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我千秋(98)

作者:行烟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大平王朝第三部。“她性贪如狼,无情,背义,这样一个女人,你连面都未见过,竟然为之所动?”“这样一个女人,正该配我。”点击展开

卓少炎抿了抿唇。

江豫燃伸手,捡了根树枝,挑了挑她跟前的炭火。火星飞起,一跃而熄,猩红的亮光在他黑亮的眼中留下印迹。

“豫燃。”

“唔?”

“云麟军在你手中得以壮大如是,我很高兴。”

江豫燃没有吭气。半晌后,他的眼眶悄无声息地变红了。又过半晌,他才闷声答说:“今能再于卓帅帐前听令,末将也很高兴。”

卓少炎像是没察觉到他的异样,又问:“你与惟巽如何了?”

江豫燃抹了把脸,说:“惟巽被贬黜后,沈将军又为她在兵部谋了个低阶的差遣。我北上镇边,她留在京中。”

“你二人一直未成婚?”

“末将领兵,心中有愧。”

他的回答耿直而赤诚。这愧,是对当初战亡之袍泽,是对如今他麾下之云麟军,更是对眼前的卓少炎。

这是他的选择,卓少炎没有置喙。

她只是道了句:“付一心予一人,是什么感觉,我如今懂得了。”

江豫燃闻此,想起当初他答她所问时说的话,不禁沉了沉眉。但她不多说,他便也不多问,一如过去从前。

炭渐渐变冷了。

卓少炎道:“身上可有舆图?”

“有。”江豫燃利索地摸出一卷来,在地上平摊开。

天色已暗,舆图上的画与字很难看得清。可这一条疆线,这一片河山,早已牢牢地烙在他们的心底,再没有别的东西,能够比脚下踩着的土地更加让他们熟悉。

江豫燃捏了两块小石头压在舆图边角处,不假思索道:“卓帅此番调兵,是欲北进?计如何分兵,走哪几条道?”

卓少炎看了他一眼,“不去北边。”

江豫燃愣住,“……那去何处?”

“哪里都不去。”

……

云麟军的这五万三千人马,经由卓少炎慎而严密地部署,在戎州以东、豫州以西的地界内,撑起了一道长达百里的坚固防线。

这支军队,驻扎在英王封地内,一步不北进,一步不南退。

消息经大平兵部探报,传回京中。

沈毓章阅罢此报,沉默地看向英嘉央。后者则有些不解,问说:“少炎此举何意?”

卓少炎是何意,沈毓章几乎是在看到这消息的当下便明白了。

他不必再多虑,不必再犹豫。

因她已替他做出了决定。

沈毓章起身,踱了数步,站定,“今云麟军半数兵力被她抽调,云麟军主帅、我大平北疆最能征之将领被她留在身边,朝廷和兵部若计北伐,还能拿得出什么像样的兵马?她以麾下兵马做长防,若朝廷果真发兵,则要先过得了她这关。如今她战功、名声皆赫赫,朝中有谁敢与她沙场对阵而言不败?”

这是釜底抽薪,这更是陈兵以谏。

她此举是为了什么,或是为了什么人,答案呼之欲出。

沈毓章冷着面孔转回头,看向案上搁着的一封未拆书函。书函发自卓少炎,同兵部的消息同时被送到京中。

此刻,他不用去读这封书函,也能想见上面写着什么。

英嘉央伸手取函,拆开后匆匆一阅,蹙眉,抬眼,递向沈毓章。他不得不接过,勉为其难地低眼去读。

这封信十分的短,只有八个字:

“毓章兄,何不藏干戈。”

沈毓章捏住信笺。

这八个字,足以体现出她的决意,她的气魄,她的深情。

而她的深情,令沈毓章无言而震撼。

倘若那个男人真的死了,这便是他的遗志,而他的遗志,她欲来竟。

……

在卓少炎衣不解甲的第十六日,沈毓章的回信送到了她帐中。

回信同样十分的短:

“干戈既藏,吾妹可归国矣。”

卓少炎阅罢,轻牵嘴角,将信原封不动地收好,装入一只用来收存家信的小匣中。她转身,向前来禀事的顾易道:“今日一切如常?”

顾易点头,“五日前派出去的探马回报,南北百里之外皆不见大军踪迹。”

云麟军在此,不进不退,为的是南防大平、北防大晋。而今大平终未出兵,固然可以令人放下心来,然大晋至今亦无所风动,则不得不令人生疑。

顾易将心中疑惑诉出,却未得到卓少炎的回答。

她凝神细思,缓缓问道:“顾兄。……他已死了几日?”

顾易一怔。此事是他自以为的忌讳,这些时日以来从不敢在她面前主动提起。眼下被她突然问起,他无所防备,竟毫不委婉地照实回答了。

卓少炎听后,表情未变,只是道:“好。”

外面春日暖煦,金丝沿着四下揭起的帷幕下方铺落进来,她整个人沐浴在这阳光中,犹如一块化不开的冷冰。

顾易欲退,恰有江豫燃身边亲兵来报事,他便略停了停。

士兵疾跑而来,还喘着粗气,入帐后行过礼后便急声道:“禀殿下,望楼哨岗方才察得东北方向有一彪人马正向我军驰来,江帅请殿下前去看看。”

“所擎军旗为谁人之部?”

“未见军旗。”

……

江豫燃等在距离望楼半里处的小丘上。

待卓少炎一到,他便引臂遥指,皱眉道:“卓帅看,不知何处来的人马,数量不多,但驰速甚疾,直冲我大营而来。”

不多时,那支军队便从模模糊糊的细小黑点,逐渐变成了清晰可辨的人马身影与铁蹄尥起的阵阵沙尘。

卓少炎目不转睛地看着那支人马。

直待战马铁蹄踏入射程之内,她道:“放箭。”

江豫燃二话不说地下令,早已准备好的千名弓弩手箭矢齐发。箭阵犹如锐利密网,照着驰来人马的身前毫不留情地飞劈罩下,铁镞凿地,骇得奔行在最前方的战马纷纷受惊,扬蹄长鸣,人马一时大乱。

乱不多时,阵脚自稳。

有一面军旗被自阵中高高擎起。

江豫燃看清,一震。他飞快地转头去看卓少炎,见她像是出神一般地,目光随着野风一道,顺着那面旗帜而上下卷动。

那些人马不再进一尺一寸。

少顷,风渐弱,军旗渐平渐落。

一个男人披着将甲,从旗后一步一步地踱至阵前。

“谢”字军旗下,他持刀纵马,转瞬间亦遥遥探目望来,隐隐约约地,似乎露出了久违的一点笑意。

在江豫燃视线所及处,卓少炎周身的冰层毫无征兆地开始融化。

阳光打在她的身上,可这光芒却极黯淡,因那冰层融尽后,在她空空如也的心口处,一苗埋抑已久的火种被猛地引燃,由它爆发出的光芒竟百十倍壮烈于阳光。

然后江豫燃听见了雪崩的声音。

她冷静理智的外表被撕裂,她镇定多谋的神智被摧毁。

她整个人由内而外地飞速坍塌,又由外而内地飞速重塑,最后她以像是着了火一般的嗓音问江豫燃:

“来者何人?”

“谢淖。”

第73章 柒拾叁

江豫燃奉命,开辕门,将这一小股人马收入营中。事毕,他至卓少炎中军帐前复命:“卓帅,都已安排妥当了。”

中军大帐内,卓少炎道:“知道了。”

江豫燃将退时犹豫了一下,复进前两步,想开口时又再度犹豫了一下,像是苦于不知该怎么说话似的。

“还有事?”卓少炎问他。

江豫燃反复犹豫之后,最终还是放弃进言,摇头后行礼告退。

去中军大帐约三十丈的地方,江豫燃碰上了急匆匆往这边来的郑至和。后者抱着医箱,低头疾行,险些一头将他撞上。

江豫燃将他一拦一扶,皱眉,“郑太医。”

郑至和看清人,拾袖摸额,“下官一听传,半刻都不敢耽搁地就赶来了。江将军,下官可是晚了?”

江豫燃摇头,朝不远处的一处兵帐扬了扬下巴,为他指明道路,“那边。”

“诶,好,好,下官这就过去。”郑至和忙不迭地谢过他的好意,足下生风地向那兵帐走去。

江豫燃看了一会儿那背影,然后叹了一口气。

至今日,他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为何中军大帐旁一直按卓少炎的要求留着一顶空帐,为何卓少炎从晋煕郡南下时没带一兵一马,却偏偏将医术精湛的郑至和一日未漏地带在身边。

当时,箭结网,军旗起。

卓少炎一问,江豫燃一答。

上一篇:岁岁终相见+番外 下一篇:青禾夫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