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子午(128)

作者:樱桃糕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甜文 悬疑推理 爽文 关键字:主角:周祈;谢庸 ┃ 配角:崔熠 古风谈情破案日常 子夜,多少魑魅出没,魍魉暗行,午时,又是车马络绎,锦绣繁华。在这子午之间,是他们在惩治恶戾凶残,守护人间太平。点击展开

谢庸笑着看她一眼:“坏不坏的倒不打紧, 只怕总这么吃,会吃得肥壮无比,与‘清逸洒脱’相去甚远。”

周祈挑眉,上回他与吐蕃细作打架受伤,自己说只喜欢“清逸洒脱美少年”,他这是还记着呢?忒小心眼儿……

自己选的人,小心眼儿能怎么办?只能哄着呗。周祈上前胡噜胡噜谢庸的肚腹,笑嘻嘻地道:“你便是吃成大肚汉, 也是清逸洒脱的大肚汉,比什么美少年都好看。”

谢庸抓住她的手,笑起来。

周祈却又撩拨他:“上回你去东市摆摊儿,是不是怕我勾搭什么美貌小郎君?”

本以为以他的性子,怎么也不会承认,谁知谢庸竟点头:“嗯。”

周祈:“……”

清清嗓子,周祈义正辞严地道:“有你这样的美色当前,我都能忍得住,何至于去勾搭那些‘庸脂俗粉’?想得忒多!”

谢庸越发笑起来,阿祈这张嘴啊……

周祈亦笑了,嘟囔道:“醋郎!”

谢庸拥着她,低声笑道:“醋郎便醋郎,我本来便爱酸爱辣。”

两人腻歪半晌,周祈笑问:“这阵子也没什么事儿,回头儿再一块去东市摆摊儿吧?”

谢庸一口应下来。

这阵子也委实闲,那连环杀人大案似是把这几个月的“凶气”都吸走了,城里一片太平景象,京兆差捕们最多逮个小偷小摸卖假药的,周祈这边报上来的也是张家长李家短王二麻子媳妇与人通奸之类的事。

这样的太平景象一直持续着,过完七月七,又过了中元节,出了七月进了八月,天渐渐凉爽起来,眼看眼就到了中秋,周祈谢庸摆了多少回摊子,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中秋三日假,周祈倒比平时还忙些——秋高气爽,多有出门游玩儿的,人一扎堆儿,就容易出事,曲江、乐游原、各大寺庙道观都需得巡查着些。

但到底这不是上巳、端午、重阳,更不是上元节不禁夜,没到倾城出动的地步,又有之前谢庸建议京兆推行的义勇巡逻、张贴告示等节日举措,干支卫这边只注意着些就好。

过完三日假,按照惯例,周祈与崔熠在京兆府一起处理节日报上来的案子,两起失踪案,一起盗窃案。

盗窃案不大,一个胡商家里丢了些银钱。其家不远处是间赌坊,看那急匆匆瞻前不顾后的盗窃痕迹,周祈与崔熠猜极可能是堵红眼的赌徒做的,便让人去赌场查探。

失踪案,一起是永崇坊一个扈姓小娘子,十六岁,八月十五午后与其妹一同出门去乐游原,在那里遇上了拐子。据其妹说,自己被人拍了一下肩膀便只觉如堕云雾,似乎听到人说“跟我走”,她便要跟着走,却又觉得不对,等醒过神儿来,其姊已不知去向。

又有一起,失踪的是城郊一个商娘子,八月十五吃过早饭说是在门前走走,便不见了——这商娘子是个怀胎八月的孕妇。

周祈与崔熠道:“你去其家细问那扈小娘子之妹。我觉得这里面有蹊跷,几时拐子这么挑了?姊妹花都晕了,却只拐走一个?还有这拍一下就如堕云雾、半晕不晕的药……有点邪乎,我只在街头巷尾的传说里听过,可从没见过。”

崔熠问:“我去扈家,你呢?”

“我去城外这商娘子家。”

“成!”

崔熠带着绝影的卢,周祈领着陈小六,一个朝东,一个朝西,分头走了。

这失踪的商娘子在城西北八·九里处的王家庄上。

说是庄,其实颇大,倒似个镇子,庄外种了大片大片的果树,桃杏已经过季,便是梨子、枣子也已经在节前收了,只剩下枝干叶子,从远处看去,一片绿意。大约因着离城近,又或者这大片果树的缘故,庄中颇为富庶繁华,倒似比城里最南边诸坊还要像样儿些。

进了庄子,打听着,来到这报案的人家。这家三间青砖瓦房,修建得颇体面。

商娘子之夫,姓王,叫王十二,是个身材高大、相貌憨厚的汉子,约莫三十上下。

坐在王家堂中,周祈让这汉子说说始末。

王十二沉着脸叹口气:“她有八个月身子了,稳婆说再有一个多月就生了。八月十五早晨吃过饭,那边瑞清观跟净明寺的道士和尚送了供果儿来,她收了供果儿,一块给了压篮钱,说在屋里坐着闷得慌,去门外树下坐坐走走。等我伺候我娘吃过药,再出去,便不见了她。”

东边屋里传来虚弱的咳嗽声。

“这是令堂?”

王十二郎再叹口气,点点头。

第123章 和尚道士

“道士和尚的供果儿只送与信众。这又去道观又去寺庙的, 是为了给令堂禳灾去病, 还是——” 这院内堂中没有半点孩童存在的痕迹,这汉子都这个年纪了……

果然,王十二沉默半晌:“去寺庙道观,都是为了求子。”

周祈点头。

汉子黑红的脸膛似越发红了,他垂着头道:“我命里子孙运不济,与前室娘子成婚四五年没有孩子,她一病死了, 我又续娶了如今的这个,进门两年也没有动静儿。”

周祈点点头,等他接着说。

“她也急, 岳母出主意说让去求神拜佛……我本不……但我娘这样儿,我兄长没得早, 家里这一辈只我自己,我没个子孙后代, 我娘去了也闭不上眼, 我就……她好赖算是怀上了。”

王十二说得磕磕绊绊,但周祈是个遍知各种民间传说、见惯各种阴私之事的,她听懂了——名为求神拜佛,恐怕是去寺庙道观借种了,这“奸生杀”……

周祈再次打量这壮实汉子:“是‘菩萨佛祖’管得用还是‘天尊真君’管得用,知道吗?”

王十二抬头看周祈一眼,周祈看着他。王十二又垂下头,以双手捂面, 半晌方闷声道:“不知道。知道有什么用?”

周祈道:“若尊夫人不出事,自然是没什么用,稀里糊涂过着就好,可如今,最好还是明白点儿。”

“道士——道士吧?我问过她两回,她都说去了瑞清观。”

“王郎君似有些犹豫啊……”

“那净明寺与瑞清观离着不很远,这些年香火都不如道观,可前年来了个相貌挺好的和尚,叫定慧,自他来了,庄子上娘子、小娘子们便都爱去寺里烧香了。可我问她,她只说不是。”

又问了几句,周祈便让王十二带她去他们的卧房看看。

卧房内还算干净利索,只除了被窝儿还摊着。床帐子却拢住拴得好好的,系绳打着蝴蝶结子。想来这两日王十二郎只胡乱睡下,连帐子都没往下放。

周祈站在床边,看向床内悬着的香囊:“这是——”

“里面放了香灰丸子,说是从观里求的,能宁心安神,能保胎,能做什么的。”

周祈解下来,闻了闻,又打开看了看,没有再系回去,反而给了陈小六:“这个算是证物,我们带走了。”

王十二神色一变:“证,证什么物?果真是那帮道士?”

周祈没说什么,离开床榻,走到临窗案前。案上靠墙支着一面小铜镜,又有一个妆匣,匣子没盖严实,露出一点簪头儿来。周祈打开妆匣看看,把那匣子扣严实了,目光又扫过旁边衣架杆子上随意搭着的两件家常夏布女子衫裙,最后落在墙角柜子上。

周祈走到柜子前,打开盖子,里面是些衣物,最上面是个钱袋子,衣物有翻动痕迹,但不算乱。周祈扭头问:“这是王郎君你翻动的?钱袋中是尊夫人私蓄?钱少了吗?她可带了钱出门?”

“是我翻的。”王十二垂着头道,“那是她嫁妆压箱钱。她随身荷包里约莫有点钱,不多。”

“妆匣子你看了吗?她可带了值钱首饰?”

王十二摇头:“没有,她两支银钗子成天戴着,没有旁的。”

周祈点头,用眼睛在屋内又巡一圈,才带着陈小六出去。

王十二再问:“贵人,她不见了,到底是——”

“莫急,我们找找看吧。你之前可去这寺庙、道观中问过了?”

王十二低下头:“没有。”

怕丢人?周祈看这魁梧汉子一眼,走了出去。

出了王家门,陈小六掏出那香囊又闻了闻:“这玩意儿有什么古怪?”

“没闻出檀香味儿来?”

陈小六再闻:“是有点檀香味儿,怎么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