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79)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扶意缓缓走在后面,不自觉地向四处看了眼,自然是不可能寻见祝镕的身影,也不知他此刻在哪里。心疼心上的人,平白无故地被卷入是非,甚至坏了名声,还不知二老爷,会怎么想这两件事的关联。

但那一天,扶意再没见过祝镕,甚至没听说他回家来,直到第二天,与祝家老少,随圣驾来到京郊围场,才听身边的慧之指着远处说:“言姐姐,你看,是三哥哥。”

扶意终于看见了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祝镕,一身银光锃亮的铠甲,气宇非凡,威风凛凛,指挥着各处岗哨,引导着大臣贵族的车驾,再后来,他便直奔前方銮驾而去,再看不见了。

祝家女眷都下车后,在属于她们的帷帐内休憩,没多久,皇后就召见自家妹妹前去,另说老太太年迈,不必见礼,送来了瓜果茶点,请她好好玩上一天。

这一切,自然有大夫人去谢恩,她带上下人,辞过婆婆,便赫赫扬扬地去了。

今天随行的,还有族中几位妯娌,有人轻声对姜氏道:“大夫人去哪里,都是孤零零一个人,没个儿媳妇跟着,连女儿也不成。哪里像您,一双儿子都是朝廷栋梁,大媳妇温柔漂亮,进门不到三年就给您生了孙子孙女,还是您有福气。”

若是平日,二夫人必然飘飘然得意起来,可眼下她心里一团乱,担心丈夫的仕途,担心小儿子的名声前程,大房如何,她实在顾不得了。

又见韵之换了骑马装出来,英姿飒爽如男儿般帅气,众人都赞叹不已。

二夫人开口要命女儿站住,不许去外头疯玩,帷帐外忽然有人涌来,安国郡主被皇后派的宫女嬷嬷们众星捧月地簇拥着到了门前,尧年笑着说:“韵之,我们骑马去。”

这事儿,扶意昨日下午,写信派人送去王府,约了郡主与韵之今日作伴,郡主当时就回函,让韵之在帐篷下等她。

见郡主来相邀,二夫人也无话可说,还要起身来向郡主行礼,尧年很是和气,请少夫人好好照顾长辈们,带着韵之就走了。

“扶意,你不去吗?你若跟着,我还踏实些。”二夫人忧心忡忡,“这孩子,别跟着郡主闯祸,若是叫郡主磕着绊着,也不是闹着玩的。”

扶意欠身道:“二伯母,实在对不住,我不会骑马,没办法跟在一边。”

老太太发话道:“韵之从小跟着她哥哥们骑马,不会有事,你别总操心,孩子们都大了。”

婆婆跟前,二夫人不敢多言,讪讪地闭了嘴。

这一边,尧年带着韵之骑马出来,远处也有几位世家千金正在上马,她们俩都不乐意和那些姑娘为伍,自然走得远远的。

渐渐离皇帝和男眷们近了,只见金灿灿的大帐底下,嘉盛帝立于高处,尧年脸上掠过寒光,敛下心思问韵之:“你们京城里,经常行猎吗?”

韵之颔首道:“我很小的时候,也跟过一回,还是先帝爷那会儿,但我记得,那次王爷和您都不在。”

尧年扬鞭前行,说道:“我父王忙着保家卫国,哪有心思玩乐,这围场里的畜生,也没有兽性,都是圈养了放进来的。”

韵之也有所耳闻,但她比不得郡主,能跟随王爷走南闯北,养在深闺里的姑娘,见到这阵仗,已是满心欢喜。

然而她们在这儿说话,竟是叫远处的皇帝看见,有内侍官骑马一路跑来,殷勤地说:“郡主,皇上召您到御前说话。”

尧年恭敬地说:“我母妃在那里,待我接了母妃一并前去,这是祝家二小姐,她可以随行吗?”

如此,过不多久,祝家女眷的帷帐里,就有内侍官前来,邀请老太太和夫人小姐们,到前头去看热闹。

道是皇上刚赐下彩头,各府的小姐们赛马得了头名将有重赏,祝家二小姐也在其列。

二夫人又惊又喜,更满腹担心,急着就要去看,却被老太太拦下,只吩咐孙女们:“你们去看看,别乱嚷嚷,要有规矩。”

再看向扶意,道:“你也去,看着妹妹们。”

第111章 御前失仪

去往御前的路上,有内侍官引导,扶意带着妹妹们,不慌不忙相随,眼见别府的小姐夫人们也陆续走来,更是安心不少。

待至御前,众人依序而列,听皇帝宣布赛马规则,扶意稍稍抬起头,在一众立于马下的姑娘中,看见了韵之和郡主。

皇帝声如洪钟,许是对着一群姑娘说话,威严中还不乏几分温和。

嘉盛帝做太子时,便平易近人,常与太子妃在田头河边走,重视农耕心系天下,是天下皆知的未来贤君。

但在扶意和书院一些门生看来,太子当了皇帝后,昔日的行事风格,却成了他朝政上的软肋。

十年来,大齐与邻邦签订的和谈文书,一年比一年多,三百年前太祖太宗打下的巍巍江山,到了当今手里,怕是要一寸寸再“还”给人家,就连祝家老太太,也曾如此对扶意感叹。

可这并不是因为皇帝仁慈,而是他不会打仗。

五年前胜亲王父子失踪后,朝中再无人可以取代他们,胜亲王余军全部撤回纪州,誓死保护王妃母女,固守纪州。

朝中虽仍有武将,但比不得昔日纪州军令敌闻风丧胆,眼下大齐不过是靠着老祖宗留下的根基,勉强维持四方平安。

一声号响,打破了扶意的思绪,但听马蹄轰隆,她抬起头看,各府千金策马而去,扬起阵阵尘土。

她听见边上,有别家的夫人说:“姑娘家骑在马上,终究不成体统,这怎么还比上了。”

另有人却道:“各家嘴上说着不成体统,背地里还是教姑娘们什么都学一些,不就是怕有这样的日子,好歹拿得出手,体统不体统的,皇帝高兴就是体统。”

扶意看了眼映之几人,她们心系着远去的姐姐,没在意边上的人说什么,而那几位夫人也不敢太多嘴,几句话后就收敛了。

策马而去的小姐们,是否不成体统,扶意不知道,但站在这里的女眷们,每一个都规规矩矩,原该是来为自家姑娘喝彩助威的,却插蜡烛似的站一排,又别扭又尴尬,实在没意思。

“年儿……”忽听得朗朗女声,自上首传来,众人闻声抬起头,只见闵王妃立在观赛台边上,轻扬手中的帕子,呼唤着她的女儿。

闵王妃年过四十,然天生眉眼柔和、容颜瑰丽,到如今,举手投足间依旧风姿绰约、体态窈窕如二八少女,可想年轻时,是何等绝色。

忽然一阵强风过,沙尘扬起,扶意一手护着慧之,一手遮挡双眼,但听台上传来惊呼声。

她眯眼看,只见王妃不知为何被绊倒,纤弱的身子眼看着一头栽倒下台,千钧一发之际,身着黄袍的皇帝冲上来,将弟妹拦腰抱住,带回安全的地方。

台上,闵王妃惊魂未定,抬眸见是皇帝,惶恐地后退几步:“皇上,多谢皇上相救。”

嘉盛帝龙颜含笑,温和地问:“有没有伤了?”

闵王妃摇头:“妾身一切安好,实在是惦记年儿,方才风沙眯眼,才惹得御前失态,还望皇上恕罪。”

有宫女内侍迎上来,簇拥闵王妃到一旁坐下,皇帝也径自回宝座,扶意耳听得身边窃窃私语,慧之轻声问她:“她们都在说什么?”

扶意示意妹妹不要问,又看看映之和敏之一切安好,但前后左右的女眷们,三三两两说个不停,什么“勾引”、“狐媚”、“寡妇风流”这些字眼,都飘进扶意的耳朵,她真想赶紧离开,别叫小妹妹们听了不好的话存在心里。

但方才一幕,王妃娘娘显然故意为之,扶意早就听郡主说过,她们母女会不择手段,用尽一切办法来调查五年前的真相,离开纪州的那一刻起,她们就豁出了性命。

想到这些,扶意不禁心中悲凉,郡主说她们最好的结果,也是玉石俱焚,既是如此惨烈的前景,娘娘又怎么会在乎几句流言蜚语,又怎会看重她自己的名声。

很快,各府千金策马归来,毕竟是女孩子之间,比不得男眷们早就散去了围场各个角落,她们不过是去三里地外抢旗,老远就见彩旗飘扬,众人都伸长脖子,看是谁家的女儿拔得头筹。

队伍渐渐近了,扶意一眼在人群中看见了韵之,她落在人后,不疾不徐地跟随,前面三个夺了彩旗的,分别是安国郡主、闵初霖,还有一个扶意不认得的小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