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华庭(224)

作者:西子情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老南阳王病逝前,为安华锦选了一个未婚夫,名门世家顾家的七公子。传言顾七公子温雅玉华,风骨清流,是顾家新一代最拔尖的人才。安华锦一听,脸都黑了,摇头再摇头,死活不要。十三岁那年,她第一次进京,仰慕帝京城八大街的红粉巷,想去见识见识,没想到没摸到美人的手,却险些死在温柔乡。因为她遇到了一个人——八大街背后的公子爷。那是真正的爷。毓秀风流,弹指间让人化成灰。她死里逃生后,命人查了两年,才知道那个人叫顾轻衍,是顾家的七公子。她有多想不开,才会嫁给他?于是,老南阳王直到咽气,也没等到安华锦点头。后来——谁也没想到,点击展开

皇帝一听,脸上的笑意顿失,腾地站了起来。

良妃心里一沉。

谁都受宠过,她昔日也是极其受宠了几年,否则也不会接连地生下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了。但如花似玉这般,人都进了冷宫,还让陛下如此失态的,是头一个。

“朕去……”皇帝刚想说去看看,但一想到他刚刚下的圣旨,脚步又钉住,沉着脸吩咐,“何人来禀告?让人进来,朕问问。”

良妃使了个颜色。

近身嬷嬷连忙出去,将那位前来报信的嬷嬷请进了内殿。

皇帝一看,正是他让张公公派去冷宫照顾花似玉的有丰富经验的嬷嬷,立即问,“怎么回事儿?”

那嬷嬷如实说,“回陛下,那位一会儿闹冷,一会儿闹热,一会儿闹头疼,一会儿闹肚子疼,奴婢瞧着,是不大对劲。怕出什么事儿,特意前来禀告您定夺。”

皇帝有些怀疑,“这是什么症状?”

莫不是花似玉想见他,装的?

也不怪皇帝这样想,良妃母子也这样想。

敬王既然在皇帝面前做了初一,就不怕做十五,于是,他很会卖乖讨巧地建议,“父皇不好去看人,不如请一位稳重的太医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儿。”

既然是病了,就请太医嘛。真病假病,太医一看就知道。

皇帝定下心神,立即吩咐,“快去,请陈太医前去冷宫。”

“是。”

有人立即去了。

派了太医前去冷宫后,皇帝又没了好心情,便在良妃宫里等着消息。

良妃这时也看明白了,花似玉这个小妖精,是彻底把陛下迷住了,人去了冷宫,还让陛下这般魂不守舍,真是厉害。她才进宫不过一个多月,幸好她出手对付安华锦,如今被抓牢了治罪,这若是换个别人去害,谁能有安华锦的身份能从陛下的爱护里治她的罪?这若是让她一直得势,她们这些老人,怕是都没有立足之地。

陈太医得了陛下的旨意,很快就提着药箱去了冷宫,走在路上,他也叹息,暗想着陛下这么多年,虽然怜香惜玉久矣,但还是第一次,前脚刚将人打入冷宫,后脚就给请太医的,而且请的还是他。

陈太医来到冷宫,花似玉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脸上都是冷汗,看起来可怜的紧,他系了线绳给她把脉,片刻后,说,“是染了伤寒,再加上郁结于心,娘娘放宽心,伤寒不日便好。”

原来是伤寒!

花似玉不是没有得过伤寒,但这一回来势汹汹,还别说,真是吓坏了她。如今她听了陈太医的话,知道他是皇帝器重的派来的人,便放心了,虚着力气道谢,“多谢陈太医了。”

今非昔比,她素来鼻孔朝天的性子,为了以后好过,也客气的低起头来。

陈太医摇摇头,开了适合孕妇的温和的药方子,留下药方子后又嘱咐几句注意事项,便离开了冷宫。

皇帝派来的小太监将陈太医领到了良妃宫里,陈太医如实禀告后,皇帝松了一口气,既然是伤寒,便好说,他摆摆手,赏了陈太医,又嘱咐他,三日一看诊。

陈太医领了旨,出了含香宫。

“原来是虚惊一场,不过伤寒也不能小视,毕竟怀着身孕呢。”良妃说着好话,“陛下放宽心,您洪福齐天,无论是皇子公主,从没出过事儿,这位也不会有事儿的。”

如今花似玉没了封号,称呼什么都不合适,便含糊地称呼个“这位那位”。

皇帝点点头,伤寒而已,那问题不大,他也放了心,这一放心,听得良妃此言,又想起皇后来,这么多年,后宫皇子们一个接着一个呱呱落地,多亏了皇后贤良。他也是记着她的良善和好的。

他身为帝王,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后宫,但皇后不同,她的职责所在。

他想起,今日皇后找去南书房,他没见她,如今反而先跑来良妃宫里,他得赶紧去皇后宫里一趟,把人安抚下来,皇后慈善,消了气,也能帮着她照拂花似玉。

这样一想,皇帝便坐不住了,对良妃说,“你们母子说说话,朕还有事情。”

良妃温顺地恭送皇帝,敬王兄弟三人答应的痛快。

皇帝出了良妃宫后,良妃脸上的笑意收起,看着敬王,“花似玉这个女人,厉害的很,皇儿怎么如此向着她?”

敬王笑,“母妃错了,不是儿臣向着她,而是父皇如今被逼迫的治了她的罪,心中不忍苦闷,当谁都反对他时,儿臣却向着父皇,您想,父皇会不会更喜欢儿臣?这不,今日父皇就来母妃宫里陪您用午膳了?”

良妃笑了,“我儿辛苦了,你说的很有道理。”

敬王劝说,“母妃勿要眼界太浅,您如今有儿子们,就不要只盯着父皇了。有更要紧的事儿,需要母妃盯着呢。”

“什么要紧事儿?”良妃知道,这是告诉她别总想着争宠,有正事儿待办。

“漠北镇北王府,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儿臣还是摸不准。苏含十句里没一句准话,儿子也摸不清他真实的想法。”敬王压低声音,“母妃您毕竟是出自镇北王府,若是让镇北王府不支持咱们,反而去支持别人,那可就让人笑话了。”

良心心下一紧,“本宫这封号,还是因为苏世子来京受封的,漠北镇北王府与你我母子,本就该是一线,难道这中间,还有什么不妥和变化不成?”

“难说的很。”敬王道,“苏含对安华锦好奇的很,而镇北王府与南阳王府,昔年有一桩恩情,如今南阳王府还没还。儿子想,这中间大有可为。无论如何,一定要把镇北王府死死地按在咱们手心里。”

良妃正色问,“那你想让母妃怎么做?”

“改日您召苏含进宫,再探探他的口风。实在不行……”敬王脸色发狠,“儿臣听皇后娘娘打算回南阳省亲给南阳王过六十寿诞,您也多年没回漠北了,趁着机会,也借着皇后娘娘的东风,回漠北省亲一趟,儿臣送您前往,顺便开诚布公地找镇北王好好谈谈。”

他亲自前去,不管镇北王打的什么心思,他有信心只要前去,总能说服镇北王帮他。

第九十一章 帝后(一更)

听了敬王一席话,良妃的所有心思都从花似玉的身上挪到了镇北王府。

她对敬王点点头,同意了他的想法。

她的儿子很优秀,文武双全,这么多年,在他有意的讨好下,很得帝心,有意藏拙下,朝臣们虽不明显地喜欢他,但也没坏感。

若是争大位,虽差些火候,但筹谋下,也不是没有机会。

如今最难撼动的,就是中宫皇后和七殿下楚砚了。皇后的宝座这些年坐的实在太稳,谁都拉不下来她,妃嫔们以及妃嫔背后的家族们,这么多年,明里暗里,也不是没使过劲儿,但都没成功,皇后贤良的名声传遍天下,朝臣们也敬服她。

只后宫这么多皇子公主们都好好地出生好好地长大,她就了不起。

而七殿下楚砚,文武双全,没刻意藏拙,他的锋芒,是一众皇子们都掩盖不住的,楚砚身为皇后嫡子,也不需要掩盖。如今,二皇子、三皇子接连出事儿,他更是风头无两。

这样的楚砚,实在是其余皇子面前的挡路石,必须扳倒他,别人才有机会。

良妃也知道,若没有镇北王府支持,就凭他们母子,凭着敬王多年暗中筹谋,怕也不能成事儿。

所以,楚砚必须倒。

而要想拉下马楚砚,必须先除去安华锦。这是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想法。

而安华锦,自然不是那么好除去的,端看短短几个月,折在她手里的三个皇子,便是前车之鉴。

良妃再三嘱咐,“澜儿,切忌不可操之过急,安华锦邪门厉害的很,你看看二皇子、三皇子、六皇子,一死,一失势,一被贬为庶民。要说这里面,最冤的,是三皇子,全程被张宰辅下在套里,没做什么,就一朝失势,再抬不起头了,如今还在府里闭门不出呢,虽比那两位好些,但也完了。”

敬王点头,“母妃放心,儿子小心的很。”

安华锦的确是难对付,他如今也还没瞧见她的模样,不过他不着急,慢慢来。

皇后虽然知道皇帝素来脸皮这么厚,但也没想到,他今日前脚不见她,后脚便巴巴地来了她的凤栖宫,目的还是让她照拂花似玉。

上一篇:千金戏+番外 下一篇:春光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