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春水皱(57)

作者:月木流苏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市井生活 关键字:主角:花朝 ┃ 配角:顾恒安,顾寅 ┃表妹进京后的日常拒绝“表哥” 花朝进京后,才知道魏家打着给她说亲事的主意。可她姓花,不姓魏,家中祖母、父亲、兄长都在,再不济还有花家本家人在,哪里轮得到魏家做主。当然,魏家不敢明着做主,却想欺她年幼“无知”。把人接来京城,花家人离得远,就想随意摆布她。真是,又想说那句,不作死不会死。点击展开

“听说吴夫人和魏玉兰的名字都是赵家通过赵嫔报上去的。贪心吧。或许是赵家觉得跟赵嫔扯上关系了,家里就上去了。不过可惜,赵家目前还没出嫁的姑娘年纪都太小,吴夫人的女儿正正好,跟赵家的关系也近。至于魏玉兰,听过腾妾吧?魏家自然知道魏玉兰够不上,而其他家姑娘若是做了善郡王妃,估计没魏家什么事。只有吴家姑娘得了妃位,魏玉兰才有可能。若不是姐妹共事一夫不好听,估摸着也没魏家什么事了。当然了,我猜魏家、吴家和赵家肯定是定下什么协议的,不然谁家没几个姻亲的,怎么最后就是吴四姑娘和魏玉兰了。”

这算不算只有想不到没有别人做不到?

看着不远处小心翼翼跟吴四姑娘说话的魏玉兰,花朝很庆幸他们刚才看见时就先避开一些了,不然还要去打招呼,花朝会觉得她自己比较尴尬。

“吴家对善郡王是有多执着啊,前两年那个……”

想到曲水亭边遇到的那位吴姑娘,还有那位闯过宫禁的,花朝觉得无法理解。要说是那个吴家,花朝觉得似乎还有那么点戏,毕竟吴大人也是三品,可吴家嫡枝大房并不显啊。

顾恒安笑笑,道:“也许正是有之前的事故,赵家觉得吴家好用吧。大多数人乍一听到,都会像表妹这样,觉得必然是吴家太执着,那么,成与不成赵家都不吃亏。成了,赵家跟善郡王也算扯上关系,吴家还要承他家情,不成了,也能甩给吴家。至于表妹说的那个吴大人,表妹可知曲水亭边的那位吴姑娘病了,病的起不来床。”

“啊?是我罪过了?”

之前从温宁那里知道钟姑娘与个寒门举人订婚,如今又听说那位吴姑娘“病了”,花朝直觉得也是因为曲水亭边的事。

“哈哈,表妹这慈悲心可是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你以为是因为那位吴姑娘跟你起了争执,他家里担心?才不是呢,是那位吴姑娘听说了吴四姑娘在善郡王选妃的名单上,竟然疯魔了,她家里把她关了起来。”

花朝眉头紧皱,这可真是没想到的。想想赵吴魏这三家,摇了摇头,不解道:“善郡王多少人家的姑娘不能选,吴四姑娘本身也不是声名显赫。无知者无畏吗?岂不是可笑。”

顾恒安跟着摇头,没吭声,到底是不是无知者无畏,还是有心者有意,谁也说不准呢。好在春蒐也就三四日,真有人想做什么,估摸着很快也就能知道了。他只是隐隐的担心。转头目光触及花朝,花将军说,若他没本事护好花朝,那就没资格啊。

等非言他们收拾好了,也差不多傍晚时分,花朝自回去休息,恰好长乐公主派人来召,花朝便又去见长乐公主了。

上元一别后,虽然也有递了几次书信,却是头次见到。可长乐公主似乎并不太高兴,身边也就只有一个伺候的宫人,瞧见花朝来了,只是懒洋洋的打了招呼,不像原先那般精神满满。

“温宜来了,好在这次还有你来了,不然我要闷死了。”

花朝按下心中疑惑,笑着答道:“公主是说温宁姐姐吧,她没来,我路上都觉得闷呢。”

“是啊,她订了亲事,不用来倒是省事了。”长乐一边说一边低着头摆弄着一枝桃花。

“温宁姐姐如今也不自由,前两日还接着她的信,跟我说表婶管的严,一下子要学好多东西,还让她学董家老家那边的方言呢。”

长乐听了,抬头疑道:“她是郡主,嫁到董家是董家的福气。难不成还要跟老家的人说方言?董公子瞧着不像是古板的人啊。”

“据说表婶说的,要温宁姐姐别因为是郡主就高高在上,说嫁过去了就要先当自己是董家人,这样才能把日子过好。”

长乐若有所思,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面上表情木木的。

“公主?你怎么了?”

听到花朝问她,长乐仿佛从回神,苦笑了一下,道:“没事,就算有点羡慕,董公子瞧着不错,温宁有福气。”说完,又忽然叹了口气,轻语道:“别人的娘都是真心替女儿考虑的,我的娘却要拿我去换前程。”

花朝闻言大惊,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偷偷瞥了一眼旁边的宫人。

长乐见花朝这般,反而笑起来,又说:“没事,她是我贴身伺候的,我就留了她一个,就是方便说话的。给你知道也没什么,反正最多明后日你也会知道。我要去和亲了。”

“啊?”

怪不得今日见长乐公主一直兴致不高的模样。

“难得见你这么吃惊的模样,那日上元你走散了都一副淡定自若的,希望日后我能像你那时。也不知道今生能不能再见了。”

长乐说着眼眶就有些红了。朝中大臣一直主张长乐公主和亲,可今上也一直在反对,以今上对长乐公主的宠爱,花朝觉得就算灵月县主去都比长乐公主的可能性大。

这会儿却是觉得安慰的话都匮乏了。花朝只得握了长乐公主的手,苍白的说:“不还没有宣布嘛,也许最后就不是你呢。”

长乐反握住花朝的手,将眼泪又逼回去,道:“不会变的,是我母妃劝皇父的。皇父向来对我母妃有求必应。我也是才知道,在我母妃心中,即便我再得宠,即便我弟弟只是个闲散王爷,都比我重要,弟弟才是母妃的依靠。你知道我母妃跟我说什么吗?我母妃说,若我去和亲了,日后不管是谁,都会因为我是乌兰托的王后而要善待我弟弟。呵……她都不问问我是不是会适应乌兰托的气候,是不是能吃得惯他们的食物,是不是,愿意。”

长乐的声音越说越轻,轻的好像只是呢喃。

花朝想到瑞王,一直是一个不甚清晰的存在,没有嫡出的身份,又不像那些年长的王爷般,好歹已经有了自己的力量。而且听说瑞王有点,说的好听是好说话,说的不好听就是没什么主见。所以即便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子,瑞王都没有长乐公主得宠,也还没有长乐的名气大。简言之,瑞王跟他母亲和姐姐比起来,就是个小透明。

“我听我父亲说,乌兰托的王挺喜欢咱们的文化习俗,早前也在京中学习过,跟咱们关系都很好的。就算真是公主嫁过去,想来他也会对公主极好。”

长乐瞧着手里桃花,深吸口气,长长的呼出来。点点头,露出一抹笑,道:“想来日后见不到这么漂亮的桃花了,更何谈折花的人。你说的这些我都懂,我是皇父的女儿,从一出生就是公主,就算他不喜欢我,也不敢对我差了。我从小享尽宠爱,一身尊荣,若真要我去和亲,我亦无悔而往,尽我的责任。我难过的不是要去和亲,而是……”

而是被亲生母亲放弃。

花朝听的难过,怪不得人总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摇摇头,缓缓说道:“也不知最近怎么了,听来听去都是女儿多艰辛的事。”

“你是说魏家大少奶奶那个案子?”

“原来都传到宫里去了啊?”

“我倒不是在宫里听说的,是来的路上有人跟我闲话。对了,还说魏家有位姑娘好像也来了,这魏家自家管不好,倒是真会钻营。那魏家姑娘来干嘛?”

这些日子真是实在被魏家的事情牵扯了太多精力,特别是刚才知道了魏家和吴家的打算,还有神奇的赵家,赵嫔是长乐公主的母亲,即便长乐公主跟赵嫔看似起了嫌隙,花朝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说魏玉兰的事情。

“她是跟着吴家姑娘来的,许是作伴吧。吴家跟魏家也是姻亲,说实话,魏家是我外祖家,论理我不该说什么的,可实在是我也没什么能说的。”

长乐公主闻言,也是叹气,许是想到了什么,又问:“哪个吴家?大夫人赵氏那个?”

看花朝笑得尴尬,长乐公主不仅知道自己猜对了,还知道花朝估计也晓得了赵家所谓并宗的事情。歪倒在榻上,无力的说:“行了行了,你不说我也明白了。我母妃还要我跟吴家和赵家的姑娘亲近,呸,她们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哎呀,丢死个人了。”

虽然分宗的多,并宗的少。那也是因为并宗是大事,一般是因为人丁单薄或是遇到什么大灾大难的,同姓之家为了攻克难关才并到一起的,但也都是祖上真能数到一起去的人家才会这么做。像赵家这样的所谓并宗,说白了就是跟赵嫔各取所取,赵嫔自己爹娘父母亲族在哪儿都不知道,长乐公主和瑞王是皇家子嗣,赵家跟谁并啊?

上一篇:难讨美人欢+番外 下一篇:见鹿+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