁很高兴,趴在顾轻衍的床头,对他问,“小姑父,大殿下登基后,咱们是不是就能回南阳了啊。”

“想的美。”顾轻衍捏捏他的小鼻子,“短时间内,走不了,他不会放我走。”

以前顾老爷子是他面前的墙,如今是大殿下。除非,王岸知班师回朝那一日,他也许才能想想以后能不能脱身出朝局。当然,就算离了京城,也不是一直不回来,每年总要回来那么一两次,毕竟,还有顾家在,还有爷爷在,京城是他的根。

如今,也就先想想吧!

“哎。”安易宁小大人一般地叹气,“好想去南阳看小姑姑院子里的梅花啊,再不去,都要谢了。”

如今京城已打春了,外面院子里的梅花都已在凋谢,南阳比京城冷些,想必还没谢。

“明年再看吧!”顾轻衍道。

安易宁点点头,只能等明年了。小姑父这么厉害,换做是他,他也不放人。

半个月后,大皇子楚砚登基,改国号为清平,清平元年,二月十五,登基为帝。远在前线的安华锦、王岸知,以及回到了南阳修整一番的楚砚准备去增援安华锦的楚砚,还有已从漠北出兵去找王岸知的镇北王和苏含,都备了祝贺新帝登基的贺礼和表忠心的奏折。

安华锦和王岸知的奏折最短,一个写了“臣拜上,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个写了“臣恭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楚贤给气笑了,扔了二人的折子。

新帝登基,本四方来贺,但如今前线在打仗,战事激烈,楚贤要求一切从简,但即便如此,还是大贺了半个月,朝野上下,人人面上都带着喜意。

新帝登基后的头等大事儿,对于朝臣们来说,就是立后选妃,本来应该太后操持,但是皇后与先皇和离后,后宫便没了主事儿人,不少人都盯着皇后的位置,有点儿蠢蠢欲动,但又怕枪打出头鸟,于是,都询问顾轻衍的意见。

顾轻衍琢磨着说,“改日我去拜访一下长公主吧!”

毕竟,长公主最是擅长做媒!他的姻缘就得益于长公主出了不少力。

第八十七章 被困(一更)

自从去年的中秋宫宴之后,长公主一直过的很是低调,就怕卷入刀光血影的争斗里。她是个聪明的,大驸马也是个聪明的,所以,发生了多少事儿,朝野上下倒了多少门楣,长公主府还真是因为聪明,得了一份安然无恙。

如今大殿下登基,长公主也不太敢懈怠。

这一日,没想到,顾轻衍登了长公主府的门。

长公主听到管家来报,愣了好一会儿,“你说是顾大人上门来了?要见本宫?”

“是。”管家点头。

长公主立即站起身,顾轻衍如今的地位,更甚从前十倍,她不敢耽搁,连忙去了会客厅。

见了长公主,顾轻衍起身见礼,微笑,“冒然上门来叨扰公主,公主见谅。”

长公主摇头,好奇地看着顾轻衍,“顾大人来找本宫,是有要事儿?”

顾轻衍笑,“事关陛下的后宫,无人主事儿,思来想去,公主的身份最合适操劳此事,所以,想请公主出面,主持一二。”

长公主恍然,按理说,陛下登基,是要选后立妃,扩充后宫,这事儿应该是太后操持,但是太后与先皇和离,已去了南阳,这事儿还真就他这个陛下的姑姑合适。

长公主痛快地答应,“既是本宫的身份该做的事儿,本宫自然责无旁贷。”

顾轻衍颔首,“那我就让礼部配合长公主了。”

长公主点头。

京中适龄女子,她大概都知道哪些,要弄一本名册容易,最后做主的自然是皇上本人,所以,这事儿也不难。

顾轻衍将这个事情交给长公主之后,总算是不被朝臣们缠着了,因为都转去长公主那边把着风向口了。

皇帝没有立后选妃的打算,前线还在打仗,哪里容他想这些事情,所以,当半个月后,长公主配合礼部将名册给他呈上来后,他给推了,“大姑姑,名册先放着吧!等战事完了,朕再定夺。”

长公主也觉得朝臣们太急了,也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顾轻衍不耐烦朝臣烦扰,把她抬了出来,她近来也真是被烦了个够呛,闻言点头,“皇后的人选是要陛下好好斟酌一番,可以晚些定,但是不是可以先选一批美人进宫伺候陛下吧!”

这些年,大皇子身边没伺候的人,如今成为了陛下,得安排上了。

楚贤摇头,“一样等战事后再说。”

长公主见皇帝无心思后宫,想着到底比她的先皇兄强,不馋女色是好事儿,陛下年轻,等等倒也不急,只能作罢。

朝臣们暗中暗搓搓地等着皇后人选花落谁家,没想到,陛下不着急,非要等战事后,也只能耐心地等着了。

转眼,已到了四月,桃花杏花开遍山野。

前线,安华锦与王岸知已夺了南齐和南梁十座城池。

安华锦这边有楚砚和安平带回的三十万南阳军,王岸知那边有镇北王与苏含带去的三十万漠北军,这样一来,军力大增,但因齐梁联军撤回,两国专心迎接大楚的反攻,战事愈发地如火如荼。

转眼到了五月,双方又齐齐攻下了第十二座城池。

自安华锦与王岸知反攻战事起,二人都没打过败仗,朝廷一直收到捷报。

两军所向披靡,实在是让人心中高兴,大楚朝野上下每收到战报,都欢欣鼓舞。

又过了一个月,新帝一连收了王岸知的三封战报,夺了三座南齐城池,却没有一封是来自安华锦的战报。

这等不同寻常,开始时新帝没在意,顾轻衍也没在意,但一个月都是如此,让新帝察觉出不对,顾轻衍的脸上也没了笑容。

这一日,他进宫请旨,“陛下,我请命去前线看看小郡主。”

他觉得,安华锦是否是出了什么事儿了。

新帝看着他,“要不再等等?兴许是小郡主有什么诱敌之计?她毕竟曾经一个月连夺四城。”

顾轻衍摇头,“我直觉不对。不止没收到她的战报,我已一个月不曾收到她的信了。”

这半年来,她就算再忙,每个月都会有两三封信给他。

新帝闻言也坐不住了,“你觉得,小郡主是出事儿了?”

“不管是小郡主出事儿了,还是小郡主带着的南阳军出事儿了,总之,我必须前去看看。”顾轻衍道。

新帝点头,当即答应了下来,“好,你去吧!要不要朕拨给你一队人马?”

“不必,我带着暗卫去就行。”顾轻衍摇头。

新帝点头,“多加小心,但有消息,立即给朕传信。”

顾轻衍颔首。

当日,顾轻衍出了皇宫,带着暗卫,骑快马,轻装简行,出了城。

上一篇:千金戏+番外 下一篇:春光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