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与绣花针(136)

作者:带带带太监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布衣生活 甜文 关键字:主角:阮呦,陆长寅(阿奴哥哥) 锦衣卫都指挥使他认栽了 逃荒三年后,阮呦陪着兄长进京赶考,恰逢锦衣卫出行, 百来十人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正押送着一批戴着枷锁的犯人,十里长街上木门紧闭,萧瑟冷清,空无他人。点击展开

“万安, 大人回来了。”

马车靠近停了下来。封七和万安都候在一旁。

万顺从马上下来,撩开车帘从车厢里搬出了许多东西徐记的蜂蜜枣泥糕,刘记的牛肉锅魁, 东莱银楼里的珠钗首饰,御宝阁里的宝剑□□。

封七抿了抿唇。

“大人有事, 今日不能回来见七姑娘,这些东西都是大人为七姑娘挑的。”万顺抬手按了按小七的头顶,见她嘴角撇下, 定然是不开心了。

“谁稀罕这些。”封七将东西一把推开,转身跑了。

“小七。”万安喊了一声,无奈地叹了口气。

小七今日盼着大人回来,兴冲冲的,等了许久。

“大人呢?”他问。

万顺的唇动了动,没有说实情,“陛下诏大人议事了,你好好劝劝七姑娘罢。”

“大人他,今日原本是打算回来陪七姑娘的。”

万安点点头,去找小七。

她此刻正用被子蒙着头,嚎啕大哭。

万安听得心疼,哄着她,“小七,大人不是不守约定的人,今日不是还让人给你送了礼物?”

“谁稀罕那些东西。”小七哽咽着,大有不休止的意味哦。

万安道,“可大人从未给其它人送过东西。”

小七停了哭,抽噎道,“真的?”

“真的。”

“兄长呢?”

书房外传来熟悉的声音,谢钰擒着狼毫笔的手微微一顿,一滴墨落在宣纸上,刚好滴落画中女子的眼下,顺着脸颊留下,成了一道泪痕。

谢钰垂眸看着画,半晌,他才收了笔。

心绪不宁,已经不适合再作画了。

“兄长。”谢娉婷才门外进来,就看见谢钰正在收拾画布,看见画中的人,她愣了愣。

“怎么了?”谢钰见她来了,嘴角弧度微弯,不慌不忙地收拾笔墨。

“兄长喜欢呦呦,为何不争取?”谢娉婷捏紧了袖口,她不喜欢兄长这副风轻云淡的模样,明明那般喜欢呦呦,却什么也不说出口。

“明日…明日呦呦就会和盛瑛大婚,兄长为何之前不争取?她若是愿意嫁盛瑛,那么嫁你又为何不行?兄长和呦呦比起盛瑛的情分更深才是。”

谢钰背对着她,嘴角的笑意淡了。

许久,他才开口,“娉婷,我是谢家的家主。”

所以不再是谢钰。

是谢钰的时候,他可以不顾一切做自己想做的,是谢家的家主,有些事就不能再做了。

“谢家的一切都是皇恩给的,我不能为了私心将谢家置于险地,更何况,谢家还有你在。”

“我答应过娘会好好保护你。”

谢娉婷眼眶微热,“那兄长就要眼睁睁看着呦呦嫁给别人吗?”

她有些失望。

明明从前兄长最爱说谢钰就是谢钰,谢家是谢家。

谢钰捏着墨石的手紧了紧,又松开。

他将画折了起来,放在烛火上,很快,宣纸的一角被点燃,跳动的火焰映在那双眸,渐渐的,如同蒙上一层薄雾。

燃烧着的灰烬从地上飘了起来,带着火星,像极了汴城那年街道上的花灯。红梅树下的人手执纸伞,黛眉轻点,笑意柔柔,眼眸弯弯,仰着脸情意绵绵地看着身边的人。

姿容昭昭,美得惊心动魄。

让他着实艳羡被她那样看着的人。

谢钰嘴角牵起一丝苦笑。

阮呦她,从来不曾属于他。

七月十日,阮呦一夜未睡。

她盯着窗外那面墙,她在等,等那个人的身影。天空从黑压压的变成了灰麻麻的颜色,天际出现一道银边,视线渐渐变亮。

腿渐渐麻了,那里却始终不见人影。

阮呦知道,自己再等不到阿奴哥哥了。

她拖着酸麻的腿回到床榻,藏进被窝里,缩成一团,身形纤弱,看起来小小的一只。

屋子里响起猫挠似的抽泣声。

寅时三刻,李氏和陈娘子就端着吃食进了阮呦的屋子。

李氏熬了软糯糯的肉粥,让阮呦吃点填填肚子,她用勺子舀了一勺,喂给阮呦。

阮呦轻咬着唇,不张口。

李氏与陈娘子对视一眼,靠着床弦坐下,柔声哄她,“呦呦,听娘的,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一会儿妆娘来了就吃不了东西了,今日要忙一整日,你身子骨弱,熬到夜里会受不住。”

阮呦摇了摇头,也不开口说话。

陈娘子自然知道她的心思,伸手摸了摸她的眼睛,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劝着,“咱别想阿奴了好不好,呦呦,别想他了。”

“呦呦,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听见阿奴的名字,阮呦心中一疼,眼泪再绷不住,啪嗒啪嗒地掉,她性子内敛,就咬着唇低着哭,像小兽一般呜咽,就是不肯放声哭出来,看得人心疼。

李氏和陈娘子那都是把她放在心尖尖上疼的,本就舍不得她嫁出去,如今见她哭了,也都跟着红了眼眶。

“娘的呦呦,别哭了,把眼睛哭坏了。”

李氏将她搂进怀里轻拍着背,“娘也舍不得你。”

“盛公子愿意对呦呦好,又看中你,呦呦嫁过去也是好的。”

阮雲和阮爹带着妆娘进来的时候,屋子里已经哭成了一团。

妆娘愣了愣,笑着过去打趣,“哎呀,新娘哭嫁是常事,但不是这么个哭法,我的乖乖,这眼睛肿得像核桃了,可不好上妆。”

李氏和陈娘子都有几分不好意思地揩泪,起身给妆娘让了位子。

妆娘离阮呦稍近些了,借着光看清了阮呦的脸,哎哟一声,“这模样真真是标志,这是天生下来的仙女,咱们燕京城哪些姑娘比得上哟。”

就是哭得眼睛肿了,那也是委屈巴巴的仙女落泪,更惹人疼。

可不像寻常人那样招人烦。

大抵觉得眼前的人儿像个瓷娃娃,脆弱的一碰就碎,妆娘连说话的声音都放低了些,生怕把眼前的人儿惊着了。

“姑娘就是穿粗衣麻布也是好看的,我今儿啊,还怕给姑娘这张脸化丑了。”妆娘笑眯眯地打趣,心里却了然几分。

怪不得了,那盛名在外的财神爷心甘情愿拿两百六十多台的聘礼求娶这阮家幺女,外人都说,那盛财神是把家底都掏空了,也不知道状元府许了盛财神什么好处。

今日见了这阮家幺女才知道,哪里需要什么好处,就是冲着这国色天香的容貌那也是值当的。

“姑娘的头发长得好。”妆娘手指触碰到那一头柔顺乌黑的鸦发,如同稠缎一般顺滑,在明灭的灯火下泛着乌亮的光。

她手里执着檀木梳子,轻轻梳着阮呦的头发,嘴里念着:

“一梳,梳到尾。”

“二梳,白发齐眉。”

“三梳,儿孙满地。”

阮呦脑海里空空是,什么也没想,她像只布娃娃一样任人摆弄着,穿嫁衣,绾发钗簪,施粉黛,点绛唇。

外面的天色渐渐变亮,她隐隐约约听见迎亲的声乐越来越近,她握紧了手,手心汗汵汵的。

到最后,一张红绸喜帕盖在头上,遮住了视线。

迎亲的队伍到了阮家,阮呦被哥哥背着上了轿子,身后忽然传来李氏崩溃的哭声,她伸手摘了红头帕,看见相互依偎在一起哭的义母和娘,看见偷偷背过身抹泪的爹爹,也看见眼眶红红的哥哥。

鼻尖一酸,又落了泪。

“姑娘,快些盖上喜帕。”桃儿轻柔地替她揩泪,伸手将喜帕仔细替她盖上,轻声安慰,“姑娘别哭,不然会弄花了妆。”

阮呦低下头,手里捏着上轿子时娘塞给她的荷包,里面装的是几块小口的点心。

迎亲的队伍起轿,马车从街头排到街尾,井然有序,抬着嫁妆的卫队如同长龙一般蜿蜒着,跟在轿子后面,大红灯笼开路,沿途一路吹吹打打。满城的树上都系着无数条红绸带,路旁皆是维持秩序的士兵,涌动的人群络绎不绝,比肩继踵,皆伸头探脑去观望这难得一见的盛大婚宴。

一路上,赵乾宋悟魏寻三人都在暗处盯得紧紧的,生怕出了什么纰漏。

看了看时辰,赵乾皱起眉头,“大人呢,怎么还没来?快要拜堂了。”

宋悟看着快要走到盛府的车队,也跟着着急,“大人辰时就被宣进宫了,莫不是被柴显留住了?”

魏寻咬了咬牙,气道,“那死老头,正事一件不做,就知道坏人好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