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人不归程+番外(9)

作者:风不悲秋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主角:阿离;萧若程 ┃一个分合分合分的故事。 日已垂暮,襄城外尸横遍野,鲜血横流,恍如人间炼狱。男子单膝跪地,手中的长剑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血迹,现已半截没入黄沙,支撑着高大的身躯。头盔掀落在地,墨发随风飘扬。脸上混杂着泥土与血迹,看不清原本的模样。胸前被射入数箭,流出汩汩鲜血。撑着最后一口力气,扬起头,看着天边残阳似血,天地一色,喃喃道,“许你的塞外残阳,还是没陪你一起来看。”点击展开

“陛下处罚着实有些轻啊。”柳懿洲捋过泛白的长须,有些感慨道。

“辛无羁深得陛下倚重,手中重权在握多年,根基深厚,若想根除实是困难。他又担太子太傅之职,这份薄面还是要留的。”萧若程无奈地笑了笑,望向宫墙上朱红色的瓦片泛着灿灿金光,喃喃道,“该来的终归是要来的。”

而后一个月里,阿离与萧若程如素过着从前的日子,同处一个屋檐下,各做各的事,却又极其温馨,平静的日子里却如浸了蜜般。

然,西秦集结兵马,分走两路,势如破竹,数日已取沂州,闽城二地直逼襄城,边关形势危急。

是夜,男子有些犹豫地推开门,轻声轻脚进屋。拨开床前的帐纱,露出女子恬静的睡颜,手缓缓摸过女子的五官,从清秀的眉眼,到挺翘的鼻尖,再到嫣红的唇。

未剪的烛火,依旧跳跃,投在男子的脸侧,尽是疲惫之色。

“你回来了。”阿离觉得脸上有些痒,便缓缓睁开眼,挣着扑向男子的怀里。从前做这般动作格外顺手,如今肚子越来越大,倒是越发费力。

萧若程唇角自然地挑起笑意,揽过阿离的身子,揉了揉她的头,有些愧疚问道,“吵醒你了?”

“原也没睡多久,最近又有要事吗?”阿离双臂搂着男子的腰,蹭了蹭他的衣衫,口中嘟囔着。

萧若程面色有些为难,迟迟未肯接话。

阿离感受到萧若程的不对劲,便立马清醒了过来,抬头认真地看着他,“你不许瞒着我。”

“我要出征了,三日后。”对上阿离灼灼的目光,他只好一字一句开口道。

话毕,阿离便松开了自己的手,躺着床上,背对着他,微微蜷起身子,看不到神情。

“阿离,当今边关形势危急,我不可坐视不管。这一去不知多久,也许没法赶到月牙儿出生。我会尽快的,嗯?”

萧若程亦躺在女子身后,从背后揽着她,慢慢哄劝着。

“等我回来,我们就离开京城好不好?”

见阿离不吭声,他又放低语气说道。

阿离转过身窝在他的怀里,声音有些发紧,“我就是有种不安的感觉。”

他感受到自己胸前的湿润,心口亦是一阵发涩,拍着阿离的后背,笑着道,“忘了你夫君的名号了吗?”

阿离却认真道,“这次不一样。”

“傻瓜,你还真盼着守活寡,让月牙儿没爹啊。”萧若程也知此次形势危急,也许并非十分容易。可还是伸手轻弹了一下阿离都额头,故作几分好笑。

阿离立刻捂住萧若程的嘴,嗔怪道,“别乱说。”

又趴在男子的宽厚的胸膛上,道,“你一定要好好的回来。”

“我和月牙儿都等着你。”

男子应了一声,搂着女子的力道又重了几分,似是想要融入骨血之中。

那一夜,二人没再说话,一直相拥而眠。

第18章

出征当日,是个晴好的艳阳天。

萧若程身披银色的铠甲,说不出的英姿焕发,气宇轩昂。

阿离坐在塌上,手中拿着连夜绣好的平安符往他荷包中塞着,埋着头几分较劲。

萧若程蹲在她身前,帮着阿离塞好,突然一滴滚烫的泪砸在手上,抬眼对上阿离红红的眼眶。

“都要做娘亲的人了,还这么爱哭。”捏了一下阿离的鼻尖,无奈道。

“我没有。”阿离别过脸,有些赌气地说着。

“你若是欺负了你娘亲,回来我可不饶你。”男子将头贴到阿离的肚子上,脸上挂着笑意,学着阿离的语气讲。

“阿离,你听我说。”萧若程搬过女子的身子,目光炯炯,神情极为严肃。

“若是我回不来了……”

话未说完,阿离便伸手堵住了他的话,而男子却是淡然一笑,拿开她的手,“乖,听我说完。日后若是遇见一个待你极好的人,你不必一辈子守着我,萧家没这样的规矩。”

阿离捧着他的脸,覆在他的唇上,泪水从她的脸颊落到萧若程的唇角,一片苦涩。

“好,到时我就带着月牙儿管其它人叫爹。”

萧若程没应声,只是点了点头,郑重道,“我走了,保重。”

阿离颔首,看着男子转身大步而去。

坐在塌上半晌,阿离才缓过来,原来周遭这么安静啊。

忽然,女子想起还有一个地方兴许还能看再见他一眼。

护城墙上,阿离听着渐行渐近的马蹄声,一行行军队逐渐映入眼帘。

良久,那个高大熟悉的身影落在眼里。似是心有灵犀般,男子猛然回头,对上阿离的视线,只停留了片刻。

那阳光投在银色的铠甲上,闪出耀眼的光芒,身后大红色披风随风扬起,恣意潇洒。

马上儿郎,英姿勃发,蓦然回首,眉眼如画,笑如春风。

阿离从不知这一眼,至死她都不曾忘记。

更不知,这是见他活着时的最后一眼。

那高峻挺拔的身影,在兵马中渐行渐远,消失在漫无边际的碧空之下。

不觉间,两月翩跹而过。

半月前萧若程曾来过一封书信,说“一切安好,勿念。不出意料,一月后便可归家。”

阿离不知这此信翻出来多少遍,信角都有些磨损,反复写着萧若程故作严肃的口吻一字一句念道。

“月牙儿,你爹爹快要回来了。”又低头含笑,抚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神采奕奕。

边关,襄城。

男子掀帘进入帐中,将头盔搁置一旁的书桌上。束起的墨发有些松散,汗水浸湿额间,几缕发丝附着其上,他却并未顾及。展开桌上都信纸,提笔而书。

“将军,又在给嫂夫人写信呢,不知道的还以为将军你归心似箭,无心迎战了。”青年男子假意探头向桌上望去,却被男子将一旁都头盔打了回去,只听男子好笑道,“齐骁,就你嘴贫。”

“将军,大事不好了,敌军攻城了。”士兵急冲冲跑了进来,摸了一把额间的汗水,上气不接下气。

二人皆是一愣,萧若程扔下手中的毛笔,迅速地接过齐晓递来的头盔,掀帘而出。

桌上的信纸随风扬起一个角,字迹苍劲有力,写着,“不日即回,勿今……”

第19章

两月中,西秦率五万兵马分路沂州,闽城,先后集结襄城城下。北岳占据地形之势,西秦难以攻克,抵抗两月,西秦士气已逐渐衰竭,伤亡近两万,而北岳数千。

岳军分趁势率兵马暗中北上,收复沂州,闽城两处失地,将余下秦军包于圈中,欲取之如囊中之物。

可如今,东楚镇国大将军魏文道倾尽国力,率十余万兵马挂帅出征,支援西秦。西秦士气回涨,斗志昂扬。

十三万对阵五万兵马,如何取胜,实属一大难题。

经历午后,敌军叫阵,而北岳并未应战。

军营中难免军心有些动摇,人心惶惶。

营帐中,灯火通明。

“将军,五万兵马如何抵抗十三万兵马?在下以为,当先行撤军临水城,集结临水两万兵力,水战攻之。”王明一边指着悬挂的地形图,一边看着一旁一言不发的男子。

“襄城不可退。”萧若程坚定道,“东楚魏文道此行,以求攻心为上。如今军中士气已有所消沉,若再撤,军心岂不涣散?”

“正是,襄城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敌军一时也难以破城。襄城若退,炀都便无屏障相护,若敌军一举夺之,直入大岳腹地,后果不堪设想。”齐骁眉头紧锁,点头附和道。

“在下有一想法。东楚十万大军,人数众多,当分拨克之。以彼之地形克彼之兵。我曾有一好友,极爱走山访水,记录地形。望峰岭是东楚雁关与襄城的分界线。这是望峰岭狼牙谷一处地形图。”半晌,沈决明突然扬声道,并从怀中取出一张地图。

众人皆双目放光,纷纷向前围观。

“先率三千兵马,向东北行进,取东楚雁关。”沈决明继续说着。

“为何取雁关?”王明反问。

“东楚人数众多,应当大多分配至临近边关驻守,以便支援。雁关虽小,可极为重要。其关谷狭隘,易出难进。临其最近的便为禹州城和徐水岭,雁关失守,势必从此二处任意一处调兵,路途势必经过望峰岭,我们可在狼牙谷此处设下埋伏,一举夺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