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子午(106)

作者:樱桃糕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甜文 悬疑推理 爽文 关键字:主角:周祈;谢庸 ┃ 配角:崔熠 古风谈情破案日常 子夜,多少魑魅出没,魍魉暗行,午时,又是车马络绎,锦绣繁华。在这子午之间,是他们在惩治恶戾凶残,守护人间太平。点击展开

周祈有些不好意思,不过,馋嘛,是吧……周祈夹过来,笑着道声谢。

谢庸看她一眼,也翘起嘴角,“还吃哪一个?”

“栗蓉的吧。”

谢庸点头。

唐伯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却又不好笑得明显——周将军到底是女郎,怕她脸皮儿薄。大郎这般榆木疙瘩的样子,原来也会疼小娘子……

罗启和霍英对个彼此都懂的眼神儿。

周祈得谢美人儿照顾,几种粽子都尝了一遍,周祈觉得还是豆馅儿的最好,细腻,香甜!

唐伯笑道:“听说南边儿人吃咸粽,里面放鸭蛋黄、放腊肉,我琢磨着兴许也好吃,我们明年也包一些。”

周祈点头附和道:“定然好吃。”

唐伯又让周祈尝一尝自己腌的咸鸭蛋。

周祈拿一个,敲开大头,还未用竹箸去抠,黄中带红的蛋油儿已经冒了出来,周祈赶忙连白带黄儿挖了一箸子。

精通厨艺的人,果然做什么都好吃。唐伯腌的咸蛋蛋白软,又不很咸,蛋黄儿香、细致、油儿多,比赵家粥铺子的还要强一些。

咸蛋与粟米粥是绝配,周祈一边吃咸蛋,一边喝粥。

“不爱吃蛋白便放着吧。”谢庸轻声道。

“唐伯腌的不一样,蛋白也好吃。”周祈眯眼笑道。

唐伯笑道:“周将军爱吃咸蛋黄儿,那回头我们做几样儿蛋黄菜吃。把鱼肉用油煎了,再另起锅,蛋黄儿摁碎炒到起沙,把之前煎好的放进去,这么一拌一滚就行了。不用鱼,用虾、用鸡肉都好,若是爱吃素,就用茄子、芋头、豆腐之类。”

一听就好吃,周祈笑着道好。

罗启则看向周祈的鸭蛋壳,想着若不是自己三人在这里,阿郎会不会与周将军分食鸭蛋。男人啊,哪怕是阿郎这样肃然的,一旦肉麻起来,啧啧……

一起吃过朝食,周祈、谢庸便一起出门儿去曲江——其实谢庸可以晚去,他是去赴午宴的。今上还年轻一些的时候,每年端午曲江边儿百舸争渡,都带着朝臣们去江边观舟,看完自然有大宴,如今百舸争渡还有,宴也有,皇帝却极少去了,多数时候只让几个大王代去。

因下雨,周祈蹭了谢庸的车,自己的马拴在车辕上。

坐在车里,周祈与谢庸胡扯,说起端午节种种传说。

端午从来称“恶日”,故而这一天要门悬艾草、身佩长命缕和艾符、饮雄黄酒以辟邪驱恶。又有传说,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会害死父母。周祈说的不是什么父母将五月五日出生之子抛弃,结果孩子是大孝子之类教化故事,她说的是水鬼拿替身儿。

“据说端午这一日多有水鬼出来寻替身儿。它潜在水边儿,若有那八字不好气运不旺的涉水,它便拉住其腿脚,使其不得动弹,即便那人会水,多也不得救。”

“但这世间总有格外胆子大又不信邪的人。说有一个人,听说某一条沟渠每年都会淹死人,一晚,他喝了酒来到这水边儿,扯开嗓子开骂,”周祈学着粗汉的声调,“‘那水鬼,你出来!你个脸都泡浮囔的货色!只会躲在水底吓人,你出来与某干一场!’”

“那水面平平静静的,没有半点动静。粗汉胆气越发壮了,骂骂咧咧个不停。他喝醉之人,到底不谨慎,一时得意,来到水边,哪知一脚踩空,掉在了水里。”

谢庸只含笑看着她。

“汉子会水,奈何被水草缠住了脚,他如何也蹬不开,便曲身去解。他脚下成团的水草浮开,露出一张苍白白的脸来。那脸对他一笑,说道:”周祈微垂着头,略凑近谢庸,诡异阴森一笑,“‘你看我的脸泡浮囔了吗?’”

谢庸抿嘴。

周祈哈哈大笑。

谢庸手指微动,到底只是攥上,也笑了。

待周祈笑完,谢庸从袖中拿出一把短剑递给她。

周祈诧异,接过来看,这把剑不过一尺多点儿长,刀柄花纹古朴,像是个老东西,蟒皮剑鞘却极新,应该是新配的。周祈拔开,剑身寒光闪动,带着些宝刃特有的肃杀气,“好剑!什么来历?”

“不晓得来历,在东市遇见的,觉得你会喜欢。”谢庸微笑道。

他一向爱逛的是书肆,哪会随意“遇见”,自是专门备下的礼物。

“其实我不大——”周祈抬眼,对上谢庸的目光。谢庸虽还微笑着,眼中却带着一点伤心,甚至还有一点委屈巴巴,周祈心头一紧,这拒绝的话便说不出口,“那就多谢谢少卿啦!”

谢庸眼角儿又翘起。

周祈有些悻悻,谢少卿真是好本事,还学会撒娇耍赖了……

谢庸越发笑了。

周祈目光避开他的脸,看向剑柄上拴着的五色丝缕,在心里嘲笑他,人家旁的郎君送小娘子都是送串了金玉的长命缕,我们谢少卿送拴着剑的……

到了曲江,周祈穿蓑戴笠,自去与她的人会合,谢庸则去曲江亭略坐一坐,过会子再去芙蓉园。

与往年端午节比,今年的曲江边儿简直可算萧索。虽然脚下泥泞走得艰难一些,但人少,周祈巡视起来倒比往年轻松。尤其午时舟船竞渡之后,官员们自去参加大宴了,出来玩的百姓则不少都早早回去了,周祈还能得空儿歇歇脚,喝碗饮子。

大宴没有皇帝参加,散得也快,刚过未正,朝臣们便走出芙蓉园各自上马上车。

周祈在芙蓉园门口不远处,一眼看见谢少卿,谢庸对她一笑,接着微侧着头,听李相公和王寺卿说话。把两位老叟送上车,看他们走了,谢庸又看一眼那边不知道与两个禁军将军在说什么的周祈,收伞登车。

上了车,撩开车窗纱帘往外看,阿祈张着嘴,笑得很是肆意,旁边两个将军满脸无奈,谢庸笑了。

这些朝中朱紫大臣散了,江边越显冷清。周祈带着自己的人骑马围着曲江边又绕一圈,巡至曲江亭时,目光扫过一辆眼熟的马车,转眼去找,亭子里却只有罗启。罗启笑着对周祈挥挥手,周祈亦对他挥下手,没有停留,接着沿路巡视过去。都转一遍,已经是申时了,周祈挥手,让兄弟们都散了。

周祈骑马走回曲江亭。

罗启笑道:“阿郎在江上钓鱼呢。”

周祈“哈”一声,扭头,一叶乌篷小船漂在江边不远处,船上有个与自己一样披蓑戴笠的正在垂钓。

周祈也把马拴在亭下,笑着往江边走去。

“敢问可有巨口细鳞花背鲈鱼卖?”周祈喊。

“没有,只有两条巴掌大的小鲫鱼。”谢庸回道。

周祈笑起来,谢少卿鱼运不佳啊。

艄公把船慢慢摇到岸边接上周祈,又慢慢摇回江中去。

周祈也与艄公借了个杆子,把饵甩出去,坐在谢庸身边一起钓鱼。

周祈刚才还笑话谢庸,却不知自己鱼运更差,反倒是谢庸时候不大钓上一条二三尺长的厚鱼来。

谢庸笑道:“够给你晚间做蛋黄儿鱼的了。”

周祈看看那条拍打尾巴的大鱼,点点头。

“阿祈,若有一日不做官了,我们在这山水间当个打鱼人也挺好。我钓了鱼,晚间给你做,你想吃什么口味,便做什么口味,蒸的、炖的、片鱼脍、做鱼丸……”

周祈扭头看他。

谢庸对她一笑。

周祈强移开眼睛,看向江面儿。突然她手中一沉:“咬勾儿了,咬勾儿了!”

第97章 溺亡商人

周祈咋呼得热闹, 却只钓上一条两寸长的小鲫鱼来。她摇摇头, 把鱼摘下来又扔回了水里,“看来今日鱼运着实不佳,或者是我与曲水八字不合,改日我们叫上小崔一起去渭水边儿钓鱼,广运潭那边若不是乱腾腾的,去那边儿也使得。”

对周祈的顾左右而言他,谢庸只是一笑:“好。”

周祈接着胡扯:“其实要说鱼傻鱼肥, 还是兴庆宫里的,只是你一个大理寺少卿,去偷钓宫里的鱼……哈哈哈……”

谢庸随着她胡扯:“若因此被御史参奏, 我兴许能得个‘鱼少卿’的美名。”

“哪能就让御史知道了?你在龙池中间山林子那儿钓,保管谁也不知道……”

两个人闲聊着, 忖度着时辰,收了杆子, 艄公慢慢把船摇回岸边儿去。

周祈侧头看一眼谢庸, 他戴着斗笠,这样的斜风细雨中,颇有两分落拓散漫之感。对两人之事,他若直来直往求亲或是死缠烂打,周祈也便硬起心肠干脆推拒了,他这样偶尔流露出些情意,又一副“不急,反正岁月还长”的样子, 周祈就有些不知该如何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