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39)

作者:江甯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女强 女扮男装 关键字:主角:林玉致 ┃ 配角:傅辞,荣景辰 ┃ 我出门捡到了未婚夫 林玉致在押镖途中捡了个俊美书生,架不住此人软磨硬泡,加之书生实在貌美如花又胸有丘壑,故而将人收下带回家。只是叫她想不到的是,这书生竟是自己惦念五年的‘亡夫’??? 点击展开

傅辞仍在看书,他在读《楚辞》。

林玉致不等他开口,赶忙抢先说道:“先把书放下,我有正事儿要说。”

傅辞弯了弯嘴角,十分听话的放下书本,示意她坐下:“你想说灵州的事儿吧。”

林玉致点头。

“我虽然不知道傅公子是谁,也不知道傅公子有什么目的。但从目前看来,傅公子的目的和我的目的大抵是一致的。所以,我选择与傅公子合作。”

傅辞道:“没问题。我也正要与林兄你说这事儿。北秦来势汹汹,灵州我们必须要守住。所以,我打算和柴大人留守洪关,你与杨大人入灵州。”

“你要留在洪关?”

“没错。怎么,你担心我守不住?”

林玉致有些不赞同:“洪关有多难守,你我心知肚明。”

“所以,更要由我来守了。你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个你不用与我争。”傅辞不容置喙道。

“我这两日在洪关做了不少安排,相比起来,我比你更熟悉洪关的防御。你放心,我如此惜命,真到了守不下去的时候,我断不会去送死的。”

林玉致说不过他,也只得同意:“薛绩功夫不错,你将他留在身边。”

傅辞笑道:“林兄担心我?”

林玉致白了他一眼:“只是不想我们的合作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放心,我是一个负责到底的人。对了,我已说动杨凤席和柴亮知投诚。如今洪关的兵马都是咱们的。我打算将这部分将士重新打乱分配,便于统辖。”

林玉致道:“合该如此。”

“那灵州的事儿你打算怎么办呢?”

林玉致说道:“兵马,我们如今缺的就是兵马。所以,孟忠必须死。”

她说完,又看了眼傅辞,道:“傅公子不用担心,我能走到今天,也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况且孟忠本就该死。”

傅辞不置可否,觑了她一眼便又端起书本:“事儿都说完了,是不是该一起读……”

林玉致忙的起身,毫不犹豫道:“告辞!”

傅辞看着她有些仓皇的背影,又一次爽朗的笑开了。

林玉致匆匆出了营帐,竟莫名觉得有些心跳加速起来。她似乎从来都没有过这种感觉,像是心要跳出来,‘砰砰砰’的又像在打鼓,还有那么点儿雀跃和悸动,很奇妙。

她缓了脚步,仿佛觉得身后有什么在吸引着她,鬼使神差的回过头去,只看到一个投射在营帐上的身影。他微微垂着头,认真的在看他手里的书。

《九歌?少司命》,她记得他翻开的那页,还有那几句诗: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她能想象到他长长的睫毛柔顺的垂下,有那么一瞬间,竟和记忆深处那个模糊的身影重合了起来。

“傅……辞……”

林玉致轻轻将手按在胸前,感受着玉佩的温润。脑海中不自觉的涌出一些画面,从第一次见到傅辞开始,一直到现在的一点一滴,没有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那些有志一同的默契,那大抵相同的目标。那些莫名其妙的话,那些奇奇怪怪的举动。他垂头害羞的神情,还有那些从他眼中不经意间流淌出来的情意……

营地里卷起清冷的夜风,打着旋儿吹过。额前细碎的发丝像一团柳絮拂面而过,轻飘飘的,却带着叫人难以抗拒的撩拨。

林玉致心头微微一颤,下意识的紧了紧手里的蝶形玉佩。目光始终落在营帐映射出的身影上。

“你,还有可能活着么?”

————

洪关原有守军两千,杨凤席此次带兵五千,在望军亭牺牲约两千人。又有裴绍带来的三百丁,如今的洪关城内合共有兵马五千三百余众。

这五千三百人,林玉致将其分为三个营。当中两个步兵营,一个弓弩营。

步兵营各两千人,由杨凤席和柴亮知分别担任营校尉。各营再分为五曲,周贵,孙叙,薛绩等人升为曲长。至于队率,伍长等职,则由各营校尉细分。

弓弩营一千人,分两队,裴绍任营校尉。王善,吴威分别任队率。

余下三百人,为林玉致的亲兵队,由李银蛋儿任亲兵队长。

如此细分下来,有些头脑的军士大抵都明白了,他们这是已经脱离了潞州军了。

老兵们跟着杨凤席,他要做什么他们就跟着做什么。新兵们跟着傅辞和林玉致,也都没有任何想法和意见。至于裴绍带来的三百人,在哪儿当兵都是当,跟谁都是跟,只要裴绍不动,他们自然是无所谓的。

倒是裴绍心里,有那么点儿疙瘩。

叫军士散去后,裴绍本打算去找林玉致,却不想林玉致先他一步找了过来。

裴绍这个人性子直,如今又认了林玉致当兄弟,自认为做大哥的有义务知道兄弟的打算,知道她有没有误入歧途,犯下不该犯的错。

于是丝毫没有迂回曲折,直接劈头盖脸问道:“玉致,你这是何意?”

“怪不得我初入洪关便觉得哪里不对,即便傅公子成了参军,也不至于事事都越过主将去。你们是不是早就篡夺了洪关的权力?那柴亮知和杨凤席又怎么如此听你们的话,你威胁他们了?”

林玉致笑嘻嘻道:“大哥,你这么急躁作甚,我这不是正要跟你说这事儿么。”

裴绍仍旧黑着一张脸:“你说吧,我听着,我看你能给我说出花儿来不。”

林玉致敛了笑意,郑重说道:“大哥可听说过五年前的一件事。”

五年前,没有哪件事能比得过林家的事。他知道她说的就是那件事。

“林家事发,朝廷各方势力争斗不休,互相倾轧。不少人都被故意陷害,牵扯进林家一事中。灵州城守杨逊也在其中,被孟忠构陷,抄家灭族。而杨凤席,本名杨希,正是杨逊之子。”

裴绍稍作一想便想通其中关窍,当即瞪圆了眼睛:“所以,是杨凤席想要拥兵自立,取灵州?不对,那你呢?你又充当了什么角色?”

林玉致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大哥记不记得自己曾说过:日后若兄弟有难,只要一句话,大哥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我问大哥:什么事儿都做得?大哥道:只要不违背道义。”

裴绍不知道她要说什么,但这些话确实是他说过的,他不否认。

林玉致直视他的眼睛,一字一句问道:“那在大哥看来,何为道义?”

裴绍说:“德行和义理。立身以德,待人以义。持身端正,俯仰不愧于天地,行思无愧于己心。”

“大哥说的是。小弟如今确有一事相求,不知是否违背了大哥心中的‘道义’。小弟真心视你如兄长,不愿做强人所难之事。”

林玉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檀木盒子递给裴绍:“小弟所求之事,都在这盒子里了。”

“明日小弟便率军入灵州,若大哥应了小弟,便随军同行。若大哥不应,那便留守洪关。总而言之,不管大哥应与不应,我们都是兄弟。大哥也只当此事小弟不曾提过便是。”

“不打扰大哥休息了,小弟告辞。”

裴绍脑子里一团浆糊,不明白他这小兄弟搞什么。林玉致前脚才出门,裴绍就打开了盒子。打开的刹那,冷汗也随之流下。

只见那盒子里躺着一块质地古朴的令牌,祥云暗纹做底,没有多余装饰,只令牌中间刻着一个‘林’字。

一笔一划,恢弘大气,道尽沧桑。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沟壑之间,仿佛有赤红的鲜血在滚动,带着生机勃发之势。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林’字,也不仅仅只是一个令牌。它是魂,林家军的军魂!

裴绍颤着手从盒子里拿出那令牌,他不知道自己此刻是一种什么心情。

林家,叛臣贼子,当诛九族!

楚和帝的圣旨一出,朝廷上下,浮尸千里。

那时的裴绍还只是凉州军中一个普通的弓箭教官。他虽久仰林晏将军大名,但却未有深入了解。此事一出,不过唏嘘一番世事无常。

但他却记得很清楚,提携他的凉州守将在林家被抄之后,站在凉州的城墙上,遥遥望着北方。他说:“林家灭了,南楚,危矣。”

裴绍捏着手里的令牌,仿佛有千斤重。

他明白玉致的意思了。

上一篇:凤翥 下一篇:可知佩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