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图(42)

作者:寐语者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 架空 权谋 家国情仇 八百里封邑,销却黄泉一诺。 南之梧桐,北之乔木,一身相许两国君主。夙昔情苦,半生姻约,自杀戮血色中起始,于世事苍茫中沉浮。长公主、太子妃、皇后……她身负天下女子最尊贵而沉重的名头,百年之后,红颜飞灰,留诸青册的名字,终是祸国妖后,还是一代女主;他与她是帝后,也是夫妻,几许爱憎聚散,几度厮杀辗转,烽烟夕阳下可有一人如约归来?点击展开

昀凰将药一勺勺喂进他嘴里,他皱紧小脸,几乎哭出来,到底还是一口不落的咽下了,一边咽一边眼巴巴望着父皇。父皇的目光却没有如往常般紧紧落在自己身上,只是瞧着身旁这个“母后”。

尚尧目不转睛,望着给孩子喂药的昀凰。

她尝药时,唇角沾了一点药渍也浑然未觉,只专注给喂药给孩子。他一手抱了阿衡,一手拭上她唇角,轻轻将那渍印拭去。昀凰微微怔了,抬眸相视,一时两人都有些恍惚。

“你是谁?”阿衡的语声在二人之间响起。

“我?”昀凰对着他黑白分明的眼睛,这双像极了尚尧的眼睛,竟无言以对。

“她是你母后。”尚尧微笑,一字字缓声道。

“母后是什么?”阿衡记得上一次问殊微,殊微说是娘亲,可娘亲是什么,他也不明白。那时他不再吭声,默默记在心里,等着来问父皇。

“母后,便是这世上,最疼阿衡的人。”尚尧微笑更深。

阿衡本已困乏曚昽的眼睛蓦地睁大,晃着头道,“不是,不是!父皇是!”

“阿衡!”尚尧低声喝止,怕小儿无心之言,越发教昀凰伤心。

“他还小。”昀凰只是笑,垂目望着阿衡,手指缓缓抚过他头发。阿衡不甚情愿地扭过脸,看也不看她。尚尧的目光从孩子脸庞移上昀凰隐抑苦涩的笑容。她笑时,自是艳光无畴,此刻虽也淡淡笑着,眉展入鬓,却是流波转黯。

阿衡蜷缩在尚尧怀抱,方欲睡去,忽又睁开眼,扭头去看一旁的殊微。昀凰顺着他目光瞧去,见小女童楚楚可怜地依偎在姜氏身旁,便柔声唤她过来。

殊微低头走到昀凰身侧,还未跪拜,一眼瞧见了小皇子脸上的红疹,“呀”的轻呼出声,忘了礼数,脱口问,“你怎么了,你的脸……疼么?”

阿衡撇着嘴点头。

殊微呆了呆,低头从自己衣下掏出一件物事,攥在手心里,递了给他,“我的小兔给你,你别哭啦。”阿衡见了这香囊,倒记起他的小兔子来,仰头望了父皇软声道,“我要青青,青青呢?”

“青青睡着了,你也该睡了,睡醒再和青青玩。”尚尧温言敷衍他。

昀凰凝目看向殊微手中香囊,小小一只,缝作兔子形状,雪缎上缀了两粒殷红欲滴的玛瑙珠做眼睛,甚是灵动喜人。殊微见皇后在看自己的香囊,乖觉地双手呈上。昀凰甫一接过,便觉一缕熟悉之极的香气飘入鼻端。

从前商妤闲来无事,照南朝的古香谱配香,齐宫中缺了一味南方独有的香料,便随兴往里头添了一味北地独有的雪苔。昀凰意外觉出,那气味缈远中隐含清苦,与旧日栖梧宫里的气息仿佛相类……从此昭阳宫中用的香料,都要添上这一味雪苔。此物生于极寒之地,珍罕少有,历来是专贡皇室的御用之物,若非赏赐,臣下不得擅用。因是皇后所爱,宫中别处都不再使用,遑论宫外。

“这是谁做给你的?”昀凰含了一丝笑,转眸问殊微。

“婶娘给的。”殊微小声应道,怯怯看了一眼母亲和二叔。

姜氏脸色有异,身侧的从玑却是一惊非小,惴惴屏息等候皇后问话,然而皇后只是一笑,将那香囊用帕子裹了,信手递给商昭仪,“好巧的手,我瞧着喜欢,昭仪善巧女工,带回宫去照着做给殿下吧。”

商妤应声接过,心中尚有诧异,皇后为何对这小女童的一只香囊上心,到手上闻出雪苔香气,蓦地心下一动——这怕是宫中流出之物,怎会到了于家少夫人的手上;皇后远居殷川,昭阳宫无主,是谁擅用此物?

第十七章 下

见昀凰将香囊递与商妤,且拿帕子裹了,尚尧心知有蹊跷。

皇子在相府中染上疫毒,如此荒诞离奇之事,偏偏发生在众人眼皮底下。

以于廷甫之缜密,以相府之戒备,也被人做了手脚。下手之人,花了多少营谋心思,将毒触伸到无孔不入之地……尚尧目光落在那香囊上,眼中森然,半是杀机半是寒凉。

虽将衡儿交托给于家,以防那人闯宫挟持,却没能料到,那人竟将毒手伸入相府,要夺衡儿的命!不可遏止之怒,似一团烈火在尚尧心头腾起,灼在肺腑之中。比愤怒更甚的,是悲伤。怀中衡儿的眉目,与那个人也有依稀相似的痕迹……兽类犹有慈怀,那人却连衡儿也下得了手。

何至于此?

尚尧抬目看向昀凰,深褐色的瞳仁冰凉,有一刹茫然。

那人要的是太上皇的权柄,要将他这个皇帝变成一个牢牢抓在手中的傀儡,容不下一个不受摆布的中宫皇后,连她所生的皇子也要一并除去?目睹衡儿所受的苦楚,心下虽杀机四起,却仍有一个声音在迟疑地问,真是那个人?

若不是,又能是谁,谁还敢冒谋害皇子的灭门夷族之罪?

望着昀凰因忧切衡儿而苍白的脸,尚尧心下黯然歉疚。他知道她,越临大事越是冷静,惊惧忧苦都不显露人前,独自背过身去吞咽。她也望了他,楚楚目光令他愈发歉疚,愤怒愈发如噬在骨。谁令她受此忧惧,令衡儿受此折磨,他必千万倍索回!

“皇上——”

守在外头的单融,奔了进来,急道,“于相赶过来了。”

于廷甫是被四个家仆用软轿抬进院中,再扶进来的。

从玑一看父亲脸色,就知道必是得知皇子出了事,急得犯了病,稍缓过来些,便拖着病体赶来请罪。厚裘绒压得父亲枯瘦佝偻的身体像是随时要倒下,俨然风烛飘摇,一呼吸一举步都是艰难。父亲挣脱家仆的搀扶,直挺挺扑跪下去。

皇上将小皇子递给皇后,一步上前,将他扶起,沉声道,“朕明白,你不必自责,此事必会还你于家清白。”

父亲老泪纵横,“臣,万死难报。”

皇上看着父亲苍苍白发,面色深沉如水。君臣相对无言之际,却听皇后宛声道,“于相不必过虑,太医说,皇子只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

这句话令屋中众人都是一怔。

“皇后说的是,小儿风寒是常事,不足为虑。”皇上竟也颔首。

仲太医率先省悟过来,忙垂首应是。

皇子在相府患此重病的消息若是走漏出去,于家脱不了罪责,从玑万万想不到,非但皇上没有降罪之意,皇后更一力回护。从玑心中感动,无以复加,想起父亲所言,当真华皇后是于家的盟友,有她,便有于家的荣耀不坠。

“是,殿下天命所归,必会安然无恙。”

于廷甫朝小皇子垂首一拜,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皇后华昀凰身上。

他浑浊老眼已看不大清眼前诸人的面目,看不清一别两年的华皇后是否美艳依然,然而阅人无数的于廷甫,观人已无需肉眼,早有剔透心眼——他看得出,华昀凰比之两年前,又自不同了。

两年前的华皇后,会与皇上一怒决裂,出走殷川。

如今的华皇后,藏锋更深,也更寒了。

从他口中说出的四个字,“天命所归”,同样意味深长——昀凰一听便明白,这是于家对她的许诺,对日后力保阿衡为储君,接掌天下的许诺。她需要这样的盟友,阿衡更是需要。

暖阁之中,君臣二人叙话,于廷甫深知自己已是活一天算一天的人,能与皇帝这般诚恳相见的时机不会多了,再无保留,将自己为国为家的筹算合盘托出,一共四件大事,要叮嘱给皇帝。

其一,趁此次整顿京畿戍卫之乱,削弱禁军,革新军制,是最好的时机,万不可因诚王的阻拦而妥协,务必要将禁军控制在皇帝一人之手。

其二,征伐南朝,一统天下的时机已至。南秦虽在内患之中,国势仍不可小觑,此战一开,怕是旷日持久,更难在驯服人心。日后半壁江山的安稳,只靠武力难以维系。而华皇后和她所出的皇子,比千军万马更能收服南人之心。

于廷甫肃然谏言,以华皇后之子为储君,宜早立储。

来不及说完后两桩,就被单融急奏打断,小皇子染病的变故,令皇上勃然变色,更令于廷甫眼前一黑,就在眼皮底下,自家府中,竟被人下了手,这令他几乎一口血涌上喉头。万幸皇上皇后并无迁怒之意,第一国手仲太医在此,看他神色,小皇子的病情但不至于危重,于廷甫才稍松了口气。

上一篇:帝王本红妆 下一篇:吾皇+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