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我千秋(72)

作者:行烟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大平王朝第三部。“她性贪如狼,无情,背义,这样一个女人,你连面都未见过,竟然为之所动?”“这样一个女人,正该配我。”点击展开

他本以为在儿之前,他更是臣。君父对儿臣,该当如此。

可他或许错了。

“是因那谣言,固非谣言?”他在冷冷笑罢,又怔怔地问了一句。

今若要皇帝在他二人之间杀一个,死的必定会是他。原因无它,唯他不是皇帝亲生的罢了。

文乙叹息:“四殿下。”

他眼中的那层冰一点一点地消融,水雾模糊了他面前的皇城风雪。

他五岁丧母。从五岁到十五岁,他在这宫中如履薄冰、谨慎图强,却因文武出众、屡受父皇嘉赏而为众兄弟们嫉恨在心,于人不可见处遭过的苦数不过来。可他从未深思过,其实那些苦,竟都不算是什么苦。

这天下谁想要他的命他都可以不惧,除了一人。

这人便是他的君,他的父。

他抬起一条胳膊,仓促地将脸埋在袖中蹭了两下。然后他目光复杂地再度看了一眼文乙:“若非我幼时曾多蒙文总管相助,今日我必不肯轻信文总管所言。”

他又问:“文总管,为何要屡屡助我?”

文乙回看他一眼,目中浅露悲怜,没答他此问。

然那一抹浅浅的悲怜之意,却令他瞬间忆起了当年。

……

当年他不过五岁。母妃寝宫外,人来人往,个个面色惶怖。他懵懵懂懂地用小手扒住门板,想要往里面望一望,却被人不当心撞了一下,跌倒在地。

“四殿下。”有人声音和蔼,从一侧将他扶起来。

逆着光,他对上一抹悲怜的目光,不知怎的,这目光逼出了他不敢对旁人露出的、莫大的委屈及害怕。他揪着这人的衣袖,在这人的臂间大声哭泣,边哭边道:“他们都说,我娘亲没了,我、我……”

这人叹息了一声,摸了摸他的头,教他道:“四殿下,哭得好。一会儿宁妃娘娘会过来,殿下一旦见到长宁公主,就像这样去抱住公主哭。只有把公主哭得心疼了,殿下往后在这宫中的日子才会有倚仗,才会不被人轻易欺侮。”

见他只顾抽噎着,这人又嘱咐了一句:“殿下,可记住了?”

……

那年,十二岁的长宁跟随协理六宫事的母妃来到昌庆宫中。宁妃嘱她在外等着,自入内去提问宫人。

“姊姊……”

男童带着哭腔的声音侵入长宁耳中。

在她还没反应过来时,怀里就撞进来一个小男孩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将她震得心口阵阵发酸。

小男孩儿把头埋在她腰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姊姊,他们都说,我娘亲没了……”

他的两只小手死死地抓着她的衣裙,无论旁边的宫女怎么劝掰都不动,仿佛她就是他唯一可以倚靠的亲人一般。

长宁怔然片刻,伸出两只手,将他抱住。她轻声哄他道:“四弟别哭,还有姊姊在……”

这时候,宁妃提了宫人出来,见状蹙眉。

在她开口责问前,长宁已出声恳求道:“母亲不是一直想要为我生个弟弟么?不如把四弟领回宫中,正好陪我一道读书玩耍,可好?”

宁妃犹豫着,上下打量紧紧抓着长宁不肯松手的小男孩。

“宁妃娘娘。”不知何时,文乙出现在她身旁,目色平和地道了一句:“四殿下前日的课业,被陛下当着几个皇子的面夸称了好些句。”

宁妃看了一眼文乙,目光旋而又对上长宁且求且娇的神情,颔首道:“便领着你的四弟一道回宫罢。”

长宁欣然谢恩,低头看向他。

他的一张小脸上挂满了涕泪,小手被长姊轻轻牵住。不多时,一张透着淡淡馨香的帕子落在他脸上,她一面温柔地替他拭面,一面道:

“四弟是我戚氏的好儿郎,不哭,不哭。”

第52章 伍拾贰

“四弟。”

长姊的声音传入他耳中,带着些许问探,又带着些许关心。她自外归来,尚未更衣便来看他,必是因听人说了什么。

戚炳靖缓慢地抬起头。他冻如寒霜的脸色让戚炳瑜蹙了蹙眉。她步上前来,低头看了看他僵硬的、撑在膝头的双臂,以及肩背处被风雪洇湿后又被殿内热气烘干的渍迹,轻声又问:“听母妃说,你今日去给父皇送云丝糕,回来后便冷着脸一言不发,连晚膳都没用。”

他隔了好半天,嘴中才吐出一个字:“嗯。”

戚炳瑜素来知晓他的性子,故而不逼问他,只在他身边坐下,浑不在意地说起别的事:“任熹的大千金任婉今日生辰,府上开宴。我替母妃去任府赴宴,你猜怎么了?任铮一见了我,就当众结结实实地摔了个大跟头,被一众官眷们取笑个没完。”

说这话时,她的脸庞在灯烛下闪着微红,神情柔柔。

她的语气与声音使得戚炳靖的脸色变得和缓了些。他终于肯把目光投向她,“任氏家门显赫,任铮亦是一表人才,他如此心仪皇姊,皇姊还在等什么?”

戚炳瑜瞧了瞧他,抿唇道:“待我四弟封王、出阁后,我再出降也不迟。”

闻言,戚炳靖的脸上重新砌起一层无形冰壳。

他极不由衷地、勉强地一笑。

他道:“弟弟不值得皇姊如此相待。”

戚炳瑜的笑意稍减,仔细地打量他的脸色,“四弟?”

戚炳靖低下头,脸色一片暗沉:“皇姊。大皇兄污我非父皇所亲生,想叫父皇杀我。我恐会连累皇姊、连累宁妃娘娘。”

戚炳瑜大惊,斥道:“这等事情,你岂能随口乱说?!”

“今日我在崇德殿中,隔门亲耳所闻。”他仍然低着头,说道。

大惊之后,即是大怒。

戚炳瑜站起身,嘴唇气得抖动:“我道炳轩此番回京久不还封地是为了什么,原是为了谋划这些脏事!”

她在屋中踱了几步,越想越怒,又道:“外祖去岁刚过世,他们就料定母妃在宫中已失势了?竟迫不及待地使这样下作的手段在你身上!”

戚炳靖眼中滚过一抹冷鸷。

他攥了一下本就捏紧了的拳,低声道:“皇姊莫要动气。”

戚炳瑜冷声道:“四弟,你且放心。不论是当年还是今日,都没人能平白无故地欺侮你。”

……

当年他被领回宁妃宮后的第八日晨,在早课时被二皇兄出言讥讽,说他初初丧母,转头就认别人做娘,真是好一个孝子。言罢,二皇兄还将他的脑袋用力按在桌案上胡乱磕了十数下,大笑了许久才将他放开。

他掩着淤青的额头回来,委屈得憋着泪,却一个字都不敢同旁人讲。这并非是他头一回遭皇兄们欺侮,往日里母妃只教他多加忍耐,不可惹事。如今他清楚明白,宁妃并非是他的生母,他再是年幼,也知不该给好意收养他的人寻麻烦。

然而不知何故,此事竟被传到了长宁耳中,长宁又立刻去告诉了宁妃。

不料短短一个时辰后,兰妃便带着二皇兄登门谢罪。

当时宁妃指间夹着两支刚裁了枝的粉花,正对着宫女在下跪捧着的鹅颈天青瓷瓶,将插而未插。她连眼皮都不愿抬一下地道:“二皇子年岁尚小,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没规矩的话?妹妹未免太疏于管教了。”

兰妃强按着满面不情愿的儿子跪下来,垂首恭声道:“都是妹妹的疏忽。这不,炳哲自己也知错了,非要来找他四弟当面认个错呢。”

宁妃牵动唇角,淡淡道:“既要认错,不如去陛下面前认罢。”

兰妃闻此一愕,随即咬了咬腮,抬手便将儿子重重地打了数下,又狠狠拧住他的耳朵,骂道:“不识礼数的东西!还在等什么?”

戚炳哲龇牙咧嘴地哭嚎起来,一屁股坐到地上,呜呜大叫道:“我错了我错了,母亲别打了……”

宁妃眉目平和地看着她母子二人,道:“妹妹不愧是将门之女,教养儿子的手段倒要叫我好学。”

兰妃见状,使了个眼色叫贴身宮婢将儿子抱走。然后她挤出一点笑,在下伏低道:“妹妹这样的出身,哪里能和姊姊相比?还望姊姊看在咱们都是陛下藩邸旧人的份上,不计哲儿这回的过错了罢。”

宁妃不言,伸手轻轻扔了一支花进瓶里。

她以指尖揉着另一支花的嫩瓣儿,脸色一点点地变冷:“四皇子的亡母亦是陛下的藩邸旧人,我看你是忘了。”

兰妃眨下两滴泪,拾袖哽咽道:“妹妹真的知错了……”

上一篇:岁岁终相见+番外 下一篇:青禾夫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