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欲之青丝(3)

作者:莳茶余幽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布衣生活 关键字:主角:青丝,解签僧人 ┃ 配角:谢季来,玉盏,范瑞 ┃ 其它:贪 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 丝,情丝,青丝是谁的青丝,谁又是青丝的情思。只是若是营谋,到底如是罢。点击展开

忽触到一根玉簪,成色只是普通,手工也未见细致,怎么会与这些宝贝搁在一起,倒是为何。

许是年级大了,一些往事总是记得恍恍惚惚。青丝好半天才想起它是她的张郎所赠,一晃已是数年。

那个男子,青袍儒秀,原以为总与常人有些不同,岂料也是一般的薄情寡义。就同这簪子一样,成色薄次,值不了几个钱。

也好,若不是他,青丝只怕现在还做着得觅良人的美梦。男人,不过都是那样,得到手了,便抛在脑后,早认清了也早少些妄念,也算是造化。

青丝冷冷一笑,还把那簪搁回匣子里去,当年为他肝肠寸断、几欲寻死,如今看来也不过是年少无知罢了。

只有这些身外之物,才能赖以倚仗。

青丝看得透彻,方定下这条规矩:侍客无爱憎,价高便得。

☆、二

青丝能依恃的时日已是无多,若不乘着还值个高价早早为来日做个预备,它日再是荒凉都无人垂怜。

喜新厌旧、年岁不留人从来是这一行的规矩,管你是盛极一时的花魁还是艳冠坊间的美人,老了,丑了,也就倦了,厌了。

女子总归要有个归宿,青丝不愿像老鸨般,一辈子干这样迎来送往的勾当。一个女子,纵有千般风情艳韵,在日复一日的夙夜笙歌中,也要磨得满目疮痍。

青丝从来都是聪明的女子,明知道男人不可指望,却不得不指望。凭他是谁,只求富家大室,供得青丝终老,也不要什么教化名份,便把这还余着些残艳的余生托了去。

既拿了主意,便对那些往来寻欢客存起心来。

青丝在这风尘堆中滚了七年,总有几个相熟的恩客,素日也常一口一个心啊肉啊的叫着。岂知男人都是这样,口甜舌滑的先哄着你,隔日里换上一付正经颜面,早不记得自已那卑猥的样子,心也是旁人的心,肉也是旁人的肉罢。

寻思了几日,个个数来,不过三四个合得了青丝的意。

颐然居的陶老板,多年从商,身家自是不薄,家中已有几房妻妾,也不怕多了一个青丝。最便宜的是商贾之家,没那么多规矩礼仪,以后相处也到合意。只是这陶老板与云银、甘蓝几个也是你侬我侬,没个常性,若想要入了他陶府的朱门,只怕还要下一番工夫。

孙太守家的公子,真真是个妙人,成日里风花雪月,倒不像是孙太守□□出来的。难为的是这样的荒唐之地居然也能存下几分真心,常常念叨着要赎青丝脱了乐籍。这话倒是句实话,却不知何时能兑了现,再说那太守府的金匾也难容下“姬妓”二字玷污。

城西鹤年堂的谢老爷,人是好人,心也是真心,无奈一家小小的药铺,纵是什么百年老店,积善行德,还入不了青丝的眼。家底薄了些,又有什么办法?

再有就是那日买了青丝梳拢的朱老板,自那时起,他也多次提起要赎了青丝去。按理说,这朱府也是个大户,朱夫人早逝,家中只有几个侍妾,能得了他青睐是天大的福气。只是青丝怎么都忘不了多年前一股发着酵的隔夜饭菜味,以至午夜梦回时都常有那样的味道绕在枕边鼻梢,闻之欲呕,上好的妙高香薰了,仍是散不去那味,几成梦魇。

另外几家老爷公子,也多有不是之处。

挑来选去,都不合意,却都舍不下,不如还是都拢着罢,不定下一个,下一个会很好。

如是再过几月,已入了秋,青丝仍是青丝。

日间独坐绣楼,见着池边垂柳多已呈难折之态,叶泛微黄,乍染秋意,经风便若有摇落。

忽觉怅然,青丝,青丝也再熬不了些许时日,怕是纵使君来岂堪折。青丝的残生,莫非真要托与西风么?

隔日起了大早,洗去浓妆,选件普通衣裳,做平常女子打扮,只带着玉盏一人伺候,一顶小轿轻轻抬出栖花馆。前日已回过老鸨,九月十九,观音娘娘得道之日,青丝去城东杨柳观音庙进香,半日便回。

杨柳观音庙,青丝小时也来过,听说是有求必应的。自从入了娼门,早把修身、报应当做笑话,多年不事佛,是不屑也是不敢。

如今年级长了,比不得小时恣意妄为,总还是想得个好的归属。唯愿菩萨慈悲,怜青丝历尘刹劫,莫得出离,令身心清静。

果然是观音救世,未近杨柳观音庙前已见香烟缭绕,善男信女们围得寸步难行。青丝令轿夫在庙前僻静处等着,自已亲奉了香火,一步一叩,直到正殿门前。

已是数年金贵,平日里也多是娇惯,这般人多挤攘实是吃不消,好容易挨到殿门前,早是目眩气喘,额上沁出一层薄汗。

身后玉盏见状,连忙上前来搀,青丝取了帕子拭拭额角微汗,方伸手搭了玉盏,正欲起身,仰头看到殿中观音大士法像,右手持莲,左手持杨柳净瓶,白衣飘飘立于莲花座之上,栩栩如要乘风而去一般。虽是宝相庄严,嘴角却微微含笑,使人观之可亲,又不敢以私心度之。

青丝不敢多望,起身扶玉盏入了殿门。观音法像前早是攒满了人,举眼望出压压的全是人头,只蹙了眉,踮脚挤到前排寻块稍闲的地方拜下。

玉盏已从法像前的供桌请了签筒,隔人递过来,青丝伸手接下,恭恭敬敬奉到身前,方想起这求签占卦的规矩是一点不通,小时好似也看人求过,却是模模糊糊。

直宽了心,从来都是听说心诚则灵,青丝一颗诚心,虽说礼仪上有些差池,菩萨仁慈,断不会因这些虚礼怪罪。

三跪九叩,已寄了一个青楼女子所有的崇敬与期盼。

抬身小心请了那签筒,再是一拜:菩萨,青丝自知无颜求什么善报,只愿菩萨以大智慧指青丝一条明路。

忐忑举起签筒,轻轻摇擞,生怕多用了一分力,半晌才有一根长签应声落地。忙捡了那签,仍是一拜,才起身转到后殿解签。

后殿也是拥挤,青丝候了好一会,才等到解签。

那解签僧人甚是年青,不过而立,面容清癯,神色沉若静水,隐有佛门出世之态。青丝盈盈奉上那签道:“劳烦师傅了。”

僧人接了那签,稍稍望了一眼,只搁在台上,开口道:“不知施主所求何事?”

所求何事?青丝到是楞住了,寻思片刻才答:“求姻缘。”

那僧人仍是眼都不需抬,淡淡吟出:“天寒地冻水成冰。何须贪吝取功名。只好守己静处坐。待叶兴盛自然明。解曰:水结成冰。冰消成水。若是营谋。到底如是。”

青丝默然听了,又暗暗念了几遍,方道:“妾身愚钝,不得要领,还请师傅指点。”

那僧人抬头看了青丝一眼:“这签已是解得极明白,所谓凡事不用枉求,若是贪求,自有因果。施主可还有不明之处?”

怎可甘心,仍是追问:“可有破解之法?”

“施主忘了,这签上说若是营谋,到底如是。施主若是强求破解,便又是贪念了,众生皆苦,多由贪欲,施主不若随缘便好。”

青丝听了这话,只是黯然,许久欲转身而去,又听到那僧人再道:“贫僧适才观施主面相,聪敏有余,端持不足。请施主切记:心端行正,是为端正!”

这才缓过神来,回身一礼:“师傅不吝教诲,妾身自是铭记于心,多谢师傅。”

刹那间看到那年青僧人的眼,青丝见过千千万万男人的眼,或是迷离,或是精悍,双双眼中都有深切的渴望。却不似那僧人的眼,波澜不惊,静得像两颗黑玛瑙珠子,只觉淡然。

恍惚一下,又回身看去,那僧人已垂了眼,再不多话。青丝遥遥对他一礼,才扶了玉盏离去。

☆、三

回了栖花馆,青丝只是恹恹的,也懒更衣梳妆,依在楼边水阁出神。

时候已是不早,厨房早备齐一桌饭菜过来,有小丫头请青丝用饭,青丝只道是身子不适,打发了去。

岂料不多时,老鸨便亲来了,人未近前,笑语已到:“听说姑娘身子不适,要不要请个大夫来瞧瞧?我就说今日观音庙里人多,姑娘是何等的人,怎受得了那样的腌臜气味,这不,精神也短,胃口也没了。”

那声音尖刻,喇喇的划破了一室的安宁,青丝忙起身来迎她:“劳妈妈费心,女儿并无什么要紧,不过是今日早起有些累,休息休息也便好了。”

上一篇:权宦掌心娇 下一篇:南府宠婢+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