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清荷(12)

作者:云卷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近水楼台 青梅竹马 关键字:主角:顾清荷,顾忍冬,裴九 ┃ 配角:迟容,陆照影,顾新词 ┃ 其它:年下,姐弟 忍过寒冬,只为和你相遇 顾清荷曾是大户人家的长女,有弟妹三人,各个冰雪可爱,然而一朝朝堂风雨,全家避祸乡间。官宦之家骤然到了乡下,吃不饱饭,又穿不上新衣,弟弟妹妹们连上私塾的钱都没有,对了,还有那个叫顾忍冬的弟弟,小小年纪却城府深沉,真叫人伤透脑筋。点击展开

忍冬回过神,道:“先生可否重复一遍问题?”

这位先生六十来岁,学问不赖,人品却是不好,见忍冬一脸迷茫,用书敲了敲桌子道:“别以为你功课好,就可以不听讲!有能耐别来上老头子的课!”

忍冬心思却又飘到了昨晚的争吵上面,两眼失了焦距,也不接话,郭城辉忙打圆场,道:“先生消消气,城辉有处不懂,正要请教,还请先生指点。”

先生畏惧郭家在茂乡的势力,对郭城辉十分友善,哼了一声,道:“大家休息一盏茶的时间,城辉过来问罢。”

新曲慢慢的靠到忍冬身边,小声道:“忍冬你怎么了?是不是和清荷姐姐吵架了?”

忍冬神色有些松动,道:“无事。”

新曲道:“无事就好,看来清荷姐姐昨晚一夜没睡,真是为了给我做书包,嘿嘿。”

忍冬抬起头,惊异道:“你说什么?”

新曲得意道:“阿姐说清荷姐姐昨晚翻来覆去睡不着,到了寅时起了身,阿姐问她怎么了,清荷姐姐说是要给我缝个新书包,一直没完工,心里惦记着睡不着,便起来赶工的。你看你看,就是这个。你同我一路来上学都没发现?”举起手中的布书包,走线依旧歪斜,做工依旧粗糙,但好歹能装书,新曲还是很高兴的。又道:“以后你也把书和我放在一起,咱们轮着背。”

忍冬淡漠的看了一眼新曲,又看了一眼那个书包,意味不明道:“阿姐对你真是不赖。”

新曲道:“清荷姐姐比我阿姐对我还好,等我长大了,一定会孝顺恭敬清荷姐姐,如果以后的姐夫敢欺负她,我定要…”想到自己的小身板,后半句“替天行道”还是没说出来。

忍冬盯着新曲看了一阵,冷淡中带点警惕,又有些羡慕的看着那只书包,最终万般情绪,化作了一句:“ 阿姐是我阿姐,我自会保护她。”

作者有话要说:签约应该下周就能落实啦,新工作刚上手,每周哪三天更新还没摸出规律,暂时每周不定时三更。

日常期待留言,吼吼~

第 10 章

一夜未睡的清荷到了白天,纵使哈欠连连,也得不了空闲补觉。只因顾吟海最近生意兴隆,特地安排了她同去帮忙。

年底,散居大成的亲人朋友们,难免需要互相通信,问候一二,但这冰天雪地,不少乡亲不愿意赶路去邻村找别的先生代写,加之郭贤的定价颇为便宜,大伙儿虽心中还对顾吟海的身份多有顾虑,但也不得不和怕麻烦想省钱妥协,是以顾吟海摊前人数骤然增多,代笔生意前所未有的红火。

还有不少村民会带来亲戚写的信件让顾吟海念给他们听,清荷今日便是帮父亲完成这项工作。

大成朝已有了成熟的造纸术,纸张价格便宜质量也不错,但大山之中,乡亲们一是少有用到笔墨纸砚的时候,因此家中无纸;二是不少人担心纸张不易保存,所以还是固执的使用绢帛、竹简、尺牍等记载工具。

顾吟海忙了几日,见了这名目众多的“纸张”,形状质量参差,时而叫他叹为观止。

“弟安,自姐远嫁离家已逾五年未归,稚儿今四岁有余,每每睹之,念及弟幼时娇憨,潸然泣之。稚儿无乡愁,不解吾心。姐远嫁并州,多逢离乱,避祸唯恐不及,近日与郎君议,不知颍川安好否?”

清荷声音轻柔,来者听着听着,便觉得真是亲姐在同自己闲谈,不由泪落。

“…闽越重瘴潮湿,水患肆虐,秋竟然无收颗粒,人争相离乡。父母在上,儿于揭阳叩首再三,不日亦将返乡。”

清荷暗道:南方没有人祸,却难逃天灾,今上当真捉襟见肘,应接不暇。

“…弟说一趣闻与兄,陈留鼠患积重,鼠常大如家猫,家猫每每见之,徒威吓而不敢前…”

清荷暗叹一声,陈留离颍川近在迟尺,灾祸竟也是这般严重。

父女俩跪坐在方几之后,一人读信,一人代笔,父亲儒雅俊美,女儿容貌绝伦,乡亲们纵有一二刁难之言,望着两位气质高洁的读书人,竟也说不出口。

站在旁侧收钱记账的郭贤,心中暗暗得意,为自己的主意叫绝。

念了一天的信,见证了太多动乱和悲欢离合,清荷口干舌燥,心中亦是又感慨又痛惜,感慨颍川的太平局势竟是如此得来不易。痛惜大成看似岿然不动实则千疮百孔。

晚饭时和家人提起四方局势,顾吟海最是忠君爱国,沉声道:“大成余威犹在,圣上若能修身养性,亲贤远佞,与民休息,局势绝非不能逆转,只是,哎。”

清荷道:“圣上今年已经五十,在位前十年励精图治,这后二十年,确实是一塌糊涂。如今就算能改,怕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且多少忠臣良将寒了心,如顾家一样远离时局。再者说,今太子年幼,品质如何亦未可知。”

清荷言下之意,并不看好大成能够中兴。

顾吟海猛的放下碗筷,痛苦而挣扎道:“为父虽然不许你们入朝为官,但匡扶大成不止在庙堂之高,亦在江湖之远,尔等居于乡野,不应改赤子之心。”

清荷觉得顾吟海的内心大约是矛盾的,一方面恨铁不成钢,想要积极入世,另一方面却又对皇上寒心,不欲再掺入时局。

另一边,专心扒饭的新词被叔父的举动吓了一跳,抚着胸口看了眼忍冬,却见后者正抱着饭碗,偷偷瞧清荷。

“你看清荷姐姐做甚?”新词用肘子碰碰忍冬,小声问道。

忍冬回过神,沉默片刻,终是小声问道:“阿姐今天过的可好?”

新词奇道:“你怎么不去直接问她?”又看忍冬神色期艾,双眼却是少见的凌厉,气势瞬间就软了,道:“挺好的,和我们有说有笑。”

忍冬一听清荷与往常并无二般,自己却备受煎熬一整天,心中愤恨又添几分,好在他一向善于隐忍,又一直不开口,倒也没人瞧出异样。

许氏忽道:“今天怎么没见裴九那孩子来?”

清荷尴尬的停住了举起的筷子,也道:“是啊,真奇怪。”

裴九昨夜情难自禁,唐突了佳人,羞涩之情让他雪夜狂奔,回了裴家自己那间柴房休息。一晚上辗转反侧,好不容易睡着了,清荷身影依旧在梦里纠缠。可怜身下那单薄稻草织就的草席,险些就因他止不住的翻腾而毁于一旦。好不容易挨到天亮,裴九迫不及待的梳洗,心中火急火燎,立马就想见到清荷。

可看看自己身下破败的草席,破旧的衣衫,饶是他自认长相配得上清荷,日后也会大有作为,然眼下这赤贫的家境也确实不与仙子般的清荷相符。总不能让清荷日后嫁过来和自己一起睡在这只有一扇气窗的柴房里吧?

裴九灰心丧气的收回了迈出房门的一只脚,坐在地上苦思冥想。

没多久,就听见眼瞎的奶奶在门前叫骂:“要死了!好不容易才回来一次,这么晚还不起床!你没脸没皮的娘抛下你不管,我含辛茹苦把你喂养大,可不是让你在家装死人!我还指望你养老?!怕是我要给你先收尸!你看看周遭的儿郎,哪有你这般的?”

裴九捂上耳朵,奶奶的声音却颇具穿透力,依旧听的一清二楚:“连西头小李家的混账儿子都去从军了,只有你这般年岁了,还日日没个正事。”

电光火石间,裴九突然想到一条出路。经商没有成本,做官没有学问,但他身子硬朗,又学了兵法,他可以从军!且他料定天下必乱,一朝风云起,在军中恰可际会。

裴九从不拖泥带水,立刻站起身,欢天喜地的往小李家走去,想着打听一二。

说来也巧,县上来征兵的官吏正在小李家喝茶,听裴九说了来意,状似惋惜道:“哎呦,小哥身强体壮倒是个当兵的好苗子,只是这茂乡就剩下一个名额了,小李家的小子也等着呢。”

小李立刻嚷道:“裴九这小子还不到十四!官爷可不能要他!”

官吏眼睛一转,也道:“本朝规定,男子满十四才可从军,你这小子毛还没长齐,还是快快回去吧。”

裴九诚挚的笑道:“这位官爷,我马上便要十四,生日就在下个月,再说我可不比一般十四五岁的儿郎高大?那十四五岁儿郎能做的,我没有不行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