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25)

作者:江甯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女强 女扮男装 关键字:主角:林玉致 ┃ 配角:傅辞,荣景辰 ┃ 我出门捡到了未婚夫 林玉致在押镖途中捡了个俊美书生,架不住此人软磨硬泡,加之书生实在貌美如花又胸有丘壑,故而将人收下带回家。只是叫她想不到的是,这书生竟是自己惦念五年的‘亡夫’??? 点击展开

陈锦生蹙眉凝思:“姐夫是知道我的,我擅长外伤。至于其他,所学并不透彻。家学深厚,医理晦涩,锦生资质愚钝,不能如祖父那般融会贯通。此事还需仔细琢磨。凭我目前所学,即便可以配出这样的药来,只怕也会对林伯父的身体造成损伤。”

众人一时沉默。

傅辞突然开口道:“如果只是为了躲避征兵而伤了身体,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不如这样好了,由我顶了林叔这个名额吧。”

“这怎么行!”林玉致当即反驳。

“怎么不行了?我有权利决定自己该做什么事。”

“我也有权利拒绝。”

傅辞低笑一声:“你拒不拒绝,腿长在我身上,我若是硬要投军,你也拦不住。与其那时叫林叔伤了身体,还不如现在就应了我。”

林玉致气的将傅辞拎到了一边儿,恶狠狠道:“你知不知道潞州这次征兵,是要大家去送死!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跟着瞎凑什么热闹。”

“我是手无缚鸡之力,但我有脑子啊。”

“在真刀真枪面前,脑子算个屁!”

“粗俗!”

“你!”

“林兄你不必劝了,我投军,自有我的打算。再说,有林兄在,难道还保护不了我么?”

林玉致啐了一口:“战场无眼,生死在天。”

“好啊,那就看看天,亡不亡的了我。”

第21章

林玉致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傅辞,但没有一次成功的。

“你若是走了,阿瑾谁来教?”

“我有一好友,品行高洁,学问极好,又灵活机敏。是隐世大儒于秀亭的学生,名唤程钰,字逸之。”

“此人现居靖州武安,家中产业由兄长打理,无牵无挂。毕生心愿便是教出一位惊世学生。我已修书一封与他,想来要不了两日,逸之便到了。”

林玉致虽然书读的不多,但于秀亭这个人她是知道的。此人两朝帝师,教出两位治世明君,后辞官归隐,楚和帝曾多次派人请于老先生出山,都被他拒绝了。若是于秀亭的学生,那这个程钰应该也错不了。

但她却没有意识到,她本来的目的是要傅辞留下的,却反被他带跑偏了。

于是,她决定放弃挣扎。

倒是林父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傅辞劝道:“林叔不必介怀,就算不是为了林叔,我也是要走的。此举不过是一举两得。林叔还是好好保重身体才是。”

林父应道:“不管怎么说,这份恩情我都得记得。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的,等着你和大郎回来,等着我孙子出生。”

傅辞忽然觉得有些心塞。

林玉娇也扭扭捏捏的跟傅辞道了歉,毕竟前两日她还防贼似的防着傅公子,却没承想,人家心里压根儿就没那意思。

“傅公子,对不住了!”

傅辞摆摆手,搞定这个小妮子,日后想要收服令仪的心,也会轻松许多。不过鉴于这个小妮子心思太敏感,他忽然对即将到来的程钰起了一丝同情之心。

九月十三,宋初年拿着林玉致的印信启程去了西戎。

九月十四,潞州军府的人到了,征兵正式开启。

整个清福县愁云惨淡,家家户户哭声震天。

“阿瑾,过两日会有位新的先生来教授你功课,他是傅先生的好友,你对他切莫怠慢。若是遇到麻烦,就去镖局找我师父,记得了?”

“阿瑾记得了。”

“娇儿,锦颜身子不便,家中诸事还需你多担待些。我在家中留了足够的银子,爹年纪大了,要好好盯着他,莫再叫他上山去了。”

“嗯,阿兄放心。”

“姐夫,这是我备的伤药,都是顶好的,你收好了。”陈锦生红着眼递了个包袱过去。

“多谢锦生了,在家里照顾好你姐。”

陈锦颜忍了几天,终于忍不住了,一下子扑到林玉致怀里,啜泣道:“相公,你,你可要好生回来啊!”

傅辞强忍着才没有将人给丢出去。

纵然林玉致有躲着陈锦颜的心,可到了与众人分别的时候,还是觉得心里不好受。

“老崔,家里拜托你了。”

崔严是威远镖局的武师,此次林玉致投军,特意调他来家中。一来是教阿瑾还有几个颇有习武资质的村里孩子们武艺。二来,是要他在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保护家人。

“少镖头放心,崔严必尽心尽力。”

来征兵的军官只看人丁,上头写明林家出两丁,军士看都没看,就将傅辞和林玉致带走了。

裴绍因本身就是军籍,在得知林玉致被征兵后,便提早几日奔紫金关去了。林玉致劝了几句,没有劝动,索性由着他去了。紫金关守将吕茂祥可不是什么胸有韬略之人,裴绍此去,必是要碰个软钉子了。

不过这人性情太过耿直,要他吃吃苦头也好。

“……铁蛋儿,在家要好好照顾爹娘,读书也别落下。大郎哥不在,林家有什么活计,能搭把手的都搭把手。”

“我知道了哥,你也要好好保重。还有,你总是忘了,我都不叫铁蛋儿了,小郎给我取了大名,我叫李怀宣!”

银蛋儿摸了一把他毛茸茸的脑袋:“好,怀宣,大哥记着了。”

那几个被林玉致断了一条腿的泼皮,拄着拐棍儿看着秀水村里家家户户依依惜别的场面,不免暗自庆幸。

“要不是林大郎断了咱一条腿,怕是咱也要被征上去了。”

“是啊,断了腿总比送了命强啊。”

“……”

————

潞州大营。

换上军服的新征召军士歪七八扭的站着,队伍里一片嘈杂之声。大伙都自发的分成一个个小团伙,各自村子的人站在一处。

林玉致自然也和秀水村人的站在一起。

旁边那队伍是小柳村的,有个跟陈锦生差不多大的小子没见过这场面,吓的小脸煞白。

“这,不,不会真的叫咱们去打仗吧。”

“你以为呢?不打仗难不成还叫咱来吃饭?”一个泼皮模样的男子嗤笑道。

那小子要哭不哭的扯着一旁抱着肩膀的魁梧大汉:“薛大哥,你那么厉害,咱们能不能逃走啊。”

“逃走?呵,你想什么呢!进了军营入了军籍,若是逃走,就是逃兵。一旦被抓住,那可是要连坐的。”旁边一个大汉说道。

那小子闻言一抖,梗着脖子弱弱道:“可,可我听人说了,这次征兵根本就不合理。”

大汉嗤笑一声:“你管他合理不合理。你可别忘了,征兵令是潞州军府下的,若无朝廷授意,你当潞州守将敢大张旗鼓的私自征兵?我还听说,不单是潞州,整个江北都是这样。讲道理,你讲得通么?”

那小子就快要哭出来了。魁梧大汉瞪了说话的汉子一眼,拍了拍那小子瘦弱的肩膀:“阿明,既来之则安之。到了军营,好好练习刀马骑射,学到手的才是真本事。战场无眼,有武艺傍身,总能捡条命的。”

阿明打了个嗝:“我知道了薛大哥。”

林玉致听那魁梧大汉的话,不免多看了他几眼。说起来,这人她倒有些印象。此人是个猎户,常年活动在深山。那日她在县里吃酒,正碰上这人拖着一头死老虎在集市叫卖。

有人怀疑那虎不是他打的,他只笑笑,朝那人勾了勾手:“不服,那就打一场。”

年轻人嘛,都有血性。林玉致正当要几个好酒菜准备看看热闹时,那猎户已经将冲过来的十几人给打倒了。拳法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又过了几天,这人又拖了一头老虎过来。县里的百姓再见他时,脸色全都变了。

如今看来,此人不单有一身好武艺,心胸也算开阔。假以时日,也未尝不会搏一个好前程。

傅辞见她目光一直落在旁边那大汉身上,便往前凑了凑,挡了她的视线。

林玉致:…………

潞州守将韩励狠劲儿的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越看这些新兵越不顺眼。一窝蜂似的,嗡嗡的他脑仁子生疼。

早有校尉上前,与韩励汇报新兵情况。此次征兵拢共征得一万人。

“将这一万人分成五个营,从原潞州军中抽调几个弓马好手任校尉。各营如何细分,由校尉自行处理。眼下朝廷催的紧,不需练什么花哨,一切以能听懂军令,上阵杀敌为主。”

“是,韩将军。”

上一篇:凤翥 下一篇:可知佩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