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春水皱(110)

作者:月木流苏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市井生活 关键字:主角:花朝 ┃ 配角:顾恒安,顾寅 ┃表妹进京后的日常拒绝“表哥” 花朝进京后,才知道魏家打着给她说亲事的主意。可她姓花,不姓魏,家中祖母、父亲、兄长都在,再不济还有花家本家人在,哪里轮得到魏家做主。当然,魏家不敢明着做主,却想欺她年幼“无知”。把人接来京城,花家人离得远,就想随意摆布她。真是,又想说那句,不作死不会死。点击展开

这种事情其实在古玩行里也不少见,对于外地人,一般只要知道不是行家,少不了拿些次品冲好货,反正是一次头的生意,也不怕找回来。而且那些掌柜们都是眼光老辣的,一般能分得出来什么人能忽悠,什么人不能。

只是没想到,这次竟因为一时贪心惹上了人命官司,一开始只见花家派了小厮去,玲珑阁的掌柜自然就咬死了不吐口,后来见顾恒安亲自去问了,知道再不吐口没好果子吃,哪怕事儿露出去名声没了,也还是说了实话。

虽然那商人暂时没影儿,可也是个好消息。而且,官衙请玲珑阁的掌柜验过了,刺死魏贤的匕首是仿的那把。

不过显然魏二和吴氏他们并不接受这个说法,吵嚷着那玲珑阁是惧怕兴王府和武定伯府的威压,故意这么说的。说实话,没有找到真正的凶手,或者没有解决花朗那把丢失的匕首问题,的确还算是个疑案。但也的确没有扣着花朗不放的十足理由,所以花朗在魏家呆了一晚,就又回到了正英巷。

花朗就算在魏家,也还是好吃好喝,甚至晚上睡得都挺实在的,一点儿事没有,若说有一点儿那也是对他爹只管女儿不管儿子的委屈。可惜,还没敢诉说委屈呢,先被他爹又教训一顿。

大意就是说花朗自己行止不谨,不然匕首如何丢的?若匕首不丢,那别人怎么也攀扯不到他身上。还威胁人,威胁人就罢了,还被其他人知道。什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君子慎行,这些之乎者也他爹平时都不肯多说一句的都说出来,花朗只敢听着不敢回嘴。

花景骂儿子一通,心里倒是顺气儿了。仔仔细细地把事情捋了一遍,这里面的疑点也就都出来了。

首先也是关键的一点,是谁知道的匕首是花朗的?这人怎么知道的?找到这人,估计事情就能解决大半了。

花朗说他瞅着机会问了魏昌,可魏昌也说不确定是谁,只是当时场面有点乱,也不知谁喊了一句,但魏昌可以肯定的是,应该是当时围在魏贤尸身旁边的几人中的一个。而那几个魏二老爷、吴氏、魏贤的小厮,还有魏贤的小妾,还有几个下池子捞人的,但那几个都是魏家的粗使下人。

这么说其实已经范围很小了。魏家分家了,那些捞人的粗使下人,应该是魏家大房的,几乎不可能知道这种古玩匕首是谁的事情。那剩下的几个,都是魏贤自己身边亲近的人啊。他们从谁那儿知道的?

很快,至少魏贤身边的人怎么知道花朗有这把匕首的问题有结果了。

顾恒安从宫里得了消息。东宫查换太子药的人,结果发现有内宫太监跟外头勾结,谎称可以帮人拿到采办的名头,其实是诓骗那些外地商人的银子。然后顺藤摸瓜,从内宫太监查到一个小商人,那小商人还没怎么使手段呢,就吓得什么都说了。结果就有牵出了那小商人找的掮客是魏贤。

小商人说他买过一把匕首,送给了魏贤,魏贤还要了他千两银子,本来说这几日就有消息了,结果却找不到人了,那小商人也在找四处魏贤,这才直接被逮了个正着。

这么说来,玲珑阁的掌柜跟小商人说匕首是鸳鸯两把,有一把在武定伯之子手中,小商人为了讨好魏贤,必然是将这些告诉了魏贤。那魏贤估计又说给了身边人。

只不过,花家人都觉得不会是魏二老爷和吴氏。且不说魏贤跟父母关系好坏,只说平时跟魏贤呆的时间最多的,也应该是孙佳人和魏贤的小厮。

花朝直觉地想到孙佳人。

作者有话要说:爹来了,哈哈

这个文应该快结束了。

爱你们!

第80章 结案

魏贤死了, 吴氏是最伤心的那个,毕竟她也就这一个儿子, 年轻时候靠这个儿子在魏家几乎横着走, 原本一心期盼着魏贤给他挣更大的诰命, 可惜魏贤不成器, 不成器归不成器吧,可到底人还在, 结果临老了儿子没了,吴氏觉得天都要塌了。

而且事情是发生在魏家大房这边,吴氏几乎恨毒了李氏他们。按理总要先给魏贤装殓一下, 可吴氏就是不肯,特别是花朝和花朗先后回家, 吴氏就觉得是李氏串通的, 日日在李氏面前咒骂。骂李氏还不解恨,又骂魏玉珍,说魏玉珍是丧门星, 回来了先克死祖母又克死了堂兄。还当着魏玉珍夫君的面, 恶毒的说最好休了魏玉珍,意思是省得祸害了李家。

魏玉珍颜面尽失, 难堪至极。本来她因为想跟着夫婿的事情, 她婆母就略有些意见,所以她的儿子才留在了李家。若是这些话传回李家,即便有李氏这层关系在,魏玉珍估计也要吃亏的。世人对女子严苛, 见娘家人都不喜,多数不是同情反而会是落井下石。

吴氏找李氏的麻烦,李氏看在他死了儿子的面上,姑且忍了。可吴氏说魏玉珠那些狠毒的话,还扯到李家姑爷面前,李氏是再忍不了了。

李氏也不像吴氏那般撒泼,跟上次一样,直接去找了吴氏的长嫂和吴家宗族,直言吴氏犯了七出里的不侍父母和口舌,要直接将吴氏出妇。如今李氏魏家是宗妇,又是长嫂,魏老夫人去世后,李氏是有这个资格的。吴家自然是不肯,毕竟家族出一个被休的妇人,实在是不光彩。

原本吴氏死了儿子,吴家为了面子也总要替她撑腰的,李氏找上吴家,吴家就好心接了吴氏回去,想劝她别闹得太过。可吴氏回娘家后,听说原本说好做她儿媳妇的吴家姑娘也迅速地跟别家结亲了,便觉吴家对不起她,话说的难听,把吴家上下都给得罪了。

再说此前魏贤实在是不堪的很,因为缺银两曾跟舅家诸人多次伸过手,又骗又借,赖了不少银子,这些银子自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吴家也早有怨言。当然这些都是前事,人死事毕,多说无益。

回娘家又生了场气,吴氏回来跟自家夫君哭,可魏二跟魏大老爷也在纠缠呢,听说吴氏要被出,却压根儿不放心上。对他来说没了吴氏也还能再娶一个,比吴氏年轻漂亮都可以,儿子没了虽然也伤心,但好歹魏贤还给他留了个孙子,而且以后还能再生儿子。所以,对魏二来说,重要的是,魏贤死在了魏家的宅子里,总要有人负责给他赔偿。

魏老夫人的丧事还要继续办,也没有魏贤的尸身一直停在魏家宅子的道理,可吴氏不肯走,李氏找了吴家却也不能真把吴氏赶出门,那到时候就变成了她的不对了。说是要出妇那也不是一句话的事,以吴氏和魏二的无赖模样,估计能反咬一口。

总之,魏家的糟乱事儿又给了大家好大的谈资。更何况牵涉到了花朗,连带的武定伯府也又被往前推到了风口上。

没两日,花朗那把丢失的匕首找到了。

说是在内宫一个太监的外宅里翻到了,那太监就是跟魏贤勾结骗外地小商人的其中之一。这事儿竟然宫里还牵涉进去好些人,甚至还有几个管事的大太监,听说今上对此极为震怒。

说是诓骗外地小商人,其实应该真有买卖采办权的,简直是有一条利益链在里头。而东宫太子的药被换,似乎也跟那些人的勾当扯上了蛛丝关系。但再具体的,便没有消息了。

对花家来说,更关心的显然不是东宫,而是匕首,或者说,是善郡王送回来的匕首。

善郡王不止送回了匕首,还转告说,那太监讲匕首是魏贤孝敬的,但那太监也不知道还有一把匕首。

这就有个矛盾的地方了,如果按利益链来说,小商人把匕首给了魏贤,魏贤给了内宫太监。那内宫太监手里那把应该是假的才对。为什么反倒刺死魏贤的是假的呢?

真的在太监手中,花朗的匕首丢了,花朗没必要再去拿假的刺死魏贤,而且他也不知道有一把假的,更确切地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还有第二把。显然,知道有两把的人只有玲珑阁的掌柜,小商人,魏贤,还有魏贤身边那人。

魏贤死了,不可能是自己刺死自己吧。玲珑阁的掌柜不知道第二把落到了魏贤手里,可以排除。小商人虽然知道,可他找不着魏贤,也能排除。那剩下的魏贤那个身边人,似乎格外的令人怀疑。

好在很快顾恒安那边又送来了好消息。他派去盯着魏家诸人动静的人逮到了卷包袱想逃的孙佳人。

上一篇:难讨美人欢+番外 下一篇:见鹿+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