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子午(12)

作者:樱桃糕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甜文 悬疑推理 爽文 关键字:主角:周祈;谢庸 ┃ 配角:崔熠 古风谈情破案日常 子夜,多少魑魅出没,魍魉暗行,午时,又是车马络绎,锦绣繁华。在这子午之间,是他们在惩治恶戾凶残,守护人间太平。点击展开

昨日从吏部徐侍郎那里打听着,自己的考绩在“上下”和“中上”之间,别看只差一等,那可是天差地别,“上下”属于上等,是能吏范畴;中等就不行了,上一任京兆尹就是得了一个中上,第二年被人参劾过于庸碌,贬去边远之地当别驾养老去了。

郑府尹觉得自己完全还能为朝廷再发光发热二十载,不用养老!

听的卢说郑府尹要审方斯年,周祈扔下笔,拿起马鞭便往外走。

她到时,因要去传常丹娘,堂审还未开始。

偏厅里,郑府尹、崔少尹正在喝茶,自然还有谢少卿——因此案已经由失踪案升级为命案,大理寺便正式开始介入。

周祈跟三位行礼,然后在谢少卿下首坐下,仆役也给她端上茶来。

周祈尝一口,笑道:“呦,剑南蒙顶?好茶!”

郑府尹皮笑肉不笑,“要不说周将军有福呢,我这茶才开筒,你闻着味儿就来了。”

亥支与京兆府虽不对付,但惯常郑府尹自矜身份,对周祈顶多是冷淡些,今儿个——想也知道,是让过年逼得。

周祈突然心有戚戚焉,“我跑过来却不为府尹的好茶,是焦躁这赵大案还有无头男尸案。”说着叹一口气。

这口气委实叹得真情实感了些,郑府尹一怔,不由自主地便点了点头。

谢庸看周祈一眼,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盏,用盏盖刮刮茶粉,浅浅地饮了一口。

崔熠则歪着头皱着眉揉下巴——这揉下巴的毛病不知道是他自产的,然后传给了周祈,还是总与周祈混着跟她学的。

一盏茶喝完,刚又续上,衙差来报,常丹娘带到。

郑府尹站起来,呼一口气,对三人道:“走吧。”

周祈打量这方斯年,长得确实颇为体面,一双凤眼,与谢少卿有点像,身上一袭桂布长绵袍,虽有些脏了,又有许多褶皱,但也能看出来是新做的。

“方斯年,你本月初三晚间在哪里?做什么?”郑府尹沉声问。

方斯年有些懵的样子,皱着眉想了想,“禀府尹,某最近晚间都攻读诗书至二更天,然后便睡下,初三晚间便是如此,并没什么特别的。”

“可有人证?”

方斯年摇头:“某租住在朱公宅子之东亭间,这里别有小门通到街曲中,某又无奴仆,故而没有人证。”

“那你可识得升平坊赵大郎?”

方斯年抿抿嘴,“认得。”

“哦?说说。”郑府尹眼睛里冒出精光。

“那赵大以买卖花木为业,略有薄财,是个吝啬刻薄的性子。”

“你如此说赵大,是因为争风吃醋吧?”郑府尹冷笑。

方斯年行礼:“某只是据实回答。”

“听说你曾为那个叫丹娘的妓子与人争斗?”郑府尹再问。

方斯年再抿嘴。

“说!”郑府尹拍起惊堂木。

“是那人辱我寒酸,说我这样的一辈子也中不了,我才与他打起来的,丹娘等以为是……”

堂上几人都懂了,丹娘和杨氏纯属误会,为丹娘颜面,也或者为在丹娘面前卖好儿,这方斯年顺水推舟没有解释。

郑府尹皱皱眉,这也不能说明他不会因吃醋以及无钱为丹娘赎身而杀害赵大……正待再说什么,却听这方斯年道:“不知府尹为何拘了某来?又为何问这么些古怪问题?”

“古怪?”郑府尹道,“那赵大腊月初三晚间死在了平康坊东回北曲,你有重大作案嫌疑!”

方斯年面色一变,“那赵大为人吝啬刻薄,兴许是得罪了人才被杀的,如何扯到某身上?”

“我问你,你是否与他争赎丹娘?”

方斯年面色难看,紧紧抿着嘴。

“我再问你,你一直穷困潦倒,你身上这件桂布绵衣要价值近万钱,还有脚下的新靴子,”郑府尹一挥手,衙差端上一套书来,“这是从你住所搜出的《山云亭诗集》,如此之新,如此之全,在东市书肆买,总要两万钱。你从何处得来这些钱财?”

方斯年张张嘴,又闭上。

“哼!你可别说是你卖字画遇上了什么大主顾!”

郑府尹气势如虹:“你分明就是与那赵大争赎丹娘,却又凑不够赎身钱,便起了杀心;杀人抛尸之后,顺手拿走了他的钱财,你的新衣和书便是物证;你是个书生,于拿刀杀人不甚在行,故而赵大尸体伤口处有犹豫痕迹,此为勘验之证。桩桩件件都指向你,你还想抵赖吗?”

方斯年面色甚是难看,犹豫再三,伸手探入怀中。

几个衙差赶忙上前,挡在郑府尹、谢少卿、崔少尹和周祈等人前面,喝问方斯年。

郑府尹挥手:“哼,他还敢刺杀吾等不成?”

方斯年却只掏索出一个荷包来,然后双手举着呈上。

“这是何物?”郑府尹问。

“这便是某钱财的由来。丹娘把她积攒的财物交给我让我质押典卖,再另凑些,与她赎身。我凑不齐钱,”方斯年满面愧色,“后日就是著名的山云亭诗会,府尹自然知道,那于我等士子何等重要,我用丹娘的钱买了礼物送出去,好赖混了一张入门帖子,又买了书和衣物,想着在诗会上博些声望……”

周祈与对面的崔熠互视一眼,用妓子给的赎身钱为自己博前程,嘶——果真负心多是读书人吗?

衙差拿过那荷包,先看了有无危险之物,然后放在托盘上,呈给郑府尹。

郑府尹从荷包中倒出一对银嵌绿宝石耳坠子,并一张典质文书。

“那些我算着就够了,这个是她心爱的……”

郑府尹面沉如水,挥挥手,让人带方斯年出去,然后把这荷包传给谢庸、崔熠和周祈等看。

谢庸看一看:“妓子们或会学些吹拉弹唱歌舞诗画,却不会学针黹管家,除了那些半路被拐卖的和罪臣家眷们,妓子们少有精于此道的。这荷包虽能看出是精心缝的,但仍显粗糙,当确实是丹娘的。至于那典质之物,去上面的质库查一查便知,而这些东西要辨别是否是常丹娘的,亦容易。”

郑府尹点点头。

“那方斯年不是傻的,应不会在这种一查便明了的事上撒谎,他这财物来源当是真的。”

郑府尹再点头:“还是让人去核查一下这典质之物吧。”

崔熠答“是”。

“即便排除劫财,也不意味这方斯年就没有杀赵大。他用了丹娘的钱,拿什么给丹娘赎身?若赵大来赎丹娘,丹娘绝望,把这事吵嚷出去,他方斯年可就斯文扫地了。前头他可是为了一两句话便与人动手的……”郑府尹确实是个能吏,脑子很是清楚,“且,也不能排除丹娘与方斯年伙同作案之嫌疑。他们杀了赵大,自然害怕,丹娘自然想赶紧赎身离开……”

本来因为这横空出世的荷包,郑府尹有些沮丧,这时又振奋起来,“带丹娘!”

丹娘小家女出身,做妓子也是北曲的妓子,没见过什么达官贵人,一到堂上就软了,郑府尹根本不用恐吓或诈她,便全招了——与方斯年所言一般无二。

“奴的钱便是方郎的钱,把这些私房给他,也让他少犯些愁。”丹娘道。

“这事,前次谢少卿等在平康坊问你,你如何不说?”

“奴怕家母知道……她若知道我私存了钱财,又付与方郎,定会打死我。”

听她口口声声方郎,郑府尹突然生出些恻隐之心来,若这丹娘所言属实,知道方斯年把那钱都挪用了……

然为离间他们或可早日破案,郑府尹还是道:“你可知道方斯年把这些东西典当了,花用在什么地方?”

……

然而即便再诈,也没得到他们共谋杀害赵大的证据。

郑府尹颇感失望,再挥挥手,让人把丹娘也暂时收押——目前方斯年仍是本案最大的嫌犯,而丹娘也脱不了帮凶之嫌。周祈本觉得拘押丹娘有些过了,但想到杨氏和众妓馆的手段……周祈又把嘴闭上。

周祈等因之前注意到那抛尸现场的空荷包并赵家凶宅疑云,本就对方斯年是凶手存有疑虑,所谓希望越小,失望也就越小,故而倒不似郑府尹这般失望——只是,这尸体到底是不是赵大?凶手又是谁?

崔熠自带人去查典质之物,谢庸与周祈并排骑马往回走。

看看将行至正中的日头,官员们马上就要放班了。周祈问:“谢少卿还回部司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