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61)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韵之更是借祖母的口,吩咐跟他的人说:“天气暖和,且不是毒日头晒,老太太说了,多叫平珒到园子里走走,这个年纪的孩子,哪有白面似的脸,等他把脸晒黑,身体自然就好了。”

那些婆子们,也不敢反驳二小姐的话,更何况背后是老太太,一一应诺,拥簇着平珒离去。

韵之无奈一叹,转身换了笑容,要搀扶扶意,扶意吓得什么似的:“你可别碰我,我浑身都疼。”

慧之上前来搀扶,韵之便吓唬她:“你小心啊,你们言姐姐,是莲藕做的。”

妹妹们嫌二姐姐欺负人,都谨慎温柔地来呵护扶意,正要一道进门去上课,看见有人匆匆忙忙往内院跑。

韵之朝绯彤使眼色,绯彤立刻去打探消息,不多时回到书房,说:“是安国郡主到了,就一人来的,说是咱们三夫人有喜,替王妃娘娘来送贺礼。这会子已经在西苑了,老太太刚过去。”

韵之问:“要我们作陪吗?”

绯彤道:“没听说,但您别去凑热闹,老太太自有吩咐。”

扶意笑道:“难得绯彤这样稳重,也辛苦你跟着你们家小姐。”

韵之白她一眼:“这么说,可见香橼是傻的,那我们换吧,你将来带着绯彤回纪州去,把香橼给我留下。”

玩笑归玩笑,书房里还是要正经做学问,扶意静下心来授课,但没过多久,门外有动静传来,翠珠进门说:“言姑娘,老太太带着安国郡主来了。”

众人忙迎出来,恭恭敬敬站在院中。

老太太带着尧年进门,她一见扶意和韵之,就热情地走到身边,虚扶一把要她们免礼,转身对老太太说:“您老不必陪着我,晚辈想和姐妹们说说话,母亲就是怕上门来,惊动得全家不得安生,才只打发我来。出门前也千叮万嘱,一切礼节都免,两亲家串门罢了。”

“是,那就请郡主小坐,不必拘束。”老太太依然礼貌恭敬,“只是我这些孙女太粗鄙顽劣,还请郡主多多包涵。”

尧年礼貌地送走老夫人,回眸冲韵之和扶意笑:“我们家和京城的皇亲贵族,少有往来,我和那些堂表兄弟们,也没有合得来的,但我喜欢你们,往后我常常来,你们也常常去王府可好?”

众人引着尧年进书房,刚坐下没多久,二夫人就带着少夫人来了,少不得又出去应付一回。

尧年本就想找机会和扶意单独说话,便对韵之道:“请韵姐姐替我送夫人和表姐回去,我就不去了。”

虽然没这个必要,但韵之也懂礼数,郡主毕竟是郡主,不能真当玩伴对待,应下后,先送母亲和嫂嫂回东苑去。

尧年立时向扶意递了眼色,再回书房,扶意便安排三妹妹们练字,她和尧年单独在窗下喝茶。

“听说大夫人不在家,这家的三夫人又有喜,我就借口来了。”尧年在扶意面前,毫无郡主的架子,“我娘知道你在这里,也是很高兴,但说不能给你添麻烦,她更说,嫂嫂如今在祝家,其实比跟着我们强些。”

扶意见郡主如此诚意,便也毫无保留,将自己所知道的事,以及她的处境和为难都告诉了尧年。

尧年道:“我今日来送礼,这家里必定要回礼,到时候你就跟着来。去了王府我们说话更容易,关于我嫂嫂,关于我和母亲上京来,还有很多话要对你说。”

扶意坦率地问:“民女虽和您幼年一起玩耍,但也不曾深交,郡主为何这样信任我?不是我怕被卷入什么麻烦,只怕自己不能帮到您和娘娘。”

尧年笑道:“先把这个您啊民女啊去了吧,你还长我几个月,本该是我叫你姐姐。至于为何信任你,我们后来虽不曾深交,可王府和书院一直有往来,我爹爹把人送去书院念书,令尊又给我爹爹送来人才。便是这几年,几乎每个月都会收到言夫子的问候,说他任凭差遣,只要能为王府做些什么,在所不辞。”

扶意完全不知这些事,在她眼里,只看见王府每逢佳节和往年一样,给书院送来贴补。

想来父亲悄悄做这些事,连家人都瞒过,是担心王妃和郡主孤儿寡母,他一个男人太多的不便,爹爹也是用心良苦。

不,扶意立刻改了心中的想法,王妃和郡主不是孤儿寡母,王爷父子一定还在人间。

“不仅是言夫子,这些年,纪州百姓对王府的关心和拥戴,让我和母亲更加坚定……”尧年忽然住口,向别处看了眼,道,“待你来王府,我们细说,我今日来,就是想告诉你,不要为了我嫂嫂的事着急,眼下嫂嫂留在祝家,对她来说更好些。”

扶意听得出来,这话里有话,显然大小姐的遭遇,背后还有许多她不知道的事。

一时想起祝镕的告诫,扶意终于能体会到几分他的不易。

“郡主。”扶意问道,“我们的谈话,可以让韵之参与进来吗,她也是最关心世子妃的。”

尧年颔首:“自然可以,但考虑到立场身份,往后有些话不能对她说。我相信你会判断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你信任她,我自然也信任你。”

扶意应道:“那我就放心了。”

尧年细细地看着扶意,英气的眼眉间,凝起严肃的神情:“扶意,你要想明白,接下来的事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你若不愿意,我绝不勉强。”

扶意的心不由得发紧,能感受到,郡主每一个字里的重量,自己很可能,要一脚踏进朝政风云里。

第93章 大夫人的威胁

郡主母女未入京前,扶意就已选择站在了纪州那一边,但那时候,不过是满腔正义,见不得世子妃被软禁折磨,到这一刻,面对郡主的“相邀”,事情可就完全不同了。

从王妃和郡主的话里,不难分析出,忠国公府是在五年前就“舍弃”了王府,不论王爷和世子遭遇了什么,祝家几乎在第一时刻与亲家划清界限。

朝堂上立场不和,祝家选择自保无可厚非,可在扶意看来,即便大小姐和兄弟姐妹们一样肩负着家族责任,也不该活活牺牲她的一辈子,甚至是孩子。

“你可以想一想,不用急着答复我。”尧年说道,“你孤身一人在京城,我却仗着几分昔日王府的薄面来强人所难,母亲并不赞同我来打扰你,不是不信任,是即便到了京城,你依然是纪州的子民,本该是我们来保护的人。”

扶意颔首:“是,我都明白。”

尧年忙又说:“我这话听来,像是在哄骗你,可不论你怎么想,我真心期待你帮我,而我娘也是真诚的,她不愿你卷入麻烦里。”

但扶意毫不怀疑:“就算郡主不提这些话,在得知您与娘娘上京后,我也盼着能想法子见一面,将世子妃的事告知于你们。眼下,我没有半分疑心您的用意,家父和我,深受王府眷顾,原是无以为报,如今能相助一二,反是成全了我们的心愿。”

尧年眼中有了光芒:“扶意,你愿意?”

扶意郑重地点头:“只是,我不知道能为您和娘娘做什么。”

尧年向边上看了眼,轻声道:“不急,等你来王府,我们再细说。”

刚好说罢这些,韵之带着食盒折回来,盒子里攒着二夫人准备的精致点心,尧年便邀请姑娘们一起,围坐着喝茶吃点心,说京城的趣事,说纪州的风光。

比不得韵之这些养在深闺的小姐,也不似扶意那般因家中条件所限而无法走出纪州,尧年从小就跟着父王走南闯北、游历山水,还曾去过邻国友邦,甚至坐船出海。

从郡主话语里想象外面的世界,连扶意也听迷了,但她们都知道,那全是五年前的事,这五年来,郡主一定和王妃承受了很多痛苦和辛酸。

韵之心内激动,这样开明而自由的家里,可以想象姐姐嫁入王府后,曾经是何等的幸福,如今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时辰不早,我也该回去,母亲原是不叫我打扰你们。”尧年看了眼扶意,意味深深地说,“过些日子,还请你们到府上来。”

众人谢过,恭送郡主离去,扶意和韵之一路送到宅门外。

望着王府华丽的马车,韵之说:“我在东苑听过几句,说是王府从进京那天起,便极尽奢华气派,你看郡主的马车,实在太张扬,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出门了似的。可我又觉得,郡主的谈吐气质,并不是这般虚荣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