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133)

作者:江甯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女强 女扮男装 关键字:主角:林玉致 ┃ 配角:傅辞,荣景辰 ┃ 我出门捡到了未婚夫 林玉致在押镖途中捡了个俊美书生,架不住此人软磨硬泡,加之书生实在貌美如花又胸有丘壑,故而将人收下带回家。只是叫她想不到的是,这书生竟是自己惦念五年的‘亡夫’??? 点击展开

“荣国林!”

屏风后珠帘震动,从帘后踱步而出一个美貌妇人,她面无血色,眼角眉梢俱是疲惫之色。

荣国林似是找回了些许理智,可满腔怒火告诉他,他不能停。他要让荣景辰知道,他们都是外人,只有他和太后才是他最亲近的人。他还是皇帝,只要他下令,就能将这些人都抓起来处死,这天下还是他荣家的。

荣太后看着荣国林脸上神色变幻,微微叹息一声:“荣国林,一切已成定局,罢手吧。当年做那些事的时候,就该想到今天这个后果。”

荣国林后退两步,摇着头:“不,这天下是荣家的,是荣家的。荣景辰,你是……”

锋利的匕首从荣太后那只柔软苍白的手中脱出,鲜红的热血溅在她白皙的手上,在有些昏暗的大理寺公堂显得异常夺目。

匕首正中心脏,荣国林嘴唇张合着,终究没能说出话来。他‘轰’的一声倒在地上,怒目圆睁的眼睛里满是震惊和不甘。

这一切变故来的太快太突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柔弱女子竟敢当堂杀人。

荣太后扔了匕首,匕首磕在青石砖面上,发出‘锵’的一声响,将四月里一个普通的,略带凉意的午后公堂,推向了高潮。

是高潮,亦是结局。

荣太后朝百姓展袖一拜,朱唇轻启,有些疲惫的声音在诺大的公堂里回荡着:“景辰所言之事,确系荣家所为,我们认了。”

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耗尽了荣太后全身的力气。

“景辰虽为荣家子,但他生性淡薄,如沅芷澧兰,品性高洁。荣家所做之事,与景辰无半点干系。大家可以恨我,恨荣家,但景辰所做的一切,却是为国为民,还望大家,莫要责怪。”

荣景辰还未从荣国林被杀之中缓过神儿来,便见荣太后用一种他从未感受过的温柔眼神望着他。他的心猛的一抽,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从他的生命里消失。

鲜红的血液从荣太后嘴角涌出,女子依旧含笑凝望,在荣景辰震惊的眼眸里缓缓倒在了地上。

第96章

承德二年四月二十,荣氏血染公堂。沉寂了六年的旧案,终得昭雪。

大理寺少卿宗正海按卷宗所陈述事实,缉拿六年前旧案的参与者,京中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守住京城城门,但见有企图逃走的涉案官员,便一窝蜂的涌上去将人抓捕。

天牢一时人满为患,却无一人喊冤。

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无论对南楚官员还是百姓来说,都极具冲击力。有很多朝臣甫一归家,便瘫软在床上,浑身疲惫,再也提不起一丝气力。

有承林家恩惠,在当年实力弱小,无力发声者,更是在家中偷偷啜泣,只道苍天有眼,终叫恶人伏诛。

也许是积压在心里多年的事情终于平息,也许是再一次想到当年刑台上的惨状。林玉致回到将军府就将自己关在屋里,连傅辞也不愿见。萧元瑾将林皇后尸骨移回灵堂,默默守灵。

傅辞回到自己房中,将藏好的一本手札还有一封密信拿出,就着火盆里的炭火,烧了个一干二净。

手札是当年陈太医所留,密信是他叫陆召在京调查手札所言双胞胎一事。

荣景辰和楚和帝皇长子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他是荣太后和荣国林所生。

荣太后并非荣国林亲妹,她与荣家是表亲,幼时家中逢难,被送到荣府养着。老太太见她姿容绝色,特意认做亲孙女,改了荣姓。那时荣国林不过是吏部一个散官,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那时还是皇子的楚和帝。

为前程打算,将改姓的荣氏送给了楚和帝。只是二人早已暗通曲款,荣氏在荣国林甜言蜜语引诱下,入了皇子府,成了侧妃。一步一步,成了楚和帝最宠爱的荣贵妃,再到如今的荣太后。

按计划,这本手札是要当做呈堂证供,指认荣太后才是那个与外人私通的宫妃,指认皇长子并非皇室血脉。

但在看到荣景辰的时候,傅辞不愿做这样的事了。

知道手札存在的只有他,林玉致,和萧元理。萧元理只知手札却并未见过其中内容。也就是说,这世上知道荣太后当年生的是双胎的,除了已过世的陈淮安,已死去的荣国林和荣太后之外,便只有他和林玉致了。

荣国林在最后一刻疯言疯语,险些说出了荣景辰的身份,荣太后不得已才将他刺死。看似是替荣国林认了罪过,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荣景辰。

如果荣太后不出手,林玉致也会想办法出手的。

他那样霁月风清的男子,不该有这样不堪的身世。那些上代人的阴暗,也不该由他承担痛苦。

既已决心隐瞒,那就瞒的彻底,将所有的证据都销毁,任谁都找不出半点蛛丝马迹来。

他是荣景辰,也只能是荣景辰。

屋中烟味尚未散去,萧元理便敲响房门,傅辞知道他想问什么,打开门将人放了进来,指着炭火盆道:“烧了。”

萧元理气愤道:“你这是作甚,老妖婆诬林皇后清白,如此也不过是叫她自食恶果,我都准备好了,你为何临场变卦。”

傅辞道:“已经够了。”

“不够!”萧元理怒道:“老妖婆独霸后宫,有多少无辜宫妃遭她残害,我母妃地位低下,不知饱受多少欺凌。你可以算了,我不能!”

“令仪也是这个意思。”

萧元理气的不行,半响憋出一句话来:“真不知你们到底在想什么!”

他转身欲走,傅辞叫住他:“端王,这件事到此为止,权当不知情吧。”

萧元理虽有些愚钝,但这些年也是在阴谋算计中走来的,他心里知道荣太后与人私通,再加上公堂上那事儿一出,他隐隐总觉得哪里不对。傅辞如此郑重其事,看来是当中牵扯了什么隐秘。

他哼了一声,道:“你们都不愿追究了,我又何必讨人嫌。”

萧元瑛急匆匆赶来,生怕他二人起了争执。在上公堂时,他从傅辞身边经过,傅辞低声告诉他按住萧元理。

他那时还不明白怎么回事,直到林皇后那事儿澄清后,萧元理竟要起身,他猛然想起傅辞交代的话,将他按下。

退堂后,萧元理似有几分气闷,他自觉是因此事而起,回头不见了萧元理,这才匆匆往傅辞这里赶来。虽然萧元理黑着脸,但瞧着好像事情已经说开了,他便也不再过问。

见着萧元理气哼哼走了,与傅辞拱了拱手,忙又追了过去。

傅辞摇头笑笑,萧家人如今只剩这三兄弟还有远在西北的睿王了,若能和平相处,未尝不是好事。

门开着,清风灌入房中,将最后一点烟味吹散了。

四月二十二,大理寺整理旧案卷宗,一应犯罪事实尽数陈列,并于闹市张榜。敏国公代行天子事,派遣官差将此榜快马加鞭送入各地,晓谕天下。

四月二十三,萧元瑾,林玉致,傅辞一身缟素,于京郊请回林傅两府人遗骸,于将军府和傅府分设灵堂,前来吊唁者无数。就连京中欢乐场都歇了业,以示对英雄的尊重和祭奠。

三日后,两家人各将尸骸重新下葬,立祠堂。

消息传回江北时,江北全境军士自发换上一身缟素,为林将军守灵。

杨凤席朝着京城所在方向拜了三拜,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将父亲的灵位请出来,神情肃穆的上了香。

......

国不可一日无君。

九皇子已然归来,皇后嫡子,承袭大统,乃顺理成章。

四月二十八,萧元瑾在敏国公等一干老臣的支持下,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楚,改年号为承平。

新帝登基,有功者赏,有过者罚。

荣氏罪孽滔天,新帝仁慈,祸不及家人。荣氏族人按其罪名轻重,各自赏罚。罪魁祸首已死,参与旧案者按律当斩,罪名较轻者流放三千里。

荣夫人赵氏揭发荣国林有功,判其与荣国林和离。其子荣景辰亦有功于南楚,新帝赏罚分明,判赵氏带两子归家。并敕封赵氏为卫国夫人,次子荣景和封二等男爵。

蔡氏为官不仁,与荣国林蛇鼠一窝,其族人仗势欺人,所犯罪行罄竹难书。判蔡雍斩刑,阖族流放岭南。

于弘文,李奇峰,李奇峥,方坤,崔家等一应核心人物,判主犯斩刑,从犯流放。

……

旧案昭雪,旧案所涉一应罪官罪名洗脱,新帝下旨召回旧臣,重新启用。

上一篇:凤翥 下一篇:可知佩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