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367)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镕儿。”老太太慈爱的声音,打断了孙儿的愤怒,她说道,“放心留下我们吧,你姑父在南边手握重兵,皇帝若敢把我怎么样,你姑父绝不会善罢甘休,奶奶留下不会有事。”

祝镕颔首:“我明白,大姐姐她想必也明白。”

老太太说道:“可是,你把扶意带走,能带上吗?”

祝镕说:“我想带她走,可她怀着身孕,只怕走不远。”

老太太笑道:“她的胎安稳了,自然长途车马不成,可慢慢地走,又或是你找个地方将她藏起来。我怕万一有什么事,你爹会把扶意送给皇帝做人质,好用来威胁你,而扶意的性子,怕是宁愿一尸两命,也绝不成为你的软肋。”

祝镕猛地抓紧拳头,一时说不出话来。

“知儿莫若母。”老太太说,“就算你不相信,你也想想,扶意跟了你,到底图什么?纵然她心怀天下志气骄傲,她若是不在乎你,又何必嫁给你?你们是夫妻,不能分开。”

祝镕再不犹豫,起身后退几步,恭恭敬敬地向祖母磕头。

老太太说:“对了,你要不把平理也带走吧。”

祝镕心里好奇,祖母应该不知道他方才和弟弟遇上。

老太太则道:“昨夜你三婶婶来找我,说是有没有法子把平理送出去,她是知道这事儿可能往什么方向恶化,想要保住一个是一个,你看若是成,今晚就把平理也带走。”

祝镕领命,再向祖母叩首,不愿耽误时辰,便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

老太太含笑相送,而后缓缓躺下。

她这一生,培养了这么一群为国为民热血正义的儿孙,也算是圆满了,纵然今夜一别,祖孙可能再不得团聚,她也能瞑目,不留遗憾地离开这人世。

此刻,清秋阁里,扶意穿着出门的衣裳,风衣搭在一边,面前是简单的细软,香橼、翠珠都已经被她打发去歇着,她在等丈夫归来。

她的推算,倘若祝镕今夜归来,必定就是选择了王爷,那不论如何,她都要跟着丈夫一起走。

反之,镕哥哥今夜若不归来,就很可能在明天与皇帝约定的时候,带着王爷和世子的头颅回来。

到那时候,扶意也想好了,她会带上香橼,回纪州去。

她愿意尊重祝镕的立场和选择,也支持丈夫所有的决定,但往后的路,终究是该分道扬镳了。

房门忽然打开,熟悉的脚步声随着冷风一同灌进来,扶意心头一热,抓起手边的风衣和包袱,便迎到门前。

见到已经穿戴整齐,随时可以离开的扶意,祝镕呆住了。

扶意却将风衣丢给他:“镕哥哥,替我系上。”

“扶意?”

“我们走吧。”扶意说,“家里的事,我都安排好了,我在或不在都一样,可我要跟你走!”

第417章 走的是正道

祝镕需要向所有人解释的话,不必对妻子多说半个字,扶意知他懂他,于国于天下,纵然一开始站在相对的立场,可他们的信念始终在一起。

祝镕将风衣为扶意裹上,仔细系紧系带,拿过她的包袱,一手牵着扶意,转身就走。

平理和他的兄弟们,等来了哥哥嫂嫂,听闻三哥要带他一起走,平理固然激动,可不得不问:“你不是要我回来保护家人?”

祝镕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你留下,不过是多一个人被皇帝关押,你翻不了天,我也一样。”

平理果断答应:“我什么都不用带,这就能走。”他转身对兄弟们说,“但我要先送你们回去。”

可少年们听说是奔赴边境杀敌,保家卫国,一个也不愿离去,要跟着祝镕一起走。

祝镕拒绝:“会连累你们的家人,使不得。”

林家公子却道:“正是法不责众,皇上才不能格外针对公爵府,我们的祖父、父亲们身居要职,朝中势力盘根错节,皇上若轻易裁撤罢免,朝廷必然大乱,谁还来为他当差办事?王爷奔赴边境抗敌,我等追随,并非背叛当今,他何来发难的借口?”

平理觉着很有道理,对哥哥说:“他们本来就都是姐夫的人,哥,你不是好奇我怎么和姐夫联络上吗?”

祝镕看了眼扶意,扶意点头,夫妻心意相通,横竖是要天下大乱了,就该让皇帝明白,他早就被孤立,这天下有的是为国为民的臣工和少年们。

“一切要听我指挥,出城后,还要先闯过金东生的埋伏。”祝镕道,“直到与王爷的队伍汇合之前,切不可轻举妄动。”

平理倒是担心扶意:“嫂嫂怀着身孕,如何使得?”

扶意道:“不妨事,反正现在不能骑马,到了安全地带,若没有法子带上我,我就找个地方躲起来,总之,我不能留在家里。”

她看了眼祝镕,不忍心说是怕自己被祝承乾送给皇帝做人质,不论祝承乾如何过分,她从没想过挑唆父子之间的感情。

事不宜迟,一行人离开公爵府,要赶在天亮前离开京城。

虽然人多,好在几个少年都穿戴夜行衣,黑夜里可隐匿行踪,但当祝镕要带着他们从来时路返回,这里的路口,竟然被重兵把守。

“会不会是皇帝下套,引你回来?”平理恨道,“可他为何不直接来家中抓你。”

祝镕命弟弟安静,将扶意交给他看护,只身往前走了几步,发现带兵前来镇守的,竟然是太子。

眼下朝中城中,知道他离京去刺杀胜亲王的人并不多,而祝镕原就没穿夜行衣,他的出现,大可以是看做巡查关防,有人见了他,还要恭恭敬敬喊一声“祝大人”。

太子见到祝镕,很是高兴:“父皇今日派我和四弟带兵守城,我来夜巡,见此处有疏漏,就带兵过来了。你来了正好,替我看看,可还有所欠缺。”

祝镕道:“腊月以来,京城关防极严,百姓进出困难。然年关将至,不论离京的还是返京的,如此便是阻了百姓与家人团聚,再有货物粮米无法出入,断了贸易,寒冬缺粮,城中物价飞涨。臣听说这个口子关防松散,是皇上有心留给百姓们,所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好安抚民心。殿下此刻将其堵上,明日一早这里必然会聚集无数百姓,到时候更闹得人心惶惶。”

太子听闻,紧张不已:“你若不说,我岂不是要闯祸,我说呢,这些日子关防那么严格,怎么可能会有疏漏。”

祝镕抱拳道:“请殿下早些回宫休息,这里交给臣便是了。”

皇陵祭祖一行后,太子越发将祝镕视为知己,完全相信他的话,便道:“也好,关防一事,你比我擅长,这里就交给你了。”

祝镕躬身相送,眼看着大队人马随太子而去,心中念了声对不住。

而后像模像样地去敦促关防,没多久,就向弟弟发出讯号,平理他们拥簇着扶意,迅速通过城门,离开了京城。

且说金东生带兵埋伏的地方,原就是祝镕为皇帝所设,其中关卡暗道,祝镕比金东生还熟悉,要避开他的耳目,比出城门还要容易些。

当旭日东升,照着哥哥所指的方向先行的平理,已经和胜亲王一行汇合,得知扶意也跟来,涵之派了马车回来,祝镕亲自驱车,带着扶意追赶大部队而去。

自然,祝镕在京城出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皇帝耳边,当从太子口中得知他昨晚半夜见过祝镕,还被骗撤了关防,嘉盛帝狠狠扇了他一巴掌。

但终究虎毒不食子,只是命人将太子送回东宫,不得再干涉朝务。

与此同时,祝承乾在家中听下人说,三少夫人不见了。

他闯到清秋阁,抓了香橼和翠珠便要严刑拷问,芮嬷嬷搀扶着老太太不紧不慢地出现,老太太淡定地说:“五六个禁军侍卫还捆着,你赶紧去看看,别冻死了,不好向皇帝交代。”

祝承乾大骇:“到底怎么回事?”

老太太笑着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怕是你这个公爹太苛刻难缠,儿媳妇跑了?”

“母亲!”

“别大吼大叫,先想一想,你要如何向皇帝交代。”

祝承乾双眼血红:“您知道您纵容了什么吗,是要拉着儿子一起死吗?”

老太太说:“你想死了吗?我可不想死,还要好好活着,等我的孙儿们回来。”

东苑里,祝承业在书房不知忙碌什么,不搭理人也不见人,二夫人心急如焚,只能闯来倚春轩找儿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