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407)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老太太问:“这事和扶意说了吗?”

祝镕摇头:“没谱的事儿,怎么跟她说,要她空欢喜一场,不值当。”

扶意推门进来:“可我都听见了。”

祝镕怔然,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老太太慈爱地笑着:“快关门,怪冷的,来奶奶身边坐。”

扶意窝在祖母怀里,一脸骄傲地看着祝镕,祝镕竟当着祖母的面伸手掐她的脸颊:“偷听是吧?”

老太太打开孙儿的手,骂道:“没轻没重的东西,掐坏了怎么办?”

扶意有恃无恐:“这事儿,我们说了都不算,得一家人坐下来商量,凭什么你做主,还来缠着奶奶?”

第460章 这一巴掌,是替我娘

小两口拌嘴,完全不顾祖母在身旁,祝镕说:“怎么是我做主,我是来请奶奶做主。”

扶意道:“那你也要问大哥答不答应,大姐姐那儿在赞西边境说好的事儿,就不算了?”

祝镕恼道:“所以先和奶奶商量,我心里好有个底。”

扶意反驳他:“不还是把奶奶推出来当挡箭牌?”

祝镕急道:“你怎么不讲道理呢,我这是为了谁?”

扶意说:“怎么就看死了,我不能两头周全,指不定我能面面俱到呢?”

祝镕无奈又挫败,伸手说:“来来,我们去外头说,别在这儿缠着奶奶。”

扶意往祖母怀里一躲,满眼促狭:“奶奶,他又想凶我,每次说不过我,就凶我。”

祝镕睁大眼睛:“言扶意?”

老太太笑着责备:“喊什么,长能耐了?”

祝镕却不顾祖母护着,硬是把人从老太太身边抱走,看他们一路嬉闹拌着嘴出去,时不时传来扶意的笑声求饶声,老太太笑着念叨:“到底是年轻孩子……”

扶意被一路扛到了后山坡上,祝镕说要把不听话的媳妇送去喂狼,但一落地,就指着西边的夕阳,一手护着她好站稳,说:“你看看。”

但见晚霞夕照,如火如焰,又有炊烟袅袅、人影绰绰,一片安宁祥和。

扶意心里喜欢,又故作不在乎:“我和奶奶在这儿好几天,都见惯了,你就这么稀奇呀?”

祝镕意味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扶意立时就软了,一脸浮夸的乖巧:“镕哥哥,这儿可真美啊……”

家人眼里,妻子总是最体贴温柔,最懂事的那一个,也只有祝镕知道,这小人儿坏起来,能闹得他牙根痒痒。

可正如扶意曾经说过,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见她这一面本性,所谓的娇妻,自然只有丈夫能看见。

他更明白,是这世道太平,是万般辛苦磨难都过去了,才让她能肆无忌惮的撒娇。

“方才说的事,我是认真的。”祝镕道,“我不愿你被家里束缚,我想让你去做你喜欢的事。”

扶意当然明白,心里又暖又感动,但现实并不容许他们想当然地打算自己的将来,原本袭爵就是祝镕的责任,难道大哥哥和大嫂嫂就不能有他们自己的选择。

“我们好好和家人商量,大嫂嫂的性情,让她成为当家主母,怕是日日夜夜都要睡不安生,可她又必定愿意为了我们而付出。”扶意说,“我们岂不是成了害人的了?凭什么呀,我们不要了,就给别人?”

祝镕点头:“你说的我都明白。”

扶意笑道:“那就别想了,回家后,该怎么做怎么做,真等朝廷把爵位还给咱们家,到时候再一家子商量呗。”

祝镕低头来,在扶意唇上亲了一口:“你啊,我知道你,宁愿自己揽下所有事。”

扶意软绵绵地蹭在他怀撒娇,祝镕怕她冷,又怕天黑不好走,便搀扶着手牵手地下山来。

“对了。”路上,祝镕想起一事,“我下午去县衙转了转,朝廷的文书已经下发至各地,除了告知先帝驾崩之外,另外提到了三月末的春闱,说是如期举行,要求各地考生早做准备,大行皇帝头七后,就可以入京登记了。”

“那我爹是不是要送学子来京城?”扶意很高兴。

“可是……”祝镕却有些为难。

扶意聪明,夫妻俩更是心意相通,她道:“你担心我爹曾为王爷伪造遗诏,往后遭猜疑,甚至被杀人灭口?”

祝镕颔首:“父亲的学生,将来若出仕为官,遍布五湖四海,皇帝能放心吗?”

扶意的眼神,也变得沉重:“是啊,伴君如伴虎。”

祝镕道:“回京后,我要和王爷深谈一次,没能问到先帝的话,我也要向王爷问清楚才好。”

扶意劝道:“君是君、臣是臣,不要太冲动,不要意气用事。要说起来,父亲虽有诸多不是,可作为一个大臣,我并不认为他是失败的,这也是祝家能传承三百年的道理吧。你看就连开疆,都能忍气吞声,关键时刻,知道力所不逮,以保全慕老爷和家族为重。”

一提姓慕的,祝镕气不打一处来,说他当时闯入殿里,郡主已经被踹倒在地上,都吐血了,怕是肋骨要断几根。

见扶意担心,祝镕又忙说:“肋骨没断,但伤的很重不假,最可恨的是,慕开疆他就站在皇帝身后,他到底在想什么,难道不该是郡主和那几个大内高手一交手,就立刻跳下来保护郡主?”

扶意也想不明白:“开疆到底在想什么呢,那会儿他就对我说,他不能离开皇帝身边。”

祝镕道:“随他去吧,糊涂东西。”

扶意笑道:“别急啊,你们不是好兄弟嘛,我们要帮衬着些才好,分明两情相悦的人,怎么就要成了死敌呢。”

祝镕叹:“随缘吧,实在不成,我们也不能强行撮合,他们有他们的选择。”

扶意也是无奈,的确,强扭的瓜不甜。

转眼间,日落天黑,但京城通往南门的主道上,依旧人头攒动,差役们忙着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忙着封堵各处路口,明日,皇帝的棺椁就要从这里出殡,送往皇陵。

此刻,一驾马车缓缓停在刑部大牢外,先跳下来两个丫鬟,摆了梯子后,小心搀扶涵之下车。

门前的衙差狱卒纷纷行礼,涵之从宫女手里接过食盒,留下了所有人,独自进门去。

关押公侯高官的牢房,比普通犯人的强百倍,但即便如此,牢房终究是牢房,阴暗潮湿、气味难闻,涵之努力忍耐下,跟随狱卒一步步走来。

“是谁来了?珞儿?珞……涵之,是涵之啊,涵之,二叔在这里,涵之……”隔壁的牢房,祝承业趴在牢门上,痛苦地喊着,“涵之,救救二叔,涵之……”

涵之径直走过,停在了父亲的牢房外,牢头开门前,谨慎地问了句:“世子妃,您当真要进去吗,隔着栅栏或许好些。”

“不妨事,有劳开锁。”涵之淡然,“我与家父说几句话,送了吃的便走。”

牢头想了想,便打开锁:“有什么事,您喊一声,小的们就在门外。”

“多谢。”涵之递过一枚元宝,弯腰钻过并不宽敞的牢门。

这牢房里,有床有桌子,每晚还给一小截蜡烛,但她爹似乎没怎么用过,满桌子的蜡烛,也没人来收。

“这是为了给你们,写奏折和悔过书的吗?”涵之道,“若是要笔墨,是不是问狱卒要?”

坐在床上的人,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巴掌大的窗口,涵之点燃蜡烛,牢房里突然亮起来,他才恼怒地有了反应,呵斥道:“把蜡烛吹了。”

涵之抬头看,果然,牢房里亮了,把巴掌大的窗口,就只是剩下黑暗,什么都没了。

“很快,你过来写几个字,我就走。”涵之将几盘菜放下,从下层食盒里,又拿出笔墨,而后从怀里掏出一张文书,说道,“把字签了,按下手印,我立刻就走?”

祝承乾忽然冲过来,不由分说扇了涵之一巴掌,那声响在牢房里回荡,几个狱卒跟着牢头闯进来,但涵之道:“你们退下。”

她活动了一下脸颊,忍着火辣的疼痛说:“这是母亲的和离文书,你签下就好。”

“和离?”祝承乾很震惊,“她、她是为了不被牵连?”

涵之冷然道:“就算不和离,母亲也不会被牵连,京城里发生那么多的事,她什么也不知道,安逸地度过了所有危机。话说回来,你知不知道她在哪里,早就忘了吧。”

祝承乾冷声道:“她想置身事外?休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