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华庭(251)

作者:西子情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老南阳王病逝前,为安华锦选了一个未婚夫,名门世家顾家的七公子。传言顾七公子温雅玉华,风骨清流,是顾家新一代最拔尖的人才。安华锦一听,脸都黑了,摇头再摇头,死活不要。十三岁那年,她第一次进京,仰慕帝京城八大街的红粉巷,想去见识见识,没想到没摸到美人的手,却险些死在温柔乡。因为她遇到了一个人——八大街背后的公子爷。那是真正的爷。毓秀风流,弹指间让人化成灰。她死里逃生后,命人查了两年,才知道那个人叫顾轻衍,是顾家的七公子。她有多想不开,才会嫁给他?于是,老南阳王直到咽气,也没等到安华锦点头。后来——谁也没想到,点击展开

顾轻衍也微笑,“谢陛下对臣的赏识。”

君臣二人,十分和睦,又聊了几句,将此事彻底定下了。

出了南书房,顾轻衍拂了拂衣袖,收起面上的笑意,王岸知想入南阳军,他偏就斩断他进南阳军的路。陛下这个人,他入朝三年,比王岸知了解的深。

顾轻衍出了皇宫后,没去吏部,直接去了安家老宅。

昨日夜发生了那样的事儿,安华锦虽没责怪他,但他心里依旧责怪自己,在今日早朝上,借着朝臣们的闹腾,他琢磨着是斩断王岸知入南阳军的机会,便做了。此事还没与安华锦说,他自然要赶去告诉她。

安华锦昨日后半夜没睡,安顿了那些被废除的暗桩让大夫诊治后,便去了书房,她要想想,怎么收拾王岸知,报此仇,否则王岸知真以为她是好欺负的,此事虽因顾轻衍而起,但她也不能这样就算了。

书房门被人轻叩了两下,安华锦笔一顿,“是小九吗?”

“是我。”顾轻衍温声说。

如今他进安家老宅,已不需要人禀告了。

安华锦一愣,抬头向窗外看了一眼天色,搁下笔,走到门口,打开房门,看着顾轻衍,“下早朝后,你没去吏部?怎么来了这里?”

顾轻衍见她面色还好,温声说,“有一件事情要提前知会你一声,便过来了。”

安华锦侧身,让他进来。

顾轻衍进了书房,坐下身,便将今日早朝之事与安华锦说了。

安华锦看着他,“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斩断王岸知想入南阳军?”

“对。”

安华锦笑,“陛下已经答应了?”

“嗯。”顾轻衍见安华锦笑了,他也跟着笑了,“陛下的性子,我还是了解几分的,我点出利弊后,陛下不会舍得放王岸知去南阳军。”

说白了,对于他不能掌控的南阳军,哪怕如今南阳军一老一少,陛下心里还是留着几分防备的。而王岸知,如今还不算是被陛下捏在手中的亲信之人,他有大才,自然舍不得送给南阳王府。

顾轻衍也是抓住了这一点。

“这也是个好法子,既斩断了王岸知的路,也能为南阳军选拔些人。世家子弟,既有小九这样好的,想必也还有跟他一样的。”安华锦赞同,“尤其我做主审官,合意就收,不合意就不要,倒是有很大的自主权。”

“嗯。”顾轻衍点头,“陛下没下旨,这一两日大约就会召你进宫,询问你意见。你若是觉得可行,答应下来就是了。”

安华锦颔首。

第二日,皇帝召安华锦入宫。

皇帝见了安华锦后,便对她提了顾轻衍的提议,问她的意见。

安华锦蹙眉,“陛下,这人数,是否有限制?还是说,只要凡是我看的中意,都可以收入南阳军?不中意,一个也可以不收?”

皇帝见安华锦这样说,看来有戏答应,他本不想往南阳军再送大批人,但没料到因为一个顾轻期,让朝臣们眼红至此,他也是被一班老臣缠了这些日子缠的没办法,正巧顾轻衍站了出来,出了这个法子,他觉得挺好。

“小丫头,你觉得怎样合适?”皇帝没直接做主。

安华锦一本正经地说,“进南阳军,不是小事儿,我觉得,还是不设限制的好。京中世家子弟,大多喜文,喜武的还是极少的,定个数,若是凑不齐,也不能滥竽充数凑够了不是?所以,我以为,若是陛下同意,一切我说了算,收十个人,还是收一百人,还是收一个人,还是一个不收,都听我的,不兴别人插手干涉,我就答应。”

“小丫头,你一个人,真能做好这件事儿?”皇帝觉得这不是一件小事儿,这是牵扯了京中各大世家府邸的事儿,“朕觉得,还是让人协助你为好。”

“不需要。”安华锦理由很充分,“既为南阳军择人,不需要别人插手。陛下放心,若是真有如顾轻期一般的,我也会收,南阳军缺人才,我又不是个傻的,不会将人才放走不收。”

“行,朕就答应你。”皇帝思索片刻,还是应了。

这时候,他也隐隐地意识到,安家这个小丫头,有几分老南阳王的气势。不愧是老南阳王培养长大的。只可惜,是个女儿家,不能世袭南阳王府的爵位。

安华锦出了皇帝的南书房,离宫后,不多时,皇帝便下了一道圣旨,三日后,武试会,择选精通武功和运兵之道的世家子弟,每一家,可出一人参选。武试会的只安小郡主一人负责,但兵部调选几人协同协助,较量点到为止,控制好场面,不得出乱子。

此圣旨一出,文武百官和身后的各大世家们虽然都不太满意,但也知道能争取到这个武试会,还是顾轻衍在朝堂上支持建议的,否则也不会这么短时间让皇帝同意,更不会让安华锦松口,这个机会,可以说是来之不易。

因各大世家都不知道武试会是个什么章程,只一道圣旨,在没旁的可参考的章程,一时间,各大世家都不知道该怎样选出族中最合适的子嗣。

于是,众人都把目光盯去了安家老宅。

当日,有与安家老宅有交情的人家纷纷携礼登门,想从安华锦那里走个后门,或者探听她的想法和投其所好。

安华锦早已料到,所以,当她从皇宫出来后,便闭门谢客,无论是谁,一律不见。实打实地做出了谁走后门也没用,她也不会给面子的姿态。

吃了闭门羹的人有与南阳王府这些年一直保持年礼走动的人家,也有与南阳王府一直以来泛泛之交的,总之,安华锦紧闭府门,都给一视同仁了。

京中的消息,自然瞒不住皇帝。

皇帝听了直摇头笑,“小安儿这性子啊,这一回,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张公公在一旁笑呵呵地附和,“南阳王府的人,都是一个性子,安小郡主是随了安老王爷。若是今日安老王爷在京,怕也会这么办。安家人,除了陛下的面子,谁的面子也请不动。”

这话皇帝爱听,“嗯,是这个理。”

不过,皇帝还是想到了顾轻衍,“不,你说的不对,顾家的面子,安家也给。”

掌柜笑呵呵,“顾家毕竟是有婚约在,而且小郡主在京期间,顾家的确对小郡主很是看重。”

皇帝点头,叹了口气,“顾家看中她没错,朕如今,却是难得所愿啊。”

张公公垂下头,不再接这话。

第十九章 兵部(一更)

王岸知这一日又进宫求见皇帝。

皇帝见了他后,直言说,“六郎,你是为了武试会而来?朕不准备放你进南阳军,你有大才,朕身边正是缺人,打算将你留在身边用。”

王岸知心底一沉,“陛下是不放心臣?”

皇帝摇头,“朕派人查了,你这四年来,是游历了不少地方,不过没出大楚,也没做对不起大楚的事儿,虽时间短,没查的更细,但你是王家子孙,朕自然相信你。朕对你自是放心,正因为如此,朕才觉得不能放你去南阳军。南阳军远在数千里外,将你放去,就是放进了安家的口袋里,朕还是想你留在京城,为朕效劳。你可明白?”

皇帝这话没拐弯子,他说的已足够明白,王岸知自是明白。

不过明白归明白,但以他的敏锐,还是觉得是谁让皇帝改了主意,本来,皇帝对他进南阳军,是有很大支持度的。

他琢磨之下,先表忠心,“陛下既然觉得臣得用,臣自然是听陛下的安排。”

皇帝很高兴,觉得王岸知很上道,“嗯,六部当中,你想进哪一部,只要你留在京中,六部随你进。”

王岸知回京后,通过王家宗族,对他私下已表态,入朝效忠他。本来,他是有心思将他放进南阳军的,如今既然改了主意,截了他想入南阳军的心思,那就不该吝啬让他自己选个乐意进的。

王岸知心思一动,他回京之后,背后安排赚取皇帝好印象还算没白费,至少哪怕因为那日安华锦捅破他与顺嫔的牵连,皇帝对他怀疑收了一半好感,但因为他及时献策,又挽回了好感,所以,皇帝如今不让他去南阳军,才对他这么大方。

于是,他也识趣地退一步说,“臣实在喜欢南阳军,既然不能进南阳军,臣想进兵部。”

皇帝点头,也不意外,“行,你就进兵部,以你的才学武功,进兵部大有可为,也为朕,看好兵部,这些年,兵部实在不像样子。”

上一篇:千金戏+番外 下一篇:春光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