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542)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扶意说,天家之威,只要有适当的理由和说法,任何人的质疑都是对长公主的羞辱,罪犯欺君。

至于如何向雍罗国的交代,大齐已然嫁出公主和亲,其他的事本不该他们插手,若因此两国真要起纷争,也绝不在这件事上,该打的仗,早晚要打起来。

闵王妃道:“尧年离京暂无人知,因此接她来也不能光明正大,我和王爷商量,借我病重为由,将她接来探望。我得病,好歹不关乎纪州军事,也不至于影响朝廷,但女儿尽孝,总是应当应分。”

扶意心下一转,说道:“不如就顺着这借口,再请皇上为博您欢喜为由,为长公主招驸马,再以先帝守制为约束,长公主大婚一切从简,将原本所要耗费的金银用以赈灾,前些日子还听说,东南一带又遭台风洪水,灾民遍野。”

闵王妃颔首:“将来孩子要出生时,就故意制造些意外,说是早产的,也就把日子扯平了。”

扶意道:“这样好,横竖外人见不到襁褓里的孩子,他们能见到时,孩子已经长大了,谁又知道足月不足月呢。”

闵王妃叹道:“咱们在这儿费心算计,尧年还在赞西边境逍遥呢,她父王可是憋着火的,等她把孩子生下来,且要好好教训一顿,这孩子太放肆。”

扶意恭恭敬敬地说:“并非晚辈偏袒开疆,但晚辈敢以性命担保,长公主若不点头,开疆绝不敢行此事。但他的确有错,更是罪该万死,王爷和娘娘不论如何责罚他,我们夫妻都不会求情,只盼他性命无损。”

扶意没敢提尧年在书信里和她分享第一次的欢愉,那样太不够朋友,但她必须为开疆开脱些什么,话说到这份上,两边都顾全,她也算尽力了。

闵王妃叹道:“你家王爷,就是知道自家女儿什么人物,才会放过慕开疆,不然早把他脑袋削下来。而他偏偏还是尧年的心上人,一根汗毛也不能动,不然那丫头还不来找我们拼命?”

扶意忍着笑:“长公主有恃无恐,心里明白,您和王爷一定会原谅他们。”

闵王妃语重心长地说:“扶意,我知道你和涵儿,还有尧年的心思与志向,但你们所期待的世道,几十年不足以实现,恐怕几百年也难。因此,将来教导你们自己的孩子,切不可太过放纵。人生于世,总要有所顾忌有所约束,尊贵的地位赋予了你们高于常人的自由,但绝不是放纵。”

扶意起身,周正地行礼:“晚辈谨记教诲,请娘娘放心,晚辈想教导给女孩子们的,是自立与坚强,并非离经叛道、放荡不羁,更不是与天下男子对立。”

闵王妃温和地说:“坐下吧。”

扶意归坐后,不好意思地笑道:“虽然眼下,还只有两个学生。”

闵王妃含笑道:“别着急,慢慢来,咱们纪州百姓要比内陆开化得多,两年后,博闻书院必然是另一番光景。”

第610章 似曾相识的脸

既然提起了书院,扶意说了些眼下的状况,外头传说打听的人不少,但真正上门的很有限,第二个学生出身农户,若非后来祝镕坚持带她上门,怕是也不会再来。

此时有王爷身边的丫鬟找来,和气地对扶意说:“王爷说,书房里又添了一批新书,少夫人请自行前往,若有喜欢的只管拿,摆在外头能让您看见的,便不必再过问。”

闵王妃道:“要你自己去,才怕你不自在,我随你一同去,有喜欢的书,一定别客气。”

扶意感激不尽,再三请丫鬟替自己向王爷谢恩后,才随闵王妃一同前来。

一面挑着书,闵王妃一面听说,扶意父女之前矛盾激化,言夫子不惜重责亲闺女,父女反目后,是在这里和好的,不禁笑道:“言夫子那样和气开明的人,能把自己的女儿逼到这份上?”

扶意说:“事情赶着事情,就闹起来了,那时候晚辈也是不懂事,即便父亲再如何开明清正,身上总也有避不开的短处,小时候怨父亲为何不周全,这两年经历多了才明白,世上本是人无完人。”

闵王妃颔首:“是这道理。”

二人说着话,渐渐走到了暗处,闵王妃朗声道:“来人,把天窗支开。”

书房里多是书本等干燥之物,不宜点明火,但纸张更不宜阳光暴晒,因此书房构建十分巧妙,四面皆有天窗,不论王爷站在哪里,白日里便能支开一面窗,让自然光照射进来。

自然也有弊端,当初就是从天窗进水,才要的扶意父女来整理书房。

此刻,有下人捧着撑杆前来,行礼后,便麻利地撑起了天窗,扶意将书放在书架上,不经意地看了眼那两个人,心头猛然一惊。

原来那日在北国商队见到的,似曾相识的脸,竟然……

扶意记起来了,那日和父亲来晒书,这个人也在,还和他们父女说过话,只是那天扶意忙着与父亲和好,还惦记着锦鲤池下的秘密,没仔细认脸,但记忆里还是留下了痕迹。

“扶意,你怎么了?”闵王妃见扶意出神,关心道,“可是这里太闷了?”

扶意摇头道:“晚辈在查看书房的构建,想在家中也模仿建造,几年后晚辈离开纪州,现在的宅子就留给爹娘住,我想在家中也为爹爹建造一间新的书房。”

闵王妃笑道:“这不难,我给你请师傅来,也免去你费心思了。”

扶意心里松了口气:“多谢娘娘。”

闵王妃说:“午膳就在王府用吧。”

扶意怕自己藏不住心思,借故推辞:“晚辈的学生都小,还是要我去照顾的,请娘娘见谅,今日不能作陪。”

闵王妃笑道:“可不是,我拉着你闲聊半日,耽误你了,挑好了书就先回去吧。说实在的,是孩子们都不在身边,王爷日夜忙着军务,我有些寂寞了,你来了,我就缠着不想放你走。”

扶意说道:“长公主就来了。”

然而此时此刻,京城公爵府内院里,李嫂摆好了午饭,搀扶老太太落座,见膳厅里空荡荡,还不如满桌的菜肴热闹,老太太笑道:“突然之间,孩子们都散了,还真有些冷清。”

第611章 纪州的传承

李嫂说:“要不奴婢去请三夫人来陪您用午膳,或是去倚春轩请大少夫人和孩子们来。”

老太太道:“初雪忙着七夕给各家的礼,别去叨扰她,老三家的太聒噪,单独和她在一起,我嫌耳朵疼。”

芮嬷嬷进门来,笑道:“您这话叫小儿子媳妇听去,那还了得?”

老太太嗔道:“我已经很客气,都没说我烦她。”

李嫂说:“嬷嬷,老太太方才觉着冷清了,想孩子们。”

芮嬷嬷为主子盛汤,安抚她:“孩子们志在四方,您该高兴才是,要紧的是,只要您一句话,他们立马都会回来,这就足够了。”

老太太欣慰地说:“说的是,我想儿孙了,他们能回来,他们想我了,能有家可回,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李嫂说:“还是老太太偏心,那么多孙子孙女在身边,即便白天当差上学,晚上总能来陪伴您,只是自己养大的两个出远门了,您就说冷清寂寞。”

芮嬷嬷嗔道:“谁要你说明白话,比小丫头还招人嫌。”

老太太却笑得眯起了眼睛:“是我偏心了,真真自己养大的舍不得。”

李嫂问:“二小姐快回来了吧,原说去二十来天,这都一个月了。”

老太太说:“七夕前回来,东南地方有洪灾,延仕临时奉命转去赈灾,这一趟是在辛苦了。”

提起东南的水患,胜亲王将纪州军队上半年结余的军费全部换成米粮,派将士送往灾区,前几日祝镕就忙着张罗这件事,到今天,最后一批粮草被送了出去。

忙完这些事,祝镕来向王爷复命,胜亲王道:“本是叫你来研制火炮和练兵,却让你张罗这些,但纪州将士大多一辈子生在北地,不熟悉南方的事,少不得你帮衬。”

祝镕躬身说:“任何为了朝廷和大齐的事,都是卑职的责任所在,不论何事,请王爷只管吩咐。”

胜亲王却干咳一声,问:“慕开疆走了?”

祝镕心头一紧,单膝跪地:“求王爷息怒,开疆罪该万死,但看在他对长公主深情一片的份上,求王爷饶他一条性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