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20)

作者:江甯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女强 女扮男装 关键字:主角:林玉致 ┃ 配角:傅辞,荣景辰 ┃ 我出门捡到了未婚夫 林玉致在押镖途中捡了个俊美书生,架不住此人软磨硬泡,加之书生实在貌美如花又胸有丘壑,故而将人收下带回家。只是叫她想不到的是,这书生竟是自己惦念五年的‘亡夫’??? 点击展开

傅辞攥着那玉坠,踩着一地月光回了房。

他以为她不愿嫁,因她心中早有欢喜之人。他不愿勉强,甚至想过放手成全。

可是谁也不曾想过,腥风血雨来的如此猛烈。

他在清隐山治病的两年中,偶有几次得以下山回京。冬日天寒地冻,他不敢吹冷风,只能裹着厚重的狐裘抱着暖炉窝在房里。

只有天气稍暖和些,母亲才肯同意他出门。

他出门也不去别的地方,只在望月楼包个二楼临窗的雅间。从这里看一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京都大街。

偶尔会看到一个穿着红色夹袄的女子打马经过,虽然只一个照面,虽然她看不见他。傅清欢依旧觉得心中欢喜。

直到有一天,他看见那女子和一个长身玉立的公子并行而过。

她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手舞足蹈的不知与那公子说了什么有趣儿的事。那公子偏着头朝她低低的笑着,眼里是藏不住的爱意。

砚舟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少爷,京中都传那荣家公子与林小姐走的近。如今看来,传言果然不虚。林小姐可是少爷您未过门的妻子,此举未免太不把少爷放在眼里了。”

傅清欢摇头苦笑:“她就是这样的性子。”

话是这么说,他心里却是清楚的。因为喜欢,是藏不住的。

他倒是不怨。虽然他们自幼便有了婚约,但那时她不过是个不懂事儿的小娃娃,什么都不知道。而且过去的十几年,他们从未见过。

而荣景辰,却陪她度过了年少的岁月。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他从一开始就输了。

从那之后,傅清欢再没回过京城。他想着,若婚期临近,她当真不愿嫁他为妻。他便求父亲,退了这婚事罢。

京中的形势瞬息万变。就在一年前,皇长子在狩猎之时跌下马,被猛虎咬伤,失血过多而亡。

荣贵妃哭的肝肠寸断,誓要为他皇儿报仇。可刑部将猎场查个底朝天也没有查到什么蛛丝马迹。最后只能以意外结案。

荣贵妃显然不接受这个结果,楚和帝早有心立皇长子为储,奈何大臣屡屡上书阻挠,称皇后有嫡子,若立储,也该是皇后之子。如此僵持不下,楚和帝也憋了一口气。

荣家一身荣辱都系在皇长子身上,叫她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她在宫里到处攀咬,整个后宫乌烟瘴气,人心惶惶。

楚和帝对皇长子疼爱有加,乍然失了长子,仿佛一夜间就憔悴了。又仿佛心中憋着一股劲儿要发泄出去,任凭荣贵妃去闹。

太后气的一病不起,没能熬过两个月,便薨逝了。楚和帝再一次遭受打击,一蹶不振。

荣贵妃愈发的变本加厉了,将矛头直指林皇后。

楚和帝娶林家女为后,不过是想将林家兵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林家军功起家,忠肝义胆,从不趋炎附势,更不会想将自家女儿嫁入皇宫,趟这浑水。

早在进宫前,林家便已替林静姝物色了人家,是出身江南世家的吴家。

吴家大少爷那时初到京中为官,一表人才,文采斐然,林静姝曾与他远远见过一面,双方都很满意。正在商讨婚事时,一道圣旨从天而降。

林静姝即便再不情愿,也只能嫁入皇宫之中。

入宫后,吴家大少爷便辞官回了江南。

林皇后在宫中生活的并不快乐,终日对付后宫你来我往的算计,早已身心俱疲。导致忧思过度,使得胎儿早产。

荣贵妃便是抓住了这一点,诬陷皇九子非皇室正统,乃林皇后与吴家少爷私通所得。时间上又刚好对的上。

皇九子年四岁,样貌偏像林皇后。楚和帝不得不有所怀疑。毕竟皇家血脉不容一点差错。

但此事他秘而不宣,因为他心里还在琢磨另一件事。

正在这时,蔡雍向楚和帝呈上证据,称江南吴家,因嫉恨当年皇上横刀夺爱,早有不臣之心。吴家富可敌国,私下又与林家有所往来,所谋非常。

“众朝臣屡屡劝谏立皇后所出皇九子为储,皇上您推脱了几次。林家因此心存不满,做出什么不智之举,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蔡雍如是说。

帝王最忌拥兵自重。林晏心中清楚,林家的兵权早就引楚和帝猜忌。林家世代忠良,这一顶莫须有的帽子扣下来,林晏如何能接。

他连夜进宫交了兵权,以证清白。

兵权虽不在林晏手里,但军心还在。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在无数谗言的滋养下疯狂的生长。斩草必除根。

楚和帝已然动了杀心。

第17章

蔡雍之妻乃是荣家嫡出小姐,与荣贵妃一母同胞。荣蔡两家早已绑在一起。

皇长子虽逝,但荣蔡两家的根基还在。荣贵妃将生母身份低微的皇三子萧元珅过到自己宫里。同时拉拢朝中大臣,巩固势力。

楚和帝此时正忙着除掉林家,一切都已部署好,只等最后的收网。

先是一道圣旨,称林皇后□□宫闱,有吴家下人为证。证明林静姝与吴家长子早有首尾。皇九子萧元瑾非皇室血脉。混淆皇室血脉,罪当诛九族。

后又有林晏心腹大将于弘文揭发林晏屯私兵,勾结吴家,意图谋反。并有往来信件,以及军中参将为证,证据确凿。

林家人被下了狱。林晏在狱中上书,林家赤胆忠心,绝不会做对不起朝廷之事。

可这种事谁都说不好,毕竟当初林家与吴家议亲,光明正大,从未遮掩,满京城都知道这事儿。私底下还编过不少红粉艳事,说的都是皇权霸道,楚和帝横刀夺爱斩鸳鸯。

如今出了这事儿,又涉及到皇上的‘绿帽子’,众大臣都不好去触这个眉头。

傅则乃刚正不阿之人,且不说他与林家已是姻亲。单说林皇后,仅凭一个下人的话,证据单薄,不足以让人信服。

再者,林将军虽交了兵权,但林家军军心所向,没法不叫皇帝忌惮。吴家盘踞江南,富可敌国,若两家联手,足以颠覆朝纲。如今看皇上对林家的态度,还有荣蔡两家在背后做的那些事儿,明摆着此事就是个局。

只叹林晏忠肝义胆,林家世代忠良,耿直之心却遭算计,落得如此下场。

傅则仗义执言,却反被楚和帝训斥,言其与林家勾结,早有不臣之心。将傅家一干人也下了狱。

傅清欢在京时日甚少,平日也鲜少出门。除了与林家下聘那日京城知道这么个人物之外,便再没了声息。说起来,竟没什么人知道这位傅家公子究竟长什么模样。也因此,傅家人被下狱的时候,倒未曾有人想起过,傅家还有位公子。

叫此时住在清隐山的傅清欢,幸运的躲过了一劫。

林晏在狱中日日忧愁,唯恐林家军遭人挑拨,中了圈套,做出谋逆之事。但天牢早已换成了蔡雍的人,他束手无策。

显然,楚和帝不会放过任何一丝可能。即便于弘文倒戈与他,但林家军中有一半的人都是跟着林晏出生入死的。

这些人若留在军中,必成祸患。

楚和帝将林晏关在天牢。设计挑唆,煽动林家军的人劫牢。又在天牢设下重伏。

林晏听着外头连成一片的喊杀声,彻底绝望了。

林家军若动,便是板上钉钉的谋反之罪。

兴和二十年九月二十八,林家上下七十余口,傅家上下二十余口,押赴刑场。无论老幼,无一幸免。

刑台上血流成河,血腥之气经久不散。

盛极一时的将门世家林家,自此在京城销声匿迹,无人敢再提起。

江南吴家人被押解入京途中,遭遇流寇,连同押解官兵在内,全部身亡。

傅清欢得知此事,眼前一黑。不顾神医劝阻,撑着病弱的身体偷偷回到了京城。

秋日萧条,正如傅清欢的心境。

傅府的朱漆大门上贴了刑部的封条,傅清欢没有动。他从侧门进了府,但见满目疮痍。枯黄的树叶落了一地,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响。屋子里许久未曾有人打扫,挂了满室的蛛网。一派破败之象。

砚舟红着眼眶将傅清欢的卧房收拾了出来,扫了扫院子里的落叶。

“少爷,我们该如何是好?”

傅清欢走到傅则的书房,从书架的暗格里翻出了一本账册。

“砚舟,去三皇子府送帖子,就说,有人要送他一份大礼。”

上一篇:凤翥 下一篇:可知佩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