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春水皱(38)

作者:月木流苏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市井生活 关键字:主角:花朝 ┃ 配角:顾恒安,顾寅 ┃表妹进京后的日常拒绝“表哥” 花朝进京后,才知道魏家打着给她说亲事的主意。可她姓花,不姓魏,家中祖母、父亲、兄长都在,再不济还有花家本家人在,哪里轮得到魏家做主。当然,魏家不敢明着做主,却想欺她年幼“无知”。把人接来京城,花家人离得远,就想随意摆布她。真是,又想说那句,不作死不会死。点击展开

却听魏老夫人继续说:“你先前做的那些我不管, 梅姨娘大着肚子进来, 我以为你便是为了面子也知道收敛。她就是生了儿子又怎样,贤儿都娶妻了,说不定马上有儿子,梅姨娘肚子里的生出来养不养的大不说, 养大了也跟贤儿差了那么多,不过一庶子,还不是你这个做嫡母的想怎样就怎样?你倒是好,容不得梅姨娘也容不得那块肉。那你倒是做干净些啊?真是蠢,蠢到家了。”

“姑母……我都说了不是我……真不是我……呜呜,我冤枉,呜呜……”

吴氏这把年纪,平时有多耀武扬威,这会儿哭的就有多惨。这次真是觉得冤枉极了。

魏老夫人瞧着只觉得头疼的厉害。李氏是她丈夫做主给大儿子娶的,她觉得丈夫越过了她,加上李氏父母双亡,她一直觉得不吉利,所以李氏进门没多久,她就给二儿子娶了娘家的侄女。她也知道这个侄女有点骄纵,可想着反正二儿子不当家,侄女作为二儿媳,有她看着也够了。可这么多年看下来,李氏虽然没生出儿子,可其他方面真是没得挑剔,而她这个侄女则越来越不像样子。

叹了口气,魏老夫人努力平复下来,道:“如果真不是你做的,那又能是谁?除了你还有谁会下这个手?这府里,老大和你们都是只有一个儿子,老三不算,老四没儿子,我原想着实在不行,梅姨娘生了儿子就过继给四房。你说说,我什么都替你打算好了,可你呢?”

吴氏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却还说一抽一抽的说:“姑母,你信我,真的,我,我就让那丫头给放点不干净的东西,想让她吃不下而已,可我真没放麝香粉啊。”

吴氏的性子不是能憋得住的,话说成这样,她还说没下麝香粉,魏老夫人这会儿倒是有点信了。可若真不是吴氏动的手,那又是谁?为什么?

“别哭了。若真不是你,那也说明你蠢,平时做了什么都被有心人知道了,借你的手。你也不冤枉。到底是谁呢?”

见魏老夫人有些信了,吴氏才渐渐不哭了,听到自己是被当枪使了,心里气的不行,咬牙切齿的说:“必定是我们院里原来那几个,她们见不得我好,又看那小/贱/人怀孕了,就使出这种阴招来。姑母,娘,你要替我做主啊。”

“你这会儿想起来让我替你做主了,之前你做小动作时怎么不想起我?我知道,你是埋怨我当初替你收了梅姨娘。”

被说中了心事,吴氏一脸尴尬,不好意思的说:“娘,你知道的,我和表哥自小的情分,那他突然从外头带个人回来,还大肚子的,再说您一向疼我,我这不是没转过来嘛。”

魏老夫人白了吴氏一眼,哼道:“那你这会儿转过来了?你也年纪不小了,说话也注意点。这事儿你别管了,我私下里吩咐人去查,让你动作,没半日呢全府都知道了,你查什么啊?而且这都多少天了,要是我,早理干净,还等你查。”

“不成,一定要查出来。娘……您不能就看我被冤枉啊?”

“行了行了,你有这跟我叨叨的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去哄哄老二呢。”

说起二老爷,吴氏又不高兴起来。

“娘,我去过的啊,可他根本不见我。每天几乎都在那个小/贱/人那里,还让人拦着我。”

魏老夫人皱着眉,道:“别张口闭口的小/贱/人,她小产了,既不是你做的,你更要表示出姿态来,你去嘘寒问暖,老二只会觉得你大度,慢慢的不就改变了。这还要我教你?”

吴氏听到要去跟个妾说好话,比杀了她都难。

“让我给那个小……梅姨娘嘘寒问暖,我做不出来。”

魏老夫人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咬着牙道:“呵,做不出来,那你就别指望老二回你那儿了。对了,你媳妇都回娘家那么久了,你也不派个人去接回来?”

说到王氏,算起来被气回娘家总有五六日了,魏家却没个动静。

吴氏也嘴硬的说:“她自己要回去的,凭什么要我派人去接啊?”

王氏提了个管事,平白惹来一身麻烦,而吴氏也把这事儿算在了自家儿媳妇头上,只是她从祠堂出来,王氏就回了娘家,俩人还没遇上。再听说儿媳妇是自己跑回娘家,还跟她儿子吵了架,吴氏气的自个儿在屋里就骂了很久了。

魏老夫人眯着眼睛,手按着太阳穴,实在是觉得累的慌。

“贤儿这两年要科举入仕,当初看上王氏,也是因为她爹恰恰能帮上贤儿。年轻小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小媳妇面子薄一时想不开回娘家也没什么,你当初也回娘家过呢。让你媳妇在娘家松快几天,咱们派人去诚心接回来,这事儿也就过去了。你一直不去接,那是不打算要这么亲了还是怎的?”

听魏老夫人拿她当年的事来说,吴氏面上微红,扭着帕子道:“那倒也不是,我这不是气她脾气太大嘛,贤儿又没干嘛,她倒是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成婚这么久她也没怀个孩子,我都没让贤儿纳妾呢。”

“行了,孩子的事急不来。贤儿这一年时间都在外头读书,怎么有孩子。要我看书院别去了,就在家里读,还能照应的好些。”

这话说到了吴氏心坎儿里,她也是恨不得见天儿的能见到自己儿子才好呢。赶忙附和道:“哎呀,娘,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贤儿总说书院安静。要不,您跟他说说。”说完,想了想,又支支吾吾的开口道:“还有啊,娘,虽说这孩子不能急吧,可王氏本来就比咱贤儿大呢。您说要不要给贤儿安排个人?”

魏老夫人瞪了吴氏一眼,不就是想压儿媳妇一头嘛,当初要娶的时候说年纪大点好,大点会照顾人。

“安排个人?通房丫头还是妾?你准备让庶生子生在嫡子前头?贤儿这两年重点是读书,你别折腾的他心散了。日后若是你媳妇真年纪大了,那另当别论。做事情要想清楚了,不要被人拿了话柄懂不懂啊?你老实的呆着,听我安排就行了。算了,我也不让你派人了,我派吴妈妈去接你媳妇。”

吴氏微微撇嘴,却也不敢反驳什么。

“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是为新年之俗。

五辛菜,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

即所谓“春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拌韭黄。互赠亲友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出正月前馈春盘,以示春将来到。

南延的风俗跟京城大致一样,不过是换了几样莘菜。花朝未进京的时候,花家离得远,给魏家走节礼也就是按着几个大节来,馈春盘这道风俗也就略过了。但花朝如今在京中,便没打算省这点小事儿。

原本是让非语走一趟的,可花朝跟温宁商量生日的时候,兴王妃也听说了“内情”,便派乔女官往魏家走了一趟。外人看着好像是对魏家很礼遇,可关起门来说了什么可只有魏家自己知道,魏老夫人就算再不高兴,为了面子也不好意思往外说。这倒的的确确省了花朝不少事儿。

乔女官回来的时候,说正好在魏老夫人那里遇到了魏家三房的人。听说是魏三老爷连续三年考评是优上,估计能调回京中任职,三夫人就先带着一双儿女回来了。

魏家三房啊,花朝倒真有些想见见。刘氏先回来,要么是魏三老爷回京任职十拿九稳了,要么是需要刘氏先回来再走动走动。可即便是后一种,想必也是有希望的。忽然有点想知道魏老夫人的表情。二老爷、四老爷不谈,唯一还算能看的大老爷也就是占着位置没什么实权,而且是万年不挪窝的了。偏偏魏老夫人最看不上的魏家庶出三老爷,有一步步的爬上来的意思了。

“乔女官觉得我那三舅母如何?”

“我接触的并不多,可听魏三夫人说话,应该是个周全的。”

花朝点了点头,“周全”啊,这可是不低的评价了。

“那三房的姑娘和少爷呢?”

乔女官闻言,笑了,思索了下,道:“这个是真说不好,我去的迟,那位少爷应该是已经请过安又避开了,并未见到。姑娘倒是在,可很安静,长辈问什么答什么,不问就不说话。不过,不管长辈们说什么,她都脸上一直带着笑。对了,魏三夫人和姑娘的穿着打扮也都很不错。”

上一篇:难讨美人欢+番外 下一篇:见鹿+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