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14)

作者:江甯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女强 女扮男装 关键字:主角:林玉致 ┃ 配角:傅辞,荣景辰 ┃ 我出门捡到了未婚夫 林玉致在押镖途中捡了个俊美书生,架不住此人软磨硬泡,加之书生实在貌美如花又胸有丘壑,故而将人收下带回家。只是叫她想不到的是,这书生竟是自己惦念五年的‘亡夫’??? 点击展开

林玉瑾道:“先生还懂佛理?不过是五文钱的事儿,叫先生说来,倒像是天大的事儿一样。”

傅辞道:“与你看来,是五文钱的事儿。可在我看来,却是用人之道。”

林玉瑾固然聪慧,于经史子集也有涉猎,但毕竟年少未经世事,又没人引导,自是流于表面,不曾将所学融会贯通,用于实际。

傅辞想了想,说道:“《高祖本纪》有载。汉高祖曾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依高祖所言,之所以能得帝业,与其知人善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成大事,单凭一己之力,难于登天。可若善于发现人才,利用人才,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结果自然事半功倍。”

“所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资质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的,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盖因君子善于利用外物。”

“所以,阿瑾想要做人才,还是想要做善用人才的君子呢?”

林玉瑾坦然道:“自是做那驾驭人才的君子!”

傅辞满意的颔首:“好,好志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道理明白的再多,不经历练,终究是纸上谈兵。村中有不少与你年龄相当的孩子,我给你三天时间去收服他们。如何?可能做到?”

林玉瑾挺起胸膛:“先生放心,学生必尽力为之。”

之所以要林玉瑾去收服小伙伴,其一是为了将所学付诸实践。其二,林玉瑾性情孤僻,虽然眼下瞧着活泼,但那只对家里人。

他没有自己的朋友,终日除了读书习武,还是读书习武。如此一来,即便日后大有所成,也是孤军奋战。若能从小培养一干心腹,日后无论想做什么,都有得用的人手。

不得不说,傅辞对林玉瑾,真的是竭尽所能的教导了。

日头偏西,下田的村民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回家去了,十几个短工也跟着陈锦生往林家院子这边赶来。

铁蛋儿腰板挺的笔直,见到一群大汉朝他过来,紧张的攥了攥小手。

“这小娃娃是哪家的哩?这是要给咱发工钱?”

铁蛋儿勉强定了定心神,心说不能叫大郎哥看轻了去,若不然明日发工钱,就不找他了。

“是,是啊。按东家说的,每人每天二十文钱,我都用线穿好了。大家排队,每人一串铜钱,现在我叫名字,叫到名字的上前,领完钱要按个手印。”

其实铁蛋儿不识字,但却能记住十五个人名。林玉致与他说了几遍,他就能按名单的顺序背下来了。

虽然他并不认识哪个字是哪个字。

不过那些汉子还是被他给唬住了。

“呦,小娃娃了不得,这么丁点儿就识字儿哩。”

铁蛋儿被夸的小脸通红,差点儿忘了下一个人名叫什么了。

村中有下了田的,瞧林家大院聚了短工领钱,也往这儿来瞧个热闹。

一见前头那小娃娃不是老李家的铁蛋儿嘛,顿时交头接耳起来。

“铁蛋儿啥时候认字儿了?”

“不晓得哩。”老汉努了努嘴:“那不是铁蛋儿他爹,你问问不就成了。”

李大柱和银蛋儿正扛着锄头埋头往家走呢,听见有人叫他,便应声前去。

老汉指了指被大汉围着的铁蛋儿,道:“李大柱,你家铁蛋儿跟谁学的,都识字儿了!”

李大柱显然一脸懵逼,他家祖上三代就没一个识字儿的,再说,他家都穷的揭不开锅了,哪有那心思让铁蛋儿认字儿去。

银蛋儿揉了揉眼睛,一惊一乍道:“爹啊,真是铁蛋儿,铁蛋儿不光认字儿,还给工人发钱哩!”

等短工散去,李大柱和银蛋儿还没反应过来,直到铁蛋儿拿着五文钱在他爹眼前晃了晃,李大柱才是真的信了。

他眼泪吧差的将铁蛋儿举高高:“咱家祖坟冒青烟哩!”

铁蛋儿被他爹晃的差点儿没吐了。

“爹啊,啥祖坟冒青烟儿,都是大郎哥教我的。大郎哥叫我数铜钱,给工人发钱,还给我开工钱呢。”

李大柱一听,登时就不乐意了,他从铁蛋儿手里夺过铜钱,呵斥道:“林大郎能教你识字,那是天大的恩情,怎还能要人家钱,不懂事儿!”

铁蛋儿也觉得有些羞愧,期期艾艾的将铜钱送了回去。

林玉致刚要说话,却被林玉瑾给抢了先。

“李大叔这是哪里话,铁蛋儿给咱家干活,拿工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不过识几个字罢了,若是李大叔同意,从明儿起,叫铁蛋儿午后来家里,我每天教他一个时辰便是了。”

李大柱闻言,当即瞪圆了眼睛:“林家小郎,你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

还是银蛋儿冷静,扯了扯他爹的衣袖,道:“爹,小郎要考功名的,都是自家请先生教授,咱们哪能占了小郎读书的时间呢。”

铁蛋儿原本也是兴奋的,可一想若因为自己耽搁了小郎哥的正事儿,岂不是罪过了,遂赶忙摆手拒绝。

林玉瑾笑道:“我又不是一整天都在读书。况且,我也能从教学问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巩固。铁蛋儿聪明,阿兄不过教他半个时辰,便能记下这么多字,若是不蒙学,岂不可惜。”

谁都乐意旁人夸自家孩子,李大柱也不例外。

他咧开嘴笑道:“我家铁蛋儿是个好的。”

银蛋儿见他爹乐的找不着北了都,赶忙又推了他爹一把:“这可都是托了小郎的福。”

李大柱立马反应过来,拉着银蛋儿铁蛋儿扑通跪下了:“铁蛋儿是遇上好人了,林家小郎放心,咱老李家虽说穷,但咱们爷几个有的是力气,日后小郎有事儿尽管说话,咱老李家拼了命都行。”

村民们就是这样朴实。

不过是教会他儿子几个字儿,便能以命相报。

说起来,还是穷啊。

南楚朝廷,贪腐之风严重,卖官鬻爵,尸位素餐,真正办实事的官员凤毛麟角。赋税一年重过一年,土地兼并,农民手里的田越来越少,若遇上天灾,就等着活活饿死吧。

能活命已是幸事,哪家能有闲钱供子弟念书呢。

林玉瑾也没想到,不过是区区小事,便叫人感恩戴德至此,他亦湿了眼眶,上前将李大柱扶起:“李大叔这可是折煞我了。不如这样好了,铁蛋儿,你回去问问村里其他的孩子们,若有愿意跟着我念书识字的,明日午后一道来我家。教一个是教,教十个也是教。若我秀水村的孩子都能识得几个字,日后也多一条出路不是。”

这年头,读书识字的人到哪儿都好找活计,若是大字不识一个,连给人做工都要受蒙骗。

若林家小郎真愿意腾出时间教村中孩子识字,那对秀水村来说,可是天大的恩情啊。

李大柱是个粗人,不知如何表达情绪,只拉着银蛋儿铁蛋儿,给林玉瑾重重的磕了个头。

第12章

好不容易送走了李家父子几个,林玉致好整以暇的打量着林玉瑾。

林玉瑾涨红了小脸,支吾道:“阿兄这般看我作甚?”

林玉致笑道:“我倒不知,咱家小弟都学会收买人心了。”目光却若有似无的落在林玉瑾身后的傅辞身上。

“阿兄,这明明是用人之道。”林玉瑾义正言辞道。

傅辞走上前,笑道:“阿瑾倒是会活学活用。”

林玉瑾笑眯了眼:“是先生教的好。”

“铁蛋儿性子和善,李家人也是敦厚老实之人。而且铁蛋儿经常在村里玩儿,村里孩子性情如何,他比我了解。所以我要铁蛋儿帮忙把大家召集起来。”

“再者,读书识字这等好事,李家人自认是沾了我的光,那么铁蛋儿去寻人,李大叔必定会叮嘱他,尽挑品性好的孩子过来。所以,我丝毫不费力气,就能将村中的好孩子拢到我身边。”

“而至于他们每个人的才能如何,便是要在日后教授学问的时候,慢慢发掘,加以培养。”

“不过,虽是我有算计的成分在内,但最后李家父子的表现,还是让我心里刺了一下。先生,对于教授他们学问,我是认真的。”

上一篇:凤翥 下一篇:可知佩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