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与绣花针(60)

作者:带带带太监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布衣生活 甜文 关键字:主角:阮呦,陆长寅(阿奴哥哥) 锦衣卫都指挥使他认栽了 逃荒三年后,阮呦陪着兄长进京赶考,恰逢锦衣卫出行, 百来十人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正押送着一批戴着枷锁的犯人,十里长街上木门紧闭,萧瑟冷清,空无他人。点击展开

尤其是左仲缨那老狐狸,进了一通谗言,哄得陛下大手一挥免去全国百姓一年的赋税,甚至还为那未出生的皇子大办了一场盛宴,说要与民同乐。

郑贵妃有了危机感,就使了手段想让那美人流产,结果孩子不但没流掉,还惹了柴显发怒,从此冷淡于她。

这也就罢了。

陛下竟然抱着那刚满一岁的小皇子看大明舆图!

那是只有东宫才能看的,一个黄齿小儿看得懂什么!

郑家才慌了神,棋走险招。

想着柴显活不了几年,届时....那小皇子也未成年,日后大明还是由他们郑家说了算。

却没想到养兵的事败露,郑家许多重要职位都被罢免,就是如今——宫中正在在举办宴席,却也无他郑家一席之地。

陛下已经厌弃他们了,没有抄家已经算是网开一面。

眼下宫里的热闹倒跟他们国公府的冷情成了对比。

郑国公坐在位置上愁眉苦脸,他身形矮胖,眉头皱起来的时候,脸也褶成一团,有些看不清五官,半晌他放下茶杯看着立得端正的程方南,暗自赞许的点点头,这个女婿他是极满意的。

“贤侄当真有计策?”他有些期盼道。

程方南含笑点头,将一封信递给郑国公,“方南不才,只能作出如此拙劣之作,还请国公爷过目。”

郑国公捻着胡子细看,越看越是动容,面色红润起来,忍不住道,“好,好,好。”

“贤侄果然大才!”

这一封陈情表连他看了都觉得动容,其情真切,一片赤诚之心尽在其中,信中将悔恨哀求娓娓道来,既不让人觉得冒犯,又无形之中抬高位置,让人舒心。

只不过信中有几处浅显的错处需加斟酌修改,依程方南的才华不该有这般拙劣之处。

这是故意留出来的让他润色的。

程方南其人圆滑却又谦逊,这样的人才能在官场上走得远。

媛儿确实能挑女婿,若非在路上救了此人,他们就错失了良才。

国公爷捋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他眉头松开,站起身,满意地拍了拍程方南的肩膀,“贤侄这段时间就在府里住下,年底云柔去宫中请太后为你和媛儿赐婚,你也不用再忙其它的事,未婚夫妻也好多加培养感情。”

见国公爷提到婚事的事,程方南有些脸红,局促地应了声。

见他如此,国公爷更是哈哈大笑起来。

程方南露出几分憨厚的傻笑,之后又忙整了整神色,“国公爷,在下还有一计不知当不当用。”

“说来听听。”国公爷问。

程方南看了眼四周,伸手将窗户和房门关紧,然后才附在国公爷耳边,以只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起些什么。

国公爷先是诧异地看他一眼,又细细思索了可能性,皱起眉头,“这是显招。”

“国公爷,事到如今,也没其它的办法了。”程方南含笑看他。

半晌,国公爷才点头,“就按你说的办,此事不能走路半点风声。”不然国公府就真的坠入万丈深渊,不得翻身了。

“晚辈明白。”

不多时,有小厮来敲门,说是郡主让姑爷过去。

程方南红了脸,那老成的模样带了几分要见心上人的青涩,看得国公爷直打趣。

郑国公却忽然叫住他,声音微沉,“这一次咱们的人明面上已经被减除大半,先前说要给你谋官的事只怕得搁浅下来,等风头过去再说,咱们暗处的人暂且不能暴露出来.....”

程方南静静地听着,面上不露出什么神情,只是拢在云袖中的手悄无声息地攥紧了。

“正好开年三月春围,以贤侄的学识才华必定能中,你且先下场试试,若是能谋个好成绩更好,日后也能给你挑个好差位。”国公爷道。

“是,晚辈明白。”程方南含笑点头,唇角的笑意却浅了下来。

这三年,他已经很少再读书。

他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现在捡起来念书便是再用功也比不过阮雲。

阮雲如今在国子监里是头筹新秀。

他要是被他压了......

没面子。

-

桐庐院种满了寒梅,开得很艳丽明媚,程方南来过好几次,记得这里的路。

院子外打扮得俏丽的红芍,远远瞧见他来了,露贝齿抿唇笑起来,忙迎过来。

“姑爷来了——”她低着头,露出一截雪白的脖子。

程方南见了,眼底露出些笑意,只是收敛着,“郡主在屋里?”

红芍咬了咬唇,有些委屈,“在等姑爷呢。”

回来就打了水换了衣裳。

程方南推开朱漆门,一阵暖意带着浓烈的香气扑鼻而来,门被关上,软软的身子就贴了过来,人带着媚意唤着,“方南。”

白烟袅袅,伴着浓浓的春意,屋檐的雪都融化了,顺着琉璃瓦滑了下来,啪嗒一声落在地面。

红芍守在门外,听见里面闹出来的动静,腿脚却不住的发软。

仿佛间听见一声低沉沙哑的“呦呦”

不过郡主可能没留意。

红芍咬了咬手指头。

她却留意过了,问了姑爷,怎么叫呦呦呀,郡主的小名叫圆圆,她的小名叫瑶瑶。

姑爷亲了亲她的脖子,说他在背诗。

呦呦鹿鸣。

姑爷真真的风趣文雅之人,连这样的事也要背诗呢,她却是喜欢得紧。腊八送粥要在午时之前送完,街坊的人都知晓阮家手艺好,去送粥的时候也都笑呵呵地留下了。

一早的时候,李氏和阮爹坐了牛车去徐太医府里送了粥回来,徐太医是阮家的恩人,两家也时不时有些走动。

回来的时候李氏喜笑颜开,又将阮雲拉到一旁道,“雲儿总说给呦呦找个夫婿,这些年却是把自己给耽误了,你如今已经十八了,可还要等殿试之后才说亲?”

阮雲眉色微动,想到李氏从徐家回来,许是得了什么消息,“娘如何想的?”

“我今儿去给徐太医家的送粥,徐夫人就请我进去坐了会儿,说起她有个侄女儿,如今二八年华,尚未许配,又问了我对你婚事的打算,”李氏笑着道,“娘这一琢磨也就明白她的意思了,那姑娘就在徐府,我也仔细看了看,模样周正,行为有礼,看样子是个好的,不过还得听你的意思,婚事这些到底是以后你们过日子,娘不好乱作主,不然倒不是喜事,是怨事了。”

她知道阮雲是个有主意的,不想擅作主张,再者她家一穷二白,实在有些琢磨不透为何徐家如此亲近她家。

连亲侄女都能舍得,这门婚事若是成了,那是她们阮家高攀。

听了李氏的话,阮雲有些动容,他扶着李氏坐下,笑的风轻云淡,“娘,婚事的事,儿子也与您说实话。儿子拜了山长为师,日后的婚事儿子暂时做不了主。”

“不过这也没什么,儿子并没有心仪的人,娶妻生子,也不过是那样。”

他已然半只脚踏入朝中势力,从今往后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婚姻于他,再无关情爱,有的是无数利益牵扯。

阮雲扯了扯嘴角,无声地叹了口气,将那个娇艳逼人的影子按捺下去。

他之前还说谢钰,原来自己也是一样的。

婚姻于他,只有合适不合适,觉得合适就能做他妻子,但说为其生为其死,日夜思念,却是做不到。

所以纵然他不想承认,他却莫名地想呦呦和阿奴在一起。

有情人终成眷属,到底是件好事。

是旁人想要也要都要不到的。

李氏回想一番,有些明白过来,她情绪低落,抹着泪,“是咱们拖累你了。”

阮雲不赞成地摇头,伸手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安慰,瞥见她头顶几缕白发,心中微酸,“娘说的是什么话?咱们一家人互相帮扶,哪里来的什么连累?你们都在儿子心中比什么都重要,牺牲这点东西算什么?儿子为了你们就是死也是愿意。”

“您别操心儿子的婚事,总归山长他们不会亏了儿子,等儿子官坐大了,有个好前程,儿子便是三十而立也有副好容貌,也能给娘骗个小姑娘回来做儿媳妇,喜欢儿子的姑娘还是会有。”

李氏又被他逗笑了,伸手打他,“你这臭小子!什么死不死的,说什么胡话!”

安慰好李氏,阮雲心情才松了下来,一踏出门就迎面遇见端着青色瓷盅的阮呦过来,她走得小心翼翼地,四平八稳,头上的珠链摇摇晃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