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387)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祝镕道:“恐怕皇帝会故意拖延,命王爷驻扎边境,重建平西府,不让他靠近京城。”

扶意写道:“王爷已有主意,倘若不能带兵回京,他就单独行动,直抵皇宫。”

祝镕说:“若是如此,王爷就成了弑君篡位的逆臣,如何服天下民心。”

扶意写道:“这是当今皇帝才会顾虑的事,百姓们才不管龙椅上的人是如何坐上去的,他们只要能安居乐业,能国泰民安,谁做皇帝都一样。话说回来,最顾忌这些的当今,才是真正抛弃国家,不顾百姓死活的人。”

祝镕神情凝重,一时不语。

扶意见他陷入沉思,便将写过的纸都在炭盆里烧了,祝镕忽然在她身后说:“扶意,我现在说话大声吗,外面听得见吗?”

扶意点头,祝镕便又压低了些声音,而后道:“方才我的顾虑,似乎应该再反一反,皇帝一定猜得到,若不给王爷带兵回京的机会,他很可能悄无声息地就死了,连还击之力都没有。不如明着来,到时候两军在京外对峙,各地兵马必须前来勤王护驾,还能用我们家的人,来威胁大姐姐。”

扶意写道:“皇帝并不蠢,至少在对付王爷这件事上,他无所不用其极。”

祝镕沉下心,说:“先等京城的消息,我要尽快养好伤,到时候,我不能看自己的家人,被吊在城门上。”

第438章 纵然山河不变,你我寿命有限

扶意拿起纸笔,写下了很沉重的一句话,她希望祝镕能明白,胜亲王接下来要实现的皇权大业,就算赔上祝家全族人的性命也不足以动摇。

他们当然要为了营救家人而拼尽全力,但一定要周全谨慎,不能白白地牺牲。

战场上,王爷与所有将士生死与共,可一旦离了战场,他们不过是众多聚拢在王爷身边的能人异士中微不足道的两个人,连臂膀都谈不上。

祝镕颔首:“我会有分寸,以襄助王爷实现大业为前提,保全家人的平安。”

扶意将那些纸张焚烧了,脱下外衣,上榻躺在了祝镕的怀里,远处隐约还有鞭炮声传来,每一响都是百姓们的欢呼。

也许未来每一年的岁末年初,他们夫妻都会在富贵奢华中度过,要忙着祭祖摆宴,要忙着送往迎来,见不完的长辈,会不尽的宾客,再也不能像今天这样,清清静静的两个人,不会被打扰。

纵然眼前的一切,简陋而粗糙,他们连好好洗个热水澡都难,可是扶意很满足,很知足。

祝镕亲吻了妻子的额头,扶意在甜腻的笑容里,安然闭上双眼,她也累极了,以至于躺在丈夫的身边,心里一踏实,转眼就进入了梦乡。

转眼,已是正月初四,朝廷收到了前线最详细的战报,并胜亲王要求与赞西重新划界的奏折。

这对于十年来,一向怀柔应对各邦,凡事以和为贵的皇帝,是狠狠的一巴掌,像是在告诉全天下的子民,他的无能。

自然,皇帝还得知了祝镕已平安归来,但从一开始,他也没有相信当时密探送回来的消息,当时就想到了其中必然有讯息的滞后,可故意欺骗祝承乾,是想要挑起他的仇恨,好在之后的事上,被自己所利用。

到这一日,祝镕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令人高兴的是,他可以听得见声音,虽然还没能完全恢复正常,与人说话时,就算面对着面,声音也仿佛从远山传来。

可听得见,总好过听不见,扶意不着急,也不终日围着丈夫转,她已经能安下心来做些其他事。

这会儿祝镕便策马而来,在避难处临时搭建的学堂里,见到了正教孩子们认字背书的扶意。

底下坐着十几个孩子,大大小小参差不齐,有男孩子更有女娃娃,书声琅琅,扶意耐心而细致,能照顾到年幼孩子的不专心,也能满足年长一些孩子们的求知欲。

一堂课大半个时辰,而后便开始写字,见扶意忙不过来,祝镕便进门来,把着男孩子们的手,教他们如何握笔如何使劲,更答应他们,把字练好了,就教他们功夫,带他们骑马。

男孩子们很快就围拢在祝镕身边,这个也要学,那个也要学,被扶意赶来劝回去练字,责怪丈夫:“你何必夸下海口,大姐姐可是说了,要你留在京城辅佐朝政的,我们这一走,不定几时再来。”

祝镕道:“不是还有平理吗,他是铁了心要留在这里,重建平西府的。”

扶意说:“那也不能骗孩子们,他们心里干净,你不要瞎许诺。”

祝镕笑道:“我只是想哄他们乖乖写字,一个个小皮猴儿似的,你看坐也坐不住。”

扶意直摇头:“将来啊,可不能把孩子给你教。”

祝镕低头看扶意隆起的肚子,不免心疼:“别太辛苦了,看着你忙忙碌碌,我很不安心。”

扶意笑道:“我自己有分寸,这孩子像是知道我们后来会经历辛苦和磨难,早几个月那会儿才死命折腾我,现在我不害喜也不难受,什么都吃得下,我们相处得好着呢。”

祝镕很欣慰:“那是自然,毕竟是我们的孩子。”

扶意轻声嗔道:“又胡说,你别在这里碍手碍脚了,我午饭时就回来,会有人送我,你还是先回营里去,万一王爷找你呢。”

祝镕又道:“其实来找你,还有一件事,我收到了开疆的信,说了京城里的事,皇帝暂缓了对我们家的判罪,眼下男眷都在大牢里,祖母和婶婶她们在家里圈在内院看管,倒也没有受太多辛苦。”

“大哥哥也被抓起来了?”

“是,虽然我哥刚正不阿,从没做过违背律法和朝廷的事,但受叔父的牵连,没法子。”

扶意跟着他到学堂外,再问:“韵之怎么样,在闵家可有被欺负?”

祝镕说:“开疆没提到,但我想没提到应该就没什么大事,我们韵儿绝不是随便叫人欺负的,不必太担心。”

扶意问道:“开疆自己还好吧,与你通信,不怕被皇帝发现吗?”

祝镕说:“我们俩好歹为皇帝秘密行事那么多年,皇帝有哪些手腕,我们还是摸得清的,开疆有法子避开耳目。这也是皇帝为什么不惜派人追杀我的缘故,就连金东生埋伏在京城外的地方,都是我为他选定并改建的,他当然想我死了。”

扶意反过来安抚丈夫:“别多想了,伴君如伴虎,将来亦如是。所谓明君,爱民保国即可,臣工不过是棋子,可行也可弃,我爹曾对他的学子们说过,踏上仕途的第一天起就要明白,他们不是不可取代的,这条路绝不可能一帆风顺。”

祝镕说:“提起父亲来,他们和平珒在纪州一切安好,皇帝到底是不敢动纪州,其实……”他压低了声音说,“其实纪州,只剩下两三千兵马。”

扶意倒也不惊讶,这次逼退赞西和雍罗大军,那么大的阵仗,不可能是王爷这几年暗中招兵买马的结果,主力军必然还是纪州将士,由此可见,皇帝是有多懦弱无能,他怕是就算想到了这一点,也不敢派兵去动一动几乎空了的纪州,只会把京城封锁起来,给自己筑下牢笼。

巧的是,此刻郡主来了,知道扶意在这里给孩子们上课,特地带来了军营里蒸的点心。

孩子们乐坏了,更有懂事的娃娃,想要把点心带回去给爹娘吃,尧年答应说一会儿会再送去,让他们安心吃,几个孩子才三五成群地坐在太阳底下,美滋滋地吃开了。

祝镕先回去了,扶意和尧年在太阳下坐,两人分一块糕饼,孩子们在边上嬉闹玩耍,尧年一脸欣慰地笑着,忽然听扶意说:“开疆给祝镕写信了。”

尧年看向扶意,没开口,可心底的相思和担忧,都在眼睛里。

扶意说:“他一切都好,请郡主放心。”

尧年问道:“这话,是你对我说的,还是他要祝镕转达的?”

扶意无奈,说道:“他没有提到郡主,我想应该是书信有限。”

“是啊,书信有限,送出来就不容易,哪还有什么多余的笔墨来惦记家国之外的事。”尧年将糕饼掰开,送入口中。

扶意问:“回京后,您还走吗?”

尧年反问:“什么意思?”

扶意说:“我想,您不会甘心留在宫里,做个锦衣玉食的公主,或是回纪州,或是来重建平西府,您坐不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