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子午(15)

作者:樱桃糕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甜文 悬疑推理 爽文 关键字:主角:周祈;谢庸 ┃ 配角:崔熠 古风谈情破案日常 子夜,多少魑魅出没,魍魉暗行,午时,又是车马络绎,锦绣繁华。在这子午之间,是他们在惩治恶戾凶残,守护人间太平。点击展开

崔熠看老妪一眼:“在旁站立,莫要喧哗。”

“卫氏?”周祈看向赵家娘子,不知是不是错觉,刚才说找到嫌犯,她的脸似乎都亮了。

“贵人。”卫氏行礼。

周祈却不问她尸体的事,转而问起闹鬼,“你可听到那诡异之声了?”

卫氏面现惊恐,轻声道:“前晚睡实了,没有听到。因婢子说她听到怪声,昨晚便没睡踏实,确实,确实,有怪声。”

“能听出从哪里传来的吗?”

卫氏摇头,“若真是鬼魂,又哪里有个实在地方?”

周祈抬手,“不然!本官参悟道法多年,于民间秘术亦知道不少。据本官所知,这鬼魂常徘徊于某些地方,比如——”

周祈看卫氏,“他的亡地——”

“他的葬身之所——”

“他生前执念所在——”

卫氏紧紧地绷着嘴唇。

周祈的话又一转,“你们这宅子本来就不安宁,原先后门外就曾出过事,也许是快到年终大祭的时候了,他们孤魂野鬼的,闹腾闹腾,也情有可原。”

周祈的一番话成功让在场诸人都后脊梁冒了冷汗,崔熠、陈小六等与她相熟的都心道,要不是知道她什么样儿,这会子还真信了。

卫氏却还撑得住,再福身道:“是。奴家不敢请贵人亲自施法,还请贵人指点迷津,找个道长,给超度超度吧。这样,不是办法。”

周祈却摇头,满面严肃:“这种事,还得是本官自己来。”

崔熠和陈小六都睁大眼,莫非,这货周老大真有什么神叨本事?

卫氏问:“贵人要在哪里做法?要备些什么东西?奴这就让人准备。”

“我看那后院的花厅就好,便是那里吧。”

周祈在这里坑蒙拐骗的时候,谢庸正听一个老翁说话。

这老翁在大业三十一年的时候是升平坊里正。老翁六十余岁,前面中风一回,不甚厉害,只是嘴有些歪,说话有些不兜风,吃饭总掉饭粒子,但老翁很爱说话,只是没人爱听罢了。

这回来了个打听旧事的贵人,老翁很是高兴。

“那年委实有些邪,九月间,那大星陨,这么大的星星,”老翁用手圈个鸡蛋大小,“一个个哗哗地往下掉,就跟下雨似的。我们都说定有不平常的事要发生,随后便听说应在了太子身上。”

谢庸仿佛从老人那歪着的嘴上看出两分某道长的影子。

“当年太子娶太子妃,我是亲见的,太子骑在高头大马上来亲迎……”老翁说起当年太子与太子妃成亲的场面。

谢庸轻咳一声。

老翁顿一下:“哦,哦,贵人是问当年查抄秦国公府的事。秦国公附逆,哪有不抄的?圣人的禁卫如此厉害,秦国公却想以卵击石。国公府整个都被围住了,墙头儿、几个门都打得厉害,刀光剑影,喊杀震天,可把坊里人吓坏了。”

“哦?有殃及的坊间邻人吗?”

“那倒没有,那次来的禁军多,把国公府都围住了,这仗就没散到街曲里去。我听说当年查抄有的府邸,打得满里坊乱窜,那同坊的怕是免不得有倒霉蛋要遭殃。”

“可怎么都说国公府东邻小宅是凶宅呢?”

老翁叹气:“那是因为秦国公的一子三孙都死在了那河边上,惨哪!”

第13章 花厅秘密

男主人失踪,很可能被害了,凶宅传说,最近又有鬼哭,赵家人有日子不敢踏足这后园了,听周祈说要把坛设在那里,面色都有些难看,只赵母是个胆子大的,“我给贵人们带路。”

周祈对众人道:“都去,都去。放心,有我在,便是真有什么,也不能奈何你们。”口气活像九天荡魔祖师下凡。

众人唯唯。

崔熠惯常与周祈狼狈为奸的,虽不知道她这是要做什么,但给兄弟捧场补台定是没错:“如此就全仰仗周将军了。”

崔熠身份最高,又是个混不吝,走在前面,周祈却错后他几步,与赵家娘子卫氏同行。

侧目看看面色苍白、紧紧抿着嘴的卫氏,周祈笑问:“娘子的雅言说得格外好,连我这等好耳朵的都听不出口音。娘子是哪里人?”

“奴从小被转卖,也不知道是哪里人了。”卫氏道。

“哦?那真是身世堪怜。”周祈像个听话不懂听音儿的二愣子,“娘子是在哪里长大的呢?”

“辗转几个地方,在商州待过,在东都也待过。”

“没在京里待过吗?”

卫氏微微顿一下,“也待过些时日。”

周祈再“哦”一声,点点头。

卫氏垂着头,脸似越发白了。

一行人来到后园。周祈举目看看,这里比前次还要萧索,想来是多日不敢有人来的缘故。这花厅,这后门,这菜地……真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啊。

卫氏一福,“贵人做法需要什么,奴去备来。”

周祈刚要说什么,却听留在前院的衙差来报:“谢少卿来了。”

周祈看看崔熠,“如此我们等一等谢少卿?”

崔熠笑道:“也让老谢开开眼。”

开眼……周祈微微一笑,看看卫氏,又看看那花厅。

卫氏再福一福,“贵人做法需要什么,奴去备来。”

周祈嘴角微翘,眼睛中却全无笑意,“不必劳烦娘子。”

她拿着马鞭的犀角柄敲打敲打手掌,轻叹一口气: “我们这一支道派啊,不炼丹,不画符,讲究的是修炼自身道法,身在法随,勇猛强刚,倚仗手中之剑,擒拿鬼怪妖魔,涤荡人间凶戾——”

谢庸转过影壁,周祈止住“讲道”,笑着打招呼:“谢少卿。”

崔熠也笑道,“你来得巧,我们周道长正要做法呢。”

谢庸点头,看看周祈,心里有些替她庆幸,好赖今日嘴边没有吃食渣子,不然刚才的“身在法随,勇猛强刚” “倚仗手中之剑,涤荡人间凶戾”伴着那渣子服用……

周祈不知道谢庸想什么,犹颇有高人气息地负着手转身往花厅方向走,鞭子没有晃荡,而是被卷着攥在手里。

谢庸亦直奔小花厅。周祈略惊诧,嚯,难道心有灵犀了?

身后京兆衙差、赵府人等都跟着,老妪拐杖敲在石子路上似格外响亮。

这小花厅明暗两间,布置颇为简单,也没什么贵重的,但却透着那么点儿雅致。外间一坐榻一小几一长案一鼓凳,几上有笔墨,案上有琴。

周祈手贱,抹一把那琴,一层薄灰。

崔熠亦跟着周祈满屋子乱转,不太明白他们俩对这简陋的地方何以如此上心。

谢庸却只在外间略看了看,便迈步走向里间。

啧啧,小哥儿有点不讲究啊,直往人家起卧的地方钻,周祈腹诽着谢少卿不讲究的时候已经跟了进去。

里面与外间迥异,外间的家什都颇轻巧俏丽,里面则拙朴得多,且都是合着地步打造的,定在地上、墙上。一张大榻,榻上放着小枕屏,是个午睡小憩的摆设。一个书架子摆在墙角儿,上面放了不少书卷。墙上嵌着几个花瓶、花盆,还有石雕戏弄小人儿和一个香炉,整个儿看起来不像花厅,倒像文人的书房。

崔熠顶不爱读书,看见那书架子,皱皱眉,轻声与周祈道:“睡觉就睡觉,为什么要在这里放书?”

突然想起自己上学时候的经历,崔熠了然, “约莫是不看书睡不着。”

周祈深深地点头,不过有的书看多了也睡不着。

谢庸这种读书科考出身的,与这俩货不是一路人,徘徊在那书架前面,随手拿出一卷来展开看看,扭头看一眼卫氏,便把书卷好放在一边的地上,又去拿另外的。

周祈亦回头看卫氏,她脸上全无血色,嘴唇也似在微抖,周祈不再问她什么,走到那书架前,帮着谢庸搬书。

谢庸看她一眼,两人不说话,只把书往地上摞。

衙差也上前帮忙。谢庸道:“小心,里面有善本。”

周祈动作一轻,不由自主回头看看崔熠,你们俩——到底是怎么混成朋友的?

书架搬空,周祈试图抬一抬,又敲那内侧木板。崔熠怎能还不知道他们找什么,赶忙也上前来,跟周祈一起敲打。谢庸却退后,微皱着眉再次打量这屋子。

终于在右下角的地方,周祈敲出不一样来,“这里!”

卫氏坐在了地上,以手捂脸啜泣起来,赵母则双眼冒出精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